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肠梗阻教学查房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5
肠梗阻护理查房在医院的病房里,肠梗阻是个让人心烦意乱的病症。
患者常常因为腹痛、腹胀等不适而显得焦虑不安,而护理人员的职责,就是在这个时候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怀与支持。
在一次护理查房中,我深刻体会到,肠梗阻不仅仅是生理上的问题,更是心理上的挑战。
一、病情观察1.1 了解病史每位患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病史。
我们在查房时,首先要详细询问他们的症状,比如腹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
小张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因为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发肠梗阻。
他眉头紧锁,满脸痛苦。
经过询问,我们得知他几天前就感到腹部不适,但因为忙于工作一直拖着没去看医生。
这种情形在年轻患者中很常见,他们往往忽视身体的警报。
1.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护理查房的重中之重。
我们仔细观察小张的腹部,发现他有明显的腹胀和压痛。
听诊时,肠鸣音几乎听不到,这让我们更加担心。
我们立即记录这些重要信息,帮助医生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二、心理支持2.1 沟通交流面对如此痛苦的患者,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不仅要告诉小张即将进行的治疗,还要倾听他的担忧。
小张因为腹痛而感到无助,甚至有些害怕手术。
于是,我轻声告诉他:“我们会尽全力帮助你,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样的交流不仅能缓解他的焦虑,还能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
2.2 情感支持除了语言上的支持,情感上的关怀同样不可忽视。
在查房期间,我注意到小张的家人一直在一旁陪伴着他,目光中流露出关切与焦虑。
我们让他们也参与进来,给予小张更多的鼓励。
看着他们握着彼此的手,心里觉得特别温暖。
家庭的支持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2.3 信息提供对于肠梗阻的治疗,患者和家属往往对手术充满恐惧。
我们详细解释了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的风险,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病情和治疗过程。
这种信息的透明化,有助于缓解他们的恐惧感。
三、护理干预3.1 术前准备在决定手术后,护士的工作并没有结束。
术前的准备工作同样重要。
我们要确保小张在手术前保持空腹,给予他充足的水分和电解质的补充。
肠梗阻护理查房在肠梗阻护理查房中,我们首先得明白肠梗阻的病因。
许多病人因肿瘤、炎症或者手术后粘连而遭受这个困扰。
我们要关注的是,病人的疼痛程度和腹胀情况,特别是那些像气球一样鼓起来的肚子,真让人心疼。
在查房的时候,护士们需要仔细观察每个病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
听,那些微微皱起的眉头,明显就是疼痛在作祟。
医生们常常会询问病人的病史,比如以往是否有过类似的症状。
这些都是我们深入了解病情的关键。
接着,我们要关注病人的饮食和排便情况。
很多病人会因为痛苦而不敢进食,结果又导致营养不良。
我们要鼓励病人少食多餐,慢慢来,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饮食要清淡,温和一些,像燕麦粥或者清汤,这样能让他们的肠道慢慢恢复活力。
再说说护理措施。
我们可以通过温热敷腹、轻柔按摩来缓解病人的不适。
想象一下,轻轻地在病人的肚子上画圈,温暖的感觉真的能带来一些安慰。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要时刻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像心率、血压,这些都是细节中的细节。
此外,心理支持也很重要。
肠梗阻往往让病人感到焦虑和无助。
我们可以和他们聊聊天,听听他们的烦恼。
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告诉他们,咱们会一起度过这个难关。
毕竟,情感上的安慰有时候比药物更有效。
最后,护士的记录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每次查房结束后,要及时更新病人的护理记录,记录下观察到的症状、处理措施和病人的反应。
这不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依据,也让团队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顺畅。
总结一下,肠梗阻护理查房不仅仅是一个例行公事。
它是一个了解、关心、支持病人的过程。
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人性化的护理,我们可以帮助病人缓解痛苦,恢复健康。
护理工作,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需要满满人情味的事业。
肠梗阻症状的护理查房一、目的1. 深化对肠梗阻症状的了解,掌握其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
2. 提高护理人员对肠梗阻症状的早期识别、评估和干预能力。
3. 促进护理人员对肠梗阻症状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
二、查房时间2023年4月10日上午9:00-10:00三、查房地点内科病房四、查房人员1. 查房组长:主管护师张华2. 查房成员:全体护士五、查房内容1. 病例分享患者李先生,55岁,因“腹痛、呕吐、腹胀、排气排便减少”入院。
经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
2. 肠梗阻症状的临床表现(1)腹痛: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程度不一,部位多在脐周、下腹或全腹。
(2)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呕吐,晚期为中枢性呕吐。
(3)腹胀:梗阻上方肠管扩张,积气积液。
(4)排气排便减少或停止:梗阻部位以下肠道气体、粪便排泄受阻。
3. 肠梗阻症状的护理要点(1)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腹痛、呕吐、腹胀、排气排便等情况,及时发现并报告病情变化。
(2)保持胃肠减压:有效引流胃肠道气体和液体,减轻腹胀和腹痛。
(3)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禁食、流质饮食或肠内营养支持。
(4)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如感染、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性休克等。
(5)心理护理:关心、安慰患者,缓解其焦虑、恐惧等情绪。
4. 讨论与提问(1)如何判断肠梗阻的严重程度?(2)在肠梗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3)如何进行肠梗阻患者的健康教育?六、查房总结1. 提高对肠梗阻症状的认识,熟练掌握其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
2. 注重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报告病情变化。
3. 全面、细致地开展肠梗阻症状的护理工作,确保患者安全。
七、后续工作计划1. 针对本次查房内容,进行相关知识的与培训。
2. 完善肠梗阻症状的护理流程和应急预案。
3. 加强病房内部沟通,提高护理团队协作能力。
肠梗阻护理教学查房站于患者右侧,核对床头牌,腕带信息16床李家孔大爷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黎娜,为了您更好的了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也为了我们年轻的护士更好的掌握疾病的相关治疗和护理,今天要在你这里进行护理教学查房,为你进行简单的体格检查,不会有任何的痛苦,请您配合我一下好吗?病情介绍李家孔男67岁因胃癌术后3年余,腹痛、腹胀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天于11月4日步行入院.既往史: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多年,2014年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远端胃切除术)”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T36.4℃ P76次/分 R19次/分 BP 135/78mmHg老年男性,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主体位,神志清晰,上腹部见陈旧性疤痕,腹部膨隆,可见肠型,上腹压痛明显,反跳痛(-),腹痛腹胀进行性加重。
诊疗经过:入院后给予一级护理禁饮食胃肠减压静点抑酸、抗炎、营养支持治疗,病人腹痛、腹胀逐渐减轻,拔除胃管后逐渐流质饮食,11.16病人再次出现腹痛加重,行腹部平片检查提示“肠梗阻”,于14:30在全麻下行肠粘连松解+结肠造口+空肠造瘘术,术后给予一级护理禁饮食持续导尿,留置腹腔引流管一根,横结肠造口,留置回肠造瘘营养一管。
静点抗炎、抑酸、止疼、活血、化痰、营养支持治疗。
现患者情绪稳定,导尿管拔除,引流管拔除。
刀口愈合好,仍静点抑酸、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造瘘管加热滴入,人工肛周围皮肤完好,自发病以来,病人情绪稳定,消瘦,进流质饮食后无不适。
自理能力评分健康指导1 饮食注意不宜过凉过热,少食多餐,易少渣易消化食物。
2适当下床活动锻炼,增强体质。
3 饭后不宜剧烈运动。
4肠内营养液的温度适宜不能太凉。
速度不宜过快。
5人工肛门周围皮肤保持清洁,防止皮肤受损。
护理问题首优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癌肿长期慢性消耗有关护理措施: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忌辛辣、过凉食物,指导患者家属增加食物种类及样式,保持心情愉悦,睡眠充足,遵医嘱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医院教学查房记录
日期2017年2月16日地点外科医生办公室及病房
主任查房摘要:
一、赵宗彦副主任医师询问病史,核实汇报内容并点评汇报情况;
二、赵宗彦副主任医师示范查体,重点为专科查体:1.腹部查体方法,临床常见为视听触叩;
2.肠梗阻的治疗;
3.肠梗阻的鉴别诊断。
三、分析讨论总结(办公室)。
患者老年男性,腹痛、腹胀6小时。
查体:腹部膨隆,全腹压疼,以上腹部为重,腹肌软,无反跳痛,未触及异常包块,肠鸣音弱,未闻及气过水音及肠鸣音。
立位腹部平片(本院):肠梗阻征象。
综合诊断为肠梗阻。
下面简单讲解一下肠梗阻的病情特点:
【概述】
胃肠道内容物由于病理因素发生通过障碍称之为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
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而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
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
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一般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和胆囊炎,在急腹症中占第3位。
【病因与发病机制】
1.机械性肠梗阻常见的病因有:(1)肠外原因:①粘连与粘连带压迫;②嵌顿性外疝或内疝;③肠扭转,常由于粘连所致;④肠外肿瘤或腹块压迫。
(2)肠管本身的原因:①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形;②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他因素所致的狭窄,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放射性损伤、肠肿瘤(尤其是结肠癌)、肠吻合等;③肠套叠,在成人较少见,多因息肉或其他肠管病变引起。
(3)肠腔内原因:由于成团蛔虫、异物或粪块等引起肠梗阻已不常见。
巨大胆石通过胆囊或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管进入肠腔可产生胆石性肠梗阻。
2.动力性肠梗阻(1)麻痹性:腹部大手术后、腹膜炎、腹部外伤、腹膜后出血、某些药物、肺炎、脓胸、脓毒血症、低钾血症或其他全身性代谢紊乱均可并发麻痹性肠梗阻。
(2)痉挛性:肠道炎症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均可引起肠管暂时性痉挛。
1、 3.血管性肠梗阻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为主要原因。
2、【病理】
3、肠梗阻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肠膨胀、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以及感染和脓毒血症。
4、 1.肠膨胀机械性肠梗阻时,梗阻以上的肠腔因积液积气而膨胀,梗阻以上肠段对肠
梗阻的最先反应是增强蠕动,而强烈的蠕动引起肠绞痛。
肠腔内积气的70%是咽下的空气。
其余30%的积气是肠内产生的CO2、H2、CH4等气体。
2.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膨胀可引起反射性呕吐。
急性肠梗阻特别是高位小肠梗阻时,常有剧烈频繁的呕吐,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包括钾、钠、氯、氢、重碳酸盐离子)被排出体外。
如梗阻位于十二指肠梗阻的上段,则易产生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在绞窄性肠梗阻时,血和血浆的丢失尤其严重。
因此,多发生脱水伴少尿、氮质血症和酸中毒。
严重者可发生低血压和低血容量休克。
血钾过低可引起肠麻痹,进而加重肠梗阻的发展。
5、 3.感染和毒血症单纯性机械性小肠梗阻时,肠内细菌和毒素不能通过正常的肠粘膜
屏障,因而其危害不大。
绞窄性肠梗阻时,绞窄段肠腔内的液体中含有大量细菌(如梭状芽孢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血液和坏死组织;细菌的毒素,以及血液和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均具有强烈的毒性。
这种液体通过破损或穿孔的肠壁进入腹腔后,可引起强烈的腹膜刺激和感染,如被腹膜吸收,则可引起脓毒血症。
严重的腹膜炎和毒血症是肠梗阻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6、鉴别诊断
在小肠梗阻的早期则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痛鉴别,而确诊为肠梗阻后,则需鉴别其发生的部位,机械性还是麻痹性,单纯性还是绞窄性,引起肠梗阻的原因。
1.小肠梗阻的早期需与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溃疡病穿孔相鉴别虽其皆有腹痛、呕吐,但不会出现肠梗阻的症状与体征。
2.机械性肠梗阻与麻痹性肠梗阻的鉴别机械性肠梗阻在疾病的晚期也可发生麻痹性肠梗阻,但也有开始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者,如感染中毒、休克、低血钾等。
两者的鉴别见表13-2。
3.肠梗阻发生的部位小肠梗阻还是结肠梗阻,其鉴别见表13-3。
4.单纯性与绞窄性肠梗阻的鉴别见表13-4。
此外应根据病史,注意寻找发病因素,如有腹部手术史,粘连可能性大;有疝史,嵌顿可能性大;休克、严重感染,麻痹可能性大。
7、治疗
1.内科治疗
(1)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2)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3)应用抗生素,以抑制肠道细菌繁殖,常用的抗生素如灭滴灵、氧哌嗪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4)中药:复方大承气汤,适用于一般肠梗阻气胀较重者。
甘遂通结汤,适用于重型肠梗阻肠腔积液较多者。
(5)石蜡油、生豆油或菜子油,200~300ml,分2次口服或由减压管灌入。
适用于病情较轻、体质较弱、不宜急剧泻下的患者,如蛔虫性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后,部分性肠梗阻等。
(6)针刺足三里、中脘、天枢、内关、合谷、内庭等穴位,有止痛止呕,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
2.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绞窄性肠梗阻、嵌顿性外疝、先天性畸形和肿瘤引起的肠梗阻、缺血性肠梗阻,以及病程长而全身状况不良的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尤其是早期不完全性肠梗阻,例如蛔虫、异物、或粪便阻塞以及腹腔结核、炎性粘连所致的肠梗阻。
四、提问及参考文献(办公室)。
1.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1.症状急性小肠梗阻主要的症状为:
①腹痛:为典型的阵发性绞痛,有间歇期,腹痛发作时伴有肠鸣音亢进或有高调的气过水
音。
梗阻的部位愈靠近远端疼痛愈重,但疼痛发作的时间间隔也较久,一般为3~9 min发作1次。
若发生肠麻痹则肠绞痛减轻或消失。
②呕吐:呕吐开始为胃内容物,后则为肠内容物。
小肠上端梗阻,呕吐频繁而量大,为胃
内容物、十二指肠液、胆汁。
下端梗阻呕吐物量少,可呈粪便样。
③腹胀:在梗阻的后期出现,近端梗阻较轻,远端梗阻较重,肠麻痹时则更重。
在绞窄性肠梗阻时,腹胀呈不对称性。
④排气与排便停止:大部分肠梗阻病人有排气、排便停止。
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可排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