(EDSEDLXDS)电子差速制动
- 格式:doc
- 大小:126.50 KB
- 文档页数:3
电磁感应帮你减速车辆电制动技术解析文章要点:电制动系统利用了电磁感应效应,没有机件的摩擦,保养和维修都比较容易涡流制动目前在小车上采用比较困难,但盘式涡流制动器依然有较大发展前景再生制动在新能源车型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我们平时所接触的车辆,从自行车、汽车直到火车,大都是依靠摩擦材料之间的机械摩擦力让它们从飞奔中停下来,只不过通过机械连杆、液压油或者压缩空气这些不同的驱动方式罢了,而今天所要介绍的这些车辆制动技术,它们却不需要有实际的摩擦,而是通过电磁的方式产生制动力,从而实现制动的效果。
涡流制动技术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概念是涡流,也就是涡电流,是指电磁感应下,在导体内部形成的电流。
涡流制动通常与传统制动搭配使用,在大多数商用车(大中型客车和卡车)上担任控制车速的作用,所以通常也称为电涡流缓速器。
常见电涡流缓速器实物常见电涡流缓速器结构示意图从上面的示意图可以看到,电涡流缓速器安装在汽车驱动桥与变速箱之间,靠电涡流的作用力来减速。
当缓速器的定子线圈通入直流电的时候,在定子线圈会产生磁场,该磁场在相邻铁心、磁极板、气隙、转子之间形成一个回路,此时如果转子和定子之间有相对运动,这种运动就相当于导体在切割磁力线,由电磁感应原理可知,这时候在导体内部会产生感生电流,同时感生电流会产生另外一个感生磁场,该磁场和已经存在的磁场之间会有作用力,而作用力的方向永远是阻碍导体运动的方向。
这就是缓速器制动力矩的来源。
ECU通过采集车速、挡位和驾驶员的控制信息(驾驶位通常有对缓速器的控制装置),改变涡流强度,实现制动力矩的变化。
位于中控台上的缓速器开关(红圈内)同时,由于转子这个导体很大,在转子上产生的感生电流是以涡电流的形式存在的,从能量守衡的角度上来说,当缓速器起制动作用的时候,是把汽车运动的动能转化为涡电流的电能进而以热量的形式被消耗掉。
因此,电涡流缓速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巨大的热量,进而,转子的散热能力和控制转子热变形的方向成为转子结构设计的关键,也是电涡流缓速器的核心技术之一,而保持转子风叶等散热表面的清洁也成为缓速器保养的重要项目。
图文详解防滑差速器普通差速器有一种弊端,那就是由于车轮悬空而导致空转,一旦发生类似的情况,差速器将动力源源不断的传给没有阻力的空转车轮,车辆不但不能向前运动,大量的动力也会流失。
普通差速器有一种弊端,那就是由于车轮悬空而导致空转,一旦发生类似的情况,差速器将动力源源不断的传给没有阻力的空转车轮,车辆不但不能向前运动,大量的动力也会流失。
这时候就需要一种差速器来解决这样的情况,也就是下面我们将要介绍的防滑差速器(也叫限滑差速器)。
防滑差速器限滑差速器限滑差速器的英文简写为LSD,是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的缩写,而LSD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工作时使左右车轮一同运转,而且将左右车轮的转速差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车辆保证正常的行进。
根据实现方式以及机件结构的不同,LSD可细分为扭力感应型、黏耦合型、螺旋齿轮式、标准机械式LSD 等多种形式。
虽然实现限滑差速的过程不同,最终目的是一致的。
几种常见的限滑差速器(机械式、电子机械式、滚珠锁定式、粘性耦合式)限滑差速器对于性能提升的意义拿一个实际路况作为例子,当驾驶一辆装有LSD的车,其中一只驱动轮发生空转时,LSD会控制两只车轮动力输出,阻止空转的车轮不会继续空转,使另一只车轮也有足够大的动力从而帮助车辆前进;在加速过弯时,输出扭力和离心力迫使车辆内轮扬起离开地面或产生打滑现象,而LSD装置也会将动力尽量转移到外侧车轮,因此可以帮助驾驶者提高过弯的速度,以此加强了操控性能。
无限滑差速器装有LSD的车辆,在过弯过程中的那种操控特性与普通车辆完全不同,驾驶员可以将油门踩深些,这时候除了提升了过弯的速度外,也不用担心车辆因为进弯速度太快而造成的危险,因此装载了LSD的车辆确实在弯道上比普通的差速器具备高速和可操控性的优势。
装限滑差速器喜欢分享。
电制动与电涡流缓速器工作原理今天来聊聊电制动与电涡流缓速器工作原理。
咱们先从生活中的一个现象说起,您有没有骑过那种带刹车发电功能的自行车?当您刹车的时候,会感觉好像比普通刹车更吃力一点,其实这和电制动有点类似呢。
电制动简单来说,就是把电动机变成发电机,利用车辆的动能来发电,同时这个过程也能产生制动力,让车停下来或者减速。
打个比方,这就像是一个搬运工人,平时他是负责把货物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电动机正常工作驱动车辆前行),但是当需要减速的时候呢,他就开始做反向的工作,把要掉落的货物重新搬到原来的地方(把动能转化为电能,产生制动力)。
从专业角度看呀,就是因为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是可逆的。
当车辆想要减速或者停止,通过控制系统改变电动机里面的电流方向,电动机就开始当作发电机运行了。
这时候车辆的动能会带动电机转子转动切割磁力线,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并且这个电流在电路中会产生一个与车辆运动方向相反的制动力矩。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电涡流缓速器又是咋回事呢?老实说,我一开始也不明白。
后来呀,我在想我们在烧水的时候,水在锅里会形成漩涡对吧。
电涡流缓速器就有点那种漩涡的感觉呢。
那它的原理是啥呢?这就要说到电磁感应产生涡流了。
当导体处在交变磁场的时候,导体内就会产生涡状的感应电流,这就叫电涡流。
电涡流缓速器在工作的时候啊,会产生一个强大的交变磁场,大货车的车辆转动部件就处在这个磁场之中,于是车辆的转动部件就会产生电涡流。
而这个涡流在产生的过程中呢,会产生制动力矩,就像漩涡给水里的东西一种阻碍力一样。
而且这个磁场越强,产生的电涡流就越强,制动力矩也就越大。
咱再说个实际应用的案例吧。
在一些比较大型的客车上或者货车上呀,常常会用到电涡流缓速器。
这样的好处可不少呢。
比如说避免了踩刹车使得刹车片磨损过快、过热的问题。
您想啊,如果老是靠刹车片来刹车,就像咱们老是用手捏东西,手会累,刹车片也会累(磨损严重)。
制动名词术语总结Analog Convert 电空模拟转换AGTU: Air Generation & Treatment Unit 供风及供风处理单元AGU: Air Generation Unit 供风单元Air Dryer 空气干燥器ATP: Auto Train Protection 列车自动防护ATU: Air Treatment Unit 供风处理单元BCU: Brake Control Unit 制动控制单元BLCU: Brake logic Control Unit 制动逻辑控制单元BFC: Tread Brake Actuator 踏面制动器BFCF: Tread Brake Actuator + Parking Portion踏面制动器+停放制动BP: Brake Pipe 制动管/列车管Brake Control 制动控制Brake Disc/Disk 制动盘Compatibility Test 兼容性试验DBV: Driver’s Brake Valve 司机制动阀Distributing Valve (空气)分配阀DMU: Diesel Motor Unit 内燃动车组EBCU: Electronic Brake Control Unit 电子控制单元ED: Electro Dynamic (Brake) 电制动Electric Magnet Valve 电磁阀Emergency Exhaust Valve 紧急排风阀EMU: Electro Motor Unit 电动车组Endurance Test 耐久试验EP: Electro Pneumatic 电空EPM: Electro Pneumatic Modulator 电空调制器LCU: Locomotive Control Unit 机车控制单元MP: Main Pipe 总风管MU: Multiple Unit 重联机车MVB: Multi Vehicle Bus 多功能车辆总线NC: Normal Close 常闭型(电磁阀)NO: Normal Open 常开型(电磁阀)Option: 选项Pantograph Compressor 辅助(受电弓)压缩机“O” Ring “O”型圈RAMS: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Maintainability, Safety可靠性、有效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Routine Test and Inspection 例行试验与检验Rubber Pad 橡胶垫RV: Relay Valve 中继阀Sanding Device 撒砂装置Screw Compressor 螺杆压缩机Shutoff Valve Seat Cushion 遮断阀座衬垫TCU: Traction Control Unit 牵引控制单元Type Test 型式试验WSP: Wheel Slide Protection 防滑器WTB: Wire Train Bus 绞线式列车总线。
商用车的第三制动系统作者:陆刚来源:《驾驶园》2008年第10期The third braking systemfor commercial vehicle—— the electromagnetic retarder电涡流缓速器是一种高效汽车制动辅助装置,俗称“电刹”,它是国际流行的第三制动系统。
可以通过驾驶员手动或脚动实现制动。
该产品既可以使汽车在坡道行驶时,方便地实现缓速或恒速行驶,也可以在高速公路或路况较差的情况下,及时轻松地进行缓速,因此可极大提高汽车行驶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电涡流缓速器在国外已有50年的使用历史,并且有关交通法规都强调汽车上要安装电涡流缓速器。
目前国内车辆迫切需要安装该产品。
汽车电涡流缓速器是一种新型动态安全装置,安装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用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它有三种安装方式,可以安装在变速器输出轴端、传动轴之间或者驱动桥输入轴端上。
电涡流缓速器是利用发电机反向电流原理,施加反向电压,产生强大的非接触式制动效能。
它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需要减速时接通电源,定子与转子之间形成电磁涡流,产生相反的扭矩而达到减速的作用。
一、汽车缓速器的种类和作用汽车缓速器按其工作原理通常分为发动机排气缓速、液力缓速和电涡流缓速等。
发动机排气缓速器价格低,结构简单,不需改动汽车传动系,但对发动机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且缓速能力较小。
液力缓速器一般与液力传动变速器组合使用,根据其在变速器的不同位置,又可分为输入缓速器和输出缓速器。
输入缓速器作用于变速器输入轴,制动力矩可经变速器放大,但随挡位不同而变化较大,且会在变速器换挡的瞬间中断缓速作用。
输出缓速器作用于变速器输出轴,制动力矩平稳,理论上连续可调,容易控制。
与这两种缓速器相比,电涡流缓速器的市场前景更广阔。
加装缓速器的汽车制动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一是能够减少车轮制动器热衰退、轮胎过热爆胎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安全性;二是能提高汽车下长坡的平均行驶速度和增强驾驶员下长坡时的安全感;三是可延长制动器摩擦衬片使用寿命,减少制动器的维修保养工作量,从而使得安装缓速器的汽车具有良好的使用经济性;四是可减少驾驶员的工作疲劳度,制动过程柔和、平稳,提高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五是显著减少制动时噪声和粉尘污染,提高汽车环保性。
新世纪高职高专汽车运用与维修类课程规划教材汽车底盘电控技术DUTP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二章汽车行驶稳定电子控制系统汽车行驶稳定电子控制系统概述1ABS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2博世ABS的机构与工作原理3戴维斯ABS的结构与工作原理4德尔科ABS Ⅵ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5防滑转控器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6ABS/ASR制动系统的检修72.1汽车行驶稳定电子控制系统概述防抱死制动系统防滑转控制电控行驶平稳系统电子制动力分配电子差速系统2.1.2汽车行驶稳定电子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制动效能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制动效能的恒定性2.滑移率和附着系数滑移率s=(v -ωr)/ v ×100%车轮中心的速度车轮不受地面制动力时的滚动半径车轮角速度附着系数纵向附着系数最大,制动时能获得的地面制动力也最大稳定区域非稳定区域S opt2.2 ABS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1)能缩短制动距离(2)增加了汽车制动时的稳定性(3)改善了轮胎磨损状况(4)使用方便,工作可靠2.2.2 ABS的分类外观结构控制通道和轮速传感器数目整体式ABS分离式ABS四传感器、四通道、四轮独立控制四传感器、四通道、前轮独立-后轮低选择控制四传感器、三通道、前轮独立-后轮低选择控制三传感器、三通道、前轮独立-后轮低选择控制四传感器、两通道、前轮独立控制四传感器、两通道、前轮独立-后轮低选择控制一传感器、一通道、后轮近似低选择控制ABS图解四传感器、四通道、四轮独立控制四传感器、四通道、前轮独立-后轮低选择四传感器、三通道、前轮独立-后轮低选择三传感器、三通道、前轮独立-后轮低选择四传感器、两通道、前轮独立控制四传感器、两通道、前轮独立-后轮低选择ABS 主要生产厂家:戴维斯ABS (TEVES )德尔科ABS (DELCO )本迪克斯ABS (BENDIX )博世ABS(BOSCH )2.2.3 ABS的基本组成轮速传感器1.传感器汽车减速度传感器(G传感器)三种汽车减速传感器:光电式水银式差动变压器式2.电子控制单元(ECU)▪▪▪▪3.制动压力调节器流通式变容式电动液压泵蓄压器活塞弹簧式气囊式在蓄压器与储液器之间一般串联一个释放阀,当蓄压器内压力超过规定值时,释放阀打开,部分高压制动液流回储液器,以防整个系统压力过高。
电子差速锁防抱死制动系统数据流分析一汽奥迪A6轿车配备具有电子差速锁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EDS)以及与ABS+EDS配套使用的驱动防滑调节系统(ASR)。
ABS在汽车进行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EDS是借助电子控制对空转驱动轮进行抑制,使发动机功率被传到“未抱死”的车轮上的一种辅助装置,在车速40 km/h以下时,EDS调节开始起作用。
ASR则在加速时通过降低发动机功率防止驱动轮打滑并在各种车速范围内均起作用。
通过轻击中央控制台上的ASR键可以关闭和启动ASR功能。
如果ASR被关闭,则仪表板上的ASR指示灯亮起;在ASR调节操作过程中ASR指示灯K86将1 s闪烁3次。
一汽奥迪A6轿车制动系统的两个制动回路对角布置,分别以适当的液压压力控制左前轮和右后轮以及右前轮和左后轮的车轮制动器。
在(ABS+EDS)/ASR控制单元J104中装有一个相匹配的软件承担普通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功能,于是该制动系统取销了制动压力调节器。
为了避免车轮制动器过热,在制动系统达到某一指定的温度时EDS调节将再也不起作用。
在J104中设定了限制温度,J104通过计算来测定车轮制动器当前的温度。
如果根据计算得出的车轮制动器的温度低于限制温度,则EDS将继续起作用。
对EDS的干预不影响汽车制动装置和ABS以及ASR的功能。
在车轮制动器过热时,即使关闭了点火开关,J104将仍然保持工作状态,继续工作止J104计算出的车轮制动器温度低于限制温度,但J104最长只能工作1 h,在这段时间内J104是以较高的电流(约500 mA)而不是较小的电流(0.5 mA)工作。
(ABS+EDS)/ASR控制单元J104具有故障自诊断能力。
该系统的故障自诊断功能是针对系统中电气及电子元器件的,就是说,故障自诊断只能识别出影响电子信号的故障。
J104普通可识别19个不同的故障源,在选装ABS/EDS时可识别的故障源的数量达到24个,在选装ASR时则达到29个。
电控差速托森差速-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电控差速和托森差速都是车辆差速系统中常见的两种技术,它们在车辆行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控差速利用电子控制单元来调节车轮的转速,从而有效地解决车辆转向不足或打滑等问题。
而托森差速则是一种机械式差速系统,通过一种特殊的液体耦合器实现不同车轮之间的差速。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差速技术的原理、作用和应用,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最后展望它们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将更加深入地了解电控差速和托森差速在汽车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包括了本篇长文的整体架构和内容安排,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论述脉络。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会对电控差速和托森差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引言部分旨在引出文章的主题和重点,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做铺垫。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分为电控差速和托森差速两个子章节。
在电控差速部分,将介绍电控差速器的工作原理、作用和在汽车中的应用。
而在托森差速部分,将探讨托森差速器的原理、特点以及在越野车中的应用。
通过比较这两种差速方式的优缺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特点。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电控差速与托森差速进行综合评述,总结它们的优缺点,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并给出文章的结论,为全文画上完整的句号。
通过上述文章结构安排,读者能够有条理地了解电控差速和托森差速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电控差速和托森差速在汽车中的应用及其原理,比较两者的优缺点,并展望未来在差速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这两种不同类型差速器的详细介绍和分析,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差速器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情况。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汽车制造商和设计师提供一些启发,促进差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从而为汽车行驶性能和安全性的提升做出贡献。
汽车英文缩写ABC车身主动控制系统......---ABC系统使汽车对侧倾、俯仰、横摆、跳动和车身高度的控制都能更加迅速、精确。
车身的侧倾小,车轮外倾角度变化也小,轮胎就能较好地保持与地面垂直接触,使轮胎对地面的附着力提高,以充分发挥轮胎的驱动制动作用。
而ABC的出现克服了悬挂设定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者对车辆在这两方面的要求。
ABD自动制动差速器......自动制动差速器是制动力系统的一个新产品,它的主要作用是缩短制动距离,和ABS、EBD等配合适用。
当紧急制动时,车会向下点头,车的重量前移,而相应的车的后轮所承担的重量就会减少,严重时可以使后轮失去抓地力,这时相当于只有前轮在制动,会造成制动距离过长。
而ABD可以有效防止这种情况,它可以通过检测全部车轮的转速发现这一情况,相应的减少后轮制动力,以使其与地面保持有效的摩擦力,同时将前轮制动力加至最大,以达到缩短制动距离的目的。
ABD与ABS的区别在于,ABS是保证在紧急制动时车轮不被抱死,以达到安全操控的目的,并不能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
而ABD则是通过EBD在保证车辆不发生侧滑的情况下,允许将制动力加至最大,以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e sy stem)---ABS(Anti-lock Braking Sy 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轮上的传感器发出车轮将被抱死的信号,控制器指令调节器降低该车轮制动缸的油压,减小制动力矩,经一定时间后,再恢复原有的油压,不断的这样循环(每秒可达5~10次),始终使车轮处于转动状态而又有最大的制动力矩。
ASR加速防滑系统......加速防滑系统(Acceleration Skid control sy stem)---加速防滑控制系统, 或Acceleration Stability Retainer加速稳定保持系统,顾名思义就是防止驱动轮加速打滑的控制系统, 其目的就是要防止车辆尤其是大马力的车子, 在起步、再加速驱动轮打滑的现象, 以维持车辆行驶方向的稳定性,保持好的操控性及最适当的驱动力, 达到有好的行车安全。
减速制动的好助手--电涡流缓速器
张颖
【期刊名称】《汽车与配件》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 编者按:长期以来,我国国产车辆特别是载货、客运车辆,由于制动系统功能不足,一直被高事故、高维修、高使用成本所困扰.电涡流缓速器作为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新颖的汽车制动辅助装置(俗称"电刹"),起到了很好的辅助制动的功用.它既可以使汽车在坡道行驶时,方便地缓速和恒速行驶,也可以在高速公路或路况较差的情况下,及时轻松地进行缓速,因此极大地提高汽车行驶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电涡流缓速器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使用历史,并且有关交通法规都强调汽车上要安装电涡流缓速器.目前在我国只有一些中高档客车才装有该产品,在载重车上基本还是空白,所以可以预见,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张颖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
【相关文献】
1.电涡流缓速器与主制动器联合制动的制动力分配控制 [J], 刘文光;何仁
2.电涡流缓速器与主制动器联合制动的制动力分配控制 [J], 刘文光;何仁;
3.基于发动机制动与电涡流缓速器联合特性的山区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辅助减速车道研究 [J], LI Jun-li;HU Bin
4.发动机制动与电涡流缓速器联合制动下长大下坡路段辅助减速车道位置设置研究[J], 曹鑫; 余强
5.能量回收式电涡流缓速器制动策略研究 [J], 丛林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bcu制动原理-回复EBCU制动原理: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lectron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简称EBD)是汽车制动系统的一种智能化技术,通过电子装置实现制动力的智能分配和调整,能够提高整车的制动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EBCU制动原理的相关问题。
一、什么是EBCU?EBCU是电子制动控制单元(Electronic Brake Control Unit)的缩写,是EBD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
EBCU通过传感器获取实时的车辆工况信息,并根据算法计算出合适的制动力分配策略,通过控制制动器来实现智能制动力的分配。
二、EBCU的工作原理是什么?1. 传感器数据采集:EBCU通过安装在车轮上的传感器(如车速传感器、制动压力传感器等)采集车辆运行状态相关的数据,如车速、负荷、制动压力等。
2. 制动力调整算法:EBCU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运用预设的算法模型,计算出合适的制动力分配策略。
其中考虑到的因素有车辆的负载情况、道路状况、转向角度等。
3. 控制制动器:EBCU通过对控制阀的控制,调整每个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大小。
通过控制阀的开关状态,调节液压设备上的压力分配,实现制动力的精确调整。
4. 动态调整:EBCU实时监测车辆运行状态,不断调整制动力分配策略。
在紧急制动、转向或不平坦路面等特殊情况下,EBCU能够根据传感器数据动态调整制动力的分配,提供更好的车辆稳定性和制动性能。
三、EBCU的优势和作用是什么?1. 提高制动性能:EBD系统通过动态调整制动力分配,使得每个车轮的制动力均匀分配,减少因制动力分配过多或过少而导致的制动性能不佳的问题。
2. 提高驾驶稳定性:EBD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道路状况和驾驶方式,智能调整制动力分配策略,提供更好的车辆稳定性。
尤其在急刹车或转弯等特殊情况下,EBD系统能够稳定控制车辆的制动力分配,减少侧滑和打滑的风险。
3. 增加制动系统寿命:EBD系统能够根据每个车轮的实际制动需求,减少某些车轮过度制动而造成的磨损,提高制动系统的寿命。
(EDS/EDL/XDS)电子差速制动
文字和图片部分摘自陈新亚编著“陈总编爱车热线书系”
EDS,英文全称为Electronic Differential System,即电子差速锁,它是ABS的一种扩展功能,用于鉴别汽车的轮子是不是失去着地摩擦力,从而对汽车的加速打滑进行控制。
因为差速器允许传动轴两侧的车轮以不同的转速转动,如果传动轴某一侧的车轮打滑或者悬空时,会造成另一侧车轮完全没了动力,当EDS电子差速锁通过ABS系统的传感器,自动探测到由于车轮打滑或悬空而产生的两侧车轮转速不同的现象时,就会通过ABS系统对打滑一侧的车轮进行制动,从而使驱动力有效地作用到非打滑侧的车轮,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当车辆的行驶状况恢复正常后,电子差速锁即停止作用。
同普通车辆相比,带有EDS的车辆可以更好地利用地面附着力,从而提高车辆的运行性,尤其在倾斜的路面上,EDS的作用更加明显。
但它有速度限制,只有在车速低于40km/h时才会启动,主要是防止起步和低速时打滑。
电子差速锁大家不要与差速器和差速锁混为一谈,他们最大差别就是,电子差速锁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换言之,即使你把汽车完全拆散,也绝对找不到一套叫做“电子差速锁(EDL、EDS或XDS)”的装置。
它只是一项ABS/ESP系统的扩展功能而已。
在国产的高尔夫GTI上我们听到了一个新名词:XDS电子差速锁,其实和EDS、EDL是一回事,只不过是不同厂家不同叫法。
在大众官方网站上,厂家这样宣传它们的产品:“GTI 在弯道上的出色动态平衡还得益于另一项法宝——XDS车辆动态电子差速锁,内置于ESP系统内的XDS可以避免内侧驱动轮的打滑,有效改善前驱车的转向不足现象;而大尺寸的刹车盘则提供了极其优异的制动性能,为驾驶者的极致速度提供了更安全的保障”。
给打滑车轮制动会产生两个效果:
一、内侧打滑车轮的阻力增大使得发动机传递更多的扭矩,相当于外侧抓地力良好的车轮获得了更多扭矩,提升了车辆的弯道性能;
二、由于内侧车轮抓地力很小而外侧车轮抓地力大,所以尽管扭矩依然是平均分配,但对于车辆来说更多的扭矩通过外侧车轮作用到地面,从而产生了一个指向弯内的横摆力矩帮助车辆转弯,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转向不足。
大众的XDS是基于ESP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功能,当今主流的ESP系统已经具备了对四个
车轮进行独立制动的功能,也就是说在硬件上已经具备XDS的条件,关键就在于软件的升级了。
XDS系统尽管比机械式限滑差速器聪明,但效能上还不能和本田的SH-AWD等相提并论,因为它的刹车力度不能太大,否则可能导致车辆不稳定的情况,所以只能说是一个入门级的限滑装置,也只能用在入门级的性能车上。
查看所有配备(EDS/EDL)电子差速制动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