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系列规划教材-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
- 格式:ppt
- 大小:14.17 MB
- 文档页数:203
《人员素质测评》教学纲要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学时与学分课程代码:1014080150,开课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第七学期开课。
课程总学时48学时,3学分。
课程总学时包括课堂讲授36学时、课程实验12学时。
(二)课程性质《人员素质测评》是通过对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外显行为的了解与分析,把握其内在素质的活动。
它已成为现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科学基础,成为企事业与政府机构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工具。
通过人员测评,可以正确认识应聘者的特长素质、一般素质与不良素质,选拔与录用到真正合乎职位要求的职员;根据对每个职员素质测评的结果,可以对全体职员进行优化调配与组合,用人所长,避人所短,取长补短,进行有针对的培训与开发;根据工作行为与素质测评结果,可以为职员的绩效管理、调动晋升、技能鉴定等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人员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技能准备,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走向实物化。
(三)教学目的该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人才测评理论并掌管人才测评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做好技能准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才测评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明确人才测评的技术操作体系和人才测评理念;熟悉人才测评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掌握人才测评的内容、各种测评方案的实施、运用情况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学会运用测评技术选拔人才。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在管理学、统计学、组织行为学的课程的基础上开设本课程。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一)素质测评导论1.教学内容(课堂讲授)(1)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2)素质测评的主要类型(3)素质测评的主要功能2.教学要求(1)掌握素质测评的概念及构成(2)了解素质测评的主要类型与主要功能3.授课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二)素质测评价值的经济分析1.教学内容(课堂讲授)(1)员工的工作效率差异分析(2)员工价值的分析(3)素质测评价值的分析2.教学要求(1)了解员工工作效率差异分析(2)掌握员工价值的差异及分析方法(3)掌握人员素质测评价值的数量分析方法3.授课学时:课堂教授2学时(三)素质测评的历史与发展1.教学内容(课堂讲授)(1)中国古代素质测评的思想与方法(2)新中国的素质测评(3)素质测评方法革命的趋向2.教学要求(1)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趋势(2)了解中国古代人员素质测评的思想与特点3.授课学时:课堂教授2学时(四)素质测评的原理1.教学内容(课堂讲授)(1)素质测评的理论分析(2)素质测评的基本理论(3)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2.教学要求(1)掌握素质测评的原理与特点(2)掌握素质测评的基本理论(3)掌握素质测评的原理与操作3.授课学时:课堂教授4学时(五)素质测评的量化方法1.教学内容(1)课堂讲授第一,素质测评的量化及其作用第二,素质测评量化的形式第三,测评资料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第四,差异检验的方法(2)实验内容关于素质测评的量化方法的案例分析与讨论2.教学要求(1)掌握测评数据统计的基本内容及方法(2)掌握测评数据的分析(3)了解测评量化的形式与特点3.授课学时:课堂教授6学时,课程实验2学时(六)素质测评内容标准化1.教学内容(课堂讲授)(1)素质测评的内容、目标与指标(2)测评内容的标准化方法(3)测评内容的标准化步骤2.教学要求(1)掌握素质测评的内容与指标(2)掌握测评内容标准化的方法与步骤3.授课学时:课堂教授4学时(七)心理测验方法1.教学内容(1)课堂讲授第一,心理测验概述:起源与发展;定义;种类与形式第二,品德测评第三,气质态度测评第四,能力测评(2)实验内容关于心理测验的案例分析与讨论2.教学要求(1)了解心理测验的种类与形式(2)掌握品德测评的方法(3)掌握气质与态度测评的方法(4)掌握能力测评的内容与fangfa3.授课学时:课堂教授4学时1.教学内容(课堂讲授)2.教学要求3.授课学时:课堂教授4学时,课程实验2学时(八)面试方法1.教学内容(课堂讲授)(1)面试概述:历史与发展;概念;特点(2)面试的理论基础(3)面试的方法与技巧2.教学要求(1)了解面试的理论依据(2)掌握面试的内容、形式(3)掌握面试的方法与技巧3.授课学时:课堂教授2学时(九)评价中心技术1.教学内容(1)课堂讲授第一,评价中心概述:概念;特点第二,评价中心的主要形式第三,评价中心设计方法与应用(2)实验内容关于评价中心技术的案例分析与讨论2.教学要求(1)了解评价中心的概念及特点(2)了解评价中心的形式及其适应对象(3)掌握评价中心的设计技术3.授课学时:课堂教授4学时,课程实验4学时(十)其他素质测评方法1.教学内容(课堂讲授)(1)书面介绍信息的分析(2)履历档案的分析(3)工作取样法与实证分析法(4)绩效考评2.教学要求(1)掌握书面介绍信息与履历档案分析(2)掌握工作抽样与实证分析的原理与操作(3)掌握测评方法的选择与组合原则3.授课学时:课堂教授2学时(十一)素质测评质量分析(1)课堂讲授第一,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关联效度第二,信度:再测信度;复本信度;一致性信度;评分者信度第三,项目分析第四,其他指标分析(2)实验内容关于素质测评质量分析的案例分析与讨论2.教学要求(1)掌握效度的分析方法(2)掌握信度的分析方法(3)掌握项目质量的分析指标及其方法(4)了解其他的指标分析3.授课学时:课堂教授2学时,课程实验2学时(十二)素质测评的结果分析与报告1.教学内容(1)课堂讲授第一,数据综合方法第二,内容分析方法第三,测评结果报告(2)实验内容关于素质测评结果分析与报告的案例分析与讨论2.教学要求(1)掌握测评结果分析的内容与方法(2)掌握测评报告的形式与特点3.授课学时:课堂教授2学时,课程实验2学时三、教学方式与方法本课程以讲授为主,同时配以大量的案例分析,教学中利用启发式,探讨式,间或有课堂讨论,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员素质测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员素质测评》英文名称: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evaluation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总学时: 32 (其中理论学时: 32 ,实践学时: 0 )考核方式:考查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 30%,期末考试成绩占 70% 。
授课对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先修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劳动经济学》《管理学》教材:《人员素质测评》王淑红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参考书:《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萧鸣政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吴春华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1《人员素质测评》(第2版) 萧鸣政、库克(Mark Cook)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一、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之一,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交叉学科,是在管理学、测量学、统计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思想和原理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具有相对独立性。
在整个劳动人事学科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各主要人员素质测评方法的操作技术和操作规程,学会灵活运用各种人员素质测评工具、客观分析测评结果,使学生对人员素质测评的相关理论、方法、过程与技巧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在掌握人力资源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并为以后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本课程内容本科教学在实践性较强,要向学生完整介绍人员素质测评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使学生牢固,在此基础上系统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原理,了解和熟悉人员素质测评的各种实施方法;并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人员测评相关实践,进行人员测评评估、应用等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培养。
人员素质测评是应用性学科,因此在教学中建议使用实验教学法、模拟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
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概论[ 教学目的 ]1、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功能、心理测验五要素、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程序2、理解人员测评的作用及意义3、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历史、人员素质测评与心理测验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心理测验的概念、人员素质测评的概念、心理测验的五要素。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素质测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专业领域,需要拥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素质的测评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选择和培养适合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人才。
本文将从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道德素质三个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素质进行测评。
知识素质是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基础,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法规与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组织结构,熟悉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培训计划,掌握面试的技巧和绩效考核的方法。
在知识素质方面的测评可以通过考试、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评估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能力素质是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分析、沟通、组织和领导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与各级员工有效沟通,能够组织和协调各种资源,能够有效地领导和管理团队。
在能力素质方面的测评可以通过模拟演练、工作样本、评估中心和360度反馈等方式进行。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评估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和表现。
道德素质是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基本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员工的利益和权益,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必须具备高度的道德操守和责任感。
他们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循职业道德,保护员工的权益,维护组织的形象和声誉。
在道德素质方面的测评可以通过背景调查、道德问卷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评估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行为。
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素质测评的时候,应该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岗位要求来确定测评内容和方法。
同时,还可以参考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以提高测评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此外,还应该将测评结果与其他评估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知识、能力和道德素质。
通过综合评估的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潜力和适应能力,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人力资源管理第章人员素质测评课件 (二)
-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 人员素质测评的意义
- 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
- 人员素质测评的注意事项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管理好人力资源能够提高企业的
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
一环。
人员素质测评的意义:
人员素质测评是一种系统性的评估方法,能够全面了解员工的能力、
素质和潜力,为企业的招聘、晋升、培训和奖惩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员工的绩效和企业的效益。
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
1. 面试法:通过面试了解员工的个人情况、工作经验、专业技能和职
业规划等方面的信息,从而评估员工的素质。
2. 能力测试法:通过测试员工的专业技能、语言能力、计算能力、思
维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评估员工的素质。
3. 绩效评估法:通过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了解员工的工作能
力和工作态度,从而评估员工的素质。
人员素质测评的注意事项:
1. 测评过程应该公正、公平,不能有任何歧视。
2. 测评结果应该保密,不能泄露员工的个人信息。
3. 测评结果应该客观、准确,不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4. 测评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员工,让员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助于员工的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