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减轻人民徭役和赋税负担的财政思想。轻徭薄赋思想 在春秋前期就有出现。晋文公(公元前636~前628在位)为图霸业,曾提出 “薄赋敛”(《国语·晋语》)的政策。后齐国晏婴也力主“薄赋”。孔 丘反对重税,主张“敛从其薄”(《左传·哀公十一年》),提出十取其一 的薄敛政策和民富自然国富的观点。战国时期的孟轲把薄赋敛作为王政的 重要内容。荀况则较明确地从生产角度出发,主张“轻田野之税,平关市 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荀子·富国 篇》)。唐代哲学家李翱则从富国、安民、重本的角度阐述轻徭薄赋的主 张,认为“重敛则人贫,人贫则流者不归,而天下之人不来”。只有轻徭 薄赋,人乐其生,居者不流,而流者日来,才能“土地无荒,桑柘日繁。 人日益富,兵日益强”(《平赋序》)。也就是认为,轻税可以增加财政 收入,可以鼓励百姓从事生产,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22
“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人类社会各个不 同形态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包括满足社会公共 需要),运用政治权力,并以其为主体无偿地 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所形成的一种 分配关系,简称为财政分配关系。也可以简单 理解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23
财政的基本要素
○ 主体:国家或政府 ○ 客体:一部分国民收入 ○ 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 ○ 目的: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在国王统治你们的时候,事态就会这样:他会夺走 你们的儿子,安排在他的身边,做他战车的马车夫, 跑在战车的前面。……他会夺走你们的女儿,替他 喷香水、做厨娘、烤面包。他会夺走你们的土地、 甚至你们的最好的园地,去赏赐给他的仆人……他 会强征你们十分之一的羊群;你们将沦为他的奴仆。 那时,你们将为自己有了国王而痛哭不已。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