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网第一章1
- 格式:ppt
- 大小:8.31 MB
- 文档页数:74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现代通信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章1.简述通信系统模型中各个组成成分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答:课本P4-52.如何理解现代通信⽹络的分层结构及各层的作⽤?学术界⼀开始设定的七层的OSI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层、应⽤层),但后来在实际发展中TCP/IP作为五层协议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应⽤层)发展了起来。
其中:物理层和链路层:解决相邻节点的单跳接⼊问题,就是保证相连(有线⽹络)或者相邻(⽆线⽹络)的节点可以相互发送数据⽐特;⽹络层:负责多跳的路由选择问题(也就是收到⼀个数据包后判断是否是⾃⼰的,如果不是应该发往相连的哪个节点);传输层:只在⽬的和源两个节点起作⽤,⽤于保证传输质量、流量控制、跟上层应⽤交互等;引⽤层:主要是各种应⽤程序(或者说操作系统中进⾏通信的进程),⽐如浏览器浏览⽹页、qq通信、电⼦邮件等。
3.分析通信⽹络中各种拓扑结构的特点4.举例说明⽇常⽣活中遇到的通信业务以及对应的通信终端。
(⾃⼰编)5.如何理解通信⽹络与通信技术之间的关系?答:通信技术侧重通信接⼊技术,主要是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如OFDM、CDMA等技术;通信⽹侧重通信⽹络管理和控制,主要⽹络层、传输层,⽐如TCP/IP、ATM等。
6.就未来通信发展趋势谈谈想法。
(⾃⼰编)7.什么是三⽹融合?你认为实现的技术基础是什么?答:(1)三⽹融合是指电信⽹、⼴播电视⽹、互联⽹在向宽带通信⽹、数字电视⽹、下⼀代互联⽹演进过程中,三⼤⽹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户提供语⾳、数据和⼴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三合并不意味着三⼤⽹络的物理合⼀,⽽主要是指⾼层业务应⽤的融合。
三⽹融合应⽤⼴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
以后的⼿机可以看电视、上⽹,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
第一章现代通信网概述1.现代通信网的两个重要特点:数字化、业务的多样化;2.通信网的组成: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源、反变换器、信宿;3.现代通信网的发展方向即六化:数字化、综合化、融合化、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4.三网合一:电信网、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网;第二章数字程控交换系统1.电话网采用电路交换方式,电话网组成:数字程控交换机、传输链路设备、终端设备;2.电话网等级结构:国际网、长途网、本地网;3.长途两级网的等级结构:省际平面、省内平面;长途网演变情况:由四级向两极过渡,然后向无级网和动态网过渡;4.电话网的路由(概念):迂回路由:多个路由可以选择时,第一个忙时,迂回到第二个、第三个,称第一个路由为迂回路由;基干路由:构成网络基干结构的路由;高效路由:路由上的电路群没有呼损指标要求;低呼损路由:电路群的呼损低于所规定的标准;5.用户电路的基本功能:馈电功能(馈电电压-48V,馈电电流20~50mA)、过压保护功能、振铃控制功能、监视功能、编译码功能、2/4线转换功能、测试功能;6.时分复用PCM信号形成(注意速率变化):300~3400Hz语音信号经过带限滤波,8000次/s抽样,形成PAM信号,依幅度编码形成PCM信号。
基带信号速率:64kb/s。
N个时隙的码元速率:N*64kb/s.在CEPT系统中,速率:2.048Mb/s。
7.CCITT等级制度TD PCM系统一次群速度:2.048Mb/s,二次群:8.488Mb/s,三次群:34.368Mb/s;8.时分交换T型交换器:采用缓冲器暂存话音数字信号,并控制写入出实现时隙交换;空分交换s型交换器;9.数字中继器是数字交换网络与PCM数字中继器之间的接口设备;数字中继的主要功能:时钟提取、码型变换、帧同步、复帧同步;码型变换是将数字中继线上传送的HDB3码转换成程控交换机内使用的NRZ码;帧定位解决两个局间的正常数据传输和交换问题;10.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系统划分(图):运行软件系统、支援软件系统;11.信令(概念):用户信息以外的各种控制命令。
第一章:1、在通信网中为什么要引入交换的概念?2、目前交换技术主要有那几种,分别属于那种传送模式?电路交换:电路传送模式(CTM)或同步传送模式(STM)多速率电路交换: 电路传送模式快速电路交换: 电路传送模式ATM交换: 表示异步传送模式(ATM)可以看成是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结合,兼具两者之特点快速分组交换: 分组传送模式帧交换: 分组传送模式分组交换: 分组传送模式3、B-ISDN为什么采用ATM技术作为其传输、复用和交换的核心技术?答:ATM技术是以分组传送模式为基础并融合了电路传送模式高速化的优点发展而成的。
采用异步时分复用方式,实现了动态分配带宽,可适应任意速率的业务;固定长度的信元和简化的信头,使快速交换和简化协议处理成为可能,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的传输处理能力,使实时业务应用成为可能。
4、电信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其主要技术有哪些?答:电信交换系统主要由信息传送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组成。
互连技术__包括拓扑结构、选路策略、控制机理、多播方法、阻塞特性和故障防卫信令技术和一些接口技术5、基本概念:面向连接方式、无连接方式同步时分交换、异步时分交换第二章:1、描述交换单元连接特性的方法2、交换单元的外部特性描述的描述指标3、三种典型的交换单元的结构、特性及工作原理4、无阻塞网络的概念,构成无阻塞网络的方法5、TST、CLOS、BANYAN网络的结构及特性第三章:1、电话通信的基本原理及电话交换技术的发展2、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系统结构3、硬件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4、控制系统的构成方式:BHCA;5、软件系统的组成:呼叫处理;6、程控交换软件技术:SDL图,群处理、逐次展开技术、表格驱动技术和有限状态机的实现技术;7、电话通信网:本地电话网、国内长途电话网、国际长途电话网;第六章:1、ISDN的基本概念2、ISDN的基本特征第九章:1、概念2、软交换的基本概念。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1)第1章通信网络概述1.1 通信网基本概念学习要点:1.掌握通信网的基本概念2.了解通信系统基本模型3.了解通信网模型一.基本概念1.通信: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换过程。
2.信息:是客观存在的,对接收者而言事先不知道的内容。
3.信号:是信息的载体或表现形式。
如语音、图像、文字等。
4.通信系统:完成信息传递所需的通信设备和线路的集合体。
二.通信系统基本模型包括有: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源、反变换器和信宿等六个部分。
123.信道:信号传输媒介。
一般分为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
无线信道:信号在自由空间中传输(如短波、微波、卫星等通信方式);有线信道:信号约束在某种传输线上传输(如电缆、光缆等)。
4.反变换器:把从信道上接收的信号变换成接收者可以接收的信息。
5.信宿:是指信息传送的终点,也就是信息接收者。
6.噪声源:不是人为实现的实体,但客观存在。
三.通信网基本概念网络:由一系列节点和连接节点的传输链路组成的组织或系统。
通信网:实现两个或多个规定点之间信息传送和交换的网络。
节点:在通信网中指的是交换点,完成接续和信息交换任务。
传输链路:连接终端与交换点或交换节点之间的线路……信道。
用户终端……信源和信宿,对电话机而言还包括了变换器和反变换器;最简单的电话通信网如下:学习要点:1.熟悉通信网的基本结构2.掌握通信网的构成一.通信网的基本结构1.按用户间的互连方式分:①直接互连网(完全互连网)所有用户之间都有链路直接连接,任何两个用户都可以直接通信;②转接互连网(不完全互连网)设有一个转接中心,所有用户只与转接中心直接连通。
2.按照拓扑结构分有六种基本结构形式:①网型网——网内任何两个节点之间均有线路相连。
如果有N个节点,则需要N(N-1)/2条传输链路。
优点:冗余度较大,稳定性较好;缺点:传输链路多,线路利用率低,经济性较差。
②星型网——将一个节点作为辐射点,该点与其他节点均有线路相连。
具有N个节点的星型网至少需要N-1条传输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