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案例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4.94 MB
- 文档页数:46
处方点评:冠心病不合理用药10例详解作者:Charry Chi,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起的心脏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心脏病中位居首位。
目前,冠心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治疗等。
案例一:患者甲,男,75岁,主因“间断心前区疼痛5年,加重伴胸闷2天”入院,外院冠脉CT示LAD中段重度狭窄,既往长期吸烟史,既往青光眼(闭角型)病史,未规律治疗。
初步诊断:1、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II级,2、青光眼。
处方:阿司匹林 100 mg QD、瑞舒伐他汀 10 mg QD、单硝酸异山梨酯片 20 mg BID等。
分析:硝酸酯类药物能够有效扩张冠状动脉,在改善心肌缺血的同时,也可扩张视网膜血管,使房水生成增多,增加眼内压;同时,眼内血管扩张也容易导致狭窄的前房角关闭,因此,闭角型青光眼禁用。
建议:需停用硝酸酯类药物;若必须使用时,剂量不宜过大,且用药时间不宜过长,需密切观察有无青光眼加重的表现。
案例二:患者乙,男,55岁,主因“活动性胸痛1年”住院,心脏超声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冠脉造影示RCA中段局限性狭窄60%。
诊断:1、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II级,2、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处方:阿司匹林 100 mg QD、瑞舒伐他汀 10 mg QD、单硝酸异山梨酯片 20 mg BID等。
分析: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左室流出道梗阻,硝酸酯类药物通过减少左室容量使流出道梗阻进一步加重,甚至引起晕厥、猝死等严重后果,应尽量避免应用。
建议:停用硝酸酯类药物,若该病例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是考虑胸痛由冠脉病变引起,可考虑使用非二氢吡啶类CCB药物。
案例三:患者丙,男,65岁,主因“活动性胸痛1年”住院,外院冠脉CT示前降支近段重度狭窄,患者既往胃溃疡病史。
诊断:1、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II级,2、胃溃疡。
安徽57岁的吴栋先生在2013年患上了冠心病,吴先生在活动后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十分严重,所以去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结果是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Ⅱ级、高血压1级。
这时候可把吴先生弄懵了,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患上冠心病的。
于是,吴先生就开始吃药,开了不少降压药还有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一大堆,从此,吴先生就此过上了吃药的日子,所以,吴先生的身体慢慢变得臃肿不勘,从130斤增到了160斤,失去了原来的精神本色,面对自己的身材,吴先生显得很难过,于是不再每顿都会想起来吃药,久而久之,吴先生的冠心病又加重了。
吴先生这次做了支架手术,手术后的他很痛苦,但是终究摆脱不了吃药的结果,他以为做了支架手术后就能把冠心病治好了,但是没想到还是要继续吃药,这让吴先生显得很无助,或许正因为这种无助,吴先生不再开心,整日无精打采。
冬季寒冷,吴先生想出去走走,刚走没多长时间吴先生就倒下了,头上还摔出了很多血,醒来便已在医院,医生告诉他,安装的心脏支架现在又堵塞了,现在狭窄已经到了90%,所以没有办法治疗了,听到这里,吴先生心里很震惊,但是又没办法,只好回家了。
吴先生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甚至严重到卧床不起,我想他的心里肯定是绝望的,直到有一天,他的邻居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原来,他的邻居得知他患了很严重的冠心病,就马上想到自己的亲戚有人患上了冠心病,所以来找吴先生并告知治疗方法,吴先生听了很开心,原来是中药二香蒌蛭汤能治疗支架后再堵塞,说时迟那时快,吴先生的妻子立马动身去医院,因为吴先生不方便去医院。
到了医院吴先生的妻子见到了孔彪儒教授,就马上向孔教授述说了吴先生的情况,孔教授说吴先生的病可以用中药二香蒌蛭汤治疗,吴先生的妻子很高兴,连忙买了中药二香蒌蛭汤回家,回到家,吴先生当天就服用了,当天晚上就感觉心里暖暖的。
吴先生服用了1个疗程后便觉得睡眠安稳了,冠心病发作的次数也在减少,吴先生很开心,服用第2个疗程,心绞痛就没有发作过,而且更高兴的是能从床上坐起来了,第3个疗程后,吴先生几乎治好了冠心病,走路也平稳了,原本身材臃肿现在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样貌,这真是巨大的改变。
冠心病病例分享在现代社会中,冠心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
今天,我将分享一个关于冠心病的真实病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病例背景患者,男性,56岁,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随即进行心脏彩超检查。
结果显示左心室收缩功能较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存在冠状动脉狭窄。
二、病史回顾该患者在四个月前开始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
起初,这些症状只有在较为剧烈的运动或劳累时才会发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加重,甚至在休息时也会出现。
在最近一次体检时,患者得知了自己患上了冠心病。
三、疾病分析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
而冠心病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脏供血不足。
本例中,病人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提示了心肌缺血的可能性。
心脏彩超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病变的存在。
四、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给予药物治疗,并考虑介入治疗。
患者开始服用降压药和降脂药,同时接受动脉扩张剂的治疗以改善心肌缺血情况。
五、治疗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
心电图检查显示心电图异常的情况大大改善,冠脉造影结果表明冠状动脉狭窄明显减轻。
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六、预防和康复冠心病的预防和康复非常重要。
首先,合理饮食是预防冠心病的关键。
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盐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对保持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其次,适度的运动也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手段。
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患病风险。
同时,不吸烟和限制饮酒也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七、心理援助患上冠心病对患者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病情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压力。
因此,提供心理援助和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家人和医生们的理解和关心可以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病情,保持乐观的心态。
八、结语通过这个冠心病病例的分享,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案。
干细胞治愈冠心病案例近年来,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技术,已经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下面列举了十个干细胞治愈冠心病的案例,展示了这项技术的疗效和潜力。
1. 案例一:李先生,55岁,冠心病患者。
通过干细胞治疗,他的冠状动脉狭窄得到了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明显减轻,心功能明显提升。
2. 案例二:王女士,60岁,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经过干细胞治疗,她的心脏功能恢复良好,心力衰竭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3. 案例三:张先生,50岁,冠心病合并心肌梗死。
经过干细胞移植,他的梗死区域心肌得到了修复,心功能明显改善,再次发作的风险大大降低。
4. 案例四:刘女士,65岁,冠心病伴有心绞痛。
经过干细胞治疗,她的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药物使用量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5. 案例五:陈先生,58岁,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
通过干细胞治疗,他的心律失常得到了纠正,心脏节律稳定,不再出现心悸和胸闷等症状。
6. 案例六:杨女士,62岁,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经过干细胞治疗,她的冠脉血流改善,血糖控制稳定,心肌缺血和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明显降低。
7. 案例七:赵先生,70岁,冠心病合并心肺功能不全。
经过干细胞治疗,他的肺功能明显改善,呼吸困难明显减轻,心肺功能得到了明显提升。
8. 案例八:黄女士,48岁,冠心病合并抑郁症。
通过干细胞治疗,她的心脏症状得到缓解,心理状态明显改善,抑郁症状明显减轻。
9. 案例九:郑先生,56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经过干细胞治疗,他的血压得到了控制,冠脉血流改善,心功能明显改善。
10. 案例十:杜女士,63岁,冠心病合并心肌病。
通过干细胞治疗,她的心肌病得到了明显改善,心功能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这些案例集中展示了干细胞治疗在冠心病中的应用和疗效。
尽管干细胞治疗在冠心病中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它具有巨大的潜力,为冠心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可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干细胞治疗将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冠心病患者案例】出现胸闷气短,一定要小心冠心病潘女士,76岁,家住银川。
5年前经常出现胸闷、气短,同时伴有心脏一阵一阵的刺疼。
2019年到宁夏海基雅医院做了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显示:前降支大,近段管状狭窄60%-70%,诊断为“冠心病”,住院接受治疗后,心脏刺痛,胸闷气短的症状有缓解后出院回家药物治疗!同年11月初潘女士胸闷气短、心脏一阵阵刺痛的症状又开始出现,心脏刺痛每次持续约5-6分钟左右,每日发作3-5次,尤其以白天活动时明显。
咳嗽、咳痰严重,夜间偶尔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时不能平躺着,左肩膀和手臂也出现疼痛。
经常感觉背部发凉,浑身乏力没精神,头晕时眼前一阵一阵发黑。
为求进一步诊治,再次到宁夏海基雅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以“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II级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3.高血压病三级很高危4.II型糖尿病”收住院治疗。
自发病以来,潘女士由于晚上咳嗽、咳痰,出现呼吸困难,睡眠质量很差,所以精神一直欠佳。
在宁夏海基雅医院接受治疗的第三天效果不见好,经孩子公婆介绍来到我院孔氏圣德堂中医馆治疗当时潘女士真是憔悴万分,因打听到我院是中药治疗,经诊断后毫不犹豫果断开了一个疗程,服用中药二香蒌蛭汤7天后感觉咳嗽、咳痰症状较入院时减轻,早晨时咳嗽最严重的,咳白色稀薄痰,咳不来。
胸闷、气短及心脏刺痛症状有改善,头晕时有眼前发黑的症状缓解,治疗后睡眠质量比以前好了很多。
接受治疗的第15天,潘女士最明显的感觉是困扰她的咳嗽、咳痰症状减轻,咳嗽能咳出来了,嗓子里痰也少了,胸闷气短的情况没以前那么厉害了,没有再出现一阵一阵的心脏刺痛。
头晕很少再出现了,睡眠质量越来越好,整个人的精神好了很多,气色也好了很多。
目前,潘女士已经服用完4个疗程,回诊询问潘女士说她在医院也做了检查已经完全没有了病灶,恢复正常!。
冠心病猝死例子冠心病猝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常常给患者和家人带来巨大的打击和痛苦。
下面将列举十个冠心病猝死的例子,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疾病的危害和影响。
1.小明,男性,45岁,健康状况良好,突然在家中倒地不起,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尸检发现,他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冠状动脉堵塞导致心肌梗死,最终导致猝死。
2.小红,女性,50岁,平时生活规律,不抽烟不喝酒,突然在户外锻炼时倒地,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医生诊断为冠心病猝死,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供血不足。
3.老王,男性,60岁,经常有胸闷、气短等症状,但未引起重视。
一天,他在家中突发剧烈胸痛,随即昏迷,送医院后死亡。
尸检结果显示,他的冠状动脉严重狭窄,造成了冠心病猝死。
4.李太太,女性,55岁,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状多年,平时注意饮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
一天,她在家中突然昏倒,送医院后不治身亡。
经诊断,她的冠状动脉发生血栓形成,造成冠心病猝死。
5.张先生,男性,50岁,长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工作,饮食不规律,抽烟喝酒。
一天,他在工地上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结果显示,他的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心肌缺血引发冠心病猝死。
6.杨女士,女性,65岁,患有糖尿病多年,平时注重控制血糖,但体力活动较少。
一天,她在家中突然晕倒,送医院后不治身亡。
医生确认她患有冠心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猝死。
7.王先生,男性,40岁,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状多年,平时饮食不规律,经常吃油腻食物。
一天,他突然在办公室中感到胸闷和呼吸困难,随即昏倒,送医院后死亡。
经尸检,他的冠状动脉严重狭窄,造成了冠心病猝死。
8.刘太太,女性,55岁,有家族史,父亲曾患冠心病。
她平时注意饮食和锻炼,但一天在家中突然晕倒,送医院后不治身亡。
医生诊断为冠心病猝死,遗传因素可能是导致她患病的原因。
9.王先生,男性,50岁,长期从事高压工作,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
一天,他在办公室突然感到剧烈胸痛,随即昏倒,送医院后死亡。
冠心病案例汇总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冠心病,下面将通过收集和汇总一些冠心病的真实案例来展开讨论,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案例一:王先生,男性,56岁,冠心病患者。
王先生过去多年来身体状况一直较差,平时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长期熬夜,缺乏体育锻炼。
最近,他经常感到胸闷、气短,有时还伴有胸痛。
经过体检和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冠心病。
针对王先生的病情,医生制定了一套综合治疗方案。
首先,王先生需要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正常的体重,合理安排饮食,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减少摄入脂肪和胆固醇。
其次,必须改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不运动和熬夜。
同时,医生还给他开了一些药物,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用于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王先生的病情逐渐好转。
他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感到更有活力和精神状态良好。
案例二:李女士,女性,62岁,冠心病患者。
李女士从事办公室工作多年,长时间久坐,缺乏体力活动。
她的饮食习惯不良,喜欢吃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
近期,李女士常常感到头晕、气短,而且经常出现心悸的症状。
在医院做了相关检查后,确诊为冠心病。
基于李女士的病情,医生建议她要积极改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
此外,她还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的摄入。
在药物治疗方面,医生为李女士开了一些降压药物和抗凝药物,以便减少冠心病发作的风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李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她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性,并开始重视起来。
通过以上两个冠心病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患者之间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等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病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预防冠心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此外,定期体检和早期发现冠心病的症状也是至关重要的。
冠心病疑难病例讨论导言: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症状各异。
虽然现代医疗技术发展迅速,但仍有一部分冠心病患者出现难以诊断、难以治疗的情况。
本文将讨论一些冠心病疑难病例,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I. 案例一:隐匿性冠心病患者:男性,62岁。
主诉:间断性胸闷、胸痛,持续约20分钟,不伴有其他症状。
该病例中,患者的主诉与冠心病典型表现相吻合,但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却未显示明显狭窄。
这可能是因为患者存在隐匿性冠心病,即冠状动脉非病变性功能异常。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心电图监测患者进行心功能评估。
持续心电图监测可以记录患者在日常活动中的心电变化,进一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隐匿性冠心病。
同时,通过运动负荷试验可以引发症状,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需求,从而提高发现冠心病的可能性。
运动负荷试验可以通过计算患者在不同运动负荷下的ST段压低情况,来评估患者冠脉供血是否足够。
II. 案例二:微血管病变型冠心病患者:女性,50岁。
主诉:持续性胸痛,无明显诱因,胸痛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该病例中,患者存在持续性胸痛,但冠状动脉造影未显示明显狭窄。
这可能是因为患者存在微血管病变型冠心病,也称为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紊乱。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慢性冠脉总管炎(CTA-CMP)来进行诊断。
CTA-CMP是一种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可以评估冠脉总管的功能异常情况。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来评估心肌的血液供应情况,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微血管病变。
对于微血管病变型冠心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明确的标准。
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和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方案。
III. 案例三:难治性冠心病患者:男性,70岁。
主诉:胸痛,呼吸困难,反复心绞痛发作,之前接受过冠脉血运重建治疗。
该病例中,患者曾接受过冠脉血运重建治疗,但症状仍然持续并加重。
这种情况可以被归类为难治性冠心病。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并尽可能优化药物治疗方案。
冠心病病例病例:病人,男,49岁。
入院时间:2012年7月10日。
主诉间断胸闷,心悸。
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心悸,伴头痛恶心,有明显便意,持续约半小时后缓解,无胸痛背痛,无大汗呕吐,就诊与当地医院,测血压160/100mmHg。
自发病以来,无明显诱因多次出现心前区闷痛,伴左背部疼痛,无放射性疼痛,持续约2至3分钟后可缓解。
初步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作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病人双下肢静脉曲张近30年,未治疗;胃炎约15年,间断口服雷尼替丁治疗。
病人吸烟约30年,每日约20支,饮酒不规律。
冠脉造影:术前护理●良好的休息●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备皮:部位(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或上肢)●青霉素皮试及造影剂碘过敏试验●穿刺股动脉者应检查足背动脉并标记,以便术中,术后对照观察●训练病人床上排尿●术前排空膀胱●术前不需禁食,以六分饱为宜,宜清淡,忌油腻,牛奶或海鲜术后护理●卧床休息,穿刺侧肢体制动10~12h●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或血肿及动脉搏动情况●多饮水,加速造影剂的排出●监测病人的一般状态及生命体征●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护理问题1.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休息与活动心理护理吸氧疼痛观察用药护理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的注意事项:控制滴速,以防低血压发生;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调节滴速;血管扩张作用可使病人产生的不适:面部潮红头部胀痛头晕、心动过速、心悸?减少或避免诱因2.焦虑与心绞痛发作时濒死感,心绞痛反复发作,影响工作、生活,担心预后等有关心理护理3.知识缺乏缺乏预防发作及预防性用药的知识。
协助或指导病人及其家属了解控制诱发因素及预防心绞痛的知识。
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的案例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进行运动康复来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身体素质。
下面是一些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的案例,以展示他们在康复过程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
1. 王先生,50岁,冠心病患者,经过医生的指导,他开始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每天坚持30分钟的运动,他的心率稳定,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在康复的一年后,他的冠心病症状明显减轻,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
2. 张女士,60岁,冠心病患者,她在康复过程中加入了力量训练。
通过逐渐增加负荷和重复次数,她的肌肉力量明显增强,能够更好地完成日常活动。
此外,她的骨密度也得到了改善,减少了骨质疏松的风险。
3. 李先生,55岁,冠心病患者,他选择了瑜伽作为康复的方式。
通过练习瑜伽,他的呼吸更加深长,身体柔韧度增加,心理压力得到缓解。
他的冠心病症状明显减轻,身心健康得到了提升。
4. 赵女士,45岁,冠心病患者,她选择了骑自行车作为康复的方式。
每天骑行30分钟,她的心血管系统得到了锻炼,体重也逐渐下降。
她的冠心病症状明显减轻,体力和心理状态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5. 刘先生,65岁,冠心病患者,他选择了长跑作为康复的方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的心肺功能明显增强,体重逐渐下降,血压和血脂水平也得到了调整。
在康复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一些跑步爱好者,建立了良好的社交网络,增加了生活的乐趣。
6. 陈女士,55岁,冠心病患者,她选择了游泳作为康复的方式。
每天游泳30分钟,她的全身肌肉得到了锻炼,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她的冠心病症状减轻,体力和心理状态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7. 周先生,60岁,冠心病患者,他选择了太极拳作为康复的方式。
通过练习太极拳,他的身体协调性得到了提高,心理压力得到了缓解。
他的冠心病症状明显减轻,身心健康得到了提升。
8. 杨女士,50岁,冠心病患者,她选择了跳舞作为康复的方式。
每周参加舞蹈课程,她的心肺功能明显增强,体重逐渐下降。
冠心病疑难病例讨论冠心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在常规的冠心病诊疗中,大部分患者能够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获得满意的效果。
然而,仍有一些疑难病例存在,即存在特殊情况或症状未能得到明确改善。
本文将就一些典型的冠心病疑难病例进行讨论,探寻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病例一: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症状明显患者基本情况:男性,60岁,冠心病伴糖尿病。
主要症状:心慌气急、胸闷、乏力、头晕。
现有治疗药物:他汀类药物、抗凝剂、血糖调控药物。
该患者在积极治疗的情况下,仍然出现氧化应激症状,表现为上述的心慌气急、胸闷、乏力、头晕等。
初步分析,这可能与该患者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有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疗:1. 调整血糖控制:进一步优化患者的血糖控制方案,避免血糖波动过大,造成氧化应激反应。
2. 加强抗氧化治疗: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增加抗氧化药物的使用,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以减轻氧化应激症状。
3. 注意心理疏导: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容易受到心理压力的影响,需要进行心理疏导,保持心情稳定。
病例二:年轻女性的稳定性心绞痛难以控制患者基本情况:女性,35岁,无明显危险因素。
主要症状:胸痛、气短。
现有治疗药物:硝酸酯类药物、贝他类受体阻滞剂。
上述病例中,该女性患者年龄较轻,但心绞痛症状仍然持续出现,且未能通过硝酸酯类药物和贝他类受体阻滞剂得到明显改善。
针对这一疑难病例,我们可以考虑以下解决方案:1. 全面评估危险因素:尽可能排除其他可能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并进行全面的疾病筛查。
2. 心脏导管检查:如果患者症状严重且难以被药物控制,可以进行心脏导管检查,评估是否存在血管病变或其它结构性问题。
3. 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危险因素等特点,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介入手术、外科手术或其他创新疗法。
病例三:冠心病休克患者难以恢复患者基本情况:男性,70岁,冠心病伴休克。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真实案例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冠心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中医治疗冠心病具有独特的优势,下面列举一些真实案例。
1. 患者张某,男性,60岁,冠心病患者。
他的主要症状是胸闷、气短、心悸、头晕等。
经过中医诊断,他被诊断为气虚血瘀型冠心病。
中医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他的症状明显减轻,体力恢复了很多。
2. 患者李某,女性,50岁,冠心病患者。
她的主要症状是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
经过中医诊断,她被诊断为气血不足型冠心病。
中医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和推拿按摩治疗。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她的症状明显减轻,体力恢复了很多。
3. 患者王某,男性,65岁,冠心病患者。
他的主要症状是胸闷、气短、心悸、头晕等。
经过中医诊断,他被诊断为痰湿阻滞型冠心病。
中医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和艾灸治疗。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他的症状明显减轻,体力恢复了很多。
4. 患者赵某,女性,55岁,冠心病患者。
她的主要症状是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等。
经过中医诊断,她被诊断为肝郁气滞型冠心病。
中医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她的症状明显减轻,体力恢复了很多。
5. 患者陈某,男性,70岁,冠心病患者。
他的主要症状是胸闷、气短、心悸、头晕等。
经过中医诊断,他被诊断为肾虚型冠心病。
中医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和推拿按摩治疗。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他的症状明显减轻,体力恢复了很多。
6. 患者刘某,女性,60岁,冠心病患者。
她的主要症状是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等。
经过中医诊断,她被诊断为心肾不交型冠心病。
中医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她的症状明显减轻,体力恢复了很多。
7. 患者黄某,男性,65岁,冠心病患者。
他的主要症状是胸闷、气短、心悸、头晕等。
经过中医诊断,他被诊断为痰热内蕴型冠心病。
中医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和艾灸治疗。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他的症状明显减轻,体力恢复了很多。
【案例分析—冠心病】
万某,男,66岁
【主诉及病史】患冠心病14年,长期心胸逼闷,日益加重,现行走稍急即大作,非“救心丸”不得缓解,遇寒或稍劳作尤甚。
诊见:心悸,面浮,脚肿(按之凹陷),小便频数,见水即欲溺,夜尿三四次,身寒,多痰,舌红、苔白黄相兼略腻、脉缓。
【辩证】折损心阳,累及肾阳
【治法】补心肾之阳,活血利水,益智缩尿补肾
【方药】人参四逆汤加味。
红参、制附子、炮干姜、炙甘草、瓜蒌皮、薤白、石菖蒲、远志、黄芪、当归、川芎、泽兰、益智。
3剂;并给“心宝”3瓶,每日1瓶,随药送服。
复诊:心胸逼闷大减,但心悸仍甚,守上方加生龙骨、生牡蛎、嘱坚持长服。
【方解】
本案患者冠心病日久,除心绞痛发作外,尚有心悸、面浮、肢肿等心功能不全表现,系久病耗伤心气,折损心阳,进而累及肾阳,而出现小便频数、夜尿多。
遂投人参、炙甘草、黄芪补益心气,附子、炮姜、心宝温补心肾之阳,瓜蒌皮石菖蒲、薤白通阳豁痰,远志养心化痰,当归、川芎、泽兰活血利水,益智缩尿补肾。
全方固本为主,照顾全面,配伍有度,效如桴鼓。
冠脉支架手术案例冠脉支架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手术,用于治疗冠心病等心脏疾病。
下面是一些冠脉支架手术案例,以展示手术的过程和效果。
1. 病例一:男性,65岁。
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经冠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狭窄。
经过冠脉支架手术,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恢复正常。
2. 病例二:女性,58岁。
患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出现心绞痛症状。
经冠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经冠脉支架植入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提高。
3. 病例三:男性,52岁。
患者出现胸痛、气短等症状,经冠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闭塞。
经过冠脉支架手术,患者的冠状动脉重新通畅,症状完全缓解。
4. 病例四:女性,70岁。
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出现胸痛症状。
经冠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经冠脉支架植入后,患者的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提高。
5. 病例五:男性,45岁。
患者出现胸闷、心慌等症状,经冠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严重狭窄。
经过冠脉支架手术,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恢复正常。
6. 病例六:女性,60岁。
患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出现心绞痛症状。
经冠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闭塞,经冠脉支架植入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提高。
7. 病例七:男性,55岁。
患者出现胸痛、气短等症状,经冠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狭窄。
经过冠脉支架手术,患者的冠状动脉重新通畅,症状完全缓解。
8. 病例八:女性,68岁。
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出现胸痛症状。
经冠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经冠脉支架植入后,患者的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提高。
9. 病例九:男性,50岁。
患者出现胸闷、心慌等症状,经冠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严重狭窄。
经过冠脉支架手术,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恢复正常。
10. 病例十:女性,62岁。
患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出现心绞痛症状。
经冠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闭塞,经冠脉支架植入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提高。
以上是10个冠脉支架手术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冠脉支架手术在治疗冠心病等心脏疾病中的重要性和疗效。
我叫何其,今年43岁,我是一名冠心病患者,在这里我很想谢谢孔彪儒教授,不为别的,就因为是他治好了我3年的冠心病,我对孔彪儒教授感激不尽。
其实,刚开始我并不知道我有冠心病,虽然冠心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但我想我身体这么艰苦怎么可能会得了冠心病。
事情是这样的:2013年夏天的某一天,我牙疼的厉害,就连喝水都会觉得疼,起初以为是普通的牙疼,就没在意,吃了点消炎药,疼痛减轻了一些,但是就在晚上,牙疼的很厉害,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于是,妻子便陪同我去了医院,去了医院,检查了牙齿,竟然有个小洞,我想我又不是小孩子,平常不吃糖,这会是蛀牙吗?医生也介绍不出这事怎么回事,医生建议我去做个全身的检查,于是我便做了。
结果出来,实在是吓我一跳,竟然检查出了我有冠心病,这让我哭笑不得,一个牙齿疼怎么会扯上心脏呢?于是我便询问医生,医生说这是真的,确实患上了冠心病,医生解释说,心脏本身是没有感觉神经的,所以不会直接感到疼痛,但是,心脏上分布着丰富的植物神经。
所以传到牙齿神经。
这真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医生给我开出了一些治疗冠心病的药,我便回家了。
回到家我便服药了,过了几天,牙齿的疼痛逐渐减轻,没想到,这牙齿疼痛还真是冠心病惹的祸。
但是从那之后,我就一直吃药,一旦不吃药,不仅牙齿疼痛,而且胸也痛的厉害。
这得了冠心病还真是受苦啊,没办法,只能按时吃药,而且听说这冠心病还不能根治,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直到有一天,妻子说她的同事就把冠心病治好了,让我试试去,我一听,心血来潮,就想着去试试。
于是我们去了孔彪儒教授所在的医院,孔教授了解了我的病情,于是便说能用中药二香蒌蛭汤治疗,我很高兴,想着我的冠心病终于能治好了,再也不受那苦了,孔教授给我开了2个疗程的药,我便回家了。
回家后就吃药了,当天晚上就感觉有些发热的感觉,不知是药的作用还是我的心理作用,一直服用了一个疗程之后,我的冠心病就没再发作过,于是接着服用了第2个疗程,第2个疗程过后便觉得心脏舒服了不少,也不会失眠,之前失眠的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