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故事及感悟(八篇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15.78 KB
- 文档页数:3
哲理小故事及感悟汇编15篇哲理小故事及感悟1高考那年,我考了200分,而妈妈伴侣的孩子考了680分,那个孩子去了重点高校,而我只能去打工,九年后,那孩子的妈妈向我和妈妈炫耀他儿子又应聘了一个月薪过万的项目经理…而我,却在想:该不该聘用他。
献给全部成果不好的孩子们:你,可以不读高校,但你,肯定不行以不拼搏。
哲理小故事及感悟2哲理小故事一:小鸡爬坡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诞生在法国的一个书香之家。
高校刚毕业,便进入被称为“政治家摇篮”的巴黎政治学院进行国立行政学院的预备学习。
然而,拉加德却最终未能通过该学院的选拔。
这一打击使她心情一落千丈,母亲遂将她接回家疗养。
在自家后院,母亲养的一只母鸡刚孵出十几只小鸡。
那天她发觉了一个好玩的现象:母亲在鸡窝旁垒了一条高1米、长约10米的小土坡,母亲在喂小鸡时,不是将米粒全撒出去,而是走一步,在地上撒几粒米,当小鸡吃完从前撒的米粒后,母亲就再撒几粒米。
小鸡开头还步履蹒跚,渐渐地步伐变得轻快起来。
母亲连续一边撒米粒,一边加快步伐往小坡上走去,小鸡也跟着母亲,亦步亦趋走上了小坡顶端。
她不解地问母亲,为什么不把米粒全撒到小坡上,那样会省很多时间。
母亲告知她:“假如把米粒都撒到小坡上,按小鸡目前的力量,是很难走到顶端的,只有一步一步引导,它们才能最终到达目标。
就如你如今一样,正处在人生的关键处,不能因一时不顺而颓丧,更不能一蹴而就,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才能实现最终目标。
”母亲的话,让拉加德心里亮堂起来,对母亲说:“您是在告知我,要想实现大幻想,先要实现一个个小幻想,幻想最终才会被放大。
”从今,拉加德始终脚踏实地往前走。
最终在20xx年胜利当选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成为该组织历史上首位女性总裁。
胜利不是一蹴而就,胜利路上处处布满荆棘,不能由于一时的失意,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哲理小故事及感悟3跌倒了,爬起来一生中,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经受过了很多事情,当然,也曾跌倒。
在这些跌倒的时候,你曾爬起来过吗?有些人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地爬起来向着目标前进;有些人跌倒以后不爬起来,而是等着别人来帮他,这样的人,一辈子都不会从失败中走出来。
苏格拉底的哲理小故事及感悟(通用8篇)苏格拉底的哲理小故事及感悟篇一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家苏格拉底,有一天,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里漫步,一边走,一边聊天。
忽然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冲了出来,对苏格拉底打了一棍子,就逃去了。
他的朋友立刻回头要去找那个家伙算账。
但是苏格拉底拉住了他,不准他去报复。
朋友说:“你怕那个人吗?”不,我绝不是怕他。
”人家打了你,你都不还手吗?”苏格拉底笑笑说:“老朋友,你别生气。
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还它一脚吗?”心底无私天地宽,有博大的胸怀,方能吞吐日月,收放自如!太计较得失、荣辱,人生之路也便越走越窄了!一天,一位熟知苏格拉底生活节俭的人突然在集市上发现他全神贯注打量几件俗气的陶器,颇觉惊讶,便上前问道:“苏格拉底先生,您今儿哪来的雅兴?”苏格拉底回答道:“我向来有兴趣的是,看看市场上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
”不要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而要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即使只花一分钱,也是昂贵的。
有一回,苏格拉底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
”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
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
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
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
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关于哲学道理的小故事精选人生如寄,一切都将过去,没有人能在岁月的苍穹里划一道不灭的痕迹。
不管你是意气风发,还是平淡落寞,都将被搜罗在历史的尘埃中。
流云过千山,本就一场梦幻。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哲学道理的小故事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于哲学道理的小故事精选篇一:误会的开始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青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个孩子。
他忙于生活,又忙于看家,没有人帮忙看孩子。
因而他训练了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孩子,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狗照顾孩子。
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不能回来。
第二天才赶回家,狗立刻开声出来迎接主人。
他把房门打开一看,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
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大怒之下,拿起刀来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
之后,突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又见他从床下爬了出来,于是抱起孩子,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
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没有了,旁边有一只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
原来,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
这真是可悲的误会。
误会往往人在不了解、不理智、无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体谅对方,反省自己,感情极度为冲动的情况下所发生。
误会一开始,即一直只想到对方的千错万错,因此,会使误会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关于哲学道理的小故事精选篇二:解法规则某君上馆子去吃鲱鱼,加工的地方摆事实满了活蹦乱跳的鲱鱼,剖开了的鲱鱼,油炸、酱制、椒炒,别说吃,看着也是享受。
某君坐定一望,对面墙上有一条醒目的大字,“最挑剔的人,对这儿的鲱鱼也无可指责——密尔顿”。
某君大吃一惊:呀,著名作家密尔顿还给题了词呢!怪不得这儿的厨师、服务员一个个都显得自豪呢。
他问女掌柜:“真是密尔顿先生题的词么?” “是呀,是我家老板写的。
”“王婆卖瓜”历来为贬意,但不必遵循习惯,而去造就自己的规则。
哲学道理小故事只有明确自己的意义,进而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事,走自己应该走的路,面对困境时,活出意义来,才可能过上的生活,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道理小故事。
哲学道理小故事1:奶牛和枯树一头奶牛被送进了屠宰场,屠夫把它绑在一棵枯树上,枯树感慨地说:“看你们奶牛多不幸,年轻力壮的时候供人类喝奶,老了无用就会被杀掉,真可怜。
”奶牛答道:“我不觉得可怜呀。
”“我不信你就一点也不憎恨人类。
”“我为什么要憎恨,人类给了我住处和丰厚的食物,我理应有所回报!”“你说的话让我很惊讶,对即将杀死你的人类,你竟然还抱着感激的心态?”“是的,我只有抱着感激的心态,才能活的快乐,如果我在产奶的时候,就开始憎恨人类,而不给他们奶,他们会早早把我杀掉,命运既然无法改变,不如调整心态安然接受。
”枯树还是无法理解奶牛的想法,它想要为自己的命运争取点什么,哪怕是一点点的机会,它也想改变现状,于是它努力地挣扎出土里,露出它硕大的根部。
有一天一个艺术家看见了它,很惊喜,把它挖走了。
不久它在艺术家手里变成了艺术品,很快它的价值高过了黄金,它也因此成名,在众多人前来观赏它的时候。
它总是在想要是奶牛像它一下努力去改变现状会怎样?哲学道理小故事2:推捏包块妻子去年洗澡时,穾然发现脚背上与小腿交汇处偏内侧点皮下有-凸起小包块。
用手捏不痛不痒,有中指般大小,象似瘤子。
到看医生,医生询问检查后说:"这是良性肿瘤,只有手术切除,再无更好办法!"现如今一个感冒都得花一二千元,这开刀切除那不得上好几万元?妻子忧心忡忡!而正在网上学经络养生的丈夫,对照经络穴位图,却有板有眼,煞有介事地说道:"这是中封穴位,经过此穴的经脉是足厥阴肝经。
这包块是属气血不通淤积所至,只要疏通肝胆气血,经络畅通就自然消除。
"于是,蛮有信心地给妻子推拿按摩,每晚-次。
手法多样,刮,推,捏,敲,揉,拧,拍,摩,按齐用上。
每晚都汗流夹背,一个月下来包块除变软了一点外,根本就没任何的消退迹象,反而倒有增大往外扩张的趋势。
哲理小故事及感悟(15篇)哲理小故事及感悟1恩怨都要讲分寸为人狐疑是个坏毛病,自个儿苦恼活该。
为官狐疑很麻烦,小则误身,大则误国。
战国晚期,张仪赴楚相家陪酒,遭疑偷了楚相一块玉璧,被拘起来掠笞数百,他抵死不认。
后来张仪当上秦相,写信警告楚国宰相:“当初我陪着你喝酒,并没偷你的玉璧,你却鞭打我。
你要好好守护住你的国家,我反而要偷你的城池了!”国事、家事、私人恩怨,杂七杂八难以分得清楚,无非都是因果报应,前有楚相有罪推断乱施家法,后有张仪公报私仇,楚国由此被强秦戏弄,丢城失地。
张仪之后,范雎重演了一遍因狐疑而乱施家法的恩仇故事,不一样的是范雎恩怨分明,报仇也极讲分寸。
范雎是魏国人,游说之士,周游列国无人赏识,便回到魏国,寄身中大夫须贾门下寻求进身机会。
须贾奉命出使齐国,范雎随行,几个月下来,使命并未完成。
齐襄王知道范雎有辩才,送给他十斤黄金及牛肉美酒。
须贾知道后,恼怒嫉妒,疑心丛生,回国将小报告打给魏相魏齐,说范雎出卖情报换取黄金。
当时,齐威正在参加一个宴会。
他一听到密探的消息,就不分青红皂白地下令刑讯逼供,并用刺板殴打范雎,不给他自卫的机会。
当范雎看到他的生命即将结束时,他装死以逃避。
齐威命令人们用垫子把范雎扔到马桶上,并让客人轮流在范雎身上撒尿。
身为相国,魏齐鼓动众人辱“尸”,品德该打负分。
这番流氓酷吏举止,便埋下了他日后走投无路自取灭亡的祸根。
范雎忍着羞辱,继续装死,直到无人之际,方才开口对看守说:“你放走我,我日后必定重重地谢你。
”看守倒是颇存怜悯之心,请示魏齐把“死尸”扔掉算了。
魏齐因折磨人而快乐得忘乎所以,喝至酩酊大醉,批准看守的提议,范雎得以逃脱。
范雎历尽惊险逃至秦国,说动秦昭王——《芈月传》里的公子稷,当上秦相。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范雎告诉前主人、魏国使臣须贾:“给我告诉魏王,赶快把魏齐的脑袋拿来!不然的话,我就要屠平大梁。
”有强秦做后盾,魏国惹不起,又顶不住,魏齐只得亡命赵国,却经不住秦昭王也出头为范雎报仇,被迫刎颈自杀。
有哲理的故事及启示30篇有哲理的故事及启示30篇有哲理的故事及启示〔一〕:不要酬劳的农夫获得的酬劳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民。
一天他在田间劳作时,听到附近传来哭喊声。
他放下农具跑过去,发现是一个小孩掉到了粪坑里。
弗来明忙把这个小孩从死亡边缘救了起来。
第二天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门口,车上走下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个被救小孩的父亲。
绅士说:;我要答谢你,是你救了我孩子的性命。
农夫说:;我不愿意所以理解到什么酬劳。
就在这时候,农夫的儿子从茅屋里走过来,绅士问:;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说:;是。
绅士说:;我们来一个协议。
让我带他走,并让他理解良好的教育。
假设他能像他父亲一样,将来必须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
农夫容许了。
之后,农夫的儿子从英国的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他就是盘尼西林〔青霉素〕的制造者。
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了肺炎,是什么救活了他呢?是盘尼西林。
那绅士是谁?英国上议院议员丘吉尔。
他的儿子是谁?英国;二战时的首相丘吉尔爵士。
哲理:朴实善良的苏格兰农夫救人之急,不求厚报,凭着做人的本能做了一件好事,竟给自我的孩子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又由于自我孩子的成就,医治了绅士的儿子即之后成为;二战首相的丘吉尔爵士;一个普通农夫的一点点善良,竟然能给世界带来如此重大的变化,善莫大焉。
有哲理的故事及启示〔二〕:精卫与乌鸦传说上古炎帝之女到海中游玩,不幸溺水身亡,遂化身为鸟,名曰精卫。
精卫为了报前世之仇,每日不辞劳苦,衔着石块投入大海。
宣誓要将大海填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矢志不移,被世人奉为持之以恒的楷模。
这一天,精卫正在忙碌,突然看见一只乌鸦从身边飞过,口里也衔着一颗石子。
;难道乌鸦也要学我填海吗?精卫心里纳闷,就尾随着乌鸦,只见乌鸦落在一处悬崖上,那儿立着一个装着半瓶水的玻璃瓶,乌鸦细心地将石子丢进瓶子里,瓶中的水上升到了瓶口,乌鸦快乐地喝了一口水,精卫不由得哑然失笑,鄙夷地说:;哼,可是是雕虫小技罢了!乌鸦瞅了一眼精卫,悠然地又喝了一口水,;啧啧嘴说:;尊敬的精卫鸟,我的目标确实很普通,但它是实实在在的,您整天奔波,却可曾想过这样一个事实吗?就是在这个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是地球面积的2.5倍,海洋容积也是陆地容积的10倍,也就是说,即使您能够把陆地全部都扔到海里去,地球上也只会是一片汪洋您远大的目标实际上是不可能完成的。
有深刻寓意的哲理小故事(优秀8篇)带有哲理小故事篇一有一只小公鸡在散步时,遇见一只蜗牛。
小公鸡想吃了蜗牛,可蜗牛把身体缩在硬硬的壳里,小公鸡很难下嘴。
小公鸡想了想对蜗牛行了一个礼说:“蜗牛先生,你真酷,身上的壳可真够时尚的。
”蜗牛听了夸奖很骄傲,它伸出一点点头说:“这其实不算什么,我还有个不为人知的绝技。
”“真的吗??”小公鸡惊讶地问。
“你不信?”小蜗牛有点生气,大声说:“喂!呆头呆脑的小公鸡,你听好了,我的绝技就是能一边走一边留下一条印记,不仔细看谁也看不见,这样我就不会迷路了!”小公鸡听了连连摇头说:“这……我可不信,除非亲眼所见。
”“这有何难!”蜗牛说着探出了身子,背着重重的壳向前走去,果然在它身后出现了一道淡淡的水印。
小公鸡高声赞美着。
蜗牛更自豪了,把身体大半伸出了壳外,还没等炫耀,小公鸡一下子扑上来把蜗牛给吃了。
博士篇二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
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
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博士生也内急了。
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
哲学小故事及哲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哲学无处不在。
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决策和行为。
接下来,我将为您讲述几个哲学小故事,并一同探讨其中蕴含的哲理。
故事一:盲人摸象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
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
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
”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
“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来。
“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
”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
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却嘟嚷:“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
”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大象真正的样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不能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妄下结论。
我们应该以全面、客观的视角去认识事物,避免陷入主观和片面的误区。
每个人所接触到的只是事物的一部分,只有综合众人的观点,才能更接近事物的真相。
故事二:买椟还珠有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打算把它卖出去。
为了能卖个好价钱,他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
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
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
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
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
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
”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只看重外表而忽视内在价值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被事物华丽的外表所迷惑,而忽略了其真正的价值。
无论是选择物品还是判断事物,我们都应该注重其本质和内涵,而不仅仅是外在的包装和形式。
哲学小故事〔优秀8篇〕哲学小故事篇一这是伦理学家的问题——你要觉得痛苦,那就怪著名的哲学家 Philippa Foot 提出了它。
这个实验有很多变体,但最早是出现在 Foot 1967 年发表的论文《问题和教条双重影响》中。
假设你在一个铁轨变道闸的控制杆前,远处有一辆失控的火车冲来。
铁轨在你这里一分为二,一边有5个人,一边有1个人。
如果你什么都不做,火车某死5个人,但如果你选择变道,某死一个人,你怎么选。
对于功利主义者来说,杀掉那一个人情有可原。
而康德学派那么认为人不能作为利益的代价,道德的判断不是根据结果,而是动机,他们会提出你不能把那1个人作为另外5个人获救的的代价。
所以,你应该什么都不做。
在这个思想实验的另外一个版本里,没有分叉路,而是多了一个围观的超级大胖子,这个喜欢看煎蛋的胖子的死可以完全挡住火车而救下这5个人,所以,你会不会把胖子推倒铁轨上?这个思想实验揭示了道德判断的复杂性,在杀一个人和看着一群人死之间做抉择——一个永远胶着在我们的法律、行为、科学研究、政治和战争之中的道德问题。
「正义」和「邪恶」永远不是听上去的那么简单。
哲学小故事篇二两个人拖着很重的皮箱到了公交车站等车,年长一点的对年轻的说:“你出汗了,擦擦吧,〞年轻的就用手抹着额头上的汗水,一中年人经过看到了这一幕,从口袋里拿出一包面巾纸递给年轻人说:“给,用这个擦!〞年轻人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中年人:“多少钱?〞中年人说:“不要钱,给你拿去擦汗!〞年轻人仍旧固执的说:“你就说多少钱吧?〞中年人依旧说:“要什么钱,就是送给你擦汗!〞年轻人看了年长一点的人一眼,年长一点的人暗示的摇了摇头,年轻人很干脆的说:“不要!〞中年人上下仔细打量了一下年轻人,又打量了一眼年长一点的人,心里在说“看这两个人也不像是有钱的主,再说了有钱人也不会费这么大的'劲自己拖着这么沉重的包箱,中年人再次把面巾纸递到年轻人的面前:“拿着吧,真的不会要钱的!〞年轻人把脸扭向一边,一副懒得打理的样子摆着手说:“不要,快拿走!:〞中年人有些生气了扭头就走:“不要拉倒,好心当成驴肝肺了!〞没走多远就听着年轻人跟年长一点的说:“真是要了他的那点纸,还定要讹咱多少钱呢!〞那年长一点附和着:“就是,多亏了没要,哪有白给的东西!〞中年人回头站那了好一会,直到那两人上车走了才转回身叹了口气走自己的路了。
哲理小故事和感悟(精选15个)哲理小故事和感悟 1有个发行环节的商人来我们出版社要我编辑的书,发行部的头儿要我过去介绍一下书的卖点。
谁知我还没有说上几句话,那个年轻气盛的商人没搞清楚我是编辑,还以为我是发行科的人员呢,拿话堵我说:“像你这么糟糕的发行人员,还敢向我推销书啊!”一般人遇到这事可能会生气,可能会辩解,也可能更加卖力地宣传自己的书。
我只是心里咯噔了一下,就马上想到策略,于是微笑着对那个小老板说:“是啊,人家说只有糟糕的发行员,没有糟糕的书。
像你这么优秀的商人,一定知道如何宣传推销好这本书吧!”我一副虚心请教的样子,老板一高兴就拿起书,一页一页研究起来,不停地找这本书的优点,告诉我,第一应该怎样,第二应该怎样……说着说着,老板发现自己上当了:“哎!这是你的问题,怎么变成我的问题了呢?你很狡猾,很有前途,干脆,到我公司去做吧?”本来我是向他推销我的'书的,结果,变成发行商自己发掘书的卖点了。
这就是反向思维中转移问题法的魅力了。
去年6月,有个喜欢赖账的人通过朋友向我借了5万元钱,说好了一年内还的,但是一年到期后,他连提都没提。
我怕他万一不还了,怎么办呢?之前让他打过一张借条,但是却找不到了。
向他要吧,空口无凭,所以很发愁。
我想了一下,还是运用了我擅长的逆向思维办法,给那个朋友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尊敬的某某先生,一年前你向我借了10万元,现在我手头有点紧,急需钱用,您能尽快把钱还给我吗?第二天,就收到了他的回信:很感谢您借钱给我,我一定会及时还给你的。
但是,我想你是不是记错了,当时你借给我的是5万元。
而且随信还附了一份借据的拍摄图片。
这下子我的心就放到肚子里了,我不是想立刻要回钱,我要的就是这个证明啊!有了借据,就不怕他不归还了。
我信奉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话:“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主要是脖子以上的区别——思维方式决定一切!”应用逆向思维,经常将问题“倒过来想”,也许你会发现,其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和烦恼。
哲学小故事及感悟(八篇汇总)
哲学故事与感悟一、《袋鼠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
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
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很难说。
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心得: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
哲学故事与感悟二、《出门》
古时候,有两个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
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都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又换左手。
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
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心得:在我们人生的大道上,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
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在前进的道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哲学故事与感悟三、《鱼王的儿子》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
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个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
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
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
心得: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哲学故事与感悟四、《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呢?
扁鹊答:“长兄,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
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
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哲学故事与感悟五、《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
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心得: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
哲学故事与感悟六、《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
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
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
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
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
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心得: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哲学故事与感悟七、《所长无用》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
他想迁到越国去。
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
”“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
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心得:一个人要发挥其专长,就必须适合社会环境需要。
如果脱离社会环境的需要,其专长也就失去了价值。
因此,我们要根据社会得需要,决定自己的行动,更好去发挥自己的专长。
哲学故事与感悟八、《救人》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
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
可上尉并没有立刻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哪儿。
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
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
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心得: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