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52016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复习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115.20 KB
- 文档页数:8
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科 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生注意:1.全卷分三个部分,计17小题;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第一部分 积累和运用(满分:35分)一、语言积累(13分)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诗句。
(13分)(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景与水景巧妙融合,溪流水库与山石丘陵C 相应成趣....(q ì),层峦叠嶂。
其山峦气势磅礴,朱熹称之为“三狮六虎七麒麟”。
登高D 俯视山...(sän)涧.,众多的水库、湖泊宛如一串珍珠点缀在香山的山峦之间。
“古寺古松古榕,民俗田园风光”。
与香山岩寺为中心,香山与周边的吕塘民俗文化村相形见绌。
千年古刹香山岩依山而建,坐东朝西,前殿低后殿高,属“两落猛虎下山势”重檐建筑。
古刹香火鼎盛,每年正月初六的庙会,海内外香客云集,人山人海,集佛礼、贸易、民俗文化为一体,热闹非凡。
(1)请将文中词语“气势磅礴”,用正楷字工整的抄在“田”字格内。
(3分)(2)文中ABCD 四处加点的词语,注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3)文段中有一个成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3分)4.综合性学习。
(10分)元宵节期间,《中国谜语大会》在央视热播,这是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一档集文化、益智、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电视竞猜节目,目的是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该节目由张泽群与周涛出任现场主持,于2016年2月20日-22日在CCTV-10、CCTV-1三天连播。
之前的《中国诗词大会》,也引起了国人背诗词的热潮。
东方红学校七年级也举行了元宵节游园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谜语竞猜。
请选择两个谜语,写出谜底。
(4分)A谜面:冰河融化(打一地名) B谜面:1、青一块,紫一块。
(打一字)C谜面:5愚公之家(打一成语)D谜面:韩信钻胯,项羽扛鼎。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20 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4 分)①面面相 qù()②静mì()③ 菜畦(.2.默写( 8 分)①吴楚东南坼,。
②万籁此俱寂,。
③,禅房花木深。
④,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⑤虽多忌克,。
⑥池中奇峰绝壑,,空奇。
)④叱咤()风云.,,以3.解释下列文言加点字 (4 分)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___ ③太祖乃悟,卒用其人:____________.②遂以名楼:___________.④缘坡植牡丹: __________.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炙手可热的“双十二”促销活动让网络卖家大赚一笔。
....B.连续多日的雾霾让全国各地的交通事故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
....C.这次比赛他作了充分的准备,演讲那天,他粉墨登场,大获成功。
....D.齐白石笔下的虾,憨态百出,栩栩如生,让人赞不绝口。
....5.下面这段话中,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鲁迅。
B.《三颗枸杞豆》这篇小说用回忆的笔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告诉人们: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
C.《于园》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北宋的文学家张岱。
这篇园林小品按照由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写于园,清新空灵。
D.《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来组织材料。
写浮雕时,作者由东到南到西,最后到北,这个空间顺序实际上是由浮雕的内容所决定的。
二、阅读与赏析 (35 分)(一)东坡( 4 分)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②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②荦( lu 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七年级语文试卷第一部分(共22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2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草长莺飞的三月,碧空如洗,芳草如yīn(),燕子捎来春的问候,丝丝青柳身姿轻摇,殷.()红桃花细腻而多情,孩童的风筝直上云xiāo()。
放眼云水间,心绪悠悠,采一瓣花香,沐一场春雨,守候一份淡然与恬.()静的心情。
2.默写。
(10分)①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②,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③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④,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⑤亡羊补牢,。
(《战国策》)⑥桃李不言,。
(《史记》)⑦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
(《赵普》)⑧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两句,写出寺后天光山色的景象,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
3.下面语段中有两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①3月15日,为充分展现青少年关爱社会、关爱健康、快乐向上的生活态度,我县在市民广场举行“阳光志愿者”活动启动仪式,②全县约500名左右中小学学生参加了当天的启动仪式。
③据悉,本次活动将历时一个月,志愿者将组成宣传队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深入各社区进行宣传。
④通过开展该活动,使全社会将对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得以提高。
第句,修改:。
第句,修改:。
4.口语交际与综合运用。
(4分)最近,学校围绕“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你参加了以下几个活动:活动一【现场劝阻活动】泗阳运河河水污染严重。
有人把生活垃圾倒入河中,有人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河中,如果,你正看到有人向河中倾倒生活垃圾,请上前对他说几句劝说的话。
(2分)活动二【采访活动】如果要你做一位采访人员,要你向一位正在河边晨练的老大爷了解对这一污染现象的看法,你将如何明白得体地提问?(2分)第二部分(40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联合体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26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老骥伏枥, 。
(曹操《龟虽寿》)(2)绿树村边合, 。
(孟浩然《过故人庄》)(3)山光悦鸟性,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 ,随风直到夜郎西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6)君问归期未有期, 。
(李商隐《夜雨寄北》)(7)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8)(朱自清《春》)(9, 。
2 ju é( )别 zh ù( )蓄 蜷.( )曲 枯涸.( ) 3下面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B .“礼仪”这个词不同于“礼貌”,现在有许多人把这两个词混为一谈....。
C .这位侦探凭着仅有的一点蛛丝马迹....,就找出凶手,令人佩服。
D .班长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总喜欢自作主张....。
仿写:“ ”二(41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1题。
(15分)【古诗阅读】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1)诗歌的尾联直接抒情,用“”一词抒发了抒发诗人对钱塘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1分)(2)诗哪些地方体现了早春特色?找出两处并稍作分析。
(3分)【古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
过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日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8.用“/”为下列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过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第二学期期中调研七年级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一)期中考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名言。
平静如水正直如绳【答案】能工整美观的书写即可。
【解析】汉字的书写是语文是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但现在的许多中小学生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连笔画的先后顺序都没掌握。
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
此题要注意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结构要匀称,字迹要工整。
所有的字应当恰当地书写在格子的中间。
“静”的结构要安排好。
【题文】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或依拼音写出汉字。
(1)祈祷 _____(2)门框____(3)深恶痛jué _____(4)qiè而不舍_____【答案】 qí kuàng 绝锲【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祈祷”的“祈”容易误读作三声,正确的读音是二声。
【题文】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7)题还需填写作者。
(1)万里赴戎机, 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2)独坐幽篁里, 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3)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4)___________________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清明》)评卷人得分(6)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 。
(杜牧《山行》)(7)生机盎然的春天,是诗人笔下的宠儿。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中期考试卷七 年 级 语 文(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肿胀.(zh àng) 叮嘱.(zh ǔ) 骊.歌(l í) 花圃.(p ǔ) B 、沼.泽(zh āo) 骇.人(h ài ) 木屐.(j ī) 重荷.(h ã) C 、瞬.息(sh ùn) 伫.立(zh ù) 萋萋..(q ī) 诱.人(yòu ) D 、迸.出(b âng) 深邃.(su ì) 喧嚣.(xi āo) 磐.石(p án)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人迹罕至 举目无亲 狂风呼号 来势凶凶 B 、九曲连环 一泄万里 奇趣横生 亦复如事 C 、锋芒毕露 义愤填膺 气充斗牛 炯炯有神 D 、当之无愧 慷概淋漓 杂乱无章 鞠躬尽瘁3、下列选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她带领来客到贝多芬工作的屋子,在那里,最惹人注目....的是两架对放的大钢琴。
B.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如既往....了。
C.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D.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 .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
C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D .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5、下面句中标点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试卷说明: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1——6题23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6分)(1)吴均的《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
(2)岑参《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 3 )《木兰诗》一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A.博学多识鲜为人知截然不同锋芒必露B.当之无愧妇孺皆知钻之弥坚一拍即合C.慷慨淋漓来势汹汹荒草凄凄浩浩荡荡D.心会神凝燕然勒功契而不舍群蚁排衙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 (3分)A.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保家卫国,即使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又有何妨呢?。
B.他们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的事迹很快家喻户晓....。
C.下课的铃声响过后,操场上顿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D.我们班在“学雷锋”月,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好人好事。
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这次大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邀请了许多专业人士组成评委团位选手打分。
B.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地壳运动造成的。
C.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看他有没有顽强的毅力。
D.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不禁使我想起了许多往事。
5.名著阅读(4分)透过玻璃窗上的霜花可以看见,染坊的屋顶在燃烧……外祖父、格里戈里、舅舅的叫喊声,大火燃烧的破裂声,震耳欲聋。
外祖母的行动令人心惊胆颤,她头顶着一只空袋子,身上裹着盖马用的被子,冲进烈火之中,不停地喊道:“快抢出硫酸盐,笨蛋们!硫酸盐会爆炸的……”“格里戈里,拦住她!”外祖父发疯地狂叫着,“哎呀,这下她非死不可……”但是外祖母突然出现了,全身冒着烟,摇着头,弯着腰,用伸直的双手抱着水桶大小的一瓶硫酸盐。
……外祖母一把把瓶子塞进雪堆里,冲向大门。
南京市玄武区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此卷为试题卷....,非..铅笔填涂...上。
选择题必须使用2B...,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书写。
一(26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当窗理云鬓,▲。
(北朝民歌《木兰诗》)(2)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3)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4)▲,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6)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7)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8)▲: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9)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点明了莲花的象征意义。
2. 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重荷.(hè)亘.(gèn)古妇孺.(rú)皆知气冲斗.(dǒu)牛B.斑斓.(lán)祈.(qǐ)祷心汇.(huì)神凝人迹罕.(hǎn)至C.深邃.(suì)俪.(lí)歌义愤填膺.(yīng)回环曲.(qǔ)折D.花圃.(pú)炽.(chì)痛来势凶凶.(xiōng)一拍即.(jí)合班级开展主题为“鲁迅精神在南京”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3.【名人轶事】鲁迅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
在南京求学的四年间,鲁迅常和同窗好友接触社会,①可谓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②夫子庙、下关码头、台城、莫愁湖……等各景致,是鲁迅的常到之处。
③来到这里,他真正离开旧式家庭;离开这里,他开始走向外面的世界。
可以这样说:南京是鲁迅思想的启蒙之地,是鲁迅成为一代名家的首个重要驿站。
第一活动小组搜集的这段介绍中,标点使用错误的是第▲句,应修改为:▲。
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亲爱的同学们,时光匆匆,半学期的学习已经过去,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吧!请你仔细读题,深入思考,精心作答,秀出你的精彩!祝你取得好成绩!一、积累运用。
(21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ji( ) 身 ti( )傥 bin( )危 xuan( )耀下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2分)()A、镏(liu)金南麓(lu) 加冕(mian) 分娩(mian)B、阖(he)户窥(gui)视轩(xuan)然大波魅(mei)力C、灵柩(jiu) 俯瞰(kan) 驯(xun)良蛰(zhe)伏D、镌(juan)刻栖(qi)息璀璨(can) 静谧(mi)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2分)相得易彰万籁俱寂憨态可掬自立更生诩诩如生异曲同工根深蒂固犹然而生错字改正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
B、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涵。
C、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D、假期里,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5、仿照例句写句子(2分)。
例句:(1)老师说:“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2)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仿句:背诵默写。
(11分;6、7、8每题2分)(1)荷叶罗裙一色裁,。
(2)多谢浣纱人未折,。
(3)惟有绿荷红菡萏,。
(4)无情有恨何人觉,。
(5),鸣噪自纷纷。
(6)虞世南的《蝉》中,表明自己品格高洁,不需借助外力也能声名远播的诗句是:,。
(7)郑谷在《鹧鸪》中,描写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的诗句是:,。
(8)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莲花具有高洁品格的名句是:,。
阅读理解。
(36分)(一)古诗赏析。
(4分)阅读下面诗句,完成练习。
(4分)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南京市玄武区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此卷为试题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上。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书写。
.....一(26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当窗理云鬓,▲。
(北朝民歌《木兰诗》)(2)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3)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4)▲,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6)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7)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8)▲: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9)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点明了莲花的象征意义。
2. 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重荷(hè)亘(g èn)古妇孺(rú)皆知气冲斗(dǒu)牛....B.斑斓(lán)祈(qǐ)祷心汇(huì)神凝人迹罕(hǎn)至....C.深邃(suì)俪(lí)歌义愤填膺(yīng)回环曲(qǔ)折....D.花圃(pú)炽(chì)痛来势凶凶(xi ōng)一拍即(jí)合....班级开展主题为“鲁迅精神在南京”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3.【名人轶事】鲁迅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
在南京求学的四年间,鲁迅常和同窗好友接触社会,①可谓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②夫子庙、下关码头、台城、莫愁湖……等各景致,是鲁迅的常到之处。
③来到这里,他真正离开旧式家庭;离开这里,他开始走向外面的世界。
可以这样说:南京是鲁迅思想的启蒙之地,是鲁迅成为一代名家的首个重要驿站。
句,应修改为:第一活动小组搜集的这段介绍中,标点使用错误的是第▲3 ▲。
分)(【名人著作4.】第二活动小组比较性地阅读了《童年》和《朝花夕拾》。
下列关于这两部名著的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阿廖沙喜欢节日之夜,雅科夫舅舅演奏六弦琴并唱歌,外祖母在人们要求下翩翩起舞。
B.外祖父在发烧后教阿廖沙识字,他要孩子第二天把教的字母全念对并许诺奖励5戈比。
C.鲁迅到达南京时先选择到矿路学堂进行学习,而后又来到雷电学堂继续深造直至毕业。
D.作为解剖学教授,藤野先生不仅为鲁迅修改学科讲义,还连语法文字错误也一并改过。
5.【名人名言】鲁迅自青年时期就一直探索救国之路,他曾以诗明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请用正楷字体将此两句诗抄写在田字格中(含标点)。
(3分)..】6.【名人印记为进一步探究鲁迅与南京的渊源,第三活动小组计划参观南京鲁迅纪念馆。
筹备时,“追寻印记”以大家在班级群中展开了讨论。
请你结合链接资料和对话情境,遇到一些困难,...........分)的身份给大家提供较为全面的帮助。
(4 ……王同学:可是还不知道纪念馆在哪儿呢?李同学:对呀,也不确定时间。
刘同学:如果就这么随便看看,也不会有太大的收获啊!李同学:活动能成行吗?担心中……追寻印记:▲资料链接:南京鲁迅纪念馆中文名称37号鼓楼区察哈尔路地点(周六闭馆)17:00—9:00 开放时间.鲁迅亲笔稿件、鲁迅作品早期出版物馆藏精)二 (39分(一)阅读古诗,完成第7题。
(3分)避地日本感赋朱舜水汉土西看白日昏,伤心胡虏据中原。
衣冠谁有先朝制?东海幡然认故园。
,(填短语)而“避地日本””7.作者经历明亡清兴,眼见朝代更替,因无力阻止“▲(填一词语)首尾呼应,感情沉郁真挚。
鲁”却仍心系故土,诗中以“汉土”和“▲》一文里,曾提及朱舜水。
迅在《▲分)(11(二)阅读古文,完成8~11题。
(甲)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乙)板桥题画兰郑板桥①②间,山之,皆有憔悴思归之色。
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③⑥④⑤,对吾堂亦不恶也。
来年忽发箭,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阴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
又一年更茂。
乃知物亦各有本性。
赠以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
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
又云:“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
山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余画此幅,花皆出叶上,极肥而劲,盖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
【注释】①告莫:将尽,将结束。
②太湖石、黄石:堆叠假山的两种石料。
③阴:山的北面。
④燥:干爽之地。
⑤恶:碍眼。
⑥箭:像箭一样的新枝。
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1)可爱者甚蕃(▲)(2)香远益清(▲)..)▲(4)乃知物亦各有本性((3)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分)(29. 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标一处)。
盖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11.鲁迅故居打算种植一些植物,既吻合鲁迅的精神品质,又能美化环境。
如果在莲花和兰花中选择一种,你选哪一种?结合文章内容和花的象征意义说说理由。
(3分)我选花,理由是▲(三)阅读文章,回答12~15题。
(12分)求寿许行鲁风老先生是古城书法名家,显赫人家以有其墨宝为荣。
老先生尤善写“寿”字,他说与人添寿其乐无穷。
晚年的老先生深居简出,不轻易挥毫,得其一字,可谓难矣。
这年,日寇占领古城,犬养队长是一迷信的日本武士,得悉此人,便携大笔伪钞登门拜访,务求鲁风老先生写一寿字。
老先生说他已经多年不写了。
犬养涎皮赖脸说:“看在友邦朋友的份上,恳请破例。
”一个沾满中国人鲜血的日本侵略者,竟自称“友邦朋友”,真厚颜无耻到了极点。
他强忍愤怒说:“久闻贵国多书法名家,何必远求一老叟呢?”犬养说:“老先生书法声誉,遐迩闻名,望勿拒。
”说着便命随从把一提包伪钞铺在桌上,笑着说:“但得一寿字,便以重金相酬。
”他想贫穷的中国人哪有不爱钱的呢!未想鲁风只瞟一眼便扭过头去,说:“本人年事已高,早视富贵如浮云矣。
”犬养原想他握有生杀大权,又携有重金,是不难求字的。
未曾想遭一再拒绝,就有些烦躁了,A 解下军刀往桌上一放说:“老先生如还嫌微薄,军人别无他物,只好把它加上了。
”鲁风声色未动,睨视军刀捻须一笑说:“到我这来求字的,有奉金银者,有行大礼者,尚未见有动凶器者。
犬养队长倒真是个例外啊!”犬养语塞,这老家伙软硬不吃啊!便道:“老先生休要误会,B我解下军刀非他,实欲换得老先生一字而已。
”鲁风冷冷一笑,摆摆手说:“C不敢当,此刀还是留君自用吧!”“那……?”鲁风语锋一转:“你既这般迫求,我就送你一个寿字吧!”说罢铺纸、蘸墨、大书一“寿”字送给了犬养。
犬养如获至宝,连连鞠躬致谢而去。
随后命人裱好悬于客厅之中,众人见了都称赞不已,惟有一汉奸看过后摇摇头。
犬养看在眼里,忙问原由。
汉奸赶紧说:“没啥,没啥。
”“说!不要藏藏掖掖。
”犬养把桌子一拍。
汉奸吓破了胆,马上谄媚道:“依卑职看,这个寿字有蹊跷。
”“啥?”汉奸战战兢兢:“寿字本是个长体字,为什么竟写得这样短,且状似螃蟹呢?或含有辱骂和诅咒之意?”啊?犬养经汉奸点拨又细看一遍,这个寿字果然写得十分矮短,其状细看如蟹,这才回过味来,这明明是说他横行一时不得长寿。
他气得忙派人去抓鲁风,可邻居说鲁风已在多日前举家走了……犬养队长惟恐影射成真,赶紧把那个寿字条幅烧了。
但由一个汉奸看破,很觉脸上无光。
于是,把他叫来:“十分感谢你一片忠心,此字既蒙你看破,就请你尽忠到底,代本队长做一短命鬼吧!“D说罢一军刀就把那汉奸给捅了。
数年后,日本投降,他自己剖腹自杀,也用了那把军刀。
12.下面对于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此刀还是留君自用吧”,意指书法家平时用不着刀,军刀太珍贵,他不好意思收。
B.犬养虽是日本人,但痴迷中国书法,自认友邦人士,才想花重金求取老先生书法。
C.“到我这来求字的,有奉金银者,有行大礼者”,说明不愿写是因酬金和礼数不够。
D.汉奸下场说明,背叛了祖国和人民,沦为侵略者的走狗帮凶,最终必是自取灭亡。
13.结合上下文,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3分)说着便命随从把一提包伪钞铺在桌上。
(这里加点的“铺”能否换成“放”,为什么?).▲14.文中A、B、C、D四个划线句子与结尾“他自己剖腹自杀,也用了那把军刀”构成照应关系或为此埋下伏笔的是()(2分)15.结合阅读体验,探究下面摘自课文的文字,仿照示例,完成填空。
(4分)可是他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课坚持到底。
①——都德《最后一课》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③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杨振宁《邓稼先》有一种爱国情怀叫“坚持”,在文学作品里有丰富的内涵:闻一多面对白色恐怖,坚持为争取民主昂首走在示威队伍的前头;本文中的鲁风老先生▲;韩麦尔先生▲;木兰▲;邓稼先▲。
(四)阅读文章,回答16~19题。
(13分)鲁迅先生在砖塔胡同俞芳①妈妈因病逝世后, 父亲就委托同事钮伯伯带我们三姐妹到北京读书。
住在砖塔胡同六十一号。
②七月下旬的一个晚上,大姐把我和三妹叫到跟前,激动而严厉地说,大先生(鲁迅)一家要搬来了,他们是喜欢安静的,以后你们不要吵吵闹闹。
她看我们一时没有答话,就威胁说:“不听话,小心我的扫帚柄!”——听大姐的口气,鲁迅先生大概是有点“凶”吧。
③记得先生刚搬来时,穿着白夏布大衫,胡须短而硬,眉头微皱,脸上没有笑容,初次见面,我认为这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长辈。
我和三妹走上前去,叫了一声大先生,深深鞠了个躬,没有等他说什么,就转身跑到我们住的西屋里。
一连几天,都不敢轻易和他接近。
④过了几天,情况有了变化。
我首先发现先生很注意我们的行动。
就以我在院子小土堆上种的那株“独叶芋艿”来说吧,我总觉得芋艿新长出的叶子比旧叶子好看,于是每当芋艿的新叶子出来,我都会把前一片旧叶子摘去。
因此,我种的那颗芋艿,梗子虽有一尺高了,始终只有一片叶子。
这一切,从来没有被别人注意过,而鲁迅先生搬来不久,就发现了。
他问我,“为什么你种的芋艿总是只有一片叶子呢?”我说:“新叶出来了,又嫩,又绿,老叶颜色太深,不好看,我就把老叶摘掉了”。
他和气地告诉我,这样下去,芋艿是种不好的,叫我以后不要摘老叶了。
⑤这时,一旁的大姐早已熬不住,连连骂我“呆”了。
先生却笑了笑对大姐说:“小孩...子总有小孩子的想法和做法的,对他们幼稚可笑的行动,要教育,要引导,但不要多加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