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检验标准修订稿
- 格式:docx
- 大小:165.42 KB
- 文档页数: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米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大米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米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对包装、标签、储存和运输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稻谷、糙米或半成品大米为原料加工的食用商品大米,不适用于特种大米、专用大米、特殊品种大米以及加入了添加剂的大米。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50稻谷GB 2715粮食卫生标准GB/T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490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GB 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492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GB/T5493粮油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GB/T5494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GB/T5496 粮食、油料检验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GB/T 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GB/T5502 粮油检验米类加工精度检验GB/T5503粮食、油料检验碎米检验法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15682粮油检验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GB/T 15683 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GB/T 17109粮食销售包装GB/T 17891优质稻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加工精度milling degree加工后米胚残留以及米粒表面和背沟残留皮层的程度。
以国家制定的加工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
在制定加工精度标准样品时,应参照下述文字规定:一级:背沟无皮,或有皮不成线,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90%以上。
一、抽样方案
从来货时的不同部位,从至少5%包装单位中抽样,样品量不少于1KG。
二、感官要求
三、理化指标:
四、卫生标准
按NY5115无公害大米要求执行
五、包装及储运要求
1、用纤维袋或塑料袋定量包装,如25KG/包;
2、包装标识清楚,如印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电话等;
3、运输中要注意安全,防止雨淋日晒及交叉污染;
4、常温下储存于通风、干燥处,注意防潮、防霉及防虫等;
5、收货后保存期不少于半年;
五、需提供的证明报告:
每批次来货需提供《出厂检验报告》或其它证明。
一、抽样方案
从来货时的不同部位,从至少5%包装单位中抽样,样品量不少于1KG。
二、感官要求
三、理化指标:
四、卫生标准
按NY5115无公害大米要求执行
五、包装及储运要求
1、用纤维袋或塑料袋定量包装,如25KG/包;
2、包装标识清楚;
3、运输中要防止雨淋日晒及交叉污染;
4、常温下储存于通风、干燥处,注意防潮、防霉及防虫等;。
大米查验标准GB1354 —86本标准合用于收买、销售、调拨、储藏、加工和出口的商品大米。
分类依据稻谷的分类方法分为三类:籼米: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
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修长形。
按其粒质和籼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早籼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晚籼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许多。
粳米:用粳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
米粒一般呈椭圆形。
按其粒质和粳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早粳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晚粳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许多。
糯米:用糯性稻谷制成的米。
按其粒形分为以下两种:籼糯米:用籼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
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修长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的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粳糯米:用粳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
米粒一般呈椭圆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各种大米中混有其余类大米的总限度为%。
大米中的名贵品种、杂交品种、中熟米和陆稻米以及其余特别品种,由省、 自治区、直辖市另订标准或按质量分别归属。
质量标准各种大米按加工精度分等。
等级指标及其余质量指标见表 1、表2、表3、表4。
早籼米、籼糯米质量指标见表1。
表1色彩不完美水分等级加工精度粒最大限度杂质碎米,%气味%%口胃特等 标准 一等 标准 二等 标准三等按实物标准样 品比较查验留皮程度按实物标准样 品比较查验留皮程度按实物标准样 品比较查验留皮程度按实物标准样 品比较查验留皮程度带壳稗总量此中:矿物稻谷粒此中:粒总量 小碎%糠粉%粒/kg质,%粒/kg米20 850 12正常70 1690 20晚灿米质量指标见表 2。
表2最大限度杂质碎米,%水分,%不完带壳色彩此中:等级加工精度善粒 总量此中: 矿物稗粒稻谷粒 一类 二类气味总量 小碎粒%糠粉% 质%/kg地域 地域%米/kg口胃特等标准一等 标准二等标准三等按实物标准样 品比较查验留皮程度 按实物标准样 品比较查验留皮程度 按实物标准样 品比较查验留皮程度 按实物标准样 品比较查验留皮程度20 850 12正常701690 20注:一类地域: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南、陕西。
国家标准大米G B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大米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米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对包装、标签、储存和运输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稻谷、糙米或半成品大米为原料加工的食用商品大米,不适用于特种大米、专用大米、特殊品种大米以及加入了添加剂的大米。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50稻谷GB 2715粮食卫生标准GB/T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490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GB 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492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GB/T5493粮油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GB/T5494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GB/T5496 粮食、油料检验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GB/T 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GB/T5502 粮油检验米类加工精度检验GB/T5503粮食、油料检验碎米检验法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15682粮油检验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GB/T 15683 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GB/T 17109粮食销售包装GB/T 17891优质稻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加工精度milling degree加工后米胚残留以及米粒表面和背沟残留皮层的程度。
以国家制定的加工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
在制定加工精度标准样品时,应参照下述文字规定:一级:背沟无皮,或有皮不成线,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90%以上。
大米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米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对包装、标签、储存和运输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稻谷、糙米或半成品大米为原料加工的食用商品大米,不适用于特种大米、专用大米、特殊品种大米以及加入了添加剂的大米。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50稻谷GB 2715粮食卫生标准GB/T 5009.36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490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GB 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492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GB/T5493粮油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GB/T5494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GB/T5496 粮食、油料检验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GB/T 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GB/T5502 粮油检验米类加工精度检验GB/T5503粮食、油料检验碎米检验法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15682粮油检验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GB/T 15683 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GB/T 17109粮食销售包装GB/T 17891优质稻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加工精度milling degree加工后米胚残留以及米粒表面和背沟残留皮层的程度。
以国家制定的加工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
在制定加工精度标准样品时,应参照下述文字规定:一级:背沟无皮,或有皮不成线,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90%以上。
二级:背沟有皮,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85%以上。
三级: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占80%以上。
注:六省区指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广西。
2.2?各类大米精度,以国家制定的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
在制定精度标准样品时,要参照下述文字规定:特等:背沟有皮,粒面米皮基本去净的占85%以上;标准一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5的占80%以上;标准二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3的占75%以上;标准三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2的占70%以上。
2.3?收购大米水分的最大限度和大米安全储存水分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2.4?各类大米中的黄粒米限度为2.0%。
2.5?卫生标准和动植物检疫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名词解释3.1?加工精度指大米背沟和粒面留皮程度。
3.2?不完善粒,包括下列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
3.2.1?未熟粒米粒不饱满,外观全部呈粉质的颗粒。
3.2.2?虫蚀粒被虫蛀蚀的颗粒。
3.2.3?病斑粒粒面有病斑的颗粒。
3.2.4?生霉粒粒面生霉的颗粒。
3.2.5?完全未脱皮的完整糙米粒。
3.3?杂质,包括下列几种:3.3.1?糠粉通过直径1.0mm圆孔筛的筛下物,以及粘附在筛层上的粉状物。
3.3.2?矿物质砂石、煤渣、砖瓦块及其他矿物质。
3.3.3?带壳稗粒及稻谷粒。
3.3.4?其他杂质无食用价值的大米粒、异种粮粒及其他物质。
3.4?黄粒米胚乳呈黄色,与正常米粒色泽明显不同的颗粒。
3.5?碎米3.5.1?大碎米留存在直径2.0mm圆孔筛上,不足本批正常整米三分之二的碎粒。
3.5.2?小碎米通过直径2.0mm圆孔筛,留存在直径1.0mm圆孔筛上的碎粒。
3.6?色泽、气味、口味一批大米固有的综合色泽、气味和口味。
4?检验方法大米样品的扦取和各项指标的检验,按照GB 5490~5539—85《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执行。
5?包装、运输和储存大米的包装、运输和储存,必须符合保质、保量、运输安全和分类、分等储存的要求,严防污染。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提出。
大米检验标准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大米检验标准GB 1354—86本标准适用于收购、销售、调拨、储存、加工和出口的商品大米。
1?分类1.1?根据稻谷的分类方法分为三类:1.1.1?籼米: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
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
按其粒质和籼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早籼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晚籼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1.1.2?粳米:用粳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
米粒一般呈椭圆形。
按其粒质和粳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早粳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晚粳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1.1.3?糯米:用糯性稻谷制成的米。
按其粒形分为以下两种:?籼糯米:用籼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
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的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粳糯米:用粳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
米粒一般呈椭圆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1.2?各类大米中混有其他类大米的总限度为5.0%。
1.3?大米中的名贵品种、杂交品种、中熟米和陆稻米以及其他特殊品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订标准或按质量分别归属。
2?质量标准2.1?各类大米按加工精度分等。
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表1、表2、表3、表4。
2.1.1?早籼米、籼糯米质量指标见表1。
??表?12.1.2?晚灿米质量指标见表2。
表?2?注:一类地区: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南、陕西。
二类地区:除一类地区以外的地区。
2.1.3?早粳米、粳糯米质量指标见表3。
表?32.1.4?晚粳米质量指标见表4。
表?4注:六省区指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广西。
2.2?各类大米精度,以国家制定的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
在制定精度标准样品时,要参照下述文字规定:特等:背沟有皮,粒面米皮基本去净的占85%以上;标准一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5的占80%以上;标准二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3的占75%以上;标准三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2的占70%以上。
热点资讯大米新国标正式实施《大米》(GB/T1354-2018)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于201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为防止企业盲目迎合消费者,片面追求“精、白、亮、美”等外观品质,国家在“新国标”中对大米的“加工精度”指标设置了上限,对一级大米的加工精度由“旧国标”的90%以上调整为80%~90%,突出适度加工原则,以便更多地保留大米原有的营养价值。
与“旧国标”相比,“新国标”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了修订:1.调减“四级”大米“新国标”将大米产品等级调整为“大米”和“优质大米”两大类,每个类别各设置三个等级,取消了“四级”大米。
2.调整定等标准调整加工精度指标。
“新国标”中,大米加工精度的术语名称参考了国际标准,并将“旧国标”中“一级”“二级”加工精度改为“精碾”,“三级”加工精度改为“适碾”。
调整碎米含量指标。
调整后,碎米率较“旧国标”同类指标放宽了2.5~5个百分点。
使用“垩白度”指标。
垩白是指稻米胚乳中组织疏松而形成的白色不透明的部分,包括心白、腹白和背白。
“垩白度”能够综合地反映垩白粒的数量、垩白的面积大小以及垩白的面积大小占米粒表面比例等因素,比“垩白粒率”更加准确。
建议标注最佳食用期。
“新国标”在标签方面增加“优质大米建议标注最佳食用期(品尝评分值为产品最佳食用期内数值)”的规定,以规范优质大米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方便消费者选择。
调整杂质等其他指标。
大米“新国标”对杂质指标定义、杂质限量指标要求、黄粒米指标要求和不完善粒指标要求进行了修订。
3.调整判定规则为规范和引导适度加工,“新国标”调整了判定规则:加工精度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判为非等级产品。
高能量早餐有益心脏健康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希腊雅典大学的专家调查发现“高能量”早餐食用人群的动脉更健康:早晨至少1600千焦的能量摄入可降低动脉内斑块的浓度,而动脉内形成斑块是心脏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研究人员以近2 000人为对象获取研究数据。
大米检验标准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注:六省区指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广西。
2.2各类大米精度,以国家制定的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
在制定精度标准样品时,要参照下述文字规定:
特等:背沟有皮,粒面米皮基本去净的占85%以上;
标准一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5的占80%以上;
标准二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3的占75%以上;
标准三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2的占70%以上。
2.3收购大米水分的最大限度和大米安全储存水分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2.4各类大米中的黄粒米限度为2.0%。
2.5卫生标准和动植物检疫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名词解释
3.1加工精度
指大米背沟和粒面留皮程度。
3.2不完善粒,包括下列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
3.2.1未熟粒
米粒不饱满,外观全部呈粉质的颗粒。
3.2.2虫蚀粒
被虫蛀蚀的颗粒。
3.2.3病斑粒
粒面有病斑的颗粒。
3.2.4生霉粒
粒面生霉的颗粒。
3.2.5完全未脱皮的完整糙米粒。
3.3杂质,包括下列几种:
3.3.1糠粉
通过直径1.0mm圆孔筛的筛下物,以及粘附在筛层上的粉状物。
3.3.2矿物质
砂石、煤渣、砖瓦块及其他矿物质。
3.3.3带壳稗粒及稻谷粒。
3.3.4其他杂质
无食用价值的大米粒、异种粮粒及其他物质。
3.4黄粒米
胚乳呈黄色,与正常米粒色泽明显不同的颗粒。
3.5碎米
3.5.1大碎米
留存在直径2.0mm圆孔筛上,不足本批正常整米三分之二的碎粒。
3.5.2小碎米
通过直径2.0mm圆孔筛,留存在直径1.0mm圆孔筛上的碎粒。
3.6色泽、气味、口味
一批大米固有的综合色泽、气味和口味。
4检验方法
大米样品的扦取和各项指标的检验,按照GB 5490~5539—85《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执行。
5包装、运输和储存
大米的包装、运输和储存,必须符合保质、保量、运输安全和分类、分等储存的要求,严防污染。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粮食储运局检验处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哈俊山、林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