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五班主题班会《昨天,今天,明天》精品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34
《昨天、今天、明天》教案范文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理解“昨天、今天、明天”这一主题的含义。
培养学生思考和表达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能力。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如何表达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规划和梦想。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1.4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卡片笔记本和文具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张自己的童年照片,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过去。
提问:你们谁能描述一下我的童年照片中的情景?1.5.2 讲解讲解“昨天、今天、明天”的概念,解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PPT和教学卡片展示不同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5.3 小组讨论你是从哪里来的?你的过去是怎样的?你现在是一名怎样的角色?你是如何成为这个角色的?你对未来的规划是什么?你希望未来的自己是什么样的?1.5.4 学生分享邀请每组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鼓励其他学生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1.6 总结与反思总结“昨天、今天、明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未来制定目标和计划。
第二章:昨天的意义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昨天的意义,认识到昨天的经历对现在和未来的影响。
培养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昨天的看法和感受。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昨天的经历对现在和未来的影响。
难点:如何表达自己对昨天的看法和感受。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2.4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卡片笔记本和文具2.5 教学过程2.5.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张与自己相关的旧照片或物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昨天。
提问:这张照片或物品让你想起了什么?你对昨天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感受?2.5.2 讲解讲解昨天的意义,解释昨天的经历对现在和未来的影响。
《昨天、今天、明天》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昨天、今天、明天”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这三个时间词描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情。
2.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时间表达和描述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规划。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昨天、今天、明天”描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情。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用英语进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昨天、今天、明天”的图片、时间表达的例子等。
2. 学生准备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情,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过去、现在和未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展示PPT,介绍“昨天、今天、明天”的概念,讲解时间表达的用法。
3. 实例讲解:教师给出时间表达的例子,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4.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用“昨天、今天、明天”描述一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情。
5. 分享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将他们的描述分享给全班同学。
6.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用“昨天、今天、明天”进行填空练习。
8. 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用“昨天、今天、明天”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昨天、今天、明天”的用法,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小组活动和分享展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看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昨天、今天、明天”描述过去、现在和未来。
3. 口语表达: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和分享展示中的口语表达能力,看是否能够流利、准确地使用“昨天、今天、明天”。
祖国的昨天今天明天主题班会标题:振兴中华,铸就伟业——祖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一、引言(300字)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班会,特别选择了“振兴中华,铸就伟业——祖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主题,旨在回顾我们伟大祖国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激励我们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祖国的昨天(1500字)1. 五千年灿烂文明:先简单介绍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2. 高山流水不忘本:回顾过去的艰辛与奋斗,讲述中国经历的苦难和人民的追求。
3. 近代以来的屈辱与抗争:介绍近代以来中国所经历的列强侵略和人民英勇抵抗的历史。
三、祖国的今天(2500字)1. 伟大的变革与发展: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辉煌成就,包括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进步。
2. 祖国的崛起与复兴:重点介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崭露头角和对世界的贡献。
3. 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强调改革开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福祉和幸福感。
四、祖国的明天(____字)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战略。
2. 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强调科技创新在未来的重要性,展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3. 人才培养与青年责任:号召大家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总结(700字)1. 祖国的昨天,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砥柱,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成就。
2. 祖国的今天,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晶,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伟大复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3. 祖国的明天,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发扬继往开来的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 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中国梦,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六、结束语(300字)各位亲爱的同学们,祖国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我们生活在这个幸福而强大的祖国之中,我们要记住我们的使命,勤奋学习,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实现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昨天,今天,明天!》演讲稿1.《昨天,今天,明天!》演讲稿篇1昨天是过去,今天是当下,明天是未来。
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喜欢留恋过去畅想未来,殊不知,珍惜当下才是最要紧的事。
当下,也就是今天,而今天似乎时常被人们所忽略。
我们喜欢说“明天再说吧!”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其实也就已经开始放弃今天了,今天剩下的时间已经不足以让我们完成今天本可以解决的事儿了,这些事儿被我们扔给了明天,而这今天到明天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些什么呢?我们谁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被我们扔给明天的事情,如果我们到不了明天的话,那这些事情就过期了,紧接着就会有大量的人在今天开始后悔昨天的决定,期望回到昨天更改自己的选择。
昨天的已经过去,无论你如何后悔或者留恋,它也已经成为了过去。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写到“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这也就说明,留恋过去和畅想未来一样,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象,你可以没完没了的想下去,但这不一定能够让你看到真实。
唯一能够让你看见真实的,是当下的今天。
今天的天气是什么样的,这你可以感受得到,今天的你是什么样的,这你也可以感觉得到,还有你手头上正在进行的学习或者工作,和你身边看得见的人,这你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来确认其真实,你可以对这些进行把握,好好学习或者好好工作,把自己能做的事情优先解决,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尽自己全力去解决。
这样的才算是我们珍惜了当下,珍惜了今天。
别再留恋昨天了,那是我们回不去的过去,别再幻想明天了,那是我们还未到达的未来,唯有把握住今天,珍惜当下的一切,我们才可以将昨天今天明天连成一个个平常又踏实的日子。
2.《昨天,今天,明天!》演讲稿篇2昨天雨,淅沥淅沥地下着,路渐渐湿了,路上行人渐渐少了。
从窗外望去,只见树叶被斜斜的雨珠打得俯身弯腰。
伸出手去,只见滴滴的雨水在我的手上肆无忌惮地跳舞。
真是一场不及时的雨呢。
我想,早就跟伙伴约好了,是要出去玩的,可就是被这一场雨阻碍了!真讨厌。
无奈,我只好百无聊赖地坐在窗边,其实心里好想出去啊,但是窗外寒风呼啸,家里是那么的温暖安适啊。
《昨天、今天、明天》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它们来描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时间的珍惜意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昨天、今天、明天”的用法,能运用它们来描述时间。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这三个时间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并运用“昨天、今天、明天”。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相关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昨天、今天、明天”。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昨天、今天、明天”相关例句和练习的PPT。
2. 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昨天、今天、明天”相关的故事、图片等素材。
3. 小组讨论表格:用于学生小组讨论时记录各自的想法和观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出“昨天、今天、明天”的概念。
2. 讲解与演示:讲解“昨天、今天、明天”的用法,并结合PPT展示相关例句。
3. 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昨天、今天、明天”进行口语表达,教师给予指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用“昨天、今天、明天”描述各自的学习生活,并将讨论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 成果展示: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昨天、今天、明天”写一篇小作文,描述自己的学习生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语言运用准确性。
2. 小组讨论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态度和创意表现。
爱国教育主题班会《昨日、今日、明天》一、活动构想:社会发展的每一时期,学校工作的每一阶段,都有着特定的中心任务和资料,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既是整个社会的中心任务和资料,也是当前学校教育学生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当然也是我们组织这次主题班会的立足点。
这次班会主题要明确、思想要性强,并具有时代气息。
因这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团体主义和创造精神应是这次班会的灵魂,在活动中,提倡学生的自编、自导、自演,要经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精神和本事。
二、活动主题:昨日、今日、明天三、活动形式:演讲、畅谈四、活动准备:1.制定计划:为使这次活动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对整个活动过程做了具体而细致的安排。
安排好活动分工,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有自我的岗位职责,发挥他们的主人翁作用;准备好器材,训练好技能,布置好场地。
2.落实:让每位学生找出贴合本次主题的新旧照片,在照片下标上标题。
让电教室培养一位能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室全套设备的学生,负责音响。
由几位班干部负责布置教室,营造一种浓烈氛围。
选择一位有播音经历的学生家长事先按要求录音。
选择三位有必须口头表达本事的学生,分别从不一样角度经过一幅幅照片以今昔比较方式阐释自我家庭的变化。
选择一位善于讲话的学生家长,结合他的经历展示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革。
3.彩排:这是为社次活动能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台上“演员”感觉气氛,熟悉“台词”,台下观众能够根据演出情景,出谋划策,各抒已见。
五、活动过程:1.董文华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春天的故事”回荡在教室中,主持人随着舒缓、悠扬的乐曲向我们展示*画像,宣布主题班会的开始。
2.学生、家长穿插发言,畅谈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
(1)首先发言的是×××同学。
她来自农村,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的父亲承包了村里的家机站,给全村和她的家庭带来了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