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石化发生爆炸起火事故 七工人被烧伤
- 格式:docx
- 大小:15.85 KB
- 文档页数:4
广东公布5起重大火灾事故名单近日,广东省公安厅发布了5起重大火灾事故的名单,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些火灾事故的发生,给当地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对广大消防员们的职业生涯造成了严峻的考验。
本文将对这5起火灾事故进行分析,探讨相关问题。
第一起火灾事故是发生在广州市天河区的华南冶金厂,该厂是一家专门从事金属加工的企业。
事故发生后,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该企业的积极发展和安全生产。
尽管在事后的调查中发现,该火灾事故的起因可能与企业内部的疏忽有关,但相信经过此次事件,华南冶金厂会对自身的安全管理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重新审视和改进。
第二起火灾事故是在佛山市禅城区某医院发生的。
据悉,该火灾事故的起因可能与其内部设施陈旧、透风不良有关。
在火灾事故发生时,医院内部人员和患者不计其数,事故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
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医院的消防管理,提高职工和患者的消防安全意识,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第三起火灾事故是在惠州市千灯镇某工业区发生的。
与前两起火灾事故不同的是,该火灾事故起因仍然不得而知。
这不仅给事后的调查带来了一定难度,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更加关注和加强对企业消防安全的检查和监督。
第四起火灾事故是在深圳市东莞市场内发生的。
据当地警方透露,该火灾事故可能与市场内部各种电器设施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及时保养有关。
这给广大商贩、市场管理方和消防人员敲响了警钟,更加强调了市场监督和责任管理的重要性。
第五起火灾事故是在珠海市香洲某居民区内发生的。
记录显示,该火灾事故的起因可能与小区内部使用的电器设施乱接线有关。
在火灾事故发生后,当地消防人员所采取的急救措施足以表明他们的专业素养高超,同时也说明了加强居民消防安全宣传和预警工作的重要性。
以上5起火灾事故的发生,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启示。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理解火灾事故的危害性和破坏性,加强安全教育和预防意识。
其次,要加强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感知和责任管理,建立完善的消防管理和应急预案。
茂名石化公司“68”泄漏起火事故调查报告
佚名
【期刊名称】《化工安全与环境》
【年(卷),期】2024(37)3
【摘要】2022年6月8日12时40分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以下简称茂名石化公司)化工分部芳烃车间中间罐区的乙烯输送泵发生泄漏起火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25.55万元。
经调查认定,“6·8”泄漏起火事故是一起严重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是主要由人为因素引发的重大涉险事故,事故的危险程度高、救援处置难、影响群众多、社会反响大,后果严重、问题突出,教训十分深刻。
【总页数】9页(P3-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临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6·5”罐车泄漏重大爆炸着火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
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中国石化茂名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公司
3.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中国石化茂名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茂名石化“3·30”一般事故调查报告(摘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石化火灾事故原因中国石化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中央企业之一,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和石化企业之一。
它的主要业务包括石油、化工、油品零售和石油勘探等。
然而,中国石化也不时发生火灾事故,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不小的危害。
本文将对中国石化火灾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人为因素1.1 管理不善中国石化作为一个大型的石油和石化企业,拥有众多生产设施和员工。
在日常生产中,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潜在的安全隐患。
例如,设备维护不及时、安全标准不严格执行等问题,可能会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
1.2 人员操作不当在石油和石化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设备操作和化学反应。
如果人员操作不当,可能会引发火灾事故。
例如,未能正确使用火焰和高温设备、未正确管理化学品等都可能导致火灾。
1.3 安全意识不强作为一家石油和石化企业,中国石化员工需要面对各种潜在的危险和安全风险。
如果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强,可能会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
例如,未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对火灾预警信号的反应不及时等都可能导致火灾事故。
1.4 加工站点的规划不佳油气勘探、生产和加工等环节是石油大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油气的勘探不甚严谨和油品炸药生产、使用及加工这方面的排放功能不敏锐的测量,都会引导着一来很多的宏大火灾事故。
二、技术因素2.1 设备老化中国石化拥有大量的生产设备,这些设备在长期使用中可能会出现老化和磨损。
如果设备老化严重,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2.2 设备故障石油和石化生产设备通常运转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
如果设备故障,可能会引发火灾事故。
例如,高温设备的泄漏、压力传感器的故障等都可能导致火灾事故。
2.3 保护措施不足在石油和石化生产中,通常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如果这些保护措施不足,可能会增加火灾风险。
例如,未能安装火灾报警器、未能设置泄漏检测系统等都可能导致火灾事故。
2.4 未能及时更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石油和石化生产领域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广东安全生产事故快报广东安全生产事故快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近期,广东省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向大家汇报有关情况并呼吁大家加强安全生产意识,特编写这份广东安全生产事故快报,以供大家参考。
1. 日期:2021年1月1日地点:广州市某化工厂事故经过:由于操作人员在搬运化工原料时疏忽大意,导致两种不相容的物料混合在一起,随后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引发了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了5人死亡,10人重伤,并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2. 日期:2021年2月10日地点:深圳市某建筑工地事故经过: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场地秩序混乱,起重机操作人员误操作,致使物块失控,砸中了正在施工的工人。
事故造成了3名工人当场死亡,5人受伤。
3. 日期:2021年3月15日地点:珠海市某化工园区事故经过:由于化工厂管理不善,未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一台高温反应釜发生了泄漏,导致爆炸。
爆炸事故造成了2人死亡,8人受伤,并引发了大面积火灾,危及周边居民的安全。
4. 日期:2021年4月20日地点:广州市某煤矿事故经过: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未按规定组织安全巡查,发现了矿井内存在的隐患。
因电力设备故障引发火灾,事故造成了10名矿工被困井下,经过抢救后3人获救,7人不幸遇难。
5. 日期:2021年5月30日地点:汕头市某工厂事故经过:工厂未按要求进行化学品储存管理,导致酸碱物料存放在一起,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引发了爆炸。
事故造成了4人死亡,6人受伤,并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以上仅是近期发生在广东省的几起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这些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相关企业和单位未能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规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对事故隐患的预防和排查工作存在疏漏。
我们呼吁广大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从上到下的责任担当,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石化企业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背景该石化企业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化工企业,主要生产石化产品,并且拥有自己的石化厂。
该企业位于华北地区一个工业园区,距离城市约30公里,占地面积较大,拥有数千名员工。
该企业的石化厂主要用于生产石油制品,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品和高温炼制设备。
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易燃易爆化学品,并且存在高温高压设备,该企业的火灾风险较高。
二、事故过程2018年7月10日,该石化企业发生了一起严重火灾事故。
据事故调查报告显示,事故发生的当天上午11点左右,一名操作工在工作中意外发生了意外操作错误,导致一台高温炼制设备发生泄漏,并迅速引发了火灾。
由于该高温炼制设备所处的位置较为隐蔽,且位置较为狭窄,其周围的通风条件不佳,导致火灾蔓延速度非常快。
当事故发生时,现场的工作人员迅速进行了应急处置,立即启动了应急报警系统,并且对火灾进行了初期扑救。
但是由于火灾发生位置较为隐蔽,加之炼制设备内部存在大量的易燃化学品,火势迅速蔓延,扑救难度较大。
同时,事故发生地点周围存在大量存储的易燃化学品,火灾蔓延迅速。
在火势蔓延的过程中,现场的应急处置人员受到了较大的干扰,且现场的通风条件较差,烟雾较浓,导致了很多的应急处置人员难以接近火灾现场,火灾扑救难度大增。
在火灾发生后的短时间内,消防部门迅速接到了报警,立即出动了多辆消防车和上百名消防官兵前往救援。
但是由于火势蔓延迅速且火灾现场周围存在较多的易燃化学品,消防官兵在扑救火灾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最终,经过几个小时的扑救,火灾得到了控制,但现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事故原因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和事故原因调查报告显示,该石化企业火灾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错误:事故发生当日,一名操作工在工作中使用高温炼制设备时发生了操作错误,导致了设备的泄漏,并且忽略了设备周围的通风条件不佳,导致火灾的迅速蔓延。
2.安全管理不到位:该企业在化工生产中使用大量的易燃易爆化学品,但是对于这些化学品的存储、使用和管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企业未能充分做好化学品的存储分区管理和防火阻燃工作。
广州黄浦区“3·13”爆炸事故2008年3月13日,广州市黄埔区发生了一起因2辆加长货柜车在转卸一批“圆形塑料击发帽”烟花爆竹类火药(玩具枪用,化学成分为氯酸钾)过程中,搬运时不慎碰撞发生剧烈爆炸,并引发附近包括一栋居民楼在内的数个建筑物火灾,造成7人死亡、2人重伤、34人轻伤的重大伤亡事故。
事故发生后,消防官兵正在奋力扑救火灾梁文祥/摄事故经过3月12日19时许,货主东莞海龙贸易公司将一批共31t的“圆形塑料击发帽” 的烟花爆竹类火药从湖南浏阳运至广州黄埔,并试图将烟花爆竹类火药伪装成普通货物,然后准备通过中海船运公司将其运送出口。
事故发生当天,3月13日15:30左右,位于黄埔区荔联广深高速公路宏康东筑小区东侧的通道上,人们看见一辆车牌为赣J49571加长货柜车向一辆车牌为湘M03397加长货柜车(货主为东莞海龙贸易公司)转卸货物。
据附近广州市某机关服务公司当事人王某回忆:这地方有点像“三不管”地带:有仓库、有2家没名没牌的汽车修理厂,还有一个垃圾处理站,平时也没什么人来。
爆炸前,他们就发现有一红一绿2辆大货车将2车车尾相对,有四五名男子在那里装卸货物。
王某等意识到这2辆大货车不是自己公司的,但却停在自己公司的通道内作业,于是便上前干涉说:“喂,这里不许装卸货物,你们快停下来,马上把车开走。
”当时车上有1名搬运工回过头来抱歉地对他们说:“不好意思,很快,我们搬完这几箱香菇马上就走。
”由于当时也差不多将近下班时间了,机关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也要赶回办公室处理一些事情。
既然他们都说“搬完这几箱香菇马上就走”,王某也就没有再多问,更没上去看看他们到底搬什么东西。
谁知道他们走后不到2分钟,刚走到一个拐角处,便听到炸雷似的“轰!!!”的一声巨响,大爆炸发生了。
强烈的冲击波令附近百米之内的建筑物一阵晃动。
旁边一家名为“东明食府”的2层餐厅门窗玻璃霎时间全部震碎、一片狼藉,但幸运的是该餐厅已经结业报废,屋内并无人居住。
扬子石化2011年六月份HSE学习材料集 团 公 司 上 报 事 故河南油田钻井公司“4·3”起重伤害事故 1人死亡2011年4月3日,河南油田钻井公司新疆分公司70830HN钻井队在西北油田分公司TP124X井(位于新疆阿克苏市沙雅县境内)进行搬迁作业,承包商――中油物流公司负责起重和运输,钻井新疆分公司安全员李某负责现场生产协调和安全监督,并安排薛某负责现场起重指挥、祝某负责现场安全监护、李某等6人负责司索工作。
13时10分左右,在完成3栋野营房吊装后,由中油物流公司吊车司机周某操作25T吊车,开始向板车上吊装钻井逃生滑道。
绳套是井队配备的2根直径19.8 mm的钢丝绳,分别挂在逃生滑道的4个吊装点上。
第一次吊装就位后,滑道的着地端在后,重心偏后。
于是再次起吊,旋转180度重新就位后,下放小钩准备摘绳套时,吊车司机按照非指挥人员的指令,再起吊向车厢右边缘移动调整逃生滑道的过程中,逃生滑道突然从板车右侧滑落,站在车辆右侧的3名人员躲闪不及被砸伤。
其中李某头部被滑道压在地面,安全帽也被严重砸裂,抢救无效死亡;另外2人轻伤。
这是一起由违章操作造成的责任事故。
河南油田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中油物流公司负次要责任。
事故直接原因(1)现场起重指挥严重失职。
现场指定的指挥人员没有对起重作业应当具备的条件进行确认,站位不正确,没有及时制止吊车司机的违章操作行为。
(2)吊装索具选用和系挂方式存在隐患。
选用索具的直径过大,系挂处没有采取防脱措施,为索具从小钩或逃生滑道吊装点处脱出留下了隐患。
(3)吊车司机和司索人员违章操作。
吊车司机在没有得到现场指定指挥人员指令的情况下起吊,违反集团公司《起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中“起重操作人员应按指挥人员所发出的指挥信号进行操作”的规定。
在吊装过程中,司索人员没有使用撑杆、拉绳等辅助就位工具,属于致命违章。
事故间接原因(1)现场监护不到位。
吊装过程中,现场起重指挥和监护人员对司索人员手扶吊物、卡车司机违章指挥、吊车司机违章操作等违章行为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对起重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提出整改要求。
广州石化发生爆炸起火事故七工人被烧伤
昨天下午1时许,在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广州石化厂区内,一座汽油罐呼吸阀着火冒出浓烟,目击者听到巨大爆炸声。
事故导致厂内七名外来施工人员被烧伤,其中一人伤势严重。
广州石化新闻发言人称,经初步调查,是油罐在进油过程中发
“当时整个天空都是黑的。
”在厂区内做活的外来工李先生也听到了爆炸声,他还看见几十米高的油罐起火后,浓烟遮天蔽日,直到一个小时后才逐渐散去。
火灾发生后,不断有消防车和救护车赶往失火位置。
大批工人被疏散到车间外,不少等着上班的工人被堵在了西门外,厂区大门只许出不许进,聚集了数百人。
李先生看到,从油罐下抬出了至少三名伤者,衣服几乎被烧光,头发和皮肤被烧焦,“烧
得可以看到肉,样子很吓人。
”
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黄埔院区,急诊部称收到5名伤者,其中4人伤势严重,已被转送到医院本部。
唯一留院治疗的是45岁的葛先生,他的双手和右颊被严
造成7
20辆消防车前往扑救,中午1时25分大火被扑灭。
疑问1:有爆炸声无爆炸?
在记者的采访中,多名工人和目击者表示,现场曾传出巨大的爆炸声,接着才起火冒烟。
对此,余峻才在通报会上坚决表示,出事的油罐没有发生爆炸,“那么大的油罐,如果发生爆炸了,怎么可能十分钟就扑灭?”他解释说,起火的是罐顶的呼吸阀,功能是用于调节罐内外的压力平衡,这次是油罐在进油过程中发生油气泄漏,闪燃引发事故。
至于火源来自何处,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去年广石化也曾出事
去年3月18日,广州石化炼油四部的常减压装置减压三线重蜡油泵P-2117发生泄漏,喷出的蜡油高达350摄氏度,遇空气自燃着火。
员工听到现场响起三声爆
炸,在5公里外都能清晰看到一柱冲天黑烟。
事故未对周边环境构成威胁,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广州石化:进油时油气泄漏闪燃
,
上8时,记者致电余峻才得知,最终确认有7名外来施工人员受伤,主要是烧伤,其中一名伤势严重。
经初步调查发现,是油罐在进油过程中发生油气泄漏,闪燃引发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