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28.01 KB
- 文档页数:2
黑龙江医学第43卷2019年第5期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Vol.43No.5May.2019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刘凯,郭天利,庞慧,李春艳,唐东霞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二区,河南焦作454001摘要:目的分析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80例于2015年10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40例。
给予研究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增加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给予对比组常规化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比组(65.00%),研究组药物安全性明显高于对比组,且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疾病控制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药物安全性,有效减轻患者疾病痛苦,具有进一步研究意义。
关键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doi:10.3969/j.issn.1004-5775.2019.05.005学科分类代码:320.67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BClinical Analysis of Apatinib Mesy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LIU Kai,GUO Tian-li,PANG Hui,et al.//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Oncology,Jiaozuo Second People’s Hospital,Jiaozuo,Henan,454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patinib mesy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Methods80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from October,2015to November,2017were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with40patients in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patinib mesylate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87.50%)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5.00%).The safety of drug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level of serum tumor marker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 Apatinib mesylat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an improve the disease control,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increase the safety of drugs,and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pain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It has the significance of further study.Key words:Apatinib mesylate tablets;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Clinical efficacy肺癌是世界上常见癌症之一,位于我国城市高危恶性肿瘤疾病中首位,在所有细胞型肺癌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占80%左右。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杨涛;李一辉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8(034)007
【摘要】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
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两组.参考组予以常规化疗治疗,试验组在
此基础上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病情缓解率,以及治疗前后卡氏评分情况、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病情缓解率明显高于参考组;试验组治疗后卡式评分、生活质
量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参考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页数】2页(P80-81)
【作者】杨涛;李一辉
【作者单位】650000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肿瘤科;650000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肿瘤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J], 陈二洪;陈志成;陈敏玲;车明英
2.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J], 金元虹;潘炯伟
3.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价值探讨 [J], 王彦超;郑艳清;李清琛;孙莹;张文东
4.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J], 赵伟
5.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观察 [J], 郭红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广泛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本文将从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的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对其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
一、药理作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它通过抑制EGFR受体的自身磷酸化,阻断受体激酶活性,并阻断信号转导通路,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增加,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还能够通过抑制肿瘤微血管生成、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从而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营养供给,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二、临床疗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临床研究表明,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EGFR敏感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在一项III期临床试验中,与化疗方案相比,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组的总生存期明显延长,且具有更高的肿瘤缩小率和长时间的疾病控制率。
对于经过一线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甲磺酸阿帕替尼片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一些研究显示,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三、安全性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安全性较好。
临床研究表明,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疲劳、皮肤干燥等,一般为轻至中度不良反应,可通过调整剂量或对症治疗有效控制。
相比于传统的化疗方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的不良反应更轻,耐受性更好,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四、临床应用前景甲磺酸阿帕替尼片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报告选择2021年8月份到2022年8月份我院纳入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之上,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水平。
结果:对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可得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指标均有所提升,同时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进行比较可得知,观察组是3.33%,对照组是20.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过程当中,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增加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更好改善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临床当中较为常见,死亡率比较高,给患者身体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此种疾病的早期症状比较隐匿,很多患者发展已经进入到晚期,特别容易出现转移,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1]。
在临床常规治疗过程当中,主要采用铂类两联化疗方案治疗方法,受耐药性带来的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不良反应比较多,由于研究的深入,涌现了多种新型药物。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肿瘤细胞增殖起到阻断作用,为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8月份到2022年8月份我院纳入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是16:14,年龄下限为45岁,上限为78岁,平均年龄是(57.68±7.46)岁。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9 年第 6 卷第 2 期2019 Vol.6 No.225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刘 建,张 静,侯 娜,瞿 娜,李 平(山东保法肿瘤治疗股份有限公司泰美宝法肿瘤医院,山东 泰安 271500)【摘要】目的 研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采取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实行紫杉醇单药化疗,实验组患者实行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差异。
结果 实验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MMP-9、CEA 、VEGF 、CYFRA21-4和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将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应用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展现更为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25.02此文计算实验对比目标收治的6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报道和评价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数据计算目标,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一组32例,参照组男15例,女17例;平均年龄(67.21±3.21)岁;实验组男16例,女16例;平均年龄(67.87±5.21)岁。
参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参照组予以患者紫杉醇单药化疗,第1日静脉滴入 75 mg/m 2,三周之后进行一次重复治疗。
实验组予以患者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每天口服一次,850 mg/次。
两组患者均进行一个月治疗。
1.3 观察指标统计研究6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9)、CEA (血清癌胚抗原)、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YFRA21-4(细胞角蛋白19片段)。
甲磺酸阿帕替尼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摘要】背景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无驱动基因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二线及以上方案治疗失败后尚没有一个标准的治疗方案,这类患者的预后往往并不理想。
这就亟需探索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二线及以上治疗后转移/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收治的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后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每天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500mg,每28天为一个周期,直至出现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或疾病进展。
评价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并统计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及药物不良反应。
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结果共计4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的ORR为13.3%,DCR为82.2%;中位OS为6个月(95%CI:2.6-9.4),中位PFS为3.7个月(95%CI:2.0-5.4)。
Cox多因素分析表明,ECOG(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评分、年龄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为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 < 005),同时ECOG评分也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指标(P < 005)。
最常见不良反应分别为高血压(46.7%),手足综合征(28.9)和口腔黏膜炎(26.7%)。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三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共46例,纳入的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口服治疗,以期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本组46例患者均能进行疗效评价。
无间质性肺炎发生,其中1例因Ⅲ度皮疹停药。
结论:阿帕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不良反应尚可耐受,多数患者经暂停给药、下调剂量及支持对症治疗得以控制及逆转。
标签:阿帕替尼;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疗效近年来,随着抗血管生五垂芍物的发展,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受体信号通路的抗肿瘤药物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其中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制剂[2],其可高度选择性结合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ATP结合位点,阻断下游信号转导,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3-4]。
1 对象与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三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8市癌的患者共46例,纳入标准主要为:1)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2)既往接受过化疗、靶向等三线治疗后,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病情进展;3)至少存在一处可测量病灶。
排除标准:1)ECOG评分≤2分,初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既往神经或精神病史;3)存在严重呼吸、心血管和肝肾疾病。
2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6例口服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访截止2017年6月,客观缓解率为19.56%,疾病控制率为54.34%,中位无进展牛存时间为3.5个月。
不良反应主要为高血压、皮疹、蛋白尿、疲乏、恶心、呕吐、血液学毒性等,多数为Ⅰ级或Ⅱ级,多数患者经暂停给药、下调剂量及支持对症治疗得以控制及逆转。
2.1 临床疗效分析三组口服不同药物剂量组中,随着口服药物剂量的增加未见有更长的PFS (F=0.641,P=0.532)(表一)。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赵莉娟作者单位:45400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ʌ摘要ɔ目的㊀探究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㊀选取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4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辅以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㊁基质金属蛋白酶-9(MM P -9)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E G F )两指标.结果㊀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存在显著(p <0.05)差异;对照组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3%;两组患者治疗后MM P -9㊁V E G F 均有显著(p <0.05)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好,观察组治疗后的MM P -9为(1000.77ʃ131.82)n g /m L ㊁V E G F 为(251.84ʃ45.43)n g/L .结论㊀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可以有效地缓解其病痛,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ʌ关键词ɔ甲磺酸阿帕替尼片;非小细胞肺癌;晚期ʌ中图分类号ɔR 181.3+2㊀㊀㊀㊀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B ㊀㊀㊀㊀㊀ʌ文章编号ɔ1004-5511(2018)02-0080-01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选取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4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辅以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观察组23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5-78岁,平均(55.21ʃ3.14)岁;肺癌类型为鳞癌10例,腺癌13例;I I I B 期9例,I V 期14例.对照组23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7-76岁,平均(57.32ʃ3.26)岁;肺癌类型为鳞癌11例,腺癌12例;I I I B 期8例,I V期15例.受试患者均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排除K a r n o f s k y 评分<60;排除预计生存期<2m o n t h .所有受试患者均签署同意书.1.2㊀方法对所有受试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控.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法,所用药品为紫杉醇,(海口奇力制药有限公司,H 20053005)175m g /m 2;顺铂(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H 37020524)75m g/m 2,一个疗程3周.观察组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常规化疗法,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江苏恒瑞医药H 20140103)每天450-500m g ,3周一个疗程.治疗前后时刻监测患者血压㊁心率等,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3㊀观察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 P -9)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E G F )等均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酶标仪采用罗氏M o d u l a rP P E ,及其配套试剂盒.具体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1.4㊀统计学方法观察获得所有数据均采用S P S S22.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数据表示形式为 x ʃs ,x 2进行计数分析,p <0.05表示两组之间差异显著.2㊀结果2.1㊀受试患者临床效果比较分析如表1所示,两组受试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情况.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存在显著(p <0.05)差异;对照组5例无效,7例有效,11例显效,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2例无效,9例有效,12例显效,总有效率为91.3%.说明,观察组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常规化疗法较常规化疗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更好,效果更明显.表1㊀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分析组别无效有效显效有效率(%)对照组(n =23)5(21.7%)7(30.5%)11(47.8%)18(78.3%)观察组(n =23)2(8.7%)9(39.1%)12(52.2%)21(91.3%)x 2值4.872P 值<0.052.2㊀受试患者治疗前后主要指标MM P -9㊁V E G F 对比分析如表2所示,两受试组治疗前后MM P-9㊁V E G F 具体情况.在MM P -9中,两受试组治疗前差异不显著(p >0.05),治疗后均与治疗前存在显著(p <0.05)差异,且观察组差异更显著.V E G F 指标中,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p <0.05)显著,且治疗后与治疗前均存在显著(p <0.05)差异.说明,两种方法均能改善患者体内MM P -9㊁V E G F 指标,但观察组辅以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效果更显著.表2㊀两组患者主要指标分析组别MM P -9(n g/m L )V E G F (n g/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 =23)1799.23ʃ123.171539.01ʃ128.89∗761.67ʃ52.42532.23ʃ47.89∗观察组(n =23)1808.28ʃ158.141000.77ʃ131.82∗752.71ʃ49.08251.84ʃ45.43∗T 值0.0315.3710.0029.576P 值>0.05<0.05>0.05<0.05㊀㊀(∗P <0.05,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3本研究中,通过比较观察组采用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辅以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法与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法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主要指标MM P -9㊁V E G F 的变化情况发现,观察组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法的临床效果显著(p <0.05)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法,对照组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3%;两组患者治疗后MM P -9㊁V E G F 均有显著(p <0.05)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好,观察组治疗后的MM P -9为(1000.77ʃ131.82)n g /m L ㊁V E G F 为(251.84ʃ45.43)n g/L .说明,观察组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常规化疗法较常规化疗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更好,效果更明显.参考文献[1]㊀周媛,时秀菊,马霞.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2):38-40.[2]㊀戴宇翃,王建华,付强,等.盐酸埃克替尼治疗19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不良反应[J ].中国肿瘤,2015,24(2):149-154.[3]㊀李旭,张翠翠,谭红叶,等.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2):91-93.[4]㊀万欣,王军,吴凤鹏,等.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21(19):1538-1543.[5]㊀黎启菊.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 ].医药前沿,2017,7(1):9-10.08。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王可【摘要】目的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选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患者采取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紫杉醇单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身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总缓解率(58.1%)明显高于对照组(32.3%),卡氏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且这一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34【总页数】2页(P52-53)【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不良反应【作者】王可【作者单位】盘锦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辽宁盘锦1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是一类高发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且病死率极高[1]。
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类,临床上以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其发病率占到所有肺癌类型的80%,而非小细胞肺癌又可分为大细胞癌、鳞癌、腺癌三大类[2]。
非小细胞肺癌在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难以被发现和诊断,许多患者一经发现已发展到晚期。
晚期肺癌患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仅能通过化疗延缓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3]。
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对收治的部分晚期肺癌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现就其疗效和作用机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选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任磊发表时间:2019-07-01T11:42:25.59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作者:任磊[导读] 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任磊(大庆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大庆163000)摘要: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研究我院2017年3 月至2018年7 月收治的6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研究组33例,参照组32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添加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分析不同用药后患者治疗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研究组为78.79%,显著多于参照组56.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肠道反应、白细胞降低与血小板降低等情况发生率上,研究组各项明显少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与安全更为理想。
关键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肺癌是一种发病率、病死率高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且其治疗难度大。
非小细胞肺癌较为常见,约占全部肺癌种类的五分之四,由于此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进展隐匿,发现时多已进入中晚期。
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根治非小细胞肺癌的措施,多用放化疗延缓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
甲磺酸阿帕替尼是一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抗肿瘤药物,可用于治疗胃癌、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肝癌。
该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6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观察并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该院我院2017年3 月至2018年7 月间收治的6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纳入标准:①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且临床分期为III B 期、IV 期;②行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血红蛋白(Hb)≥80 g/L、白细胞(WBC)≥4×109L,血小板(PLT)≥80×109;③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目的观察并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2组,各34例,实验组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紫杉醇单药治疗方案。
观察并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及MMP-9、VEGF、CYFRA21-4以及CE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在MMP-9[实验组(1 798.30±240.39)ng/mL,对照组(1 789.31±245.05)ng/mL]、VEGF[实验组(745.21±58.54)ng/L,对照组(745.52±58.19)ng/L]、CYFRA21-4[实验组(7.56±1.23),对照组(7.55±10.21)]以及CEA[实验组(22.31±2.95),对照组(22.51±2.21)]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MMP-9[实验组(1 008.41±80.04)ng/mL,对照组(1 459.32±115.06)ng/mL]、VECF[实验组(285.33±35.20)ng/L,对照组(543.52±44.21)ng/L]、CYFRA21-4[实验组(4.48±0.45),对照组(5.84±0.65)]以及CEA[实验组(14.42±1.14),对照组(19.14±1.6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結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评价目的研究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化疗组,各42例。
常规化疗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研究组在常规化疗组的基础上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
比较两组的总缓解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卡氏评分。
结果研究组的总缓解率高于常规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卡氏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且可减少常规化疗出现的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patinib Mesylat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Methods 84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August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routine chemotherapy group,4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routine chemotherapy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hemotherapy regimen,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Apatinib Mesylate Tablets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chemotherapy group.The total remission rate,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and the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Cartesian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remiss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chemotherapy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erence (P<0.05).The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Cartesian score after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chemotherapy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erence (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chemotherapy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erence (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patinib Mesylat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s exact,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and reduce the side effects of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safe and effective,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Apatinib Mesylate Tablets;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Clinical effect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的常见类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非常高。
据相关统计调查显示[1],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中占比超过85%,患者存在胸痛、咯血、咯痰、咳嗽等多种临床表现。
我国是肺癌高发国家,此病症已经严重威胁了居民身体健康,所以必须提高重视程度。
由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隐匿,因此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2]。
目前临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主要采用含铂类药物两药联合方案,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是有研究DOI:10.16662/ki.1674-0742.2020.35.075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价值探讨王彦超,郑艳清,李清琛,孙莹,张文东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化疗科,山东济南250010[摘要]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该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11月,共方便选择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将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将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
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与参照组16.00%对比明显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332,P>0.05);研究组患者疾病治疗总缓解率74.00%与参照组52.00%对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0,P<0.05);研究组患者内皮生长因子(296.35±24.31)ng/L、基质金属蛋白酶-9(1018.96±74.03)ng/mL、癌胚抗原(14.32±0.92)ng/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指标水平(4.29±0.44)ng/mL与参照组(500.97±46.01)ng/L、(1461.23±108.31)ng/mL、(18.21±1.74)ng/mL、(5.66±0.87)ng/mL对比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04、23.837、13.975,9.936,P<0.05)。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随机、
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
张力1史美祺2黄诚3刘晓晴4熊建萍5陈公琰6刘巍7
刘文超8张沂平9 李凯10
1 510060 广州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2 210009 南京 江苏省肿瘤医院
3 500032 福州 福建省肿瘤医院
4 100071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院307医院
5330006 南昌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标准含铂两药化疗方案的疗效己达平台期,针对受体酷氨酸激酶的靶向治疗是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热点,以EGFR为主要靶点的单靶点药物(EGFR-TKI)显著延长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但主要是对存在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有效。
以VEGFR和EGFR为主要靶点的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均可显著延长NSCLC患者的PFS,但无明显生存获益,迄今为止,贝伐单抗是唯一获批用于NSCLC的抗血管生成药物。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
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
作者:张力, 李凯, 史美祺, 黄诚, 刘晓晴, 熊建萍, 陈公琰, 刘巍, 刘文超, 张沂平
作者单位:张力,熊建萍,陈公琰,刘巍,刘文超,张沂平(510060 广州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李凯(210009南京 江苏省肿瘤医院), 史美祺(500032 福州 福建省肿瘤医院), 黄诚(100071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院
307医院), 刘晓晴(330006 南昌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引用本文格式:张力.李凯.史美祺.黄诚.刘晓晴.熊建萍.陈公琰.刘巍.刘文超.张沂平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会议论文]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