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7课时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 格式:pptx
- 大小:5.84 MB
- 文档页数:45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分数乘法第7课时《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分数乘法的第七课时——《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这一课时主要涉及到分数乘法的一个应用,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具体章节为第六章分数乘法的第一节。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难点则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的小卡片,以及一些计算工具,如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个小情景引入,比如说:“小华有10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多少个苹果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把这个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的问题,即10乘以1/5,并引导学生一起计算出答案是2。
接着,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我会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我会将每一步的计算方法和答案都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我会设计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并找出其中的一些典型问题,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一课时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一课时,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这就是我对于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分数乘法的第七课时《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教学设计和思考。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际问题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用小情景引入的方法,比如说:“小华有10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多少个苹果呢?”这种引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这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乘法的关键。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7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人教新课标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关于“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课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教材的第六章第一节,主要讲述如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这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并能够独立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在于学生理解几分之几的概念,重点则是掌握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PPT和练习题,学生们需要准备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引入课题,例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分成5份,每份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
然后,我会通过PPT展示详细的解题过程,讲解如何将一个数连续分成几份,并如何计算每一份的大小。
我会用具体的数字和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清晰地展示计算过程,包括每一步的得分和最终结果。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20个橘子,他想把它们分成3份,每份有几个橘子?请写出计算过程并给出答案。
答案:20 ÷ 3 = 62,所以每份有6个橘子,还剩下2个橘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几分之几的概念上还存在一些困难,我在课后需要进一步巩固这个概念。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分配物品时能够运用几分之几的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际例子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分成5份,每份有几个苹果?”这样一个实际例子来引入课题。
这个例子的选择是有深意的。
10个苹果是一个易于理解的数字,学生们能够很快地把握住问题的核心。
分成5份能够清晰地展示几分之几的概念,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看到苹果是如何被分隔的。
这个问题简单明了,能够让学生们在思考的同时不会感到困惑。
二、PPT展示我使用了PPT来展示详细的解题过程。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3. 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4.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课(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让学生观察例题,通过小组讨论,发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总结出: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数乘分数,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3. 巩固练习设计有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学生在掌握分数乘法意义和计算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分数乘法。
七、板书设计1.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3. 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4.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 学生能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结束后,将对学生进行测试,以检验教学效果。
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七课时: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教材第13—16页,分数连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及其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分数连乘的计算。
教学难点能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预习提纲:读一读:教材13页算一算:15 16×2021×15910×23×56533×22×12做一做: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1、通过预习你获得哪些知识?2、交流做一做及算一算的情况。
3、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沙包游戏吗?不同大小的沙包有不同的玩法,想不想自己也动手来制作沙包?那我们就来了解几条制作沙包的信息,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本13页的情境图,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1)装一个绿沙包需要多少玉米?(2)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玉米?师:解决这两个问题哪一个稍复杂一些?为什么?谈话:同学们分析的很准确,那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玉米?”这个问题。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找一名学生把屏幕上的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读一遍,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1)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装一个绿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红沙包的3/4”和“装一个黄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绿沙包的7/9”这两句话的?学生自由发言,统一认识。
(2)明确要求,分组学习。
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示出题目中所描述的等量关系。
列出算式并讲出道理。
分组活动,教师巡视,看学生是否需要帮忙。
(3)小组汇报,评价订正(让学生板演)订正线段图(或其他图示)课件动态出示P13图示。
注意让学生说清黄沙包的线段的画法及依据。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说课设计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数乘法—解决问题》,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内容。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下面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教学流程、时间安排和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谈谈我在处理这节课时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数乘法这个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专项”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二)、教学目标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本教材内容的要求,结合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借助线段图,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2)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作交流。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好习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渗透思想素质教育及丰富学生的基本常识,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属于两个量相比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也就是如何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算理来解答自然成为本节课的重中之重,所以:教学重点: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算理因为本节课涉及的这类数量关系比较特殊,找到两个相比较的量,关键是弄清哪个量是单位“1”,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分数乘法第7课时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人教新课标第七课时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学习目的〔一〕学习内容〝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效果〔例9〕〞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上第一单元第14-15页例9。
这局部外容是在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运用题的基础上教学的,虽然还是研讨两个量间的关系,但由于没有直接给出〝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需求先求出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或少〕的详细数量或许先求出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因此是本单元学习的一大难点。
〔二〕中心才干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处置〝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这类效果。
〔三〕学习目的1.经过阅读标题能准确地提取、剖析有效信息,找准单位〝1〞,发现、提出效果。
2.借助线段直观图,明晰的理清数量关系,看法处置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效果的模型特征,并列式计算。
〔四〕学习重点了解和掌握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效果的解题思绪和方法。
〔五〕学习难点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探求并掌握处置此类效果的战略。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 预习义务〔1〕说出下面各题中的单位〝1〞及数量关系5①六〔1〕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66②六〔1〕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5③六〔1〕班有女生25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51,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男生有多少人?〔2〕测试自己每分钟的心跳,并查阅资料:正常人每分钟心跳多少次?(二)课堂设计1. 导入师:课前请同窗们搜集一些心跳的信息,谁来引见一下?生:引见。
师:教员也搜集了一些,请看。
课件:正常人每分钟心跳应在60—100次之间,超越或低于都属于不正常之列。
但是不同年龄心跳次数有所不同,如60岁以上老年人心跳会减慢,但最慢不能低于每分钟50次,运发动或强体力休息者,由于心排量比正常人清楚增大,心跳次数可在45次左右。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一分数乘法第7课时《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 教材分析《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课时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知识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分数乘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可能会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理解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对于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理解计算方法。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动画和图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3.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4.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