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
- 格式:ppt
- 大小:763.00 KB
- 文档页数:22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第15课探寻新航路【重要知识点】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原因和条件)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成就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温馨提示
1.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物产交流。
如美洲的玉米、烟草、花生、番茄等作物开始传入欧洲、亚洲,增加了当地人的食物品种,促进了人口增长。
2.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迪亚士和达·伽马都是从葡萄牙出发;哥伦布和麦哲伦都是从西班牙出发。
麦哲伦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18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找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2.通过自主学习,说出四条主要新航路开辟的时间、路线和主要人物和支持他们的国家;能够在地图上画出四条新航线。
3.通过阅读材料分析,知道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
4.通过合作探究,知道航海家们的优秀品德,并感受学习。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导入新课出示《大航海》视频。
在《郑和下西洋》的主题曲中,渲染气氛,教师导入:这是气势磅礴的《大航海》,这是中国的大航海,这是郑和下西洋的大航海。
然而这大航海,随着船头白帆的徐徐降下,其影响也慢慢淡去。
而五十年以后,西欧的大航海兴起,那是真正的大航海,那是世界的大航海,它开启了新的时代,它被称为“地理大发现”,它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它开启了全球化的历程,它就是新航路的开辟。
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第15课探寻新航路》讲授新课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根本原因: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
欧洲人渴望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敲黑板: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社会原因:来自东方的商品在欧洲很受欢迎。
《马可•波罗行纪》又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
(3)直接原因(东西方传统商路受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传统的商路,迫使欧洲商人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新的道路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地圆说”传播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
地圆学说开始流行,人们相信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
(2)航海技术的进步(罗盘针和计算纬度的星盘的应用)(3)造船技术的进步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船的规模变得更大,速度更快,操纵更加灵便。
二、新航路的开辟:1.迪亚士:1487年在葡萄牙支持下,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第二年达到非洲的好望角。
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5课探寻新航路》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其对世界的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新航路的开辟背景、探索过程、以及新航路对欧洲、非洲、美洲和亚洲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其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之前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其对世界的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其历史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背景、探索过程,以及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地图、文字和图片,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的联系和交流,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其对世界的影响。
2.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以及其对不同地区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展示图片和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其对世界的影响。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探究,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已知的航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背景和探索过程,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3.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新航路对欧洲、非洲、美洲和亚洲的影响,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拓展与延伸: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格局变化,进行分享和交流。
人教版(部编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第15课探寻新航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探寻新航路的原因;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等基史实;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2、过程与方法识读地图《新航路的开辟);归纳完成有关新航路开辟情况的表格;补充与哥伦布、麦哲伦和新航路开辟意义相关的图文资料,通过研读、分析比较、问题探究等方式来加深理解,提升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和学习欧洲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2) 教学难点:新航陆开辟的意义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用具:多媒体五、教学过程:1、导入:温故知新明朝政府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与交往国通好,不是为了发财,更不想占领交往国的土地。
所以,这支200多艘大船、近3万人的大船队给所到之处带去的是和平与友谊而不是灾难。
相反,西欧人的远航是为了追逐财富、为了占领殖民地,他们给所到之处带去了灾难。
掠夺殖民地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必需的资金。
公元1405至1433年,郑和(1371—1433)率领庞大的远洋船队七次远航西洋,历经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和阿拉伯海沿岸,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遍访亚、非30余个国家和地区,堪称人类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2、学习新课:第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①经济根源: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
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来自东方的丝绸、香料、瓷器等商品在欧洲市场极受欢迎。
(根本原因)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描述,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15世纪前后,西欧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出现(根本原因)。
材料研读:材料: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尤其是香料……当时比今天显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