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轨道车与内燃轨道车优缺点对比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电动叉车与内燃叉车的介绍和比较一、电动叉车的介绍1. 电动叉车的分类按照电动机的安装位置,电动叉车可以分为前驱电动叉车、后驱电动叉车、中置电动叉车三类。
2. 电动叉车的优点•热效率高•运转顺畅•噪声小•环保节能•可调速、可刹车、可倒车等3. 电动叉车的缺点•价格高•维修成本较高二、内燃叉车的介绍1. 内燃叉车的分类内燃叉车可以分为柴油内燃叉车、汽油内燃叉车、天然气内燃叉车等多种。
2. 内燃叉车的优点•能源密度高•装卸效率高•适用于室外工作3. 内燃叉车的缺点•污染大•噪音大•操作费用高三、电动叉车与内燃叉车的比较1. 性能比较•电动叉车性能优越,操作顺畅,功率大,乘坐舒适。
•内燃叉车是以油、煤或液化气为能源的,运转噪音大,尾气排放污染严重。
2. 使用比较•电动叉车适用于室内和室外工作,环保节能,不会对员工的身体产生影响。
•内燃叉车因为尾气污染严重,不适宜在室内使用。
3. 维护成本比较•电动叉车需要定期更换电池,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内燃叉车需要定期更换燃油、机油等,维护成本也较高。
四、电动叉车和内燃叉车的使用范围•电动叉车适用于室内和室外装卸和搬运工作,成本比较高,适合用于高效作业,工作量大,执行规律性强的场景中使用。
•内燃叉车适用于室外工作,装卸效率高,成本适中,适合用于工作量小,杂乱无序的场景中使用。
五、总结电动叉车和内燃叉车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但是在未来,电动叉车有望成为主流的搬运设备。
因为它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物流需求,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人身体的负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简述电力机车的优劣
电力机车是使用电力驱动的铁路机车,相对于传统的内燃机车,具有以下优势:
1. 环保节能:电力机车使用电能作为动力源,不产生尾气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由于电力机车的动力转换效率较高,相比内燃机车,能源利用率更高,节约能源。
2. 电动性能优越:电力机车在起动和加速方面表现更出色,能够更快地达到设定的速度,并具备更好的牵引力和制动性能。
这样可以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 维护成本低:相比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电力机车的动力系统相对简单,不需要定期更换机油和滤芯等部件,减少了维护费用。
4. 噪音和振动小:电力机车在运行过程中噪音和振动相对较小,可以提升列车的乘坐舒适度,并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噪音干扰。
然而,电力机车也存在一些劣势:
1. 供电设备限制:电力机车需要有供电设备以提供电能,如果供电设备建设不完善或遭受灾害等影响,会导致机车无法正常运行。
2. 依赖电网:电力机车需要依赖电力网进行供电,如果电力网供电不稳定或存在故障,会影响机车的运行和可靠性。
3. 建设成本较高:与内燃机车相比,电力机车的建设成本较高。
为了实现电力机车的运行,需要进行供电设备的建设和改造,相关投资较大。
综上所述,电力机车在运行效率、环保性和维护成本方面具备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限制,需要在供电设备和电力网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地铁中内燃机车的配置及运用检修分析摘要:内燃机车主要用于地铁车辆段调车作业,工务维修牵引、接触网检测维修作业,以及检测、清洗等无动力车辆的牵引作业、事故车辆牵引救援等。
本文论述了地铁中内燃机车的配置及其运用检修。
关键词:地铁;内燃机车;配置;检修内燃机车是为了解决大直径隧道存在的运输距离远及运输量大问题制造的机车。
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地铁内燃机车的配置,并分析了内燃机车的部件检修周期。
一、内燃机车概述内燃机车的源动力由装在机车内的内燃机提供,将内燃机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促使机车运行,在适当的传动装置驱动下完成机车功能。
而内燃机车的驱动装置多采用电传动或液力传动,其重要性与内燃机等同,需要引起重视。
二、内燃机车的配置(一)内燃机车辅助发电机的配置。
鉴于当前地铁内燃机车的使用要求和运行情况,有必要为机车及外部交流设备(空调、暖气、外部随车起重设备等)提供电源。
因此,在选择供电设备时,必须充分考虑城市地铁线路边界等综合条件及电气设备所需的功率。
研究发现,447kW内燃机车配备40kW发电机及一台4.3kW小型发电机组,完全能满足地铁线路使用与作业需要。
40kW发电机应由主机直接驱动,而不是单独配备40kW发电机组。
l.使用工况:在行车过程中,仅需一台4.3kW的小型发电机组即能为车内电气设备供电。
如果使用大功率40kW发电机组为车内电气设备供电是一种浪费。
停车时,起动发动機,不但能使用空调,还能驱动发电机为其他设备(焊机、电动工具、起重机等)提供电源;如果发电机不是由主机驱动,且40kW发电机组是单独安装,若在行车过程中使用空调,不仅需启动主发动机,还需启动一台40kW的发电机组,既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增加了整车的噪声。
2.安装维修:虽然在内燃机车下可安装一台单独的40kW发电机组,但对车底悬挂、传动、动力装置的维护与维修有很大影响。
由于发电机组占用了预留的检修通道和下部的大部分空间,对维修人员极不方便:①即使车库有地坑,维修人员虽能在地坑内维修,但其空间狭窄;同时在狭窄的空间内作业,容易造成伤害等安全事故。
内燃机车与电力机车节能技术比较研究随着国家对环保节能的要求日益提高,交通运输行业也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其中,铁路交通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其对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提高铁路交通的能源效率和环保性能,铁路交通部门开始着手研究节能技术。
在这些节能技术中,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是两种不同的技术路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特点和优缺点,探讨这两种机车的节能技术发展方向。
一、内燃机车的特点和优缺点内燃机车是使用能源转化为机械能的发动机驱动轮轴,从而推动列车运行的机车。
内燃机车由发动机、发电机、电力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
其中,发动机使用的油料可以是柴油、天然气或某些生物质能源。
内燃机车的特点是速度高,启动和制动控制灵活,适用于运行距离短、期限紧、速度高的列车段,例如客运、特快和货运的捷运段。
内燃机车的优点在于运行成本较低,投资成本也相对较低,占地面积小,同时还具有高效快速的收益回报。
但内燃机车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是排放问题,内燃机车排放出的废气、噪音和振动等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其次是能源消耗问题,相对于电力机车,内燃机车的能效低,能源利用率也不高。
内燃机车在长距离高速行驶时还会存在制动能量无法回收的问题,同时,温度控制效果和驾驶员身体状况对机车影响因素中有一些不可控因素。
二、电力机车的特点和优缺点电力机车则是利用电力转化成机械能,从而驱动轮轴的机车。
电力机车由电机、控制系统、牵引变流器、发电机等部件组成。
这些部件都是经过特殊设计、优化和高效电控组合而成。
相较于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的主要优点是能源消耗低、环保性能强。
同时,电力机车的居住环境舒适,噪音和震动也远远低于内燃机车。
然而电力机车的费用较高,且牵引能力也相对较小。
传统的铁路供电设施架空线必须覆盖整个线路,这对于未经商业考虑的铁路部门来说是昂贵的。
其次,电力机车无法在没有架空线的地区运行,其受限性也相当大。
轨道交通的优缺点有哪些在现代社会,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磁悬浮列车等多种形式,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选择。
然而,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轨道交通也有其优点和缺点。
一、轨道交通的优点1、大运量轨道交通的最大优点之一就是其大运量的运输能力。
一列地铁列车或轻轨车辆能够搭载数百甚至上千名乘客,相比之下,公交车的载客量则要少得多。
这种大运量的特点使得轨道交通能够在短时间内运输大量的人员,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特别是在高峰时段,轨道交通能够快速、高效地疏散人群,减少道路上的交通压力。
2、高速度轨道交通通常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
地铁和轻轨列车在专用轨道上行驶,不受其他交通方式的干扰,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速度。
这使得乘客能够更快地到达目的地,节省出行时间。
例如,在一些大城市,乘坐地铁从城市的一端到另一端可能只需要几十分钟,而如果选择地面交通,可能需要花费数倍的时间。
3、准时可靠由于轨道交通运行在固定的轨道上,并且有严格的调度和运营管理系统,因此其运行时间相对较为准确和可靠。
乘客可以根据列车时刻表提前安排自己的行程,不必担心因为交通拥堵或其他意外情况导致的延误。
这种准时可靠的特点对于上班族、学生等对时间要求较高的人群来说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4、节能环保相比于私人汽车和公交车等交通方式,轨道交通在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轨道交通通常采用电力驱动,能源利用效率较高,而且能够集中排放和处理废气,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此外,轨道交通的大运量特点也有助于减少道路上的车辆数量,从而降低交通拥堵带来的能源浪费和尾气排放。
5、安全性高轨道交通系统通常配备了先进的安全设备和监控系统,如信号系统、制动系统、防火系统等,能够有效地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此外,由于列车运行在专用轨道上,与其他交通方式隔离,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相对较低。
FRONTIER DISCUSSION | 前沿探讨有轨电车与公共电(汽)车的对比分析付凯欣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935摘 要: 近年来人们环保意识和能源意识的不断增强,有轨电车在世界不少城市有复苏的迹象,我国也有不少城市提出了恢复有轨电车的设想,广州市也建设了一条环海珠岛的有轨电车线路。
对此,本次研究尝试对有轨电车与公共电(汽)车在城市道路效率、交通运量、可持续发展多方面上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有轨电车发展的科学性。
关键词:有轨电车;公共电(汽)车;轨道交通1 有轨电车概述有轨电车是一种在城市道路上修建轨道并采用空中架设输电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系统,有轨电车系统一般采用地面线,有时也会采取隔离的专用路基和专用轨道,隧道或高架区间只有在交通比较拥挤的地带,条件比较苛刻的路段才会被采用。
有轨电车轨道系统的建设投资较小,见效较快,但运输能力相对也较小。
自1881年德国发明了高压输电的电车供电系统后,柏林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
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前期是有轨电车的发展高峰。
老式的有轨电车因为所处的时代,公共汽车还有行人共用街道的路权,且所处位置的平交道口多,所以其运行条件所受的干扰因素多,速度比较慢。
而现代的有轨电车与性能较差一些的轻轨已经非常接近,所受干扰因素较少,在车辆尺寸上稍微小一些,有轨电车的运营速度接近20-30km/h。
我国的有轨电车起源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左右,我国有轨电车交通的发展达到了发展的高峰期。
北京、长春、大连、天津、哈尔滨、上海等众多城市都相继建成了多条有轨电车交通线路。
有轨电车在我国城市交通中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
我国的有轨电车同国外一样,从20世纪50年代逐步拆除。
有轨电车历经大发展到大拆除。
截至到上年底(2018年12月31日),经统计,中国已经开通运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的城市一共36个,其中内地有32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线路,而港台地区有4个城市开通。
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和电动客车概念区分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和电动客车概念区分第一部分经常出现的认知错误一、车辆类型混淆1.把“无轨电车”当成“有轨电车”2.把“电动客车”当成“无轨电车”3. 只知道“电车”而不晓得“无轨电车”这一称谓二、车辆组件概念不清不清楚所谓无轨电车“大辫子”的正式名称三、车辆外设概念不清把“架空接触网”当成“电车轨道”如果你也犯过上述错误或者对电车的概念还存在疑问,那么请你能够静下心来阅读下面的内容……第二部分外观特点描述一、无轨电车1.车顶具一对需同时使用构成电流通路的“集电杆”(trolley poles 或power receiving poles,新称“受电杆”,可类比电气化铁路的“受电弓(pantograph)”);2. 需要敷设架空“接触网(catenary)”,一对触线(touching wires) 分为正负两根,需同时使用构成电流通路(可类比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3.行驶道路路面不铺设轨道(rail,区别于轨道交通的“轨道”),其行驶位置称为“行驶轨迹”;4.车轮同一般汽车,使用橡胶轮胎(tyres),车门处需加挂接地链(grounding chain,无轨电车车体与大地相接触的金属链条) 以释放车体静电或漏电;5. 双动源无轨电车需车载动力蓄电池(power battery)、超级电容(ultracapacitor) 或/和柴油发电机(diesel generators)等辅助动源,一般无轨电车则不需要;6. 车辆在线运行时,需要按照固定路线行驶,在偏线距内有一定的活动弹性(一般车辆脱线则失去动力,双动源车辆则能够依靠辅助动源行驶较短时间)。
二、有轨电车1. 车顶具一架“集电弓”或一根“集电杆”(新称“受电杆/弓”,类比电气化铁路的“受电弓”。
具两根“集电杆”者只使用一根);2. 需要敷设架空“接触网”,触线只有一根(类比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3. 行驶道路路面必须铺设轨道(类似于或与轨道交通的“轨道”相同);4. 不需加挂接地链,金属的车轮(wheels) 与轨道可构成电流通路;5. 车辆运行时,需要按照固定路线在轨行驶,一般没有活动弹性(一般车辆脱线则失去动力,脱轨则为交通事故)。
电动轨道车原理电动轨道车是一种使用电力驱动的铁路车辆,它们通常被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
这些车辆使用电池、电容器或者牵引供电系统来提供动力,以便在轨道上行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电动轨道车的原理和主要内容。
1. 电池和电容器一些电动轨道车使用电池或者电容器来提供动力。
这些设备储存了能量,以便在需要时向车辆提供动力。
当车辆行驶时,它们会从储存设备中获取能量,并将其转换为机械能以推动车辆前进。
2. 牵引供电系统另一种常见的电动轨道车技术是牵引供电系统。
这种系统利用由铜制导线组成的架空线路来向车辆提供直流或交流的高压输送能源。
当车辆行驶时,它们通过接触线路上的集电板来获取能源,并将其转换为机械能以推动车辆前进。
3. 传输和控制系统除了提供能源外,还需要一套复杂的传输和控制系统来确保整个过程顺畅运作。
这些系统包括电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和控制器等。
电动机将能源转换为机械能,传动系统将机械能转换为轮子的运动,制动系统用于减速和停止车辆,而控制器则用于监测和调节车辆的速度和方向。
4. 车体结构电动轨道车的车体结构也是其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车体必须具备良好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安全性和舒适性。
此外,它们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隔音、隔热、通风和空调等功能,以确保乘客在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
5. 系统优化最后,在设计电动轨道车时需要考虑到整个系统的优化。
这包括了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噪音污染、增强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等问题。
总之,电动轨道车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技术。
在未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我们相信这种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系统中。
电动轨道车与内燃轨道车优缺点对比分析
作者:李锦先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第24期
摘要:文章以江苏今创车辆有限公司生产的JMY420型内燃轨道车和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为深圳地铁生产的电动轨道车为例,对以电力和内燃机作为牵引动力的轨道车优劣进行对比。
关键词:电动轨道车;内燃轨道车;优缺点对比
引言
目前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方兴未艾,而国内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
用作正线救援、厂内调车、运输的电动轨道车,集成轨道检测、限界检测以及接触网检测等功能在国外部分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国内城市轨道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对地铁类工程车的需求量较少,因此没有专门为城轨系统开发相应的产品,而是采用既有的为工矿企业、码头等开发的小型内燃调车机车作为地铁工程维护车。
1 两种轨道车简介
内燃轨道车以卡特柴油机作为动力源,然后通过弹性联轴节、万向轴、液力变速箱、车轴齿轮箱传到轮对,从而驱动机车前进。
车上的制动系统以JZ-7制动机为核心的空气制动,此外还有液力制动。
电动轨道车则是受电弓从接触网受流或蓄电池作为电源,然后电流经过高速断路器、牵引回路高压箱、线路电抗器、牵引逆变器,牵引逆变器将直流电源逆变为可控三相交流电后向异步牵引电动机供电,使电动机转动,电机通过联轴节、齿轮箱驱动轮对旋转,从而使得机车前进。
制动系统以DK-1制动机为核心的电空制动,同时可以利用电机实施再生制动+电阻制动。
2 牵引传动方式比较
内燃轨道车与电动轨道车的牵引方式从以下几点进行比较。
2.1 噪音
内燃轨道车在开动时,柴油机会发出很大的噪音,高达100分贝,这严重影响工作人员和维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在高架及地面的路段还会影响周围居民生活,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而电动轨道车采用电机牵引,电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没有柴油机燃油点燃爆发的过程,因此电机发出的声音与之相比几乎可以忽略,避免了柴油机的噪音问题。
2.2 废气排放
燃油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再加上燃烧不充分而产生的烟雾等,在地下隧道这种相对封闭的作业空间难以扩散排出,不利于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对隧道内的机械设备造成损害,同时严重的污染了城市的空气。
而电动轨道车则接近零排放,按其30年的使用寿命来计算,每替代一台内燃轨道车将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2100吨。
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计划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目标已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背景下,用电动轨道车替代内燃轨道车,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从应对导致全球温度日益上升的温室效应方面来说,亦可作出贡献。
2.3 能源利用率
内燃机的能量利用率为35~45%,再加上液力传动箱、万向轴等方面的耗损,机车总效率低于33%,而电机的能源利用率高达89%,加上其传动方式为直接输出到车轴齿轮箱,传动行程短,损耗小,机车总效率在85%以上。
两者相比,可知电动轨道车的能源利用率是内燃轨道车的2.58倍以上。
如果考虑到中后期部件老化带来的影响,这个倍率将更大。
3 制动系统比较
JMY420型轨道车的制动方式有两种:以JZ-7制动机为核心的空气制动和液力制动。
电动轨道车的制动方式同样有两种:以DK-1制动机为核心的空气制动和再生制动+电阻制动。
3.1 JZ-7制动机与DK-1制动机
JZ-7型空气制动机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在铁路内燃机车上广泛应用的制动机。
它以压力空气为动力来源,用压力空气的压力变化来操纵机车的缓解及制动。
DK-1电空制动机以空气为动力来源,用电来操纵制动装置的制动、缓解等作用。
通过参考资料[2]中的具体性能对比可知,DK-1制动机与JZ-7制动机相比,反应时间更迅速:充风快、停车快,控制性能更灵活,运用更方便。
由于控制部分基本上都是电气控制,因此无空气排放时的噪音,结构上简单、便于掌握、便于检修,改善了作业环境。
3.2 液力制动和再生制动+电阻制动
液力制动作为空气制动的一种补充,是通过向与机车运转方向相反的变扭器充油,使得传动油与使得机车的动能转变为传动油的热能,再散发到空气中。
这样,在制动的过程中,依然要消耗柴油机发出来的能量。
再生制动则是将牵引电机的电动机工况转变为发电机工况,将机车动能转化为电能,电能通过转换电器和受电弓反馈给供电触网或者通过转换器后到车载蓄电池组,将能量储存起来的制动方式。
再生制动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制动方式,能够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而电阻制动即是利用直流电机可逆的工作原理,将牵引电动机转为发电机工况时发出的电能消耗于制动电阻,利用电机产生的反转矩使机车减速的一种电制动形式。
电阻制动仅
仅消耗机车的动能,而不需额外消耗其他能量,再加上独立性强,可以与接触网不发生联系,易于调节、控制。
作为辅助制动方式,再生制动+电阻制动与液力制动相比,有着相当大的优势。
4 控制系统比较
控制系统作为车辆的控制和通信系统,主要完成通信管理、功能控制、故障诊断、事件记录等功能。
电动轨道车为分布式列车电子控制系统,采用不同功能的模块化设计,如车辆控制模块、事件记录模块、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等。
内燃轨道车采用的是PLC为中心,外加继电器的控制系统。
4.1 系统可靠性
与内燃轨道车相比,电动轨道车的模块化使车辆的电气设备间接口标准化,模块间的通讯也是采用相关的标准通讯线,而内燃轨道车则是采用常见的电线连接,电动轨道车的电气接触更加优良,加之电动轨道车比内燃轨道车的车身震动要小得多,因此电动轨道车系统运行可靠性更高。
此外电动轨道车控制模块、通信等采用冗余机制,实现故障自动切换等功能,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
4.2 智能化
电动轨道车电气化程度比内燃轨道车的要高得多,其控制、数据采集及故障诊断功能丰富。
模块化设计,便于诊断系统快速、精准的检测出故障点,易于维修。
而内燃轨道车在出现故障时无法准确定位,整个故障维修过程通常要耗时2小时以上,在正线运行时尤为不利。
5 综合成本比较
5.1 运营成本
采购成本内燃轨道车约300万,电动轨道车约700万。
应用时在理想状态下,内燃轨道车柴油机功率为313千瓦,燃油消耗率208克/(千瓦·时),目前柴油价格为7.51元/升,也即8.94元/千克,所以柴油机功率消耗价格为1.86元/(千瓦·时),而深圳市110千伏级别的工业用电按高峰期用电价格算也仅0.9721元/(千瓦·时),如果再考虑到整车的综合效率,则差距更大。
同时,随着不断的开采,石化能源将逐渐变得稀缺,价格也必将更加昂贵,而新能源开发效率的提升,未来的电价将会相对平稳的多。
5.2 维护成本
内燃轨道车车上除了电气部分外,还有柴油机、液力传动箱等,在使用年限达到五年左右时,柴油机等部件将会老化,需要进行大修程维护,若不及时进行维护,将会给运营带来巨大风险,因为柴油机等部件结构复杂,目前公司尚无具备对进口柴油机进行大修程的维修保养的
能力与条件。
以竹子林车辆段的钢轨打磨车为例,2011年上半年因为水泵老化磨损,造成冷却水进入柴油机内部,使得机车无法正常运营,就是因为已经达到年限却因为条件及能力无法满足而没有及时进行维修而造成的,后来只能委外维修,价格高达30万元人民币。
而电动轨道车基本上是电气部分的维修、更换,维护的复杂程度要大大的降低。
加上其多个重要部件均与电客车相同,而深圳地铁在2014年已经具备了电客车各部件的大修维修能力,因此可大幅度节省委外维修费用。
根据参考资料[1]的分析,电动轨道车全寿命周期的成本将比内燃轨道车的低700万以上。
6 结束语
作为国内第一辆的电动轨道车,截至目前已经安全运营了2年多,该车故障率相比内燃轨道车要低很多,加上排放、噪音等优势,日常中深得维护、运用部门的喜爱。
而在深圳地铁7、9、11号线的设备采购中,共计划采购6辆电动轨道车,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相信电动轨道车将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里程碑,引领城市轨道行业发展新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志华,陈成,毛如香.地铁工程维护车的新发展-电力蓄电池双能源工程车[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0,33(4).
[2]刘豫湘,陆缙华,潘传熙.DK-1型电空制动机与电力机车空气管路系统[M].中国铁道出版社.
[3]迟卓刚,张贵良.内燃机车制动机[M].中国铁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