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线条、色彩画感觉_吴坤松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6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用线条色彩画感觉|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和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理解线条和色彩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感觉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和色彩的基本概念2. 线条和色彩的情感表达3. 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技巧4.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线条和色彩的基本概念,线条和色彩的情感表达,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感觉,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视频、美术作品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教师通过展示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的线条和色彩。
b. 学生分享自己对线条和色彩的初步认识。
2. 线条和色彩的基本概念(10分钟)a. 教师讲解线条和色彩的基本概念,如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
b. 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理解线条和色彩的基本特点。
3. 线条和色彩的情感表达(10分钟)a. 教师通过展示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线条和色彩如何表达情感。
b. 学生分享自己对线条和色彩情感表达的理解。
4. 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技巧(10分钟)a. 教师讲解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技巧,如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感觉、情感等。
b. 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技巧。
5.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创作(15分钟)a. 教师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线条和色彩运用。
b.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
6. 课堂小结(5分钟)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线条和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b. 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六、作业布置:1. 结合本节课所学,运用线条和色彩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感觉的美术作品。
如何使用”画样”来创造动态或运动感?一、使用线条表现动态与运动感在绘画中,线条是表现动态和运动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不同种类和方向的线条,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运动轨迹。
1. 使用曲线线条曲线线条具有流动、柔美的特点,适合表现物体的弯曲、扭曲、蜿蜒等动态形态。
可以通过增加曲线的弯曲程度和频率,加强物体的动感表现。
2. 使用直线线条直线线条具有稳定、直接的特点,适合表现物体的直线运动和速度感。
可以通过增加直线的长度和角度变化,表现物体的快速移动或迅猛冲击的动态效果。
3. 使用交叉线条交叉线条可以产生空间错落感和立体感,适合表现物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碰撞。
通过增加线条的密度和交叉程度,可以加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效果。
二、利用色彩营造动感氛围色彩在画面中能够直接影响观者的感受和情绪,通过运用适当的色彩,可以增强画面的动感效果。
1. 使用明亮的色彩明亮的色彩会给人以活力和充沛感受,适合表现快速运动或剧烈运动的物体。
可以运用鲜艳的红、橙、黄等暖色系,以及清新的蓝、绿、紫等冷色系,使画面充满活力和动感。
2. 使用渐变色彩渐变色彩可以表现物体的深浅变化和体积感,适合表现运动物体的阴影和光线效果。
可以利用色彩过渡工具,如渐变笔和渐变填充等,在物体表面使用渐变色彩,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和运动效果。
3. 使用对比色彩对比色彩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对比效果,适合表现快速移动和高速碰撞等剧烈动作。
可以选择距离较远的色彩进行搭配,如红与绿、黄与紫等,以增强画面的动感效果。
三、透视和比例的运用透视和比例是表现运动感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运用透视和比例,可以使画面中的物体呈现出真实的立体感和动感效果。
1. 运用线性透视线性透视是指通过线条的收敛和消失点来表现画面中物体的距离远近,从而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运动感。
可以通过绘制收敛线和透视中心,使画面呈现出远近不同的物体,增加画面的动感效果。
2. 控制物体比例物体的比例大小直接影响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感效果。
教案标题: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流畅的线条|沪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理解流畅的线条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线条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用线条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线条的基本概念和流畅的线条的特点。
2. 线条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3. 用线条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理解流畅的线条的特点。
2. 用线条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纸张、铅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线条,如窗户的边缘、桌子的轮廓等。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线条吗?线条有什么特点?”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线条的基本概念和流畅的线条的特点。
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如线条是由点的移动形成的,有直线和曲线等。
2. 讲解流畅的线条的特点,如线条的连贯性、平滑性等。
3. 通过展示一些流畅的线条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流畅的线条的特点。
三、示范(5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表达情感和思想,如用流畅的线条画出快乐的心情,用断断续续的线条画出紧张的心情等。
2. 示范如何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物体,如用直线画出桌子的轮廓,用曲线画出云朵的形状等。
四、实践(15分钟)1. 让学生用纸张、铅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自由地画出自己喜欢的线条。
2.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线条,思考如何用线条表达情感和思想。
3.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重点评价线条的流畅性和表现力。
3.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线条的重要性和流畅的线条的特点。
插画技巧知识:如何利用线条和笔触表现出插画作品的动态和力度插画是一种艺术形式,可以用来表现人物、场景、情境和故事,让观众感受到美、得到启发和思考。
而线条和笔触的运用是插画中最基本的元素,它们可以表现出插画作品的动态和力度,是插画师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
线条是插画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可以用来表现人物和物体的外形轮廓、纹理和动态特征。
线条的使用有许多技巧,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利用线条的粗细和长度变化来表现角色的动态和力度。
例如,在描绘一个奔跑的人物时,可以使用长而粗的线条来表现身体的姿态和肌肉的张力,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奔跑的速度和力量。
另一种利用线条表现动态和力度的方法是运用“斜线”和“弧线”等不同类型的线条。
斜线常常被用来表现运动的速度和方向,例如在描绘一个飞奔的马匹时,可以使用向前倾斜的斜线来表现马的速度和冲劲。
弧线则常常被用来表现角色的动态特征,例如在表现一个人物的头发时,可以使用弯曲的弧线来表现头发的卷曲和轻盈。
除了线条,笔触也是表现动态和力度的重要工具。
笔触可以改变线条的粗细和纹理,从而表现出物体表面的质感和运动状态。
例如,在表现一个粗糙的木质物体时,可以使用厚实的笔触来表现木材的纹理和质感;而在表现一个光滑的金属物体时,可以使用细腻的笔触来表现金属的反光和光泽。
另一种运用笔触表现动态和力度的方法是利用笔画的长度和方向变化来表现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例如,在表现一个旋转的汽车轮时,可以使用短而重叠的笔画来表现轮辋的旋转,同时使用向一个方向延伸的笔画来表现轮胎的滚动,让观众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除了上述的线条和笔触技巧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技巧值得插画师们掌握。
例如,在表现一个跳跃的人物时,可以使用短暂的停留时间来表现角色跳离地面的瞬间;在表现一个飞翔的鸟类时,可以利用线条和笔触表现羽毛的轻盈和翅膀的拍动。
在插画中,线条和笔触的运用是表现动态和力度不可或缺的技巧。
插画师们可以通过改变线条的粗细、长度和方向,利用不同类型的线条和笔触,以及运用其他技巧,来表现出角色和物体的动态和力度,让观众沉浸在插画的美丽和故事中。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9课用线条色彩画感觉 | 岭南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线条和色彩在表达感觉和情感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创作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线条和色彩在表达感觉和情感中的作用。
2. 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创作。
3. 分析和欣赏一些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感觉和情感的优秀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线条和色彩在表达感觉和情感中的作用,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情感,创作出有个性化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优秀作品的图片,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感觉和情感的优秀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线条和色彩在表达感觉和情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创作,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情感。
4.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板书设计1. 用线条色彩画感觉2. 内容:线条和色彩在表达感觉和情感中的作用,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创作,优秀作品的分析和欣赏。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情感。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作品的创作心得。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线条和色彩在表达感觉和情感中的作用,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体验,更深入地理解线条和色彩的魅力。
同时,我也注重展示和评价,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从中得到反馈和启发。
总体来说,本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们的创作热情高涨,作品表现出了丰富的感觉和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实践和展示,让学生在创作中发现自我,表达自我,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术的魅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是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关键环节。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九课用线条、色彩画感觉岭南版课程背景《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九课《用线条、色彩画感觉》是在以画艺术形式表现生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绘画语言把所观察到的事物表达出来,学生不仅需要展示出自己的创意,更需要融会贯通先期学过内容来实现更加积极有效的创作。
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岭南文化的美,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岭南文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地域归属感;2.掌握线与色彩的搭配技巧,提高审美能力;3.实验不同线条对作品产生的不同表达效果;4.通过练习,不断提高绘画能力,形成个人美育风格。
教学内容本节课以岭南文化为主题,学生将在掌握线与色彩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不同线条对作品产生的不同表达效果,以达到更好的全面练习和提高绘画能力的目的。
一、预习初探让学生就岭南文化进行集体讨论,回顾和回忆自己以往关于岭南文化的获知和了解,激发学习兴趣和期望。
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或图片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岭南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二、教师示范1.教师进行比较,对比专业的绘画作品和学生的绘画作品,通过画面的对比,让学生感受不同颜色、线条和色彩饱和度,获知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和特点。
2.接着上述的比较演示,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模仿作业,通过不断拓展自己的审美范畴和技能,实际操作来体验颜色和线条对作品的表现力的影响,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自主创作在上述示范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演示了一些如何运用岭南文化素材以及颜色和线条分别对作品的美感产生影响的方法。
通过理论的学习,学生也能够把所掌握的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实践中。
在展示实践成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相互之间的作品感想,以此来促进学习氛围和交流。
四、作品展示教师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和理解,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美感,拓宽视野,增强自信。
同时,教师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和点评,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在创作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美术才能。
色感把握好色彩画的第一步
吴娅丽
【期刊名称】《教育教学论坛》
【年(卷),期】2010(000)034
【摘要】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随着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他们需要的是更具体,更形象、较复杂的色彩方法来表现立体的景物.但无论画什么,"感觉"是先驱.对于色彩画而言,色感是至关重要的,它是画好色彩画的第一步.
【总页数】1页(P156)
【作者】吴娅丽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真武油田第二小学,江苏江都,2252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怎样画好色彩画 [J], 范真
2.把握《海事劳工公约》指南的第一步:了解发证程序 [J],
3.浅析把握人性是管理的第一步 [J], 刘盈君
4.成功导入,把握精彩课堂第一步 [J], 陈意平
5.水彩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色感” [J], 张小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线条的魅力--谈工笔人物画中的线
卢静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线条这一艺术媒介和艺术形式关系着一般绘画作品的审美感受,对中国工笔人物绘画来说,这一艺术形式的应用更具有重大的意义.工笔人物画中的线条不仅是物象造型的手段,同时还起着传递美感和渲泄情感的作用.
【总页数】2页(P143-144)
【作者】卢静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223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12
【相关文献】
1.工笔人物画中的色彩语言与线条形式探讨 [J], 高行翠
2.浅谈罗寒蕾工笔人物画中的线条表现 [J], 杨李
3.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无穷魅力——《画中的线条》教学有感 [J], 尤新
4.关于中国画工笔人物的线条魅力解读 [J], 刘瑜娴
5.探析线条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的运用———以作品《静》为例 [J], 田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写实绘画基础教学中色彩感觉的训练
欧善勇
【期刊名称】《韶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30)010
【摘要】在一张色彩写生里,能打动别人的正是对象打动我们的丰富、协调的色彩,敏锐的色彩感觉是获得这种形式感的重要条件.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整体现察和准确把握色彩感觉的关系是写实绘画基础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总页数】3页(P162-164)
【作者】欧善勇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美术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13
【相关文献】
1.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写实训练 [J], 张宏印
2.水粉静物的色彩感觉训练模式 [J], 汤雪菲
3.水粉静物的色彩感觉训练模式 [J], 汤雪菲
4.谈设计素描教学中的"写实"与"联想"训练 [J], 田晓苗;李修清
5.在绘画基础课教学中贯彻思想品德教育及技能训练的尝试和体会 [J], 陈伯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画用笔与线条阐析
吴越滨
【期刊名称】《丽水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25)004
【摘要】国画中用笔所作之线条具有表形、表意、表神之功能,"用笔"一词,源于中国的美学范畴、审美理念、书画源流及其工具材料的运用和发展,它促进了线条运用的研究而成格式.所以,传统中国画的用笔实指借物咏情之行迹本质,非指一般意义上的线条概念.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吴越滨
【作者单位】丽水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系,浙江,丽水,33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12.1
【相关文献】
1.线条的魅力--试论中国画的线条表现方法在油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J], 詹妍彦
2.线条——画家感情世界的外化——解读中国画线条背后的隐性世界 [J], 王英暎
3.“只应天上有”的气韵美——试论中国画的线条意识(书法性用笔) [J], 区欣文
4.中国画线条中的"骨法用笔" [J], 乔玉峰
5.用笔、用线与其他——由具有多重意味的中国画线条想起 [J], 庆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岭南版)美术第十册第九课《用线条、色彩画感觉》教学设计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第一小学吴坤松
一、教学背景:
本课的内容是有关线条与色彩的造型,是两个方面的题材,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活动形式,伴随音乐以线条与色彩的游戏为兴趣点,灵活有趣的教学形式;小组合作探究,体现学生主动,教师伴舞的教学模式。
从多角度激活学生的视觉、触觉、感觉,让学生大胆地表现具象、意象、抽象的画面。
二、教学课题:
《用线条、色彩画感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学习以线条与色彩进行造型表现的基本知识;学会用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过程方法目标:欣赏课本中的范画,感受画家笔下的线条色彩所传达的不同的感觉;自主探索用线条等绘画语言表现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养成积极观察自然、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培养细心欣赏、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运用不同的线条与色彩画出自己的感觉。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线条的组合与色彩搭配进行有主题的造型表现并说出感受。
五、教材分析:
(岭南版)美术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用线条、色彩画感觉》,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范畴,教材紧扣学习线条与色彩美来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探索活动。
了解线条和色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知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大师作品,并自主探究,用线条、色彩或线条与色彩结合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年级的学生的年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过度期,但形象思维仍占主题地位,因而直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多角度激活学生的视觉、触觉、感觉,让学生大胆地表现具象、意象、抽象的画面。
六、教学方法:
教法:游戏导入、情境教学、启发引导、暗示、直观、欣赏讨论法教学
学法:欣赏探究、小组合作、质疑、感悟等实践活动实现学生自我的发展。
七、教学准备:
有关表现自然景物和水果的图片以及绘画资料,多幅线描与色彩的抽
象画,毛笔、中国画颜料、水桶、多媒体课件等。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4分钟)
1、游戏导入:听音乐画出感觉。
(茉莉花和江南style)用Medin Player 播放器,看的出节奏的跳跃。
生A:平静柔和,起伏有规律。
生B:激昂,热情,起伏变化大。
2、小组讨论线条的种类
生:曲线、直线
二、新授(12分钟)
(一)、小组汇报、交流
活动一:(3分钟)
1、观赏、自然界的各种图片
2、说说这些线条美在哪里?
生:线条美,曲线与直线有规律相互交错着。
生:大自然色彩美,美得就像一幅画卷。
活动二:(7分钟)
1、欣赏12色环、大师作品,说说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画家是怎样把线条与色彩组合成一幅美妙的画面呢?
以小组为单位对书中画家的作品比较、讨论,然后各小组汇报。
《春潮》树枝、树叶与花朵分别用线条和点来表达,半抽象的画面表达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风的感受》
风的感觉是流动:是速度,使迎风起舞。
《盛夏的感觉》
主要通过色相的变化表达各种抽象的画面和不同的感情色彩。
照片:红叶和雪山的色彩形成了暖与冷的鲜明对比。
活动三:教师示范,用直观教学启发绘画欲望。
(2分钟)
(二)、教师小结
我们看到的很多画是用线条和点来表达的色彩画,是抽象或半抽象的画,画面体现出画家的感觉。
三、布置作业(15分钟)
大胆尝试,在纸上进行线条的添加,将线条组合与色彩搭配,完成一幅生动的有主题的画,表达出感受。
四、评价(5分钟)
小组评价分别有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本节课主要评价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的表现,评价学生们对学会发现、寻找身边大自然的线条与色彩。
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活动方式,寻找每张画的闪光点,以评价为主,同时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示:积极向上、热烈、宁静、暖和、寒冷、欢乐、痛苦、轻松、躁动
五、拓展(2分钟)
1、线条与色彩搭配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
2、课后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更多有关线条与色彩的知识。
我们要懂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学会捕捉美妙的线条给自己带来创作的灵感。
(网址/indu/show.asp?id=40;/bencandy.php?fid=41&aid=803;)
【板书】
标题
线条的种类
线条组合与色彩搭配
九、教学反思:
从学生的完成作品情况看来,目标完成很好,分析透切。
导入时播放音乐,随着音乐学生在作画,教师不要指导,让学生直接用曲线、直线画出感觉来,小组讨论放在后面。
自然图片欣赏后,主要让学生说说美在哪里?让学生去发现,这里时间不要过多。
重点放在名家欣赏,进行比较,小组合作探究,画家是怎样把线条与色彩组合成一幅美妙的画面呢?了解清楚,分析透切,让学生明白线条的组合与色彩的搭配,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大胆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