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论文(大学生的价值观)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8
关于大学生成才之路的思考摘要:已是大学生的我,离实现自己的理想已经进了一步,而即将面临的是在社会上找到一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逐渐学习专业课并参与实践的同时,我已经有了自己的目标。
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对于我来说,就是告诉我怎么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从而帮助我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自己的理想,指导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关键词:理论指导认识实践自身努力我相信成为“有用之才”,这是每个人的愿望。
在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后,我也对如何成才,或者说如何成为一个有用之才,有了深刻的了解,也有了自己的认识。
在这门课的启发下我找到自己的方法,确定自己的目标,相信能通过这样的指导,成为有价值的人。
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传媒策划人,但现在作为大学生,要做的除了在专业学科知识扎实和非专业领域充实自己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就是要知道怎么做人。
也就是说要做到成为有用之才的基础就:认识与实践。
1.认识我坚信“认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尤其是在我们这样“初出茅庐”的时候,尤其是我们即将做出决定的时候。
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认识是根本办不好的。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之后,我理解到人生本身就是一个认识的过程。
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问题,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变的成熟,从而工作的出众,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得以精彩。
我的专业是传媒设计与公关艺术,要作为一个好的时尚传播者,一个成功的传媒人,人际关系是最关键的一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说道:认识是人特有的现象。
人的认识活动是由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认识关系,就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时间关系,即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价值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我们这两个概念联合起来,就是说人的关系是最为复杂的,也只有人的关系复杂,单一个认识便引发了多种关系,这些关系本身也需要人去认识,认识好这些关系才能处理好这些关系。
马哲我的人生价值思考(五篇材料)第一篇:马哲我的人生价值思考我的人生价值观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人的价值观的重要性。
春蚕的价值在于吐出自己最后一缕蚕丝,为人类提供优质的蚕茧;蜡烛的价值是为使昏暗变得光明,献出自己最后的光和热;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让零配件构成一台精密的机器,体现了螺丝钉的价值······一个人不需要活得多么成功,有多么优秀,只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自己觉能做到尽职尽责就行,做事要量力而行,但不是一遇到困难就放弃,还未经尝试的事物是不会发现它的实质的,要勇敢的去挑战,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想得到、敢不敢做!成功,只不过是一种心态,只要你想成功,并且愿意为成功付出努力,就一定不会是白白付出的。
但是如果你不去付出,那肯定是没有成功的可能了。
你幸福吗?这个答案在自己的生活中一定要是肯定的,即使现在的生活有一点苦涩,有一些酸楚与无奈,但我们也要有一个幸福的心态。
我们要生活得很幸福,要懂得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而不是上天赐予的。
那怎么去追求幸福呢?我们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学无止境永远是最真实的,同时要记得知足常乐,想要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其中一点就是要降低自己的欲望。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态度贪心就越重,人活的也会很累,相反,放下自己/ 5的欲望包袱,就会生活的很快乐。
要知道,行囊很重的人永远走不快而且走的不舒服。
过多的在乎他人目光也会使自己过得不快乐,不要去太在乎别人的眼光,但丁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点,你不可能去让全世界人只有一个观点,只有一个思想。
只有一个思想的是机器,不是人,人生之所以美丽,就是有各种各样的思想交织。
从马克思主义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摘要: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推力,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事关重要。
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尤为重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学生;价值观正文:虽然理论上人的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但是随着人们周围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着改变。
而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大学生生活学习中存在着、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
因此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因为本身强烈的好奇心和尚不成熟的自我控制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新鲜事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价值观影响大学生的不仅仅是大学期间的学习与生活,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
总的来说,价值观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1.价值观思想认识上的统一是人际关系的基石2.价值观利益上的互动和协调是人际关系的核心3.价值观信息上的沟通是健康人际关系形成的关键4.价值观实践上的一致是人际关系的保证因此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生活与发展都是相当重要的,这种重要性体现在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学习与个人交际中。
扩大一个层面来讲,由于大学生必将成为未来社会健康发展的新鲜血液,又因为受过高等教育,所以大学生必将是整个社会的中流砥柱,因此说他们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未来也不为过。
所以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培养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部分。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思想积极、乐于助人、勇于奉献,能够以大局为重,不仅仅计较个人得失,多学些本领,多掌握几种技能,适应竞争,适应社会,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认同。
同时,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明确,心系国家安全与人民安危,更加热衷于关心国家大事,并发表个人意见。
浅谈价值观的物质性——大学生应如何对待学院:****** 班级:******姓名:****** 学号:******摘要:我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革,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得到坚持和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现代社会生活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了更多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
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相继涌现,人们执着于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意识,盲目的追求个性化、差异化,不同的价值观发生碰撞。
人们忽略了价值观的物质性,无法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当代大学生在日常交往里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将就此发表作者浅显、简陋的观点。
关键词:价值观;物质性;认识论Abstract: China's society is undergoing profound historical change, in the socialist mainstream ideology has been maintained and development, social life and diverse, changing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features of the various ideas and concepts are intertwined and affect each other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Modern diversity of social life, people's thinking with more independence, choice, variability and differences. A wide range of values,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have emerged, people obsessed with their own values, their own consciousness, the blind pursuit of individuality, differentiation, different values collide.It ignores the values of the material, not available from other's point of view to think about solving problems, sharpen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 their daily interaction where contradiction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is article will be published by this shallow, simple point of view.Key words: values, material, epistemology我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革,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得到坚持和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现代社会生活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了更多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
大学生价值观的反思摘要: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借机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问题;作用;正确的价值观;一、大学生应正确理解价值、价值观的内涵价值是人类对于自我发展的本质发现、创造与创新的要素本体,包括任意的物质形态。
价值在很多领域法律价值等等。
这些价值的存在是人在不同领域发展中范畴性规律性本质存在。
哲学里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值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属于社会意识。
根据马克思哲学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价值观有导向作用。
所以大学生正确理解价值以及价值观的含义对于后面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及原因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价值观在社会的价值导向不断变化中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这种变化似乎越来越与我们传统的价值观的教育思维和教育理念相矛盾和抵触,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教育方式似乎越来越没有了说服力。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矛盾冲突。
1. 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价值观教育的冲突。
长期以来,在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上,我们始终要求他们具有坚定不移的政治思想、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和崇高而凝重的主人翁意识。
今天,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其价值观视阈重新回到了“小我”,更加看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并把自身需要是否满足作为价值取向,甚至还有实用主义、实惠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极端倾向。
2. 个人化的价值责任与传统价值观教育的冲突。
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是类似于“家国同构”的以集体、社会为整体价值本位。
而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主张个体本位,倡导对自己负责,对个人负责,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要求,以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很少考虑作为“社会我”的责任,不把“自我”的发展纳入到社会发展的整个体系中,表现出“小我”与“社会我”的矛盾与冲突。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范文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教学应把握深刻性、针对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范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范文篇一浅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专题教学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突出地面临着教学内容多、授课时间短的问题,按章节讲授教材的教学方法需要改革,教学专题教学容易抓住重点和联系现实,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和研究问题的兴趣,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授实效性的一种尝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教学应把握深刻性、针对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化教学必要性问题专题教学法是一种非常规的教学方法,它一改以往常规教学中教师按章按节讲授教材的传统,主要是教师结合社会、学生和教材实际选定几个主要问题,围绕这几个主要问题,分教师分专题进行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系统性,体现着这些年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成就,但也面临着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短等问题,而专题化教学则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授实效性的一种尝试,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化教学的必要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方面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化教学的必要性1.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实效性的需要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方法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阶段,即“以课堂为中心,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跟着教学计划走,围绕教材转,课堂上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锁定在课堂上”,[1]以教科书的章节乃至每个问题为线索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失去了自主性、主体性、能动性和参与性,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达到使学生理解、认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目标。
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考核上仍以期终闭卷考核为主,这虽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但容易导致学生走入“为考而学”、“为考而背”的应试教育的误区,无法达到通过考核强化“两课”教育功能的目的。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期末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而形成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特质和总体精神面貌的一些根本观点和看法。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期末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期末论文篇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理论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而形成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特质和总体精神面貌的一些根本观点和看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无疑要从创立这一哲学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研究入手,而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研究是由其文本、文献资料的保存、收集、整理、翻译、出版、阐释和宣传构成的,不仅在文本的编辑、理解、翻译上存在着争议,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理解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演变的形态理解方面,人们也往往存在很多分歧。
但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文献研究所具有的上述特点不应成为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总体上具有客观确定性、真理普遍性、逻辑一贯性而且具有完整系统性的理由。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思想演变发展的主线和基本的逻辑框架,勿以偏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和基本原则主张的非基本理论、非基本观点和方法、对非正式文本的研究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及对正式文本主体思想的研究,勿把马克思后来明确放弃或已经予以更新改造的思想文本当做体现马克思主题思想或基本思想的文本,勿把马克思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前那些在旧哲学影响下形成的思想和逻辑视为贯穿马克思一生的核心思想和逻辑。
马克思自1845年以后所建构和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块不可分割的整钢”,具有整体一体性和逻辑一贯性,任何割裂与肢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以偏概全理解方式都必然会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甚至会背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宗旨和本质理论特征。
因此,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显然就应有一个整体性或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作为基本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支撑。
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同志在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全文如下:摘要:高校大学生具有比其他青年群体更为敏锐的时代精神感受。
他们的想象丰富、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信息,理想主义比较突出。
在当前社会急剧变革时期,错中复杂的社会矛盾中,大学生容易迷茫,产生错误的认知行为。
所以,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使他们如何学习和真正的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学科对于学习的方法有所差异,因此,选用什么样的方法必须首先考虑大学生独特的特征和本学科的特点。
一、当前形势下我国高校大学生身心及社会特征1.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特征。
高等学校的大学生,一般处于18-24岁之间.从生理发育上看,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身体还在继续生长发育。
二是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已经接近成人水平,大脑皮层的兴奋提高,抑制机能增强,精力旺盛。
2.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由于生理的逐渐成熟,大学生的认知心理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首先,感知水平提高,这有助于发展观察事物的能力;其次各种认知心理特征得到发展,如注意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等都有显著提高。
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远大动机逐步确立,理想和信念逐步巩固,性格基本形成。
但是,由于经济没有完全独立,成人感尚未形成,社会经验不够丰富,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常会产生幼稚与片面的认知行为,心理动荡比较明显。
①3.高校大学生的社会特征。
当前,高校学生问题较多,价值观与价值冲突。
哲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评估评估一、研究背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受到质疑。
本研究旨在评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影响,以期为更好地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参考。
二、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和影响。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发掘其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以发现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还可以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的适用性和影响;3. 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4. 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和哲学分析等方法。
首先,收集和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文献,了解其发展历程和基本观点;其次,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和影响进行哲学分析,揭示其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和价值;最后,综合分析结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和意义进行评价。
五、研究步骤1. 收集和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文献,了解其发展历程和基本观点;2.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和影响进行哲学分析;3. 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4. 撰写毕业论文,将研究结果以规范的学术论文形式呈现。
六、未来发展方向未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1. 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具体应用,如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2. 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思想的关系,如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等,比较其优劣和适用性;3.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全球化、生态保护、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应用和影响;4. 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如后现代主义、后工业社会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价值与对于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的现实意义摘要: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其中马克思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对于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价值当代大学生现实意义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价值(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所。
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工人阶级。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史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证实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无产阶级指明了方向道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嘴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时间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达。
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其次,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无产阶级不可谋取私利,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
浅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摘要:价值观是每个人都会产生的一种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当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其价值观的形成与变化深深地影响了国家的发展与稳定。
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协调,这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关于价值观1.价值观的意义和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体系。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
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对人具有导向作用。
它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
我们这里考察的职业价值观,在于探讨人们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中,在众多的价值取向里,优先考虑哪种价值。
从一定意义上说,价值观之所以重要,正在于他对人的思想、感情、言论和行动起着普遍的整合和驱动作用。
而这一功能,最重要的就在于价值观念构成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评价标准系统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每一社会都有一些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从而发现普遍一致的或大部分一致的行为定势,或曰社会行为模式。
2.价值观的特性价值观的主体性任何价值观念都只能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念,一切信念、信仰和理想都只能是什么人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世界上不存在所谓“无主体”的、抽象化、单一化的“普遍价值”、“终极价值”。
即价值观因人而异。
价值观的超知识性价值观念的存在和作用往往表现于已有知识的范围以外,不是知识所能包含或代替的。
构成价值观念的信念、信仰、理想等不同于知识、理论和科学,二者有交叉关系,但不重合。
即价值观是无关于人的知识水平的。
价值观的多元性在一定范围(指并非只有一个主体的)的社会生活中,由于现实主体的存在是多元的,而每一主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在每一主体那里,价值观念能够是一元的),不同主体之间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观念,不能彼此等同或替代,因此总体上就呈现出多元化状态。
即在一个团体里,个体的价值观也有所差异。
3.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和共产党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方面。
二.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更多地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与改革开放之前的大学生有很大区别。
现在的大学生更注重物质上的追求,而放松了对理想和精神的追求。
下面是几种病态的价值观表现:1.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现在的中国大学生是为了“谋生”而学习,这本来应该是被人们所鄙视的,而所谓对理想的追求,对科学的追求早已被抛到脑后。
更可怕的是,这种病态的价值观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了风气,早已见怪不怪了。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虽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实践。
在实现人生追求中,一些人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而不愿付出爱心,这种人格的退化已在当代大学生中屡见不鲜,他们在意的是自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从不去想明日该何去何从。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有利于自我发展是当代大学生择业考虑的主要因素。
部分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幸福的标准。
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歌“六十分万岁”;一些以大学文凭为上升的跳板梦寐以求的是出人头地,谋取金钱地位,一些人甚至大言不惭“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
这都使原本的理想信念在一些大学生的心中发生动摇,使他们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焦虑。
这些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不稳定局势。
2.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集体,为集体做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核心。
部分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他们以个人主义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
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集体利益之上。
这一点在大学生的择业上主要体现是在择业目标,从“关注社会”到“关注个人”,大学生的择业意识自我突出。
毕业生求职行为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其价值观念趋向的变化。
从建国到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几乎杜绝了大学生择业自我意识产生的可能性。
在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下,处于党、政府、祖国和人民的爱,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服从分配,心甘情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工作,而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市场作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日益增强。
在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中那种长期被压抑的个人成分开始显现出来,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目标的追求开始主导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行为。
经济体制的转型使大学生的价值本位观念转向自我性。
他们自信、朝气、独立、个性张扬;他们也迷茫、叛逆、惶恐、自我崇尚;他们看重自己的利益尤其注重自我发展,渴望实现自我,渴望成功。
他们自认为是新世纪的年轻人,他们的一切都带上了这个时代深深的烙印。
不得不说,国家政府在这方面也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国家并没有采取很好的措施来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从而导致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密。
光光宣传和弘扬爱国精神的作用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要付诸行动。
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只有国家集体更好地来关心和爱护个人,人们才会看重国家的利益。
3.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观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
部分人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他们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为谋求个人利益而见利忘益,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等。
此现象体现在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上更为明显。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进行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标提供充分的理由。
而现在的大学生很多属于“高不成,低不就”,追求物质过多,不是想着实现自我的价值。
这些大学生的想法固然不对,但他们别无选择,这个社会的风气引导着他们的选择。
纵使有人不想那么务实,想追求一些精神上的满足,但来自父母、社会的压力使得他不得不把追求物质放在第一位,而对以后的生活“有用”的知识就学,“没用”的就不学,成为了彻彻底底的实用主义者。
就像很多同学不喜欢马哲课就不来上课,而其他专业课却不会缺席一样。
这样的价值观看轻了个人的品德修养,自然就对社会有很大的危害。
4.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繁荣,出现了高收入阶层,不少爆发者已高消费为荣,一掷千金,加之少数舆论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成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也此冲击。
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
他们把高消费看作是一种派头,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
少数同学追求高消费影响到其它同学的消费心理,这都直接导致了当大学生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
为追求高消费,一些人方百计去挣钱而不安心学习,有的人甚至走上堕落的犯罪道。
所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与思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
国家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并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改善社会的整体风气,逐步形成一代与下一代的良性循环。
1.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巩固马克思注意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而巩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2.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纳税、受教育和服兵役三个方面。
在纳税方面,大学生对此没有概念,其实联系国家与公民的纽带就是纳税,只有纳了税,才能感觉到这个国家是自己的国家。
在受教育方面,目前学生的学费依然是自己承担,这也是让学生与国家越来越疏远的一大原因。
在服兵役方面,中国取消了强制的兵役,取而代之的是大学军训,但大学军训的教育方式不得不让人诟病,它与公民意识的建立毫无瓜葛。
在引导大学生对国家的正确价值观时,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无疑是重中之重。
3.加强对青年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不仅是思想品德问题也是人生价值观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青年大学生尤其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精神。
4.坚持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青年学生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坚持通过教育灌输正确的思想,要坚持对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正面教育:例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现代史教育以及民主法制教育,通过这些教育促进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总之,生在这个时代,生在这个国家,作为一个祖国的未来栋梁,每一个大学生都要严于律己,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的而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