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脓肿临床诊断治疗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经验性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急性肺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经验性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急性肺脓肿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甲硝唑治疗,研究组给予甲硝唑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记录两组急性肺脓肿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获得高达86.67%的临床总有效率,对照组急性肺脓肿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仅为71.11%(P<0.05);研究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与对照组(6.67%)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对急性肺脓肿患者给予常规甲硝唑治疗时联合莫西沙星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关键词:急性肺脓肿;莫西沙星;治疗效果;安全性肺脓肿属于肺组织化脓性病变,主要由多种致病菌引发,目前临床首选抗菌药物治疗[1]。
本文为提高急性肺脓肿患者疗效及预后,特选取我院于2014年1-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急性肺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经验性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急性肺脓肿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0例急性肺脓肿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47例,年龄29至74岁,平均年龄(45.61±1.24)岁,发病部位:右下肺22例、右上肺21例、左下肺23例、左上肺24例。
按照前来就诊单、双序号将90例急性肺脓肿患者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单号、n=45)、对照组(双号、n=45),两组上述资料对比结果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甲硝唑治疗,2.0g头孢哌酮舒巴坦(由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3055)+0.4g甲硝唑(由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3301)+100ml、0.9%氯化钠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给药1次;研究组给予甲硝唑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将0.4g甲硝唑(同上)加入5%、500m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给药1次,0.4g莫西沙星(由Bayer Schering Pharma AG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9220003J1)+5%、500ml葡萄糖注射液每日静脉滴注1次。
急性肺脓肿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目的探讨急性肺脓肿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例急性肺脓肿的临床资料。
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进行诊断。
卧床休息,加强支持疗法,对症治疗,使用大剂量的抗菌药物治疗。
结果急性肺脓肿经积极有效的治疗,治愈率可达80%。
结论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和供给足够热量和维生素、必要氨基酸和血浆,注意补充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吸氧。
标签:急性肺脓肿;临床检验;X线诊断急性肺脓肿:肺脓肿是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形成包括坏死物或液化坏死物的脓腔,常出现液平面。
急性起病,发病时间小于6w,寒战、高热,呈弛张热,咳嗽、咳粘液痰,或咳粘液脓性痰。
伴患侧胸痛、气促。
病后10d左右咳嗽加剧,咳大量脓痰,常见咯血。
根据病因可分为吸入性肺脓肿,病原体经口、鼻、咽腔吸入,为急性肺脓肿发病的最主要原因。
血源性肺脓肿,因皮肤外伤感染、中耳炎或骨髓炎等所致的菌血症,菌栓经血行播散到肺,引起小血管栓塞、炎症和坏死而形成肺脓肿。
多先有原发病灶引起的畏寒、高热等全身脓毒症的表现,经数日或数周后才出现咳嗽,咳痰,痰量不多,极少咯血。
继发性肺脓肿,多继发于其他疾病,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空洞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和支气管癌等继发感染,可引起急性肺脓肿。
肺部邻近器官化脓性病变或外伤感染、膈下脓肿、肾周围脓肿、脊柱旁脓肿、食管穿孔等,穿破至肺亦可形成脓肿。
肺脓肿的发病部位右肺多于左肺,下叶多于上叶,一般单发者为多。
根据细菌培养的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菌药物。
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治疗基础疾病,对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同等重要。
选取临床2013年5月~12月收治的20例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急性脓肿患者男18例,女18例,年龄25~46岁,发病急剧,急性病容,有高热、寒战、乏力,咳嗽、胸痛,发病1w左右可有大量脓痰,有腥臭味,放置后可分3层,上层为白色泡沫样,中层为混浊液,下层为脓性物质。
探讨抗生素治疗急性肺脓肿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脓肿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后的效果以及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
方法:根据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的72例急性肺脓肿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均有36例。
对照组使用清热解毒治疗方式,试验组使用抗生素治疗,经过8周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和安全性,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7.2%,对照组为77.8%,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结论:急性肺脓肿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比清热解毒治疗方式优秀,不良反应率较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提升效果,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肺脓肿;抗生素;清热解毒法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ntibiotic therapy on the quality of lifein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absces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72 cases of acute pulmonary absces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5,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a total of 36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eat clearing and detoxicat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ntibiotics.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was 97.2%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77.8%, and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anti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ung abscess is better than Qingrejiedu treatment,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is low, which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Acute lung abscess; antibiotics; clearing heat and detoxicating method肺脓肿是患者的肺实质出现了坏死急性病变,有脓腔形成,形成了肺脓肿。
急性肺脓肿9例临床表现、检验及X线诊断分析【摘要】目的探讨9例急性肺脓肿的临床检验及X线诊断。
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9例急性肺脓肿的全部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表现、检验及X线检查进行诊断。
结果对9例急性肺脓患者都做出了正确诊断。
结论实践证明,临床与检验、X线检查相结合,可大大提高急性肺脓肿的诊断率。
【关键词】急性肺脓肿;临床检验;X线诊断肺脓肿是由化脓菌所引起的肺化脓性炎症和肺实质破坏病变,最常见的是带菌的分泌物或感染物经支气管吸入肺内所造成。
最常见的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等。
不带菌的物质如吸入金属性或植物性异物时异物的继发性肺部感染,也可引起肺脓肿。
肺脓肿的发病部位右肺多于左肺,下叶多于上叶,一般单发者为多。
现将本院近年来诊断的9例急性肺脓肿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9例急性肺脓肿患者中,男7例,女2例,男性多于女性。
发病年龄在26~45岁之间,最小的26岁1例,最大的45岁2例,30岁3例,32岁2例,40岁1例。
2 临床表现9例急性肺脓肿患者中,7例表现为急性病容,乏力,高热寒战,体温可达40℃,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痰量较大,有腥臭味。
有2例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胸痛,食欲减退,寒战,高热,体温均达到40.5℃,咳嗽、痰多,咳痰量逐日增加,每天咳痰可达数百毫升,而且痰均有腥臭味。
3 实验室检查9例急性肺脓肿患者实验室检查,有7例白细胞明显增高,白细胞数量18.0×109/L,中性粒细胞达到80.1%。
其痰液在痰盒中分三层,上层为白色泡沫,中层为半透明液体,下层为混浊的沉淀物;另有2例患者白细胞显著增高数量达22.0×109/L,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达85.0%。
其痰液在痰盒中分三层,上层为白色泡沫样,中层为混浊液,下层为脓性物质。
4 X线检查X线对脓肿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它不但能定其脓肿的部位、范围而且还能指导体位引流方向[2],还可确定有无脓胸、肺不张等,也可对治疗效果进行跟踪观察随访。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急性肺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和费用分析【摘要】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治疗急性肺脓肿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患者医疗费用。
方法:将58例急性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治疗。
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治愈率为76.7%、总有效率为100%,住院时间为(26.5±8.2)天,住院抗生素费用为(6650±1529)元,住院总费用为(13080±3556)元,对照组治愈率为46.4%,总有效率为75%,住院时间为(38.5 10.3)d,住院抗生素费用为(10083±1736)元,住院总费用为(19856±4225)元。
2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治疗,包括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雾化吸入、体位引流、全身营养支持及对症处理。
治疗组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入院后1周内加用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和局部注入抗生素治疗。
具体方法[3-4]:治疗前禁食4~6h,常规心电图、凝血时间、胸部x线、胸部ct检查,术前30min 肌注阿托品0 .5mg,在持续心电监护和持续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下,用2%利多卡因麻醉咽、喉部,采用olympusit-30型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常规插入,当纤维支气管镜到达病变的肺段支气管开口处,注入2%利多卡因2ml进行追加麻醉,用纤维支气管镜镜头嵌住病灶肺段支气管开口,然后用适当加温至37℃左右灌洗液(ns 100 ml+悉复欢100ml配制)经纤支镜活检孔少量多次注入病变部位进行灌洗,每次10一30 ml,负压吸引,反复灌洗直至支气管及脓腔内分泌物吸净,灌洗液变清为止,治疗结束。
以后根据病情,每周治疗1-2次,直至全身中毒症状消失,痰量明显减少,脓腔明显缩小或闭合为止。
急性肺脓肿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81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063-01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脓肿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36例急性肺脓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表现及x
线检查进行诊断,卧床休息,加强支持疗法,对症治疗,使用大剂量的抗菌药物。
结果:急性肺脓肿经积极有效的治疗,治愈率可达86%。
结论:供给足够热量和维生素、必需氨基酸和血浆等,注意补充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吸氧。
【关键词】急性肺脓肿;临床检验;x线诊断
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
急性起病,寒战、高热,呈弛张热,咳嗽、咳黏液痰或黏脓性痰,伴患侧胸痛,气促。
病后10 d左右咳嗽加剧,咳出大量脓痰,常见咯血。
根据细菌培养的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菌药物。
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对于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同等重要。
选取临床2010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6例急性肺脓肿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急性肺脓肿患者,男28例,女8例,年龄25~46岁。
发病急剧,有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发病1周左右可有大量脓痰咳出,有腥臭味,放置后可分3层。
1.2 辅助检查
白细胞计数可达2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0.8~0.9,核明显左移,常有毒性颗粒。
痰液涂片革兰染色检查、痰液培养,包括厌氧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有助于确定病原菌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血源性者的血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脓肿的x线表现根据类型、病期、支气管的引流是否通畅以及有无胸膜并发症而有所不同。
吸入性肺脓肿在早期化脓性炎症阶段,其典型的x线征象为大片浓密模糊炎性浸润阴影,边缘不清,分布在一个或数个肺段,与细菌性肺炎相似。
脓肿形成后,大片浓密炎性阴影中出现圆形透亮区及液平面。
消散期,脓腔周围炎症逐渐吸收,脓腔缩小而至消失,最后残留少许纤维条索阴影。
1.3 治疗
青霉素静脉滴注240万~1000万u/d;脆弱类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可联合用林可霉素0.5g,每日3~4次口服;或0.6g每日2~3次肌内注射;病情严重者可用0.6~1.2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 内静脉滴注,每日2次。
或甲硝唑0.4g,每日3次口服;嗜肺军团杆菌所致的肺脓肿,可选红霉素或喹诺酮类抗生素。
抗生素疗程一般为8~12周,或直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x线片显示脓腔及炎性病变完全消散,仅残留条索状纤维阴影为止。
痰浓稠者,可用气道湿化如蒸气吸入,超声雾化吸入等以利痰液的引流。
体位引流排脓是缩短病程、加速病灶愈合、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环节,对一般情况好、发热不高的患者,使脓肿部位处于高位,在患部轻拍,每日2~3次,每次10~15min。
有明显痰液阻塞征象,可经纤支镜冲洗并
吸引。
2 结果
急性肺脓肿经积极有效的治疗,治愈率可达86%。
3 讨论
急性肺脓肿起病急骤,畏寒高热,可有少量咯血,约经8~14
天空腔形成后,40%~70%的病例咳大量脓性带臭味痰,此时体温很快下降。
继发于肺炎的肺脓肿,可在肺炎发生后2~4周出现,此时肺炎本应治愈,却再发高热,脓痰增加,伴乏力及咯血。
病变累及胸膜,可出现胸痛,约1/3的病例因脓肿破入胸腔形成脓胸。
出现包裹性脓胸时,呼吸运动受限,气促加重。
消瘦、乏力、贫血等消耗症状常见于慢性肺脓肿及脓胸。
体检常无异常体征,但如脓肿较大,患侧可有肺实变体征,听诊为空瓮声或呼吸音减低。
如有脓胸,则有胸腔积液的体征。
胸部平片在急性肺脓肿早期无特征性变化,肺实质内炎性浸润阴影较大且密度较高,中心最浓,边缘模糊。
脓肿形成后,脓腔周围有炎性浸润,邻近组织与空腔界限不清,空洞内壁完整或不规则,可见气液平面[1]。
贴近胸壁的病变与胸壁呈锐角,其周围的支气管及血管至脓肿处似有截断,多不会移位或弯曲。
慢性肺脓肿以空洞为主要形式,壁厚,多房者可有多个大小不等的透亮区,液平面高低不一,空洞周围有较长的纤维索条影。
血源性肺脓肿为圆形多发病灶,且病灶数量可增多。
如有脓胸,邻近肺组织可被挤压。
急性期中毒症状明显者应卧床休息,加强支持疗法,供给足够
热量和维生素、必需氨基酸和血浆等,注意补充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吸氧。
对症治疗包括解热、止咳祛痰等。
有效的引流排脓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是治疗肺脓肿的重要措施。
对于支气管通畅咳痰顺利者,可按脓肿位置采用体位引流,让患者采取病变位于高位,支气管近端开口处于低位的体位,如上叶后段、下叶背段肺脓肿可取健侧俯卧头低位,基底段病变采取头低脚高俯卧位,轻轻拍击患部,利用重力的作用使脓液排出。
病情较重、衰竭或有大咯血者暂不宜行体位引流,以免大量脓痰涌出,不能及时咳出而造成窒息。
经支气管镜冲洗吸痰为有效的引流方法。
痰液黏稠者可选用祛痰药物如盐酸氨溴索或雾化吸入生理盐水等。
对细菌性肺脓肿而言,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应覆盖临床怀疑的所有可能的病原体。
明确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史或住院时肺脓肿形成病史对抗生素的选择非常重要。
对于继发于院内感染的肺脓肿患者,抗生素的选择应覆盖克雷白菌属、肠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
急性肺脓肿的感染细菌包括绝大多数的厌氧菌都对青霉素敏感,疗效较佳,常为首选药物。
一旦有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应予相应有效的抗菌药物,病情控制后可改成口服。
总疗程6~8周,直至症状消失,x线显示脓腔或炎症完全消散或仅留有稳定的残余索条状纤维病灶。
抗菌药物的使用除全身应用外,尚可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给药。
肺脓肿或坏死性肺炎大多继发于吸入,其主要病原菌是厌氧菌。
早期的一线治疗首选青霉素g,但随着细菌耐药的出现,尤其是产
生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厌氧杆菌的增多,青霉素g的治疗效果欠佳,甚至治疗失败。
甲硝唑和克林霉素,辅以青霉素g,对严重的厌氧菌肺炎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目前青霉素g、氨苄西林、阿莫西林不再推荐单独用于中重度厌氧性肺脓肿或坏死性肺炎的治疗。
而对于轻症患者,静脉青霉素,甚至口服青霉素或头孢菌素也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2]。
大多数厌氧菌对四环素耐药,因此不推荐用作治疗厌氧菌感染。
除某些消化性链球菌、变形梭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菌株,克林霉素对大多数厌氧菌有效。
但亦有一些数据显示,超过20%脆弱杆菌出现对克林霉素耐药。
因此,克林霉素与青霉素g合用,虽可扩大抗菌谱,但可能仍不能覆盖脆弱杆菌。
甲硝唑对所有革兰阴性厌氧菌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包括脆弱杆菌和一些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
血源性肺脓肿常为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
当青霉素过敏时,可选择静脉用头孢菌素及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用于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而青霉素g用于a组葡萄球菌感染。
对于肺炎克雷白杆菌或其他一些兼性或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个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邹仲.胸部x线诊断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2.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 590-1 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