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已排版,可直接打印)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已排版,可直接打印)

安徽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安徽省中考试卷2018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1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券”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孟子》) ②水河澹澹,。(《曹操(观沧海》) ③至于夏水襄陵,。(郦道元《三峡》) ④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⑤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的f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 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ǚ行植树义务。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租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双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ù()盖比较()lǚ()行 (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 A.切合、相合 B.刚才、方才 C.往,到 D.舒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是() A.罗曼,罗兰 B.贝多芬 C.米开朗琪罗 D.托尔斯泰 (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 4.学校开服东班经典”设书活动请你参加。(12分) 【我阅读我朗涌】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学术环境相对宽松;面对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局面,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因此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分封制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废除的;选项B商鞅变法,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选项C兼并战争,在题干内容在没有体现,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汉代陵阳县,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由此判断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有的“避讳”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避讳”的意思是在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所以“陵阳”避杜皇后名(杜陵阳)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杨广)讳改名南阳,这种“避讳”,体现皇权至高无上,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避讳”无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

2018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答案

安徽省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80-<,∴|88|-=. 故选:B . 【考点】绝对值. 2.【答案】C 【解析】695.2亿1069520000000 6.95210==?, 故选:C . 【考点】科学记数法. 3.【答案】D 【解析】Q 236()a a =,∴选项A 不符合题意;Q 426a a a =g ,∴选项B 不符合题意;Q 633a a a ÷=,∴选项C 不符合题意;Q 333()ab a b =,∴选项D 符合题意. 故选:D . 【考点】幂的运算. 4.【答案】A 【解析】从正面看上边是一个三角形,下边是一个矩形, 故选:A . 【考点】三视图. 5.【答案】C 【解析】A 、24(4)x x x x -+=--,故此选项错误;B 、2(1)x xy x x x y ++=++,故此选项错误;C 、2()()()x x y y y x x y -+-=-,故此选项正确;D 、2244(2)x x x -+=-,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 【考点】分解因式. 6.【答案】B 【解析】因为2016年和2018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分别为a 万件和b 万件,所以2(122.1%)b a =+. 故选:B . 【考点】增长率问题. 7.【答案】A

【解析】原方程可变形为2(1)0x a x ++=.∵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1)4100a ?=+-??=,解得:1a =-. 故选:A .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8.【答案】D 【解析】A 、甲的众数为7,乙的众数为8,故原题说法错误;B 、甲的中位数为7,乙的中位数为4,故原题说法错误;C 、甲的平均数为6,乙的平均数为5,故原题说法错误;D 、甲的方差为4.4,乙的方差为6.4,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故原题说法正确; 故选:D . 【考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 9.【答案】B 【解析】如图,连接AC 与BD 相交于O ,在ABCD Y 中,,OA OC OB OD ==,要使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只需证明得到OE OF =即可;A 、若BE DF =,则OB BE OD DF -=-,即OE OF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若AE CF =,则无法判断OE OE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 、AF CE ∥能够利用“角角边”证明和COE △全等,从而得到OE OF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BAE DCF ∠=∠能够利用“角角边”证明ABE △和CDF △全等,从而得到DF BE =,然后同A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10.【答案】A 【解析】当01x <≤时,y =,当12x <≤时,y =23x <≤时,y =-+,∴函数图象是A , 故选:A .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二、填空题 11.【答案】10x > 【解析】去分母,得:82x ->,移项,得:28x +>,合并同类项,得:10x >, 故答案为:10x >.

2018年广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广州中考历史试题 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 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 C.君主专制D.八段取士 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就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6.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了君权D.设于雍正年间 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的》

2018年宁夏中考物理试卷

2018年宁夏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选出各题唯一正确的答案.每题3分,共21分,不选、多选、选错均得0分) 1. 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为 B.一个成年人的体温约 C.人体安全电压为 D.一个鸡蛋质量约 2.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 下列关于厨房中发生的生活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烧水时,发现水温达不到就沸腾了。是因为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B.打开锅盖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取出存放在冰箱中的冰糕,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D.把食盐放进水里,一会儿水变成了盐水,这是熔化现象 4. 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湖光映彩霞”是光的折射现象 B.“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C.“潭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D.“海上生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

5. 如图所示的机械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A. 动滑轮 B. 订书机 C. 定滑轮 D. 镊子 6. 如图所示,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开关和灯泡的连接 B.

测电笔的使用 C. 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D. 接线板负载过多 7. 甲灯泡标有““,乙灯泡标有“”,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灯泡的功率一定小于乙灯泡的功率 B.甲灯泡消耗的电能一定小于乙灯泡消耗的电能 C.两灯串联在电路中,甲灯泡一定比乙灯泡亮 D.两灯并联在电路中,甲灯泡一定比乙灯泡亮 二、选择说明(选出各题唯一正确的答案,并在横线上说明选择埋由.每题5分,共10分.不选、多选、错选均得0分) 8. 如图所示的力学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选择理由 。 A.手在把手的不同位置拧螺母效果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018年安徽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 学 (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每小超都给出A,B,C,D 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8-的绝对值是( ) A.8- B.8 C.8± D.8 1- 2.2017年我赛粮食总产量为635.2亿斤,其中635.2亿科学记数法表示( ) A.610352.6? B.810352.6? C.1010352.6? D.8102.635?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53 2a a = B.842a a a =? C. 236a a a =÷ D.()333b a ab = 4.一个由圆柱和圆锥组成的几何体如图水平放置,其主(正)视图为( ) 5.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4(42+-=+-x x x x B.)(2y x x x xy x +=++ C.2)()()(y x x y y y x x -=-+- D.)2)(2(442-+=+-x x x x 6.据省统计局发布,2017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数比2016年增长22.1%

假定2018年的平均增长率保持不变,2016年和2018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分别为a 万件和b 万件,则( ) A.a b )2%1.221(?+= B.a b 2%)1.221(+= C.a b 2%)1.221(?+= D.a b 2%1.22?=[来源:学|科|网] 7.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x+1)+ax=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 的值为( ) A. 1- B.1 C.22或- D.13或- 8. 为考察两名实习工人的工作情况,质检部将他们工作第一周每天生产合格产品的个数整理成甲,乙两组数据,如下表: 甲 2 6 7 7 8 乙 2[来源:学科网ZXX K] 3 4 8 8 类于以上数据,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众数相同 B.甲、乙的中位数相同 C.甲的平均数小于乙的平均数 D.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 9.□ABCD 中,E 、F 是对角线BD 上不同的两点,下列条件中,不能得出四边形AECF 一定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 A.BE=DF B.AE=CF C.AF//CE D.∠BAE=∠DCF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绝密 __ 第 I 卷(选择题 共 20 分) 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__ _ __ __ __ 卷 __ -------------------- 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 考 __ 准 _ __ __ __ __ _ _ 上 _ -------------------- 战争的后果 D .百家争鸣的原因 __ __ __ __ _ __ _ _ _ __ _ 宗 ( ) _ __ 题 _ __ 校 __ -------------------- C.皇权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 ★启用前 在 -------------------- 安徽省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 史 此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7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 __ _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_ _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 号 证 意在说明 ( ) A .分封制的崩溃 B .商鞅变法的作用 C .兼并 _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 _ _ 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 ) 名 _ 姓 _ A.外戚干政 B.战乱频繁 _ 答 _ -------------------- 至高无上 D.地方权力削弱 _ _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 _ _ _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_ _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学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 6.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 70 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 20 世纪第二个十 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 ( ) A.袁世凯独裁 B.北伐战争爆发 C.新文化运动 D.黄埔军校创立 7.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如图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 业 毕 4.1902 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 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 ) 无 -------------------- 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5.如图是 1912 年 1 月 1 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 ) 效 ------------ 历史试卷 第 1 页(共 18 页) A.中日两国建交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改善 D.中国正式加入亚大经合组织 8.“我以我的信义宣暂,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 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 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 ) A.古代印度河流城 B.中世纪的欧洲 C.封建社会的日本 D.古代两河流域 历史试卷 第 2 页(共 6 页)

2018年宁夏中考试卷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 1.考试时间150分钟,全卷总分120分,其中卷面与书写共4分。 2.本试卷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准考证号区域用2B铅笔填涂考号,在左侧划线处完整填写自己的信息。 2.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中性笔或黑色墨迹钢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县区:考点: 考场:准考证号: 座位号:姓名:

一、积累(36分) 1.默写。(16分) ① ______ ,宛在水中沚。(《诗经·蒹葭》) ② ______ ,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④荡胸生曾(层)云, ______ 。 (杜甫《望岳》) ⑤ ______ ,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⑥ 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⑦海日生残夜, 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⑧角声满天秋色里, 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工整的对仗形式,描写战争前犒劳出征士卒,演奏乐曲来激励军心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 。 ⑩《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天气寒冷,将士们却毫无怨言,拉弓练兵准备战斗的军营生活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小石潭记》写作者坐在潭上,被竹子和树木围绕,寂静无人,感到?______ ,______?,因为环境太过凄清,就离开了。 ?《醉翁亭记》中介绍醉翁亭地理位置和样貌的语句是: ______ , ______ 。 2.你读过《骆驼祥子》吗?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请从故事内容或人物形象的角度,做5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2分) 3.给下面每个成语填入正确的字。(4分) 言简意()一言九()洁白无()名()其实 4.下面这幅春联表达了对天下家国的关心,请补充完整。(2分) 上联:廿四字箴言座右下联:万千家福祉心头 5.根据语境将备用的三个选项分别填入括号内,使之表达准确连贯。(只填序号)(3分) 古人常用?皓首穷经?形容一个人对于传统典籍学习的执着。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有着特殊的嗜好,有时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他对经典的这种痴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二是();三是()。这使得他在同行之间出类拔萃、更胜一筹。 ①传播传统文化,热情有加②热衷搜寻典籍,收藏丰富③用心钻研典籍,涉猎广泛 6.请从下面这则新闻中提取主要信息。(2分)(不超过25字)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 (开卷,总分70分,与政治同堂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18·安徽)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2018·安徽)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 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 D.地方权力削弱 (2018·安徽)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2018·安徽)4.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2018·安徽)5.图1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图1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 (2018·安徽)6.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湖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 A.袁世凯独裁 B.北伐战争爆发 C.新文化运动 D.黄埔军校创立 (2018·安徽)7.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图2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2018年安徽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井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每小超都给出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的绝对值是() A. B.8 C. D. 2.2017年我赛粮食总产量为635.2亿斤,其中635.2亿科学记数法表示() A. B. C. D.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4.一个由圆柱和圆锥组成的几何体如图水平放置,其主(正)视图为()

5.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B. C. D. 6.据省统计局发布,2017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数比2016年增长22.1%假定2018年的平均增长率保持不变,2016年和2018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分别为a万件和b万件,则() A. B. C. D.[来源:学|科|网] 7.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 的值为() A. B.1 C. D. 8.为考察两名实习工人的工作情况,质检部将他们工作第一周每天生产合格产品的个数整理成甲,乙两组数据,如下表: 甲26778 乙23488 类于以上数据,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众数相同 B.甲、乙的中位数相同 C.甲的平均数小于乙的平均数 D.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

差 9.□中,E、F是对角线上不同的两点,下列条件中,不能得出四边形一定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D.∠∠ 10.如图,直线都与直线l垂直,垂足分别为1正方形的边长为,对角线在直线l上,且点C位于点M处,将正方形沿l向右平移,直到点A与点N重合为止,记点C平移的距离为x,正方形的边位于之间分的长度和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太致为() 二、填空题(本大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11.不等式的解集是。 12如图,菱形的,分别与⊙O相切于点若点D是的中点,则∠。 13.如图,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一个交点A(2,m)⊥x轴于点B,

2018年宁夏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8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 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 1. 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总分120分. 2.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 答卷一律使用黑、蓝钢笔或圆珠笔. 4. 凡使用答题卡的考生,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的有关项目填写清楚. 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使用答题卡的考生,将选择题的答案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 .2 3 6 a a a ?= B .5 3 2 a a a ÷= C .2 3 5 a a a += D .235 ()a a = 2.把多项式32 2x x x -+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 ) A .2(2)x x x - B .2(2)x x - C .(1)(1)x x x +- D .2 (1)x x - 3. 把61万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 A .4 101.6? B .5 101.6? C .5 100.6? D . 4 1061? 4.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不能截得三角形截面的几何体是 ( ) A .圆柱 B .圆锥 C .三棱柱 D .正方形 5.为了解居民节约用水的情况,增强居民的节水意识,下表是某个单元的住户当月用水量的调查结果: 则关于这12户居民月用水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中位数 6方 B .众数6方 C .极差8方 D .平均数5方 6.点A 、B 、C 是平面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点D 是平面内任意一点,若A 、B 、C 、D 四点恰能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在平面内符合这样条件的点D 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把抛物线2y x =-向左平移1个单位,然后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平移后抛物线的表达式 ( )

安徽省2018年中考试卷(政治)

第1页 共6页 第2页 共6页 第3页 共6页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答 题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思想品德(开卷) 一、选择题(共24分,12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 案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 清代诗人袁枚“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的诗句,赞颂了生 长于阴暗潮湿之处的苔花虽如米粒般细小,但她从不小看自己,依然像牡丹花一样绽放。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到 A .自立 B .自傲 C .自信 D .自负 2. 欣欣明天要代表学校参加演讲比赛,她在家紧张得站也不是, 坐也不是。看完一段喜剧小品后,她渐渐平静下来了。欣欣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 .合理宣泄 B .自我宽慰 C .改变环境 D .转移注意力 3. 借助手机里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生活中的 一些人常沉迷于把自己的照片修饰得光艳完美,但照片中的美图和现实中的真相总是有着一定的差距。这启发我们正确认识自我应做到 A .只看优点 B .忽略缺点 C .悦纳自己 D .全面客观 4. 马克思为革命颠沛流离40年,先后四次遭到驱逐,他在最困难 的时候曾因外衣进了当铺而不能出门。但即便道路如此坎坷,他仍然在为崇高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并在恩格斯的帮助下完成了《资本论》的创作。马克思的人生之路启迪我们,面对困难应 ①坚定正确的人生目标 ②保持顽强的毅力和斗志 ③直面挫折,自强不息 ④主要依靠朋友的帮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右边漫画启示我们,对待网络投票要 ①积极参与赚取实惠 ②拒绝一切网络投票 ③理性对待慎重选择 ④明辨是非坚持原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6. 现代社会,竞争与合作无处不在。关于竞争与合作下面说法正 确的是 ①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 ②相互竞争要排斥合作 ③即勇于竞争又善于合作 ④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 2017年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敢 做惊天动地事,甘做默默无闻人;他离家正壮年,归来已花甲。我们应学习他 ①热爱祖国,立志报国 ②默默奉献,实现人生价值 ③立足科研,获取荣誉 ④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校园拒绝欺凌,和谐需要守护。为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欺凌行为 发生,2017年底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此举主要体现了对中小学生的 A .家庭保护 B .社会保护 C .司法保护 D .学校保护 9. 2017年8月开始的“剑网2017”专项行动通过加大网络版权执 法力度,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此举有助于保护公民的 A .荣誉权 B .名誉权 C .财产使用权 D .智力成果权 10. 国家进校园、戏曲进校园……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氛围日 渐浓厚。传统文化进校园 ①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内容 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③会分散学生精力影响成绩 ④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 珍视民族团结。之所以要重视民族团结,是国为 ①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民族团结有助于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 ③维护民族团结就能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④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党的十九大提出,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 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材料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致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④二○二○年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6分,5小题) 【弘扬美德 提升素养】 13. (8分)请观察下面漫画并回答问题。 (1)漫画中人物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什么内容? (2分) (2)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个人行为是否文明,会影响周围 其他人的日常生活。说一说我们该怎样做个“中国好邻居”。 (6分) 【学法守法 致敬英雄】 14. (8分) 材料一 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第一条明确指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材料一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2分) 材料二表明了什么?(2分) (2)谈谈国家制定这部法律的意义。(4分)

最新2018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9分) 1.(3.00分)某举人在光绪二十七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的日记中写道:“朝廷俯从和议,而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万金,吾邑派十五万金”材料中的“洋夷”指() A.英国殖民者B.英法联军C.日本侵略者D.八国联军 2.(3.00分)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维新派缺乏经验 D.顾固派反对变法 3.(3.00分)如图所示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D.红军的战略转移 4.(3.00分)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蒋介石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准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次导

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A.人心的向背B.军队的士气 C.决策者的作用D.外部势力的介入 5.(3.00分)如图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张毕业证影印件。图中框定的四处信息中,不具有这一时期鲜明时代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3.00分)哥伦布在他的旅行日记中写道:“大量的金子可以使国王在三年之内准备和实现收复圣地的事业。这样,我就向国王陛下表示,我希望看到能把我这次航行的收入,用于收复耶路撒冷。”可见,哥伦布此次航行的直接目的是() A.寻求大量黄金B.“发现”美洲新大陆 C.完成环球航行D.收复耶路撒冷 7.(3.00分)下列国际会议中,由美国完全主导的是() A.签订《凡尔赛和约》的会议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会议 C.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D.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的会议 8.(3.00分)如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1870~1998年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示意图(百万1990年国际元)其中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最有可能是()

2018年宁夏自治区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8年宁夏自治区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本试题共11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选出各题唯一正确的答案。每题3分,共21分,不选、多选、选错均得0分) 21.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为50N B.一个成年人的体温约42℃ B.人体安全电压为220V D.一个鸡蛋质量约60g 答案:D 考点:物理常识 考察能力:推理计算 难易度:易 解析:一个中学生的体重为500N;一个成年人的体温约37℃; 人体安全电压为36V;一个鸡蛋质量约60g 2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答案:A 考点:声现象 考察能力:理解记忆 难易度:易 解析:B.“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C.声音的传播都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23.下列关于厨房中发生的生活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绕水时,发现水温达不到100℃就沸腾了.是因为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B.打开锅益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取出存放在冰箱中的冰糕,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D.把食盐放进水里,会儿水变成了,这是熔化现象 答案:C

考点:物态变化 考察能力:理解记忆 难易度:易 解析:绕水时,发现水温达不到100℃就沸腾了.是因为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打开锅益看到"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取出存放在冰箱中的冰糕,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 是液化现象;把食盐放进水里,一会儿水变成了,这是溶 解现象 24.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湖光映彩霞”是光的折射现象 B.“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C.“潭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D.“海上生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B 考点:光现象 考察能力:理解记忆 难易度:易

安徽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学术环境相对宽松;面对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局面,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因此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分封制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废除的;选项B商鞅变法,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选项C兼并战争,在题干内容在没有体现,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汉代陵阳县,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由此判断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有的“避讳”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避讳”的意思是在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所以“陵阳”避杜皇后名(杜陵阳)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杨广)讳改名南阳,这种“避讳”,体现皇权至高无上,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避讳”无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word版 )

机密★启用前 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说明:1. 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姗;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2.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八股取士 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6.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题6图 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 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安徽省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 史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 ) A .分封制的崩溃 B .商鞅变法的作用 C .兼并战争的后果 D .百家争鸣的原因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 ) A.外戚干政 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 D.地方权力削弱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 )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4.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 )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5.如图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 )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 6.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 ( ) A.袁世凯独裁 B.北伐战争爆发 C.新文化运动 D.黄埔军校创立 7.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如图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 A.中日两国建交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改善 D.中国正式加入亚大经合组织 8.“我以我的信义宣暂,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 ) A.古代印度河流城 B.中世纪的欧洲 C.封建社会的日本 D.古代两河流域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