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剂和还原剂-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4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锦集【11篇】《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1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本章教材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的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在高中阶段学生对氧化还原的认识是一个分阶段、螺旋上升的过程:水平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等基本概念;能够分析哪些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说出哪些物质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初步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了解化合价与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关系。
水平2:在Na、Al、Fe、Cl、N、S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中,学会研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思路方法,初步体会到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存在强弱关系,如Cl2与Fe3+的氧化性强弱等;学生初步应用电子转移守恒进行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如浓、稀硝酸与金属铜的反应配平;学生能够书写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水平3:在周期表周期律的学习中,学生对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建立规律性认识,如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比较,并能够从物质结构(原子结构)的角度预测分析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并对比强弱关系。
水平4:在电化学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达到电子转移的定量水平,对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认识有进一步提高。
在这里可以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水平5:高三复习,达到应用氧化还原反应解决分析综合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综合应用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进行定量计算、物质制备、能量转化、实验设计等综合问题,甚至还要跟其他相关的知识联系共同解决问题。
可见本节内容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通过对本节教材的学习,为以后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利用化合价升降,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2 能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剂、还原剂及被氧化、被还原的概念;3能列举中学阶段常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word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及特点。
2. 能够识别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 学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及特点3.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4. 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
3. 利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3. 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及特点1. 氧化剂的定义及特点2. 还原剂的定义及特点3.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八、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1. 电子转移法2. 电荷守恒法3. 元素化合价变化法九、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1. 化学电池2. 腐蚀与防护3. 合成反应十、氧化还原反应与生活1. 食物的氧化与腐败2. 药物的氧化与还原3. 环境污染与氧化还原反应十一、氧化还原反应与科技1. 催化剂的作用原理2. 化学工业中的应用3. 材料科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十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医学1. 血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2. 抗氧化剂与健康3. 氧化还原反应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十三、氧化还原反应与能源1. 化石燃料的氧化还原反应2. 清洁能源的利用3. 氧化还原反应在能源转化中的应用十四、氧化还原反应与环境保护1. 废水处理中的氧化还原反应2. 空气净化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3.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十五、课程总结与拓展1. 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2.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氧化还原反应的拓展研究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
《氧化剂与还原剂》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第二课时《氧化剂与还原剂》,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问题,它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为以后元素化合物知识、电化学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同时,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过程需要严谨的科学性和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是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重难点。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并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所以只有让学生很好的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其理论,才能更好地去解决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基于对本节课教材内容和在教材体系中地位的分析、对学生已有认知情况的了解,对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高考化学考试说明的研读,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分析化学反应,使学生从化合价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并建立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②通过对实验的事实思考和分析,了解化合价与氧化性、还原性的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③归纳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类别。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建立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培养学生建构概念的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化合价与氧化性、还原性规律的获取过程,让学生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与程序,做到有序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建构概念,让学生体会概念形成过程的严谨性,养成学习、工作、生活的严谨性。
②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增强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③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并在合作中感受到团队精神。
如何突破重难点,使本节课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与学法加以分析。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既要有教师的教,更要有学生的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氧化剂和还原剂各位专家,评委我是09级化教(2)班的罗晓华,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氧化剂和还原剂,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中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中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中第二课时的内容,本章是连接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高中阶段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贯穿整个高中教材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学生对于本节课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以后的学习。
本节内容要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更本质的认识氧化还原反应,那么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则显得尤为重要,它将贯穿整个高中部分元素化学物知识的学习,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已有经验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从而深化对氧化还原的反应的认识,发现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规律及其运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运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建立起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能够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相对强弱,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有哪些。
2.能力目标: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他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由于今后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运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物质的变化会贯穿始终,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的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理解了各个概念并整体把握他们,才能使知识条理化,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难点是判断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相对强弱从而来判断这种物质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这部分知识在氧化还原反应的习题中是常见的,而且也是高考的一个考点,但是这部分内容运用的技巧和规律较多,学生容易混淆,所以它是一个难点。
最新鲁科版必修1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说课稿第三节氧化剂与还原剂》说课稿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内容上:本节课选自鲁科版《化学必修I》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中的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本节课是这一节的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起着连接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
这节课的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整个基本理论和概念的始终,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思维上:氧化—还原的对立统一,奠定了辨证思维的基础二教材内容解析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判断2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三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技能目标:①学会用化合价升降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②学会用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具体教学步骤:“了解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学会用化合价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定义→理解其中对立统一关系→与四大基本类型区别→用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从本质上理解氧化还原定义→学会如何判断氧化还原。
”2、能力方法目标:①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培养学生从性质到结构、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①帮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树立对立统一的辨证思考方式;②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四重难点的突破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第一个重难点的突破<用化合价升降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找出两组方程式价态变化上的区别: ①对立统一关系②四大基本类型。
第二个重难点的突破<用电子转移理解氧化还原反应>:①NaCl形成②HCl形成教法分析一学生水平和对应的细节处理课前准备:准备针对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化合价、原子结构等的摸底题。
课堂讲解:初中教材改动很大,已经删掉用 H2+CuO == H2O + Cu介绍氧化还原的例子,学生对于氧化还原是一片空白。
所以,用标题直接提问、直接引入的方法,直达要害。
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说课稿太和二中范吉云教材分析1、本节教学内容地位和作用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十分重要的概念,也是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理论之一,它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电化学知识、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等方面都涉及到氧化还原知识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过程要有严密的科学性和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只有让学生较好地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理论,才能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更深层的学习和研究,才能更好地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去认知和解决相关的问题。
所以学生对本节教学内容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学习。
2、本节教材的编写意图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这三部分内容层层深入,递进式生成知识,对知识认识高度的也随之“螺旋式上升”。
这样的编排更有利于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事物的态度,更好地掌握认知事物的基本方法。
同时,教学内容的编排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在知识体系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又是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电化学知识等方面的重要理论工具。
课时安排(3课时)本节教学内容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节的三个部分内容对知识的剖析层层深入,代表着对氧化还原知识认知的三个阶段,所以分三个课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2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第2课时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明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认知物质的不同方面的性质。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
3、使学生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和还原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我是012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化剂和还原剂第1课时》。
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等方面来给大家演绎本节课:一、教材分析教材把《氧化剂和还原剂》安排在(山东科技版)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一册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
本节教材承前启后、合乎情理,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螺旋式上升”的基本思想。
本节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初三化学教材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介绍较简单,没有深入其本质,因此本节教材引导学生直接从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从本质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三、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2)、使学生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3)、使学生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理清五对概念的关系(氧化剂和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及它们与化合价、电子得失的对应关系。
2、过程与方法(1)、思维能力的培养:由表及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2)、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代表汇报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领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发现法、读书指导法、谈话法。
23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教案:氧化剂和还原剂一、教学目标1.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特点。
3.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识别方法。
4.能够区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二、教学重难点1.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识别方法。
三、教学准备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等。
实验药品:铁粉、硫粉、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硝酸等。
四、教学过程1.引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通过举例说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如:铁锈生成的过程中,铁原子失去电子被氧气氧化为铁(III)离子,氧气在反应中被还原为水。
由此引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特点讲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特点。
如:氧化反应是一种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反应是一种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3.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性质讲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一般性质。
如: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能中和酸性和能与金属发生反应等特点;还原剂具有强还原性、能中和碱性和能与非金属发生反应等特点。
4.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识别方法(1)氧化剂的识别方法:氧化剂一般能氧化其他物质,使其失去电子。
通过观察其中一种物质与氧化剂反应时是否失去电子,可判断其是否为氧化剂。
(2)还原剂的识别方法:还原剂一般能与其他物质反应,将电子转移给其他物质,使其获得电子。
通过观察其中一种物质与还原剂反应时是否获得电子,可判断其是否为还原剂。
5.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理解。
如:将铁粉与硫粉混合,放入试管中加热,在酒精灯的作用下,铁粉会被硫粉氧化,放出红色火花,说明铁粉是还原剂。
6.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如:氧化剂常用于防腐、漂白和清洗等方面;还原剂常用于分析化学中。
五、教学总结和拓展总结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强调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特点。
通过拓展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了解,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利用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剂、还原剂》说课稿章丘七中李小凤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科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部分,该说课包括五个方面:一、教材分析1、为什么教?——氧化还原反应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合乎情理,符合学生情况,符合由表及里的学习规律。
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以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原电池、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知识的重要纽带,通过本节课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2、教什么?——教学目标根据《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及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分类方法,各方法划分依据不同使用范围不同.2、使学生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3、帮助学生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理清5对概念的关系(氧化剂和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及它们与化合价、电子得失的对应关系。
能力目标: 1、思维能力培养:由表及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2、表达能力培养:通过小组讨论、代表汇报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重点、难点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及其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怎么教?——教法分析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word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概述1.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解释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中的普遍性1.2 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介绍自发氧化还原反应和强制氧化还原反应解释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方法1.3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解释电子转移的概念强调电子转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重要性第二章: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2.1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解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强调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2.2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性质介绍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性质强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区分方法2.3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分类介绍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分类方法强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分类依据第三章: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3.1 常见氧化剂介绍氧气、氯气、硝酸等常见氧化剂强调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和应用领域3.2 常见还原剂介绍氢气、金属、碳等常见还原剂强调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和应用领域3.3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应用介绍氧化剂和还原剂在不同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强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4.1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强调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技巧和注意事项4.2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实例提供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实例强调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操作方法4.3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练习提供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练习强调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练习和巩固方法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5.1 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腐蚀中的应用介绍金属腐蚀的原理和过程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腐蚀中的作用和应用5.2 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池中的应用介绍电池的原理和结构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池中的作用和应用5.3 氧化还原反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在其他化学领域的应用强调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和广泛性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6.1 电化学基本概念介绍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强调电化学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6.2 电极电势解释电极电势的概念介绍电极电势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6.3 标准电极电势表介绍标准电极电势表及其应用强调标准电极电势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重要性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与金属的提炼7.1 金属的提炼方法介绍火法炼金和湿法炼金的方法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提炼中的应用7.2 金属的提炼实例分析一些金属提炼的实际案例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提炼中的具体应用7.3 金属提炼中的环境问题讨论金属提炼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在解决金属提炼环境问题中的应用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生物化学8.1 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介绍生物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体内的应用8.2 酶催化与氧化还原反应解释酶催化作用及其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在酶催化中的重要性8.3 氧化还原反应与生物体内的能量转换介绍生物体内能量转换的基本过程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在能量转换中的应用第九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环境保护9.1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9.2 氧化还原反应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介绍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9.3 氧化还原反应在其他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在其他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保护中的广泛性第十章: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10.1 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作用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10.2 氧化还原反应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在材料科学中的作用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0.3 氧化还原反应在其他化学领域的应用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在其他化学领域的应用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在这一章节中,电化学基本概念、电极电势以及标准电极电势表的理解和应用是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本节教材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从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角度,直接定义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二是通过讨论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推断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三是介绍了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充分利用教材的“交流·研讨”活动,确定如下的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交流·研讨”活动,使学生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认识并建立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2、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合价与氧化剂、还原剂的关系,能用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一矛盾体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2、通过“交流·研讨”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交流·研讨”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归纳、总结等方法,理解掌握知识,使学生广泛参与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依照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在教学中应以让学生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氧化剂和还原剂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关系及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为主,不宜过多拓展,本节课可安排如下:[复习引入]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反应实质、判断依据的复习,导入新课。
[学生讨论]教材52页“交流·研讨”中的化学反应,完成问题1、2。
[过渡]比较第一和最后两个反应,试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Cl2和Fe2O3性质的相似之处。
《氧化剂和还原剂》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化学反应原理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对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还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应发生必然有还原反应发生,它们绝对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整体设计分析:本节教材内容分三部分,以“氧化还原反应”为线索,使“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贯穿始终,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基本规律。
先学习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再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电子转移表示方法,最后应用氧化还原的观点探究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为此将本节内容分为三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基本概念;第二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第三课时: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并能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能列举中学阶段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学会用分类的视角研究化学反应。
3、通过学习领会“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用化合价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归纳、总结等方法过程分析:1、新课的导入:通过投影仪展示食品中的保鲜剂,如干燥剂、脱氧剂等。
以常见氧化剂氧气引入课题,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走进化学,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究欲,为下一步新课的展开打下基础。
2、小组讨论探究学习阶段:(主要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首先将学生划分几个学习小组,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广泛参与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去)结合学案的使用,以学生熟悉的氧化剂:氧气和氧化铜等为切入点,让学生列举熟悉的有氧气或氧化铜参与的反应(有氧气参与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又氧化铜参与的部分是氧化还原),再拓展到其他熟悉的反应。
高中化学备课教案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高中化学备课教案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一、引言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是指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之间的转化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能够接受电子,同时还原剂能够失去电子。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1. 氧化剂的定义: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使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
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般以元素、离子或分子的形式存在。
氧化剂能够氧化其他物质,同时自身被还原。
2. 还原剂的定义:还原剂是指能够失去电子,使其他物质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
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般以元素、离子或分子的形式存在。
还原剂能够还原其他物质,同时自身被氧化。
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 氧化剂1.1 氧气(O2):氧气是最常见的氧化剂之一,它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使它们失去电子。
1.2 卤素元素:卤素元素如氯(Cl2)、溴(Br2)和碘(I2)也是常见的氧化剂。
它们能够氧化其他物质,使它们失去电子,同时自身被还原。
1.3 氧化性较强的金属离子:氧化性较强的金属离子,如铁离子(Fe3+),铬离子(Cr6+)等也是常见的氧化剂。
2. 还原剂2.1 氢气(H2):氢气是最常见的还原剂之一,它能够给予其他物质电子,使它们发生还原反应。
2.2 金属:金属在反应中常常失去电子,具有还原的性质。
一些金属如锌(Zn)、铁(Fe)等可以作为还原剂。
2.3 还原性较强的非金属:还原性较强的非金属元素如氢(H2)、碳(C)也可以作为还原剂。
四、案例分析1. 锌的氧化反应氧化剂:氧气(O2)还原剂:锌(Zn)2. 铜的氧化反应氧化剂:氧气(O2)还原剂:铜(Cu)3. 氧化亚铁的还原反应氧化剂:氢气(H2)还原剂:氧化亚铁(Fe2O3)五、教学设计本课中,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并能够在化学反应中正确地识别氧化剂和还原剂。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一中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我将从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料想五个方面对“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一一共同研究和交流。
一、指导思想本课时教材以“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明线,以“电子得失守恒〞为暗线,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根本规律。
先复习氧化复原反响的根本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再直接给出氧化剂和复原剂的概念。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课时是鲁科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第二课时,氧化剂和复原剂贯穿于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响都是氧化复原反响。
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复原反响的根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响的本质。
氧化复原反响还是进展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是相反的,又是互相依存的,有氧化反响发生必然有复原反响发生,它们绝对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氧化复原反响中。
2.教学目的分析〔1〕知识与技能a.使学生能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并建立氧化剂、复原剂的概念。
b.通过实验事实和考虑,初步理解化合价与氧化剂、复原剂关系的一般规律。
c.理解常见的氧化剂、复原剂。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或者者电子转移来判断氧化剂、复原剂,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推断物质的性质。
培养学生的自学才能、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才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辩证观,理解它们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是相反的,又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并建立氧化剂、复原剂的概念。
〔2〕氧化复原反响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氧化剂和复原剂的概念三、学情、学法分析:通过上课时氧化复原反响的学习,学生已经能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判断氧化复原反响。
本节课主要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展教学,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讨论、探究、归纳、总结等方法理解掌握知识,让学生广泛参与到自主学习、探究中去,从而进步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意识和才能。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第2课时)说课稿
宋卫萍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科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氧化剂和还原剂,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化学反应原理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对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还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应发生必然有还原反应发生,它们绝对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元素化合价基础,并且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从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从本质上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
性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运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建立起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有哪些。
(2)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有关物质的相互关系。
(3)掌握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相对强弱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由于今后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运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物质的变化会贯穿始终,因此本节课的
重点: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的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设计原因]:只有理解了各个概念并整体把握他们,才能使知识条理化,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难点:判断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相对强弱,从而来判断这种物质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这部分知识在氧化还原反应的习题中是常见的,而且也是高考的一个考点,但是这部分内容运用的技巧和规律较多,学生容易混淆,所以它是一个难点。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归纳、总结等方法,理解掌握知识,使学生广泛参与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
探究意识和能力。
六、学法
自主学习法,归纳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分析
环节一(1min):新课的导入:
通过投影仪展示食品中的保鲜剂,如干燥剂、脱氧剂等。
以常见氧化剂氧气引入课题,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走进化学,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究欲,为下一步新课的展开打下基础。
环节二小组讨论探究学习阶段
1、氧化剂、还原剂(12mins)
(1)(给出一组反应,用双线桥表示,标出化合价变化,得失电子,发生的反应:主要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找三个同学扮演.
(2)结合以下问题展开讨论:(总结有关概念的规律)
①分析反应中氧化剂化合价变化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从而引申出什么叫氧化剂?氧化剂在反应中表现何性质?
②运用同样的方法分析还原剂化合价的变化特点,引出还原剂的概念,还原剂在反应中表现的性质。
首先将学生划分几个学习小组,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广泛参与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去)
(1)2Fe + 3Cl
2 == 2FeCl
3
Zn + 2H +== Zn2+ +H
2
↑
CaCO
3+ 2HCl == CaCl
2
+H
2
O+CO
2
↑
Cl
2 + H
2
O== HCl + HClO
引导学生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与化合价升降、得失电子、发生的反应、所得产物之间的关系,分析所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得到两条主线: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 (还原剂) 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剂)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点对点练习及时巩固1] 在H
2+CuO==Cu+ H
2
O 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 _____电子,
发生______反应,被_____,所以H
2
做______剂,具有______性;
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电子,发生______反应,被_____, 所以CuO做_______剂,具有性
2、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从中发现规律)(10mins)
H
2S S SO
2
H
2
SO
3
Na
2
SO
3
H
2
SO
4
(浓)给出一组物质,让学生标出化合价,根据
化合价判断可能具有的性质,从而概括总结出规律: 高价氧化(性)、低价还原(性)、中间价态两性全。
[点对点练习及时巩固2]从下列物质选择填空
①S ② Na ③H+ ④SO
2
⑤Fe2+ ⑥Cl-
(1)只能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
(2)只能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____
(3)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的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题目的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常见的氧化剂:常见的还原剂(6mins)
[学生阅读]教材53页第一自然段,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学生总结:常见的氧化剂:常见的还原剂:
[点对点练习及时巩固3]
需加。
Fe做剂。
①Fe→FeCl
2
②CuO → Cu 需加。
CuO中的Cu元素被。
③Fe2+→Fe3+需加。
Fe2+具有性。
④Fe3+→ Fe 需加,Fe3+具有性
4、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判断(6mins)
和Cu都具有还原性?怎样来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呢?
思考:H
2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点对点练习及时巩固4] 根据反应方程式
①2Fe3+ + 2I- ==== 2Fe2+ + I
2
+ 2Fe2+ ==== 2Br- + 2Fe3+
②Br
2
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
环节三概括总结阶段根据以上学习,让学生概括知识网络(2mins)
环节四当堂达标测试(3mins)
环节五板书设计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1、定义
氧化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还原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
2.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低价氧化(性),高价还原(性),中间两性全
3、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4、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环节六作业布置 1、同步练习册35-37页 2、分层练第11练
环节七设计思考学习这一部分时,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①化合价掌握不熟练,建议
提前复习巩固;②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易混淆,建议编成口诀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