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免疫增殖病及检验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4
一、名词解释第1章概论1.免疫学:2.免疫分子:3.补体:4.临床免疫学:第2章抗原抗体反应5.抗原抗体反应:6.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7.可逆性8.比例性9.抗原抗体反应的等价带(zoneofequivalence)10.最适比(optimalratio)11.带现象(zonephenomenon)第3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12.免疫原(immunogen)13.半抗原14.免疫佐剂15.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pcAb)第5章凝集反应16.凝集反应17.直接凝集反应18.间接凝集反应19.明胶凝集试验第6章沉淀反应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试卷第1页(共13页)20.沉淀反应21.絮状沉淀试验22.免疫浊度测定23.凝胶内沉淀试验24.单项扩散试验25.双向扩散试验26.免疫电泳技术27.对流免疫电泳28.火箭免疫电泳29.免疫电泳30.免疫固定电泳第19章补体检测及应用31.补体32.免疫溶血法33.补体结合试验第22章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34.感染第23章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35.超敏反应36.Ⅰ型超敏反应37.Ⅱ型超敏反应38.Ⅲ型超敏反应39.Ⅳ型超敏反应第24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40.自身耐受41.自身免疫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试卷第2页(共8页)42.自身免疫病43.自身抗体44.抗核抗体第25章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45.免疫增殖性疾病46.免疫球蛋白增殖病47.本周蛋白48.血清区带电泳49.免疫电泳50.免疫固定电泳第26章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51.免疫缺陷病5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第27章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53.肿瘤免疫学54.肿瘤抗原55.肿瘤标志物第28章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56.移植57.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58.移植排斥反应59.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60.血清学分型法二、填空题。
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试卷第3页(共13页)第1章概论1.推动现代生命科学前进的三架战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
免疫检验主要查什么免疫检验的目的是了解病人的免疫状态,衡量机体抵抗细菌、病毒的能力,及时发现免疫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那么免疫检验主要查些什么呢?一、免疫检验主要查什么?1、体验免疫检验1)免疫球蛋白检验,人体体液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会因为疾病的发展而变化,通过做免疫球蛋白检验,可以体现人体当前的体液免疫功能情况,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表现,可以帮助医生准确的鉴别诊断感染性疾病、免疫缺陷疾病、免疫增殖性疾病等。
2)补体系统检验,其包括补体C1检验、补体C3检验、总补体溶血活性检验,当通过检验,发现病人的补体系统功能有所降低、补体成分下降,病人很可能是得了组织损伤、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小球肾炎、急性炎症以及一些恶性肿瘤疾病等,需进一步做相关检查来诊断。
2、细胞免疫检验其主要有B淋巴细胞分化抗原检验、T细胞亚群检验、细胞因子检验和自然杀伤细胞免疫检验。
当人体患上免疫性疾病,其淋巴细胞的功能以及数量都可能会发生变化。
3、肿瘤标志物检验其主要有激素类肿瘤标志物检验、酶类肿瘤标志物检验、糖脂类肿瘤标志物检验、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检验等,通过做肿瘤标志物检验,对肿瘤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的监测以及疾病的复发情况进行判断。
4、自身抗体检验其主要有抗组织细胞抗体检验、抗核抗体检验、类风湿因子检验和其他抗体检验。
可以为肝炎、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免疫性疾病等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5、感染免疫检验其主要有性传播疾病免疫检验、寄生虫感染免疫检验、病毒感染免疫检验、细菌感染免疫检验。
对寄生虫、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十分有帮助,像幽门螺杆菌、结核杆菌、伤寒沙门菌感染性疾病。
二、哪些人群需要定期做免疫检验?1、自身抵抗力比较差,经常出现风寒、感冒和胃肠疾病的人群需要定期做免疫检验。
当天气发生变化时,不管是气温降低还是气温升高,如果没有及时根据气温添加或者减少衣物,一些人很容易发生感冒,相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其受风寒的几率明显较高,并且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才可以恢复。
第三十一章免疫缺陷病及检验Chapter 31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and Immunoassay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目的要求·掌握: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临床基本特征,各类免疫缺陷病的主要免疫学检测方法的选择;熟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代表性疾病,AIDS的发病机制及免疫学异常;了解: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制。
二、教学内容1.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免疫缺陷病的特征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原发性T细胞缺陷病,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病,原发性补体系统缺陷病。
3.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常见原因,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4.免疫缺陷病检验:B细胞缺陷病的检测,T细胞缺陷病的检测,吞噬细胞缺陷病的检测,补体系统缺陷病的检测,基因诊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检测。
第二部分测试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以下何种免疫缺陷发生率最高A.T细胞免疫缺陷B.B细胞免疫缺陷C.联合免疫缺陷D.补体缺陷E.吞噬细胞缺陷2.DiGeorge综合征是A.先天性骨髓发育不良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C.性联低丙球蛋白血症D.选择性IgA缺乏E.先天性补体缺陷3.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为何种缺陷A.C1q B.C2 C.C3 D.C1抑制剂E.C44.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缺乏,一般应考虑何种病A.轻链病B.重链病C.免疫缺陷病D.免疫增殖病E.自身免疫病5.评价B细胞功能的试验是A.淋巴细胞转化B.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测C.迟发型皮肤过敏试验D.CD3检测E.移动抑制试验6.哪种方法可检测细胞免疫缺陷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A.溶血空斑形成试验B.免疫球蛋白检测C.淋巴细胞对PHA的应答D.NBT还原试验E.速发性皮肤过敏试验7.某人体检发现血清HIV抗体阳性,说明其患有A.艾滋病B.HIV感染C.需做确诊试验D.免疫缺陷E.需做CD4测定8.下列关于选择性IgA缺乏症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是最常见的体液免疫缺陷病之一B.血清IgA和sIgA均减少C.常伴有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D.少数伴有自身免疫病和超敏反应病E.应用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有较好疗效9.下列哪种病不属于原发性B细胞免疫缺陷A.Bruton综合征B.选择性IgA缺乏症C.性联高IgM综合征D.DiGeorge综合征 E.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10.Bruton综合征患者反复持久的细菌感染常发生在A.新生儿期B.出生半年内C.半岁-2岁D.学龄期E.青少年期11.HIV的确认试验为A.ELISA测HIV抗体B.免疫印迹法测HIV抗体C.血凝试验测HIV抗体D.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HIV抗体E.放射免疫法测HIV抗体12.慢性肉芽肿是哪类疾病A.T细胞免疫缺陷病B.B细胞免疫缺陷病C.联合免疫缺陷病D.吞噬细胞缺陷病E.补体功能缺陷13.检测白细胞内杀伤功能的方法是A.四唑氮蓝还原试验B.溶血空斑试验C.淋巴细胞转化试验D.趋化试验E.黏附抑制试验14.下列哪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发生率最高A.Digeorge B.选择性IgA缺乏症C.重症联合免疫缺陷D.慢性肉芽肿E.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15.Boyden小室常用于测定A.白细胞吞噬功能B.白细胞趋化功能C.白细胞杀伤功能D.淋巴细胞抑制功能E.白细胞调理功能16.性联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制A.C3缺乏B.C1INH缺乏C.胸腺发育不良D.髓过氧化物酶缺乏E.IL-2受体γ链基因突变17.采用胚胎胸腺移植治疗有效的是A.性联低丙种球蛋白血症B.DiGeorge综合征C.Bruton病D.选择性IgA缺乏症E.慢性肉芽肿病18.腺苷脱氨酶缺陷属于A.细胞免疫缺陷B.体液免疫缺陷C.联合免疫缺陷D.吞噬细胞缺陷E.补体缺陷(二)多项选择题(X型题)1.细胞免疫缺陷病的基本特征A.反复病毒、真菌、胞内细菌感染B.对许多抗原不产生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C.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D.常有发生恶性肿瘤的倾向E.多数不伴有体液免疫功能障碍2.以体液免疫为主的免疫缺陷病其免疫学异常有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降低B.患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常为阴性C.患者外周血SmIg+细胞数降低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E花环形成率减低E.患者易发生化脓性细菌感染3.下列哪些疾病属于体液免疫缺陷A.Digeorge综合征B.Bruton病C.G-6-PD缺乏症D.选择性IgA缺乏症E.慢性肉芽肿4.有助于诊断细胞免疫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的试验A.CD3、CD4、CD8测定B.膜表面免疫球蛋白测定C.淋巴细胞转化试验D.结核菌素皮肤试验E.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5.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典型特征A.CD4﹢/CD8﹢比例倒置B.Kaposio肉瘤C.卡氏肺囊虫肺炎D.抗HIV抗体阳性E.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减弱或消失6.关于Bruton病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体液免疫缺陷B.是细胞免疫缺陷C.女性发病,男性为携带者D.发病机制是BTK基因的缺陷E.出生6个月后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7.关于Digeorge综合征的正确描述A.为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所致B.患者易感染病毒和真菌C.血清IgA缺乏而其他Ig含量增高D.常伴发甲状旁腺功能不全E.胚胎胸腺移植有效8.艾滋病特异与非特异的实验诊断方法有A.ELISA检测HIV抗体B.病毒培养C.HIV核酸检测D.CD亚群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9.HIV侵犯下列哪些细胞:A.CD4T细胞B.CD8T细胞C.神经胶质细胞D.单核细胞E.巨噬细胞二、填空题1.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细胞缺陷性疾病,遗传方式为。
其他主治系列-临床医学检验【代码:352】-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二)-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单选题]1.免疫增殖性疾病新近分类是根据A.临床的表现B.增殖细胞(江南博哥)的形态C.增殖细胞的表面标志D.浆细胞的分化特点E.分子生物学技术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免疫增殖性疾病新近分类是根据增殖细胞的表面标志。
[单选题]2.哪种细胞免疫表型有助于鉴别骨髓瘤细胞和正常浆细胞A.CD38B.CD56C.CD95D.CD22E.C1q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CD56有助于鉴别骨髓瘤细胞和正常浆细胞。
[单选题]3.关于重链病的错误叙述A.血清电泳可见M蛋白区带B.重链病一般无本-周蛋白尿C.易反复感染D.属一种良性病变E.常见的是γ、α和μ型重链病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重链病是由于浆细胞发生突变或异常增生,使血清和尿中出现大量游离的无免疫功能的免疫球蛋白重链,以γ、α、μ型为多见。
血清电泳可以见到M蛋白区带。
由于IgG的重链过剩,所以在γ型重链病时,一般无本-周蛋白。
[单选题]4.关于M蛋白的正确说法是?A.理化性质多样B.免疫活性强C.来源于T细胞的恶性增生D.多无免疫活性E.只能是IgG、IgM或IgA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M蛋白是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在氨基酸组成及顺序上十分均一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多无免疫活性。
[单选题]5.以下方法对免疫球蛋白异常增殖疾病检测仅作为初筛实验的是A.区带电泳分析B.免疫电泳C.免疫固定电泳D.免疫球蛋白亚型定量检测E.尿轻链蛋白定量检测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异常免疫球蛋白检测的应用原则,区带电泳分析、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和尿本-周蛋白定性检测作为初筛实验,对于阳性者进行免疫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亚型定量检测、尿轻链蛋白定量检测作为确证。
[单选题]6.关于轻链病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轻链病是变异的浆细胞产生异常轻链在组织中沉积所致B.根据轻链蛋白类型可分为κ型和λ型C.发病年龄轻,发热、贫血和肾功能损害为主,多数溶骨性损害严重D.血清免疫球蛋白正常或轻度降低E.尿液中可检测出免疫球蛋白轻链,但血清中无法检测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血清和尿液中往往可同时检测出免疫球蛋白轻链。
免疫学检验习题集@安徽医高专免疫学检验习题集前言免疫学检验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其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为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特编写此习题集,供复习参考。
编写以专科教学大纲为指导,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免疫学检验》第四版教材(吕世静主编)为蓝本,参考相关材料,结合专科学生的具体情况。
本习题按章节编写,附有正确答案,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重点内容在不同题型中均有体现。
本习题集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完善。
编者2006年4月绪论一、填空题:(毎小题1分)1、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分别是、、。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1、免疫自稳功能低下者易发生易发自身免疫病。
A:正确B:错误三、选择题:(毎小题1分)1、免疫自稳功能低下者易发生()A、易发肿瘤B、易发超敏反应C、病毒持续感染D、易发自身免疫病2、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肿瘤B、超敏反应C、移植排斥反应D、反复感染四、名词解释:1、免疫监视:第一章抗原一、填空题:(毎小题1分)1、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
2、抗原具有的免疫性能和。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打“√”,错误的说法后打“×”(每小题1分)1、免疫自稳功能低下者易发生易发自身免疫病。
A:正确B:错误2、半抗原具有免疫原性而无反应原性。
A:正确B:错误3、自身物质可成为免疫原。
A:正确B:错误4、 TI-Ag诱导体液免疫需要T细胞参与。
A:正确B:错误5、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结构的复杂性。
A:正确B:错误6、与载体偶联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变应原A:正确B:错误7、动物来源的抗毒素一般对人无免疫原性。
A:正确B:错误三、选择题:(毎小题1分)1、下列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A、核酸B、蛋白质C、多糖D、脂类2、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肿瘤B、超敏反应C、移植排斥反应D、反复感染3、有的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因为()A、B细胞需要胸腺的辅助才能产生抗体B、TD-Ag刺激机体在胸腺内产生抗体C、TD-Ag在胸腺中被加工、处理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D、TD-Ag需要巨噬细胞、T和B细胞相互协作,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4、对人而言,眼晶状体蛋白属于()A、异种抗原B、异嗜性抗原C、同种异型抗原D、隐蔽抗原5、对人体具有抗原和抗体二重性的物质是A、人抗白喉外毒素血清B、干扰素C、细菌外毒素D、马抗破伤风血清6、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A、异种抗原B、交叉抗原C、超抗原D、异嗜性抗原7、甲、乙两种抗原都能与某一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两种抗原相互称为()A、完全抗原B、TD-AgC、TI-AgD、共同抗原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1、抗原决定簇2、抗原:3、类毒素:4、TD-Ag:第二章免疫球蛋白与抗体一、填空题:(毎小题1分)1、IgA以和两种存在形式。
《临床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一、前言本大纲教材为《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王兰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适用于医学检验专业。
本门课的教学基本要求是要求学生掌握免疫学技术和临床免疫学理论。
教学基本要求1.通过免疫检验学的学习,掌握各项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原理,试剂组成,基本操作,注意事项,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
2.通过临床免疫学及免疫病理的学习,掌握免疫学疾病的概念,发病机理及其检验。
3.了解临床免疫学与免疫检验的最新进展。
4.本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分三级:详细介绍,重点介绍,一般介绍。
本课程面授学时数为38学时。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论(一)详细介绍:免疫、免疫学、免疫应答反应、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概念。
(二)重点介绍:免疫应答反应、免疫组织与器官、免疫细胞的分类、表面标志;淋巴细胞再循环与归巢;免疫球蛋白结构与分类。
(三)一般介绍:临床免疫学、免疫检验以及临床应用第二章抗原抗体反应(一)详细介绍: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二)一般介绍:抗原抗体反应主要类型和临床应用。
第三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一)详细介绍:抗血清制备,抗血清的鉴定和保存。
免疫佐剂的概念和种类以及作用机制。
(二)重点介绍:抗血清中抗体的纯化。
(三)一般介绍:免疫原的制备。
第四章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技术(一)详细介绍:单克隆抗体的概念,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重点介绍: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技术。
(三)一般介绍:基因工程抗体技术,主要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基本原理和程序;特点。
第五章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一)详细介绍:凝集反应的特点,抗球蛋白参与的血凝试验(二)重点介绍: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的概念和特点、凝胶内沉淀反应。
(三)一般介绍: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絮状沉淀试验、沉淀反应的应用。
第六章放射免疫技术(一)详细介绍:常用放射性核素、125I标记抗体(抗原)的制备和鉴定、放射免疫技术中常用的分离方法,放射免疫技术的方法学评价。
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什么是免疫增殖性疾病?免疫增殖性疾病(Immunoproliferative disease)是指一类由于免疫系统异常而导致的疾病,包括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这类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免疫细胞异常增生,导致诸如肝脾增大、贫血、感染、出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疾病的罹患与免疫系统的失调密切相关,是因为机体无法消除或者抑制免疫系统异常增生细胞的增殖。
免疫增殖性疾病的免疫检测对于免疫增殖性疾病的检测方法,很多免疫学的检测手段都可以用于辅助临床诊断,如常规血常规、血电解质、血清肝功能及肾功能、免疫球蛋白测定、T细胞和B细胞检测、肿瘤标志物等。
临床医生还需要结合详细的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进行综合判断。
免疫球蛋白测定在免疫增殖性疾病中,病人的免疫系统会异常增生细胞,同时分泌异常的免疫球蛋白。
因此,测定病人的免疫球蛋白,对于诊断和评估免疫增殖性疾病的病情至关重要。
1.总免疫球蛋白测定总免疫球蛋白测定是测定病人血液中IgG、IgM以及IgA三种免疫球蛋白的总量。
在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血清中,三种免疫球蛋白的总量均会升高,因为瘤细胞分泌大量异常的IgG、IgM和IgA,导致病人总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升高。
2.免疫电泳免疫电泳是一种以电泳原理为基础的技术,将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分离并鉴定它们的种类和数量。
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中,血浆蛋白免疫电泳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
由于瘤细胞活跃分泌异常Ig,因此在电泳之后,Ig会暴露在凝胶表面,可以很容易地发现瘤细胞分泌的异常Ig,从而诊断出多发性骨髓瘤。
T细胞和B细胞检测T细胞和B细胞检测是检测免疫增殖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免疫细胞异常增生,而其中又包含了B细胞和T细胞。
B细胞是制造抗体的细胞,T细胞则是调节体内免疫反应的重要细胞类型。
1.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个数的手段。
临床医学检验:十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免疫缺陷性疾病考试答案1、填空题临床上对免疫增殖性疾病诊断的实验室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博哥)__________等。
正确答案: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电泳;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尿本-周蛋白测定2、单选?男性,66岁,常规体检时发现贫血,外周血涂片上可见缗钱状红细胞,血清蛋白电泳显示均一的单株血清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IgG56g/L、IgA0.8g/L、IgM0.2g/L,尿本-周蛋白阳性。
以下临床发现以下哪项最有助于支持诊断()A.骨骼X线片示普遍性骨质疏松B.有长期的胆道病史C.高钙血症D.肾功能不全E.易合并带状疱疹正确答案:A3、名词解释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正确答案:即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由于某些后天因素如营养不良、感染、药物、肿瘤等影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所引起的疾病。
4、单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中发病比例最高的是()A.原发性B细胞免疫缺陷B.原发性T细胞免疫缺陷C.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D.补体系统缺陷E.吞噬细胞缺陷正确答案:A5、单选DiGeorge综合征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原因是()A.T细胞内在缺陷B.TCR功能缺陷C.B细胞内在缺陷D.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E.树突状细胞内在缺陷正确答案:D6、单选首选血清蛋白区带电泳检测M蛋白的目的是()A.用于对M蛋白鉴别B.用于对M蛋白定量C.用于对M蛋白定型D.用于对M蛋白定性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D7、单选多发性骨髓瘤是()A.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B.多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的良性肿瘤C.单克隆浆细胞大量增生的良性肿瘤D.单克隆浆细胞增生障碍的良性肿瘤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8、多选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A.免疫重建B.基因治疗C.免疫制剂D.抗感染E.器官移植正确答案:A, B, C, D9、单选吞噬细胞免疫缺陷病有()A.Bruton综合征B.DiGeorge综合征C.X-CGDD.SCIDE.遗传性血管神经水肿正确答案:C10、问答题临床排外免疫缺陷病可选择哪些实验室检查?正确答案:根据目的不同选择不同检测:(1)可疑体液免疫缺陷者可选择:免疫球蛋白定量,常见抗体的测定,B细胞数量或功能检查。
第三十章免疫增殖病及检验Chapter 30Immunopretiferative Diseases and Immunoassay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目的要求·掌握:多发性骨髓瘤的分类、临床免疫学特征及检验;熟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检验;了解:恶性与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鉴别诊断,其他免疫球蛋白病。
二、教学内容1.免疫增殖病的概念与分类,免疫球蛋白病的概念与分类。
2.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临床免疫学特征: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其他免疫球蛋白病。
3.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检验:血清蛋白区带电泳,免疫电泳,免疫固定电泳,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免疫球蛋白轻链型筛选,本周蛋白检测,冷球蛋白检测。
第二部分测试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单克隆蛋白A.电泳时显示不均一的图形B.无免疫活性C.是免疫球蛋白的重链D.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E.又称本周蛋白2.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易发骨质损坏A.M蛋白沉积于骨骼所致B.增殖的骨髓瘤细胞代替了骨髓中的正常成分C.骨髓瘤细胞增生浸润D.淀粉样变性E.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减少,感染所致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肾功能损害A.M蛋白沉积于骨骼所致B.M蛋白沉积于肾脏所致C.M蛋白使血液黏滞度增加,血流缓慢,组织缺氧所致D.骨髓瘤细胞代替了骨髓正常成分,引起的贫血所致E.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发生细菌感染所致4.轻链病A.伴发于多发性骨髓瘤B.血中可检出免疫球蛋白轻链片段C.尿中可检出免疫球蛋白轻链片段D.血和尿中可同时检出相同型免疫球蛋白轻链片段E.轻链片段可为κ或λ型,其中κ型肾毒性较强5.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常出现A.贫血B.血中Ig升高C.本周蛋白D.骨损害E.骨髓中浆细胞大于10%6.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的首选检测是A.免疫电泳B.Ig含量测定C.骨髓检查D.血清蛋白区带电泳E.本周蛋白检测7.血清蛋白电泳时,M蛋白区带常位于A.α1区带B.α2区带D.β2区带E.γ区带8.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时,血清蛋白电泳可出现特征性区带A.在γ区出现B.宽且淡的低矮蛋白峰C.高﹕宽大于2﹕1的高尖蛋白峰D.宽而浓密的宽大蛋白峰E.其电泳位置与免疫球蛋白类型无关9.免疫电泳可以鉴定A.M蛋白的类型B.M蛋白的含量C.M蛋白的效价D.M蛋白的分子量E.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预后10.免疫固定电泳可以鉴定A.M蛋白的类型B.M蛋白的含量C.M蛋白的效价D.M蛋白的分子量E.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预后11.热沉淀法检测本周蛋白A.加热90℃时出现沉淀B.可检出血中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C.方法简便易行,敏感度高D.能对轻链做出定量分析E.不能确定轻链的型别12.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主要表现A.骨损害B.肾脏损害C.高黏滞血症D.雷诺现象E.本周蛋白尿13.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预后判断指标A.血清蛋白区带电泳B.免疫电泳C.免疫固定电泳D.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E.本周蛋白测定14.正常人总免疫球蛋白的两种轻链型基本恒定,κ﹕λ约为A.1﹕1 B.2﹕1 C.3﹕1 D.4﹕1 E.5﹕1 15.冷球蛋白A.4℃时自发沉淀B.37℃时自发沉淀C.标本采集时须将注射器等置4℃预温D.温育24~72h不出现沉淀可判为阴性E.如形成沉淀,须置90℃使其复溶(二)多项选择题(X型题)1.免疫球蛋白病A.又称丙种球蛋白病B.表现为高免疫球蛋白血症C.正常免疫球蛋白缺如D.尿中可见异常免疫球蛋白片段E.血液黏滞度增加2.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死因有A.原发性溶骨损害B.贫血C.高黏滞血症E.感染3.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免疫学特征为A.血和尿中出现大量M蛋白B.血清中正常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C.骨髓中可见大量不成熟浆细胞D.原发性溶骨损害或广泛性骨质疏松E.瘤细胞浸润使肝、脾、淋巴结肿大4.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时,血清蛋白电泳可出现一特征性区带A.在γ区出现B.宽且淡的低矮蛋白峰C.高﹕宽大于2﹕1的高尖蛋白峰D.宽而浓密的宽大蛋白峰E.其电泳位置与免疫球蛋白类型有关5.考虑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时,一般以下列试验作为初筛试验A.血清蛋白区带电泳B.免疫球蛋白定量C.尿本周蛋白定性D.免疫电泳E.免疫固定电泳二、填空题1.由、或异常增殖引起的机体病理损伤称为免疫增殖病。
2.血清蛋白区带电泳可了解待测样本中的各种蛋白质的组分。
正常人血清蛋白电泳时,γ区带,扫描图显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时,常在γ区呈现,扫描显示;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时,γ区带,扫描图上显示。
3.免疫电泳可以根据、和对M蛋白的类型和其轻链型加以鉴定。
4.本周蛋白是尿中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此蛋白在pH5.0的条件下,加热至50~60℃时,加热至90℃时。
5.冷球蛋白是血清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在4℃时,加温至37℃时。
三、名词解释1.免疫球蛋白病(immunoglobulinopathy)2.单克隆蛋白(monoclonal protein)3.冷球蛋白(cryoglobulin)4.本周蛋白(Bence-Jones protein)四、问答题1.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有哪些?2.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免疫学特点是什么?3.试述恶性与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鉴别诊断。
4.诊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临床上常做哪些实验室检查?5.鉴定M蛋白类型时,免疫固定电泳为什么优于免疫电泳?第三部分参考答案与题解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B2.C3.B4.D5.B6.D7.E8.C9.A 10.A 11.E 12.C13.D 14.B 15.A(二)多项选择题(X型题)1.ABDE2.DE3.ABCDE4.CE5.ABC二、填空题1.免疫器官、免疫组织、免疫细胞。
2.较宽且淡、一低矮蛋白峰、浓密狭窄的蛋白区带(M区带)、高尖的蛋白峰(高﹕宽>2﹕1)、宽而浓密、宽大的蛋白峰。
3.抗血清的种类、电泳位置、沉淀弧的形状。
4.出现沉淀、重新溶解。
5.自发沉淀、溶解。
三、名词解释1.免疫球蛋白病:是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和/或免疫球蛋白片段超常增高或尿中出现异常免疫球蛋白片段的疾病。
2.单克隆蛋白: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时,由于单株浆细胞异常增殖所产生的大量理化性质十分均一的免疫球蛋白,称为单克隆蛋白(monoclonal protein,MP或M蛋白),M蛋白多无免疫活性,又称副蛋白(paraprotein)。
3.冷球蛋白:温度低于30℃时易自发形成沉淀,加温后又可溶解的免疫球蛋白。
4.本周蛋白:尿中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此蛋白在pH5.0的条件下,加热至50~60℃时出现沉淀,继续加热至90℃后又重新溶解,故又称凝溶蛋白。
四、问答题1.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进行性疾病,预后不良。
患者早期可无特殊症状,仅表现为血沉增快,血中检出M 蛋白或不明原因蛋白尿。
典型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为:①骨骼破坏。
骨髓瘤细胞增生、浸润和破坏骨组织,造成骨质疏松和溶骨性病变,导致骨痛或不同部位的自发性骨折;②贫血。
恶性增殖的骨髓瘤细胞代替了骨髓中的正常成分,引起贫血、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③高粘滞综合征,大量产生的M蛋白使血液粘度增加,引起血流缓慢,组织淤血和缺氧;④肾功能损害,可直接沉积于肾小管中,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淀粉样变性,发生肾病综合征,严重时导致肾功能衰竭;⑤感染,正常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减少及中性粒细胞减少,易发生细菌性感染,甚至败血症;⑥髓外浸润,骨髓瘤细胞髓外浸润其他组织,可使肝、脾、淋巴结肿大,浸润脊髓可引起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甚至截瘫等。
感染和肾功能衰竭是本病的重要死因。
2.多发性骨髓瘤的特点可以概括为:①血中和尿中出现大量M蛋白;②血清中正常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降低;③骨髓中可见大量不成熟的浆细胞,这是本病的基本病理特征;④原发性溶骨损害或广泛性骨质疏松。
3.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一般无症状,可发生于的50岁以上(5%)或70岁以上(8%)的正常人群中,这些病人只有很少数最终(有长达24年者)出现多发性骨髓瘤。
本病血清M蛋白水平一般不太高,不超过20g/L,不呈进行性增加;血中抗体水平及活性正常;血中及尿中没有游离的轻链及重链。
临床上不伴淋巴样细胞恶性增生的症状,不出现骨损害、贫血等。
骨髓中浆细胞数不超过骨髓细胞总数的10%,且形态正常。
因少数患者有可能转变为恶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应该对他们进行追踪观察。
如血及尿中出现多量本周蛋白,则很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恶性与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鉴别诊断恶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 症状骨髓瘤或淋巴瘤的症状无症状或原有基础疾病的症状贫血几乎都出现一般无,但可因其他疾病而伴发骨损害溶骨性损害很普遍除转移性骨疾病外不常见骨髓像浆细胞>10%,形态正常或异常浆细胞<10%,形态一般正常M蛋白常高于20g/L,随病情而增高低于20g/L,保持稳定正常Ig 降低增高或正常游离轻链常出现在血清和尿中一般呈阴性*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4.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血液学和免疫学方法,其检测手段较多,一般应采用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互相印证。
当临床上考虑为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或其它浆细胞恶变疾病时,一般先以血清蛋白区带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或尿本-周蛋白定性作为初筛实验。
如果发现有异常球蛋白区带,继而进行免疫电泳或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亚型定量和血清及尿中轻链定量及比值计算等检测、以进一步定量分析和免疫球蛋白分类鉴定。
5.免疫电泳分析是一项经典的定性实验,但由于影响沉淀线形态的因素较多,扩散时所需抗血清量较大,结果判断需有丰富的实验室经验,现已逐渐被免疫固定电泳替代。
免疫固定电泳是血清区带电泳与免疫沉淀反应结合的一项定性实验。
血清行区带电泳后,分别在电泳条上加入不同类型的单克隆抗体,相应的抗原将与抗体在某一区带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经漂洗和染色可清晰地显示出抗原抗体反应带。
与免疫电泳相比免疫固定电泳具有更高的灵敏性,特别是在免疫电泳结果似是而非时,该技术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高荣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