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值2比较
- 格式:ppt
- 大小:210.50 KB
- 文档页数:16
2.3 绝对值学习目标1.会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
2.知道| a|的含义以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3.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能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知识详解1.相反数(1)相反数的定义像4和-4,3和-3,2.5和-2.5等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
相反数的理解:①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即符号相反,数字相同,不能误理解为“只要符号不同”就行,例如:-1与2符号不同,但不是互为相反数②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例如,5是-5的相反数,-5也是5的相反数③0的相反数为0是相反数定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相反数的求法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号,就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
一个有理数a,它的相反数是多少呢?有理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a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可以是正数,可以是0,可以是负数,还可以是一个式子.比如:当a=2时,-a=-2,2与-2是互为相反数;当a=-1时,-a=-(-1),因为-1的相反数是1,所以-(-1)=1;当a=m+n时,-a=-(m +n),所以m+n的相反数是-(m+n).(3)相反数的几何意义一对相反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2.绝对值(1)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①绝对值是一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离开原点的长度,如图中,点-4距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则-4的绝对值就是4②绝对值是一个距离。
(2)绝对值的表示方法一个数a的绝对值记作|a|,读作a的绝对值.如,+4的绝对值记作|+4|,-8的绝对值记作|-8|。
(3)绝对值的代数意义①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②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③0的绝对值是0。
用式子表示为:|a|=⎩⎪⎨⎪⎧ a ,a>0,0,a =0,-a ,a<0.3.绝对值的性质(1)数轴上表示某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越近,它的绝对值就越小,到原点的距离越远,它的绝对值就越大。
§2.3绝对值〔2〕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绝对值概念;2、使学生掌握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3、注意培养学生的推时论证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负数大小比较 四、教学手段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计算:|+15|;|-31|;|0| 2、计算:|21-31|;|-21-31|.3、比较-(-5)和-|-5|,+(-5)和+|-5|的大小4、哪个数的绝对值等于0?等于31?等于-1? 5、绝对值小于3的数有哪些?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有哪几个? 6、a ,b 所表示的数如以下列图,求|a|,|b|,|a+b|,|b-a| 7、假设|a|+|b-1|=0,求a ,b这一组题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绝对值概念 解:1、|+15|=15,|-31|=31,|0|=0让学生口答这样做的依据 2、|21-31|=|61|=61|,|-21-31=-〔-21-31〕。
说明:“| |〞有两重作用,即绝对值和括号3、因为-(-5)=5,-|-5|=-5,5>-5, 所以-(-5)>-|-5|。
这里需讲清一个问题,即-(-5)和-|-5|的读法,让学生熟悉,-(-5)读作-5的相反数,-|-5|读作-5绝对值的相反数因为+(-5)=-5,+|-5|=,-5<5, 所以+(-5)<+|-5|4、0的绝对值等于0,±31的绝对值等于31,没有什么数的绝对值等于-1(为什么?)用符号语言表示应为:|0|=0,|+31|=31|,|-31|=31。
这里应再次强调绝对值是数轴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并指出距离是非负量5、绝对值小于3的数是从-3到3中间的所有的有理数,有无数多个;但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只有五个:-2,-1,0,1,2用符号语言表示应为:因为|x|<3,所以-3<x <3如果x 是整数,那么x=-2,-1,0,1,26、由数轴上a 、b 的位置可以知道a <0,b >0,且|a|<|b| 所以|a|=-a ,|b|=b ,|a+b|=a+b ,|b-a|=b-a 7、假设a+b=0,那么a ,b 互为相反数或a ,b 都是0,因为绝对值非负,所以只有|a|=0,|b-1|=0,由绝对值意义得a=0,b-1=0用符号语言表示应为:因为|a|+|b-1|=0,所以a=0,b-1=0, 所以a=0,b=1〔二〕、师生共同探索利用绝对值比较负数大小的法那么 利用数轴我们已经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由上面数轴,我们可以知道c <b <a ,其中b ,c 都是负数,它们的绝对值哪个大?显然c >b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这样以后在比较负数大小时就不必每次再画数轴了 〔三〕、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 例1 比较-421与-|—3|的大小 例2 a >b >0,比较a ,-a ,b ,-b 的大小 例3 比较-32与-43的大小 课堂练习1、比较以下每对数的大小:32与52;|2|与36;-61与112;73-与52-2、比较以下每对数的大小: -107与-103;-21与-31;-51与-201;-21与-32〔四〕、小结先由学生表达比较有理数大小的两种方法——利用数轴比较大小;利用绝对值比较大小,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实际上是由符号与绝对值两方面来确定学习了绝对值以后,就可以不必利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了 七、练习设计1、判断以下各式是否正确:(1)|-01|<|-001|; (2)|-31|<41; (3) 32<43-; (4)81>-712、比较以下每对数的大小:(1)-85与-83;(2)-113与-0273;(3)-73与-94;(4)- 65与-1110;(5)- 32与-53;(6)- 97与-1193、写出绝对值大于3而小于8的所有整数4、你能说出符合以下条件的字母表示什么数吗? (1)|a|=a ; (2)|a|=-a ; (3)xx =-1; (4)a >-a ;(5)|a|≥a ; (6)-y >0; (7)-a <0; (8)a+b=05假设|a+1|+|b-a|=0,求a ,b 八、板书设计2.3绝对值〔2〕〔一〕知识回忆 〔三〕例题解析 〔五〕课堂小结例1、例2〔二〕观察发现 〔四〕课堂练习 练习设计九、教学后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学科根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关于这一点,布鲁纳有过精彩的论述他指出,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使数学更容易理解和更容易记忆,更重要的是领会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如果把数学思想和方法学好了,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运用数学方法驾驭数学知识,就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但使数学学习变得容易,而且会使得别的学科容易学习显然,按照布鲁纳的观点,数学教学就不能就知识论知识,而是要使学生掌握数学最根本的东西,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统摄具体知识,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形成和开展数学能力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需要在教学中结合内容逐步渗透,而不能脱离内窬形式地传授本课中,我们有意识地突出“分类讨论〞这一数学思想方法,以期使学生对此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总体说明〔1〕本节的主要内容包含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学科:数学 教学内容:绝对值【基础知识精讲】1.给出一个数,能求出它的绝对值. 2.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重点难点解析】 明确绝对值的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这就是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即表示数a 的点是P ,则一定是|a|=OP .绝对值的代数定义是:设a 为有理数⎪⎩⎪⎨⎧<-=>=)0()0(0)0(||a a a a a a即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为0,注意对于任何有理数a ,都有0||≥a ,在今后的学习中很重要.A .重点、难点提示B .考点指要绝对值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
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的关系: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可利用绝对值比较,也可以利用数轴比较。
【难题巧解点拨】例1 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32,53+,0,-2.1 解:32|32|=-,5353=+,|0|=0,|-2.1|=2.1。
例2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1与0 (2)-1与-2 (3)32-与-2.1 解:(1)因为-1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0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左边,所以-1<0。
(2)因为|-1|=1,|-2|=2,1<2,所以-2<-1。
(3)在为3232=-,|-2.1|=2.1,1.232<,所以321.2-<-。
(两个负数的比较,转化成了它们的绝对值的大小的比较,即两个正数的大小的比较,这就是化归转化的思想)注: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还可以应用数轴比较,这样较直观。
方便,同学们不妨试一试。
例3 已知a>b>0,试比较-a 与-b 的大小。
解法一:因为a>b>0,所以-a<0,-b<0, 而|-a|=a ,|-b|=b ,又a>b ,所以-a<-b 。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有理数1.2.4 第二课时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的方法;2.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并能正确地使用“>”或“<”号连接; 3.通过对有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推理,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二)学习重点运用绝对值的知识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三)学习难点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推理.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1)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预习自测(1)有理数a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a ,a -,-1的大小关系是 ( )A .1-<<-a aB .a a <-<-1C .a a -<-<1D .1-<-<a a【知识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解题过程】解:由数轴可知:a a -<-<1【思路点拨】根据数轴上的点,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即可求解. 【答案】Ca(2)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 .-6 B .-2 C .0 D .21- 【知识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解题过程】解: 题意可得:02126<-<-<-【思路点拨】根据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和0大于负数即可求解. 【答案】 C(3)在5,23,-1,+0.001这四个数中,小于0的数是 ( ) A .5 B .23C .-1D .+0.001【知识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解题过程】解:在5,23,-1,+0.001这四个数中,小于0的数是 -1. 【思路点拨】根据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0,正数大于负数即可求解. 【答案】C(4)下列四组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3121->- B .11+->--C .3121< D .3121->-【知识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解题过程】解: 因为623131,632121==-==-且6263> 所以3121-<-,故A 错误; 因为11,11-=+--=--,所以11+-=--,故B 错误;又C 错误;故应选D . 【思路点拨】根据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即可求解. 【答案】D .(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1)绝对值的定义是什么? (2)绝对值的法则是什么? (3)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2.问题探究探究一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活动①某一天我国5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如图所示:(1)比较这5个城市,哪个城市的最低气温最低?是多少?哪个城市的最低气温最高?是多少?(2)你能将这5个城市的最低气温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吗?(3)请你将这5个数字分别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学生举手抢答.总结:(1)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总小于右边的数.师问:对于正数、0和负数这三类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大小关系?两个负数之间如何比较大小?学生举手抢答.总结: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一般地,(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大小比较,自然的引出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本质,通过小组合作和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分析归纳的能力等.探究二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并能正确地使用“>”或“<”号连接★活动①: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并能正确地使用“>”或“<”号连接例1 画出数轴,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连接:+5,-3.5,12,-112,4,0【知识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解题过程】解:如图所示:因为在数轴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所以-3.5<-112<0<12<4<+5.5 4【思路点拨】画出数轴,在数轴上标出表示各数的点,然后根据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进行比较.【答案】-3.5<-112<0<12<4<+5.练习:把如图的直线补充成一条数轴,并表示下列各数:0,-(+4),312,-(-2),|-3|,+(-5),并用“<”号连接.【知识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解题过程】解:∵-5<-4<0<2<3<312,∴+(-5)<-(+4)<0<-(-2)<|-3|<312,在数轴上表示:【思路点拨】先判断各数的大小,然后确定数轴的三要素即可在数轴上表示各数的位置. 【答案】+(-5)<-(+4)<0<-(-2)<|-3|<312【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理解用数轴比较大小的方法,体会数形结合给解题带来的方便。
标题: 有理数(二)——相反数、绝对值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 学 内 容一、 知识点梳理+例题(一)相反数1.在数轴上分别找出表示各数的点。
6与―6,―213与213,―1.5与1.5 想一想:在数轴上,表示每对数的点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2.观察数6与―6,―213与213,―1.5与1.5有何特点?,观察每组数所对应的两个点的位置关系有什么规律?归纳:每组中的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他们所对应的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3.发现、总结相反数的定义:象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 (opposite number)。
理解: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原点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说明:“互为相反数”的含义是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因而不能说“―6是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
这是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到原点的距离就是0,这是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唯一的数。
补充:一.相反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定义的理解: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中的“只有”指的是除了符号不同以外完全相同(也就是下节课要学的绝对值相同)。
不能理解为只要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就互为相反数。
另外,“0的相反数是0”也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
关于“数a 的相反数是-a”,应该明确的是-a 不一定是正数,a 不一定是正数。
关于多重符号的化简,如果一个正数前面有偶数个“-”号,可以把“-”号一起去掉;一个正数前面有奇数个“-”号,则化简符号后只剩一个“-”号。
二.相反数的意义(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如-1999与1999互为相反数。
(2)从数轴上看,位于原点两旁,且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所表示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如5与-5是互为相反数。
(3)0的相反数是0。
也只有0的相反数是它的本身。
绝对值一、新课导入1.课题导入:看教材第12页未来一周天气预报图,你能将这一周的温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吗?这节课我们学习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绝对值的意义。
(2)会进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3。
学习重、难点:重点:进一步理解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难点: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二、分层学习1。
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12页“思考”到教材第13页第4行的内容.(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要求:借助数轴来归纳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看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的大小有什么规律.(4)自学参考提纲:①说出数轴上各点所表示的数的大小顺序。
a。
把温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后,在温度计上所对应的点是从下到上的;按照这个顺序把这些数表示在数轴上,表示它们的各点的顺序应该是从左到右的。
b。
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②根据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特征(原点右边的数表示正数,原点左边的数表示负数)和上述规定(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可得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一: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对于两个负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离原点越远,说明这个数的绝对值越大(填“大”或“小”),表示该数的点越往左(填“左"或“右”),因此可以得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二: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③填空:(填“>”或“<”)—100<0 -50<120<0。
0001④-78和—89这两个负数谁大?怎样来比较?解:∵-|78|<|—89|,∴—78>—89⑤你能总结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吗?相互交流一下。
2。
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和交流探讨.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巡视课堂、关注学生的自学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进度,收集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②差异指导:a。
指导部分未找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学生观察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的位置与它们的大小关系。
二元一次方程两根绝对值大小比较
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 + bx + c = 0,其中a、b、c
为实数且a不等于0。
方程的解可以通过求根公式得出,即x = (-b ± √(b^2 4ac)) / (2a)。
方程的两个根可以分别表示为x1和x2。
现在我们来讨论两根的绝对值大小比较。
假设x1和x2分别为
方程的两个实根,我们要比较| x1 | 和 | x2 | 的大小关系。
首先,我们知道绝对值的定义是将一个数的符号去掉,即| x | = x(如果x大于等于0),| x | = -x(如果x小于0)。
因此,
我们可以将绝对值大小比较转化为对x1和x2的大小关系进行讨论。
如果x1和x2都大于等于0,那么| x1 | = x1,| x2 | = x2,此时我们只需要比较x1和x2的大小关系即可。
如果x1和x2都小于0,那么| x1 | = -x1,| x2 | = -x2,
此时我们也只需要比较x1和x2的大小关系即可。
如果x1和x2异号,即一个大于等于0,一个小于0,那么| x1 | = -x1,| x2 | = x2,此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绝对值的取反作用,
需要谨慎比较x1和x2的大小关系。
综上所述,二元一次方程两根的绝对值大小比较取决于根的实际取值情况,需要分情况讨论。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通过求根公式得到具体的根的值,然后进行比较,以确定两根的绝对值大小关系。
绝对值加减大小比较公式一、绝对值的定义。
1. 几何定义。
- 绝对值表示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例如,数a的绝对值记作| a|,|3| = 3,因为3这个点到原点0的距离是3;| - 3|=3,因为-3这个点到原点0的距离也是3。
2. 代数定义。
- 当a≥slant0时,| a|=a;当a < 0时,| a|=-a。
例如,当a = 5时,|5| = 5;当a=-2时,| - 2|=-(-2)=2。
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
1. 同号两数相加(减)- 若a,b同为正数,即a>0,b>0,则| a + b|=| a|+| b|,| a - b|=| a|-| b|(当a≥slant b时)。
- 例如,a = 3,b = 2,|3 + 2|=|3|+|2| = 3+2 = 5;|3 - 2|=|3|-|2|=3 - 2 = 1。
- 若a,b同为负数,即a<0,b<0,则| a + b|=-(| a|+| b|),| a - b|=| a|-| b|(当a≤slant b时)。
- 例如,a=-3,b = - 2,|-3+(-2)|=|-3 - 2|=|-5| = 5=-(|-3|+|-2|)=-(3 + 2);|-3-(-2)|=|-3 + 2|=|-1| = 1=|-3|-|-2| = 3-2。
2. 异号两数相加(减)- 若a>0,b<0,则| a + b|=|| a|-| b||(当| a|≥slant| b|时),| a + b|=|| b|-| a||(当|a|<| b|时);| a - b|=| a|+| b|。
- 例如,a = 3,b=-2,|3+(-2)|=|3 - 2|=|1| = 1=||3|-|-2||=|3 - 2|;a = 2,b=-3,|2+(-3)|=|2 - 3|=|-1| = 1=||-3|-|2||=|3 - 2|;|3-(-2)|=|3 + 2|=|5| = 5=|3|+|-2|。
1.2.4 绝对值第1课时绝对值【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绝对值概念及表示方法。
2.使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绝对值的求法和有关计算问题。
(二)过程方法1.在绝对值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能根据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距离”,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3.给出一个数,能求它的绝对值。
(三)情感态度从上节课学的相反数到本节的绝对值,使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的联系性。
教学重点给出一个数会求它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定义的导出;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情景引入】问题:两辆汽车,第一辆沿公路向东行驶了5千米,第二辆向西行驶了4千米.为了表示行驶的方向(规定向东为正)和所在位置,分别记作+5千米和-4千米.这样,利用有理数就可以明确表示每辆汽车在公路上的位置了.我们知道,出租汽车是计程收费的,这时我们只需要考虑汽车行驶的距离,不需要考虑方向.当不考虑方向时,两辆汽车行驶的距离就可以记为5千米和4千米(在图上标出距离).这里的5叫做+5的绝对值,4叫做-4的绝对值.【教学过程】1.绝对值的定义:我们把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记作|a|。
例如,在数轴上表示数―6与表示数6的点与原点的距离都是6,所以―6和6的绝对值都是6,记作|―6|=|6|=6。
同样可知|―4|=4,|+1.7|=1.7。
2.试一试: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由绝对值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1= ,|+8.2|= ;(2)|0|= ;(1)|+2|= ,5(3)|―3|= ,|―0.2|= ,|―8.2|= 。
概括:通过对具体数的绝对值的讨论,并注意观察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正数)的绝对值有什么特点?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负数)的绝对值又有什么特点?由学生分类讨论,归纳出数a的绝对值的一般规律:(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0的绝对值是0;(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1.2.4 绝对值2--有理数比较大小习前面的内容)好,那大家把这5个城市气温的数表示在数轴上。
3、温度的高低与相应的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师生互动得出)归纳:有理数大小比较一数轴法:数轴上表示的有理数,左边的数总小于右边的数。
有了数轴比较法,任意两个有理数都可以比较大小了。
观察数轴,5与10,5与-10,-10与-20都可以比较大小了(让学生比较并说明理由)观察上述画出的数轴并回答:(1、)有没有最大的有理数?(没有,因为数轴上的数越往右数越大,而数轴越往右越无限延伸)(2、)有没有最小的有理数?(没有,因为数轴上的数越往左数越小,而数轴越往左越无限延伸)刚才的2与-3不在实际背景下的话,会比较吗?※注意:画数轴比较大小关键是:1、标点;2、观察点的位置探究活动2 有理数大小比较二师:在数轴上原点右边点了a,a和0谁大?(在黑板上直接画)生:a大。
师:为什么?生:a在0的右边,因为数轴上的数左边比右边小。
师:在原点右边的数表示?生:正数.正数大于0师: 在数轴上原点左边点了b,b和0谁大?生:0大师:为什么?生:b在0的左边,因为数轴上的数左边比右边小师:在原点左边的数表示?生:负数.0大于负数师:再观察数轴a与b谁大?生:a大。
a在b的右边。
正数大于负数师:在a的右边点了一点c, a和c谁大?生:c大。
c在a的右边.还能看到c离原点的距离比a离原点的距离远。
师:到原点的距离在前面我们称之为生:绝对值。
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就大师:那么两个负数呢?(设计意图:根据七年级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步引导学生模仿、探究,经历小组讨论,由代表口述交流讨论结果,通过这一环节,逐步。
绝对值的大小比较公式绝对值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它表示一个数与零的距离,无论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其绝对值都是一个非负数。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而绝对值的大小比较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简洁地完成这个任务。
我们来回顾一下绝对值的定义。
对于任意实数x,其绝对值表示为| x |,表示x与零的距离。
当x大于等于零时,其绝对值等于x本身;当x小于零时,其绝对值等于-x。
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我们可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进行转化。
假设有两个实数a和b,我们需要比较它们的大小,可以转化为比较它们的绝对值的大小。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比较| a |和| b |的大小,如果| a |大于| b |,则可以得出a大于b;如果| a |等于| b |,则可以得出a等于b;如果| a |小于| b |,则可以得出a小于b。
这个转化的过程基于绝对值的非负性,可以帮助我们简化比较的步骤。
举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两个数a=3和b=-5,我们需要比较它们的大小。
首先,我们可以计算它们的绝对值,得到| a |=3和| b |=5。
然后,我们比较| a |和| b |的大小,发现| a |小于| b |,因此可以得出a小于b。
绝对值的大小比较公式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统计学中,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两个数的差异程度。
通过计算它们的绝对值差,我们可以判断差异的大小。
又比如在物理学中,我们需要比较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
通过计算它们与参考点的距离,我们可以判断它们的相对位置。
除了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外,绝对值的大小比较公式还可以用于求解一些特定的问题。
比如在求解不等式时,我们可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将其转化为绝对值不等式。
通过求解绝对值不等式,我们可以得到原不等式的解集。
绝对值的大小比较公式是数学中一个简洁而有用的工具。
通过利用绝对值的性质,我们可以快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大小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这个公式,提高问题求解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