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逐字逐句翻译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11
《子路等侍坐》原文译文对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译文对照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日;‘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不加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夫子哂之。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求,尔何如”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赤,尔何如”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点,尔何如”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及赏析--选自《论语先进》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在孔子近旁陪坐。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凭这个原因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日说:‘(别人)不了解我!’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遽而不加考虑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加上有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孔子对着他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 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愿意在这方面学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译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曾晳,你怎么样?‛(曾晳)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晳)说:‚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
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晳)说:‚你为什么笑子路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谁能来做大事呢?‛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译文大地是万物的客舍,时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生命短促,世事不定,如同一番梦境,得到的欢乐,能有多少呢!古人夜间执着蜡烛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况且春天用艳丽景色召唤我,大地把绚丽的文采赐予我,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先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莫通:暮)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用(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但愿意学习做这些。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由于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轻率匆忙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能够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子曰)"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能够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子曰)"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子曰)"曾皙,你怎么样?"(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步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皙)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我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
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用礼治理国家,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
子路曾哲冉公西华侍坐原文翻译 子z ǐ路l ù 、 曾céng 皙x ī 、 冉rǎn 有yǒu 、 公gōng 西x ī华huá侍shì坐zuò 。
子z ǐ曰yuē :“ 以y ǐ吾wú一y ī日r ì长cháng 乎hū尔ěr , 毋wú吾wú以y ǐ也yě 。
居j ū则z é曰yuē :‘ 不bù吾wú知zhī也yě 。
’ 如r ú或huò知zhī尔ěr, 则z é何h é以y ǐ哉zāi ?” 子z ǐ路l ù率shuài 尔ěr 而ér 对duì曰yuē:“ 千qiān 乘shèng 之zhī国guó , 摄shè乎hū大d à国guó之zhī间jiān , 加jiā之zhī以y ǐ师shī旅l ǚ , 因yīn 之zhī以y ǐ饥j ī馑jǐn ; 由yóu 也yě为wèi 之zhī, 比b ǐ及j í三sān 年nián , 可k ě使shǐ有yǒu 勇yǒng , 且qiě知zhī方fāng 也yě 。
”夫f ū子z ǐ哂shěn 之zhī 。
“ 求qiú ! 尔ěr 何h é如r ú ?”对duì曰yuē :“ 方fāng 六liù七q ī十shí , 如r ú五wǔ六liù十shí , 求qiú也yě为wèi 之zhī , 比b ǐ及j í三sān 年nián , 可k ě使shǐ足z ú民mín 。
如r ú其q í礼l ǐ乐yuè , 以y ǐ俟s ì君jūn 子z ǐ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全文注音及翻译子z ǐ路l ù 、 曾céng 皙x ī 、 冉rǎn 有yǒu 、 公gōng 西x ī华huá侍shì坐zuò 。
子z ǐ曰yuē :“ 以y ǐ吾wú一y ī日r ì长cháng 乎hū尔ěr , 毋wú吾wú以y ǐ也yě 。
居j ū则z é曰yuē :‘ 不bù吾wú知zhī也yě 。
’ 如r ú或huò知zhī尔ěr, 则z é何h é以y ǐ哉zāi ?” 子z ǐ路l ù率shuài 尔ěr 而ér 对duì曰yuē:“ 千qiān 乘shèng 之zhī国guó , 摄shè乎hū大d à国guó之zhī间jiān , 加jiā之zhī以y ǐ师shī旅l ǚ , 因yīn 之zhī以y ǐ饥j ī馑jǐn ; 由yóu 也yě为wèi 之zhī, 比b ǐ及j í三sān 年nián , 可k ě使shǐ有yǒu 勇yǒng , 且qiě知zhī方fāng 也yě 。
”夫f ū子z ǐ哂shěn 之zhī 。
“ 求qiú ! 尔ěr 何h é如r ú ?”对duì曰yuē :“ 方fāng 六liù七q ī十shí , 如r ú五wǔ六liù十shí , 求qiú也yě为wèi 之zhī , 比b ǐ及j í三sān 年nián , 可k ě使shǐ足z ú民mín 。
如r ú其q í礼l ǐ乐yuè , 以y ǐ俟s ì君jūn 子z ǐ 。
四子侍坐原文及翻译四子侍坐原文及翻译四子侍坐一般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四子侍坐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四子侍坐作品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
居则曰:‘不吾知也!(3)’如或知尔,则何以哉(4)?子路率尔而对曰(5):“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6);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7)。
”夫子哂之(8)。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9),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10)。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11)。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12)。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13)。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14),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15)。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16)!”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17),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9)。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20)!”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21)?”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22)。
”“唯求则非邦也与(23)?”“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24)?”“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2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26)?”四子侍坐字词注释(1)曾皙:名点,曾参的父亲。
四人均为孔子的学生。
(2)以:介词,因为。
一日:一两天。
长乎尔:比你们年长。
毋吾以:以,动词,任用。
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吾”前置,即“毋以吾”。
意思是: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人家(为政者)就不用我了。
(3)居:平时。
不吾知: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吾”前置,现代汉语序为“不知吾”,即(为政者)不了解我们。
精心整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翻译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
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
“点,尔何如?”
“曾点,你怎么样?”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页脚内容
精心整理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页脚内容。
《中考文言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夫子哂之。
“冉求,你怎么样?”“求,尔何知?”(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赤,你怎么样?”“赤,尔何如?”(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曾点,你怎么样?”“点,尔何如?”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文本译文原文文本(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因为)吾一日长乎.(比)尔,毋吾以.(因为)也。居.(在平时)则曰:‘不吾知也!’如或.(有的人 )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轻率急忙的样子)而对曰:“千乘.(shèng,一车四马)之
国,摄.(夹)乎.(在)大国之间,加.(加于)之以师旅..(军队),因.(继续)之以饥馑;由也为.(治理)之,比及..(等到)三年,可使有勇.(勇气,形作名),且.(而且)知方.(义,道理)也。” 夫子哂.(shěn,微笑)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方圆)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求也为.(治理)之,比及三年,可使足.(使……富)民。如其..(至于)礼乐,以俟.(等待)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之,指国家大事)。宗庙之事,如.(或
者)会.(诸侯会盟)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端.(穿着礼服,名作动)章甫..(戴着礼帽,名作动),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弹奏,名词作动词)瑟希.(同稀),铿.(kēng)尔(助词),舍
瑟而作.(站起来),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陈述)。” 子曰:“何伤.(妨害)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同暮)春者,春服既.(已经)成.(稳定,这里指穿上身了),冠者..(成年男子)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在)沂.(yí,沂水),风.(吹风,乘凉,名作动)乎舞雩..(yú),咏.(唱歌)而归。” 夫子喟然..(kuì,叹息的样子)叹曰:“吾与.(赞同)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走在后面,名作动)。曾皙曰:“夫.(那)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罢了)!”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是故哂之。唯.(句首助词)求
则非邦.(国家)也与.(同欤,语气助词)?安见..(怎么见得)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小相,形作名),孰.(谁)能为之大.(大相,形作名)?”
文言现象整理: 一、通假字 1、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 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
二、活用现象 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 2、鼓瑟希,铿尔:鼓,名作动,弹奏 3、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 4、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落后 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大相,小相 6、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 7、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8.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富足
三、句式 1、以吾一日长乎尔 介后 2、毋吾以也 宾前 3、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 即:“不知吾也”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宾前 5、摄乎大国之间 介后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介后 7、异乎三子者之撰 介后 8、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状语后置 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宾前 10、为国以礼 介后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 )吾一日长乎.( )
尔,毋吾以.( )也。居.( )则曰:‘不吾知也!’如或.( )
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 )而对曰:“千乘.(shèng )之国,摄.( )
乎.( )大国之间,加.( )之以师旅..( ),因.( )之
以饥馑;由也为.( )之,比及..( )三年,可使有勇.( ),且. )
知方.( )也。”
夫子哂.(shěn )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 )六七十,如.( )五六十,求也为.( )之,
比及三年,可使足.( )民。如其..( )礼乐,以俟.( )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 )会.( )
同.( ),端.( )章甫..( ),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 )瑟希.( ),铿.(kēng )尔( ),
舍瑟而作.(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
子曰:“何伤.( )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 )春者,春服既.( )成.( ),冠者..
( )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风.
( )乎舞雩..(yú),咏.( )而归。”
夫子喟然..(kuì, )叹曰:“吾与.( )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 )三子者之言
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唯.( )求
则非邦.( )也与.( )?安见..( )方六七十,如五
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
( ),孰.( )能为之大.( )?”
文言现象整理: 一、通假字 1、鼓瑟希,铿尔:( ) 2、莫春者,春服既成:( ) 3、唯求则非邦也与:( )
二、活用现象 1、端章甫:( )( ) 2、鼓瑟希,铿尔:( ) 3、风乎舞雩:( ) 4、三子者出,曾晳后:( ) 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 6、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 7、异乎三子者之撰:( ) 8.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
三、句式 1、以吾一日长乎尔 ( ) 2、毋吾以也( ) 3、不吾知也( )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 5、摄乎大国之间 ( )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 ) 7、异乎三子者之撰 ( ) 8、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 ) 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 ) 10、为国以礼 ( ) 习题精选 (一)基础知识题 一、加下划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①千乘之国 ②愿为小相焉 ③舍瑟而作
二、为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居 ①坐 ②处于 ③居 ④住处 ⑤处在某种地位或某地方 ⑥占,占据 ⑦积蓄,储存 ⑧平日,平时 ⑨用于“有顷”“久之”“顷之”等前面,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意义较虚,相当于“过了……”
(1)居则曰,“不吾知也!”( )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 (4)居十日,扁鹊复见( ) (5)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左,鲁直居右( ) (6)囤积居奇( ) 2.异 ①不同 ②奇特,与众不同 ③奇怪,惊奇 (1)异乎三子者之撰( ) (2)渔人甚异之( ) (3)永州之野产异蛇( ) (4)览物这情,得无异乎( ) (5)父异焉( ) (6)异曲同工 ( ) 3.安 ①安稳,安定,安全 ②安逸,安乐,安全 ③安心 ④安抚 抚慰 ⑤安置,安放 ⑥什么,什么地方 ⑦怎么 (1)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2)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3)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 )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4.知 ①知道 ②知觉,感觉 ③见解,知识 ④了解 ⑤交好,交往 ⑥主持 ⑦zhì 通“智”。
(1)居则曰:“不吾知也。”( ) (2)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 (3)不知木兰是女郎( )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首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5)人不知而不愠( ) (6)孰为汝多知乎( ) (二)课内语段阅读题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却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1.下列读音正确的一组( ) ①子路率尔而对曰 ②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2.下列四句中有关加下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侍奉 B.居则曰 闲居 C.如或知尔 了解 D.以吾一日长乎尔 成长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C.如或知尔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D.如或知尔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翻译句子 ①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②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三)课外语段阅读题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植尝乘车行驰道①中,开司马门②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