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人大 第一章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25
2024年《财政学》第01章课件一、教学内容1. 财政学基本概念2. 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3. 财政的职能和任务4. 财政政策及其分类二、教学目标1. 掌握财政学基本概念,理解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
2. 了解财政的职能和任务,认识财政政策的重要性。
3. 学会分析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为实际经济运行提供指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财政政策分类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财政学基本概念、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财政的职能和任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析我国近年来的财政政策,引发学生对财政学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财政学基本概念、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
3. 财政的职能和任务:(1)介绍财政的四大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社会公平。
(2)分析财政任务: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4. 财政政策及其分类:(1)讲解财政政策的概念。
(2)分析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5.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我国近年来实施的财政政策,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6.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财政学基本概念2. 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3. 财政的职能和任务4. 财政政策及其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财政学基本概念。
(2)分析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
(3)论述财政的四大职能及其任务。
(4)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
2. 答案:(1)财政学基本概念:研究政府收支活动、财政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目标,私人财政以满足个人需求为目标。
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影响。
(3)财政的四大职能及其任务: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收入分配(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经济稳定(维持宏观经济稳定)、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财政学》第01章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财政学》第01章,具体内容包括: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的种类与特征、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税收的原则与功能、税收负担与税负分配、税收征收管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种类、特征及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
2. 掌握税收的原则、功能以及税收负担与税负分配的相关知识。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税收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税收的原则与功能、税收负担与税负分配。
教学重点:税收的基本概念、种类与特征、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与税收相关的实例,引起学生对税收话题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1)税收的基本概念、种类与特征;(2)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3)税收的原则与功能;(4)税收负担与税负分配。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置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税收问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用大号字体书写,清晰明了;2. 重点内容: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突出重点;3. 例题与解答:用清晰、简洁的语言书写,方便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税收的基本概念、种类与特征;(2)分析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3)谈谈你对税收原则与功能的理解;(4)结合实际,说明税收负担与税负分配的关系。
2. 答案:(1)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是政府为了筹集财政收入,依法对纳税人征收的一种强制性的财产性收入。
种类与特征: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等特征。
(2)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税基、税收征收管理等。
(3)税收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适度原则、透明原则。
编号:__________ 《财政学》第01章课件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财政学》第01章课件目录一、教学内容1.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1.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1.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二、教学目标2.1 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2.2 掌握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2.3 能够运用财政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3.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3.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课件4.2 教材4.4 黑板4.5 粉笔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2 讲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5.3 介绍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5.4 阐述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5.5 课堂互动与讨论六、板书设计6.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6.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6.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七、作业设计7.1 课后习题7.2 案例分析7.3 研究性作业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价8.2 教学方法的改进8.3 学生的反馈与建议九、拓展及延伸9.1 相关课程推荐9.2 学术研究动态9.3 实践与应用案例分享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1.1.1 财政的定义1.1.2 财政活动的基本形式1.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1.2.1 财政学的起源1.2.2 财政学的发展历程1.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1.3.1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1.3.2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二、教学目标2.1 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2.1.1 财政的定义2.1.2 财政活动的基本形式2.2 掌握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2.2.1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2.2.2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2.3 能够运用财政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3.1.1 财政的定义3.1.2 财政活动的基本形式3.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3.2.1 财政学的起源3.2.2 财政学的发展历程3.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3.3.1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3.3.2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课件4.2 教材4.4 黑板4.5 粉笔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1.1 情景引入:介绍财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1.2 提出问题:什么是财政?财政有哪些基本形式?5.2 讲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5.2.1 讲解财政的定义5.2.2 讲解财政活动的基本形式5.3 介绍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5.3.1 介绍财政学的起源5.3.2 介绍财政学的发展历程5.4 阐述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5.4.1 阐述财政学的主要内容5.4.2 阐述财政学的研究方法5.5 课堂互动与讨论5.5.1 讨论财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5.5.2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5.6.2 复习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六、板书设计6.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6.1.1 财政的定义6.1.2 财政活动的基本形式6.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6.2.1 财政学的起源6.2.2 财政学的发展历程6.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6.3.1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6.3.2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七、作业设计7.1 课后习题7.1.1 完成教材后的课后习题7.1.2 针对本节课内容设计的课后习题 7.2 案例分析7.2.1 分析财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7.2.2 分析财政学的发展历程案例7.3 研究性作业7.3.1 针对财政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7.3.2 针对财政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价8.1.1 学生对财政学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8.1.2 学生对财政学起源与发展的掌握程度 8.2 教学方法的改进8.2.1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8.2.2 针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改进8.3 学生的反馈与建议8.3.1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8.3.2 分析学生的建议并进行改进九、拓展及延伸9.1 相关课程推荐9.1.1 推荐与财政学相关的课程9.2 学术研究动态9.2.1 介绍财政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9.3 实践与应用案例分享9.3.1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1.1.1 财政的定义1.1.1.1 财政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是指政府为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求,通过税收、发行债券等手段筹集资金,并进行支出管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