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子溶液与溶胶的区别大分子溶液共36页
- 格式:ppt
- 大小:4.96 MB
- 文档页数:36
第四节溶胶剂和高分子溶液剂一、溶胶剂溶胶剂系指固体药物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状态液体分散体系。
又称疏水胶体溶液,溶胶剂中分散的微细粒子在1~10Onm之间,胶粒是多分子聚集体,有极大的分散度,属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将药物分散成溶胶状态,它们的药效会出显著的变化。
目前溶胶剂很少使用,但他们的性质对药剂学却十分重要。
(一)溶胶的构造和性质1.溶胶的双电层构造溶胶剂中固体微粒由于本身的解离或吸附溶液中某种离子而带有电荷,带电的微粒表面必然吸引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称为反离子。
吸附的带电离子和反离子构成了吸附层。
少部分反离子扩散到溶液中,形成扩散层。
吸附层和扩散层分别是带相反电荷的带电层称为双电层,也称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之间的电位差称为ζ电位。
ζ电位愈高由于胶粒电荷之间排斥作用和在胶粒周围形成的水化膜,可防止胶粒碰撞时发生聚结。
ζ电位愈高斥力愈大,溶胶也就愈稳定。
ζ电位降低至25mV以下时,溶胶产生聚结不稳定性。
2.溶胶的性质(1)光学性质:当强光线通过溶胶剂时从侧面可见到圆锥形光束称为丁铎尔效应。
这是由于胶粒大小小于自然光波长引起光散射所产生的。
(2)电学性质:溶胶剂由于双电层结构而荷电,可以荷正电,也可以荷负电。
在电场的作用下胶粒或分散介质产生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称为界面动电现象。
溶胶的电泳现象就是界面动电现象所引起的。
(3)动力学性质:溶胶剂中的胶粒在分散介质中有不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这种运动是由于胶粒受溶剂水分子不规则地撞击产生的。
(4)稳定性:溶胶剂属热力学不稳定系统,主要表现为有聚结不稳定性和动力不稳定性。
溶胶剂对带相反电荷的溶胶以及电解质极其敏感,将带相反电荷的溶胶或电解质加入到溶胶剂中,由于电荷被中和使ξ电位降低,同时又减少了水化层,使溶胶剂产生凝聚进而产生沉降。
向溶胶剂中加入天然的或合成的亲水性高分子溶液,使溶胶剂具有亲水胶体的性质而增加稳定性,这种胶体称为保护胶体。
319第十二章习题答案结题思路参考1、面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表面能和表面张力是否同一个概念?产生界面现象的原因是界面层分子所处环境与体系内部分子所处环境不同 表面能和表面张力是同一个概念: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实际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看界面的性质。
在讨论界面热力学时,一般引用表面自由能概念;在讨论界面间的相互作用及平衡关系时,则引用表面张力概念较方便。
2、何为铺展系数?油在水面的铺展往往进行一定程度不再扩展,为什么? 铺展系数即为粘附功与内聚功之差;油在水面的铺展往往进行一定程度不再扩展是因为三相接触点的三个表面张力总会建立平衡。
3、在293K 时,将一滴油酸滴在纯水的水面上,判断油酸在开始和终了时的形状。
已知1m N 073.0-⋅=水σ,1m N 032.0-⋅=油酸σ,1m N 012.0--⋅=水油酸σ。
当油酸和水相互饱和后1m N 04.0-⋅'=水σ, 油酸油酸=σσ'。
若把水滴在油酸表面上,水在开始和终了又呈现何种形状?(思路:根据Young 方程,计算接触角的大小,然后分析形状)4、水在玻璃管中呈凹形液面,而汞在玻璃管中却呈凸形液面,这是为什么? (从表面张力的大小进行分析,从Young 方程,计算接触角的大小,然后分析形状)5、已知293K 时,13m N 107.10---⋅⨯=水乙醚σ,13m N 10379---⋅⨯=乙醚汞σ,13m N 10375---⋅⨯=水汞σ,在乙醚与汞的界面上滴一滴水。
试求其接触角?(思路:根据Young 方程,计算接触角的大小,然后分析形状)6、表面活性物质在溶液中是采取定向排列吸附在溶液表面,还是以胶束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之中?为什么?浓度小的时候主要以定向排列吸附在溶液表面,当大于临界胶束浓度后则以胶束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之中,主要是因为表面活性物质存在亲水基和疏水基的缘故。
7、根据被分散物质粒子的大小如何来区分溶液、溶胶和粗分散体系?常把分散体系分为分子(或离子)分散体系(粒子平均直径d<1nm),胶体分散体系(d约为1—100nm)及粗分散体系(d>100nm)等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