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节 燃烧热能源(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 格式:doc
- 大小:265.52 KB
- 文档页数:3
1-2 燃烧热能源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了解燃烧热的概念,并能进行简洁的计算。
2.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缘由,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资源、能源、环保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热点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及查阅资料了解争辩燃烧热的实际意义。
2.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进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知道节省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展学习化学的爱好,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奇特,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异与和谐。
2.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忱,有将化学能与热能的化学学问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推断。
教学重点:燃烧热的概念及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燃烧热的概念教学过程:【引言】复习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留意事项,引入新课,我们知道物质的燃烧可以放出大量的热,那么不同的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否相等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燃烧热。
【板书】其次节燃烧热能源一、燃烧热【叙述】反应热种类: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板书】1.定义:在 101 kPa时,l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同学争辩、归纳概念要点】(1)在101 kPa时,生成稳定的氧化物。
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CO2(g),而生成CO(g)属于不完全燃烧。
又如H2燃烧生成液态 H2O,而不是气态水蒸气。
(2)燃烧热通常是由试验测得的。
(3)可燃物以lmol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4)计算燃烧热时,热化学方程式常以分数表示。
例:H2(g)十21O2 (g)=H2O(l);△H=-285.8kJ/mol【板书】2.争辩物质燃烧热的意义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把握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
【投影】【思考与沟通】应依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汇报】1、依据物质的燃烧热、燃料的储量、开采、储存的条件、价格、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综合考虑。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学习目标定位] 1.正确认识燃烧热的概念,学会利用燃烧热进行相关的计算。
2.知道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知道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和新能源的开发。
一 燃烧热1.反应热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常用符号ΔH 表示。
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其反应热为负值。
已知4 g 硫粉完全燃烧放出37 kJ 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S(s)+O 2(g)===SO 2(g) ΔH =-296 kJ·mol -1。
2.1.00 L 1.00 mol·L -1H 2SO 4溶液与2.00 L 1.00 mol·L -1NaOH 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 kJ 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1,表示其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是12H 2SO 4(aq)+NaOH(aq)===12Na 2SO 4(aq)+H 2O(l) ΔH =-57.3 kJ·mol -1。
3.已知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该反应中ΔH 表示的意义是燃烧2 mol H 2生成液态H 2O ,放出571.6 kJ 的热量。
若燃烧1 mol 氢气生成液态水时的反应热为ΔH 1, 生成气态水时的反应热为ΔH 2,则ΔH 1和ΔH 2的大小关系是ΔH 1<ΔH 2;ΔH 1=-285.8 kJ·mol -1,表示的意义是1 mol H 2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液态水,放出285.8 kJ 的热量。
4.燃烧热的概念及其计算(1)燃烧热的概念是25 ℃、101 kPa 时,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是kJ·mol -1。
(2)燃烧热的意义: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1 kJ·mol -1,或ΔH =-890.31 kJ·mol -1,它表示25 ℃、101 kPa 时,1 mol CH 4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H 2O 时放出890.31 kJ 的热量。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关于燃烧热的问题,主要是介绍了燃烧热的化学定义,为本章有关反应热的相关内容做找资料优点:一方面使得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多样化(视频,图片 音乐,动画),适合各类学习风格的学生,大范围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讨论的方式优点:提供了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听取去别人观点的 意识.小组分工协作的方式:为培养学生友谊提供了平台,同时也给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提供了很好的渠道 五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 2教师的教学准备:能源》,主要讲述了两大部分准备,另外燃烧热的还是描述能源物质的重要物理量, 可以为我们选择合适的能源提供有用的数据。
第二部分是关于能源,介绍了能源的主要种类如化石燃料 阳光 风力 流水 潮汐以及柴草等。
另外 就我国的能源现状进行了介绍,能源利用中的相关问题,以及为了解决能源危机而采取的相关措施。
这一部分中还介绍了部分新能源,如风能 太阳能 氢能地热能。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燃烧热的概念,认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 用。
过程与方法:自学、探究、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难点:燃烧热的概念 学情分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趋于多 元化.学生经常可以从电视、网络、报纸、图书等渠道,了解一部分关于能源危机,新能源,环境 污染的知识.另外,高二同学对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对新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有一定 的环保意识.同时,新时代的学生个性比较鲜明, 喜欢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 .因此,我打算通过课堂讨论4以小组为单元网上查找资料■课堂再讨论 ______ 总结的流程进行教学网络查阅读课本,填写导学案空白,并结合预习内容找出疑惑内容。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源第二节燃烧热能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燃烧热、热中和热相关概念和计算2.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了解能源的相关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效应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燃烧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燃烧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复习引入第二节燃烧热能源一、燃烧热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KJ/mol。
(一)、反应热1、概念: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
反应热用符号△H表示,单位一般采用kJ/mol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比较。
(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例如:;△H=-241.8kJ/mol表示1mol气态H2与(1/2)mol气态O2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出241.8kJ的热量。
(三)燃烧热1、概念:在101kPa时,1mol物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的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燃烧热的单位一般用kJ/mol表示。
2、注意:必须以1mol可燃物燃烧为标准;可燃物必须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
例如:1mol碳燃烧生成CO时放出的热不是燃烧热,CO不稳定,可继续燃烧生成CO2。
C的燃烧热为393.5kJ/mol而不是110.5kJ/mol。
3、表示的意义:例如C的燃烧热为393.5kJ/mol,表示在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kJ的热量。
一、2 燃烧热能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燃烧热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2.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3.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燃烧热的教学重点突出其限定条件,先给出概念再通过实例练习巩固;2.能源的教学采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素材,通过资助探究、讨论交流、分析评价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2.结合有关能源的教学,渗透资源、能源和环保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育学生关心能源、环境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重点】燃烧热概念及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燃烧热概念及相关计算。
【教学方法】探究式、讨论交流、分析评价【教学用品】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旧课复习→阅读课本了解概念→讨论分析概念要点→练习巩固→总结计算→多媒体展示素材→阅读了解能源→思考交流→总结→教学评价。
(复习)反应热的概念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导入)由于反应情况的不同,反应热可以分为多种,例如燃烧热、中和热、熔解热等,其中燃烧热的实际应用较广。
〖板书〗第一节燃烧热能源(阅读)阅读课本P7了解燃烧热的概念并分析概念要点。
〖板书〗一、燃烧热1.定义:在101 kPa时,l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单位:kJ/mol(1)要点: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可燃物的量为1mol;③完全燃烧;④生成稳定的氧化物C → CO2(g)、H → H2O(l)、S → SO2(g);⑤△H<0。
(练习1)分析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哪个是表示固态碳和气态氢气燃烧时的燃烧热的?为什么?A. C(s)+O2(g)== CO(g)ΔH= +110.5 kJ/molB. C(s)+O2(g)== CO2(g)ΔH=-393.5 kJ/molC. 2H2(g)+O2(g)== 2H2O(l) ΔH=-571.6 kJ/molD. H2(g)+1/2O2(g)== H2O(g)ΔH=-241.8 kJ/mol(练习2)对于上题B选项中如何叙述其燃烧热?〖板书〗(2)几点注意:①文字叙述燃烧热,如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或甲烷的燃烧热ΔH=-890.3 kJ/mol;②燃烧热通常由实验测得,可燃物以lmol作为标准进行测量;③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燃烧热时,可燃物的计量数为“1”。
燃烧热能源1.理解燃烧热的定义及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知道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知道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和新能源的开发。
1.燃烧热(1)定义:101 kPa时,1_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2)单位:kJ·mol-1。
(3)表示的意义如CH4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含义:25_℃、101_kPa时,1_mol_CH4完全燃烧放出890.3_kJ的能量。
2.能源(1)能源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包括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
(2)解决能源的办法是开源节流,即开发新的能源和节约现有的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3)分析教材中资料卡片并阅读教材讨论我国能源的现状:①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
②我国的人均能源拥有量:少 (填“多”或“少”)。
③近年来我国能源的利用率:低(填“高”或“低”)。
(4)现在探索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主要优势是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
[新知探究]1.如何理解碳的燃烧热概念中”稳定氧化物”的含义?指出C、H的稳定氧化物分别是什么?提示: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是指单质或化合物燃烧后变为最稳定的化合物。
所谓稳定,包含两层意思:①不能再燃烧②状态稳定,如C(s)―→CO 2(g)而不是CO(g),H 2(g)―→H 2O(l)而不是H 2O(g)。
2.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的热化学方程式有何区别? 提示: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必须是1 mol 。
[名师点拨]1.燃烧热的三要素燃烧热⎩⎪⎨⎪⎧条件:101 kPa标准:可燃物用量是1 mol结果⎩⎨⎧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物:稳定的氧化物⎩⎪⎨⎪⎧ C 元素→CO 2(g)H 元素→H 2O(l)S 元素→SO 2(g)2.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燃烧热是以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 1 mol 可燃物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故在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常出现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