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静态分析指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08.00 KB
- 文档页数:8
《统计学概论》练习二一、判断题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2、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3、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4、时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5、如果把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则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6、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 )7、已知某市工业总产值2001年至2005年年增长速度分别为4%,5%,9%,11%和6%,则这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97%。
()8、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9、如果某商店商品零售价格增长5%,销售量增加5%,则零售额增长10%。
()10、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二、单选题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B、指标性质不同C、采用的基期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2、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3、1997年北京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
A、总量指标B、变异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4、组距、组限、组中值之间关系是()A、组中值=(上限+下限)÷2B、组距=(上限-下限)÷2C、组中值=(上限+下限)×2D、组限=组中值÷25、某厂计划规定单位产品物耗降低3%,实际降低了4.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A、98.45%B、150.00%C、66.66%D、101.46%6、已知某企业总产值2001年比1998年增长187.5%,2000年比1998年增长150%,则2001年比2000年增长()A、37.5%B、125%C、115%D、15%7、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8、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A、绝对数形式B、相对数形式C、平均数形式D、百分比形式9、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A、不相关B、负相关C、正相关D、复相关10、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同质总体的()A、集中程度B、离中程度C、一般水平D、变动程度11、相关关系是指( )A、现象间客观存在的依存关系B、现象间客观存在的数值固定依存关系C、现象间客观存在的数值不固定依存关系D、因果关系1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13、在计算x与y的回归方程式时,如果y=a+bx当b为负数时,则直线是()A、上升趋势B、不升不降C、下降趋势D、上术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14、将某企业职工人数中的管理人员与工人人数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是( )A、结构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比例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15、若某一变量数列中,有变量值为零,则不适宜计算的平均指标有()。
静态分析习题答案静态分析习题答案静态分析是软件工程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通过对程序代码的静态扫描和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错误和漏洞,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学习静态分析的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加深对静态分析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下面将给出一些静态分析习题的答案和解析。
1. 什么是静态分析?它与动态分析有什么区别?静态分析是指在不运行程序的情况下,通过对程序代码的扫描和分析来发现潜在的错误和漏洞。
它主要通过对程序的语法、结构和数据流等进行分析,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与之相对的是动态分析,它是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对程序进行监控和分析。
动态分析可以获得程序在运行时的行为和状态信息,但无法发现程序中隐藏的潜在问题。
2. 静态分析的主要应用领域是什么?静态分析在软件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代码质量管理、漏洞检测、安全分析和性能优化等。
在代码质量管理方面,静态分析可以帮助发现代码中的潜在问题,如潜在的错误、未使用的变量和函数、代码重复等,从而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在漏洞检测方面,静态分析可以发现代码中的安全漏洞,如缓冲区溢出、代码注入等,从而提高软件的安全性。
在安全分析方面,静态分析可以对代码进行漏洞扫描和代码审计,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在性能优化方面,静态分析可以对代码进行性能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性能瓶颈和优化点,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
3. 静态分析的方法有哪些?静态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语法分析、控制流分析、数据流分析和抽象解释等。
语法分析是静态分析的基础,它通过对程序的语法结构进行分析,判断程序是否符合语法规则。
控制流分析是对程序的控制流程进行分析,以了解程序的执行路径和可能的错误情况。
数据流分析是对程序中的数据流进行分析,以了解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情况,发现潜在的错误和漏洞。
抽象解释是一种基于数学理论的静态分析方法,它通过对程序的抽象表示进行分析,以发现程序中的潜在问题。
第三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填空题1.综合指标的具体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相对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相对指标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计算方法。
4.总量指标是说明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标。
5.总量指标按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指标。
6.结构相对数和比例相对数都是在________基础上计算的。
7.系数和倍数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______而计算的相对数。
8.实物指标能够直接反映总体的________总量,价值指标反映总体的________总量。
二、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2.计算结构相对数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3. 分子与分母属于不同总体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4.某地区有10万人口,共有2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500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5. 2002年上海市GDP的年增长率为10.9%,该指标是()。
A.绝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6.2005年上海市GDP是北京市的134.18%,该指标是()。
A.强度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7. 劳动生产率属于()指标。
第四章静态分析指标一、填空1、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按反映的时间状态不同,可分为和;按其表现形式或计量单位的不同,可分为、和。
2、年内各月末职工人数属于指标,其数值相加,年内各月商品零售额属于指标,其数值相加。
3、劳动量指标是以计量的总量指标。
4、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为相对数,而相对数又具体表现为两种:一种为,另一种为。
除了相对指标可用表示外,其他都用表示。
5、结构相对指标是在基础上进行的,可以是总体各组单位数与之比,也可以是与总体标志总量之比。
6、某公司计划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10%,实际提高15%,则该公司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7、在人口总体中,男性人口数与女性人口数之比计算的是相对指标。
8、一国人口总数与国土面积之比计算的是。
9、算术平均数是除以所得的商,简单算术平均数是根据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是根据计算的。
10、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因素是,另一个因素是。
11、调和平均数是按来计算的,所以又称为平均数。
12、未分组资料中,如总体单位数是,则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就是中位数;如总体单位数是,则中间位置的两个标志量的就是中位数。
13、由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其位置公式为。
14、某日某商场出售某品牌男鞋,销售量最大的尺寸,在统计学上称。
15、平均指标反映现象的,标志变异指标反映现象的。
16、标志变异指标值的大小和平均数的呈关系。
17、只有将各个标志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取才能计算平均差。
18、在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的情况下,用来测定平均数的代表性。
19、是非标志的算术平均数是,标志差是。
二、判断题1、时点指标只能间断计数。
()2、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成正比。
()3、结构相对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其分子和分母一般也只能是时期指标。
()4、将不识字人口数与全部人口数对比,就是文盲率指标。
()5、比例相对指标是在分组的基础上计算的。
()6、比较相对指标也可以是两个相对指标对比。
03第三章静态分析指标习题答案第三章静态分析指标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总量指标:指反映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某种现象的总体范围、总体规模、总体水平的指标。
2. 强度相对数:指同一时期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
3. 平均指标:指将同质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同类现象在具体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4. 算术平均数:指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之比,它是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和典型特征的最基本指标。
5. 调和平均数: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称为倒数平均数。
6. 众数:指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它能直观地说明客观现象分配中的集中趋势。
7. 中位数:指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
8. 标准差: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的算术平方根。
9. 标志变异指标:指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差异大小的综合指标,又称为标志变动度。
二、填空题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 平均指标、相对指标2. 两个有联系、联系程度3. 104. 系数、成数、有名数5. 相对数、平均数6. 期中7. 102.22、660、6488. 水平法、累计法9. 结构相对数10. 高11. 不同空间12. 计划完成相对数、结构相对数13. 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14. 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15. 集中趋势、离中趋势16. 那个标志值17. 绝对数、比重18. 同质总体19. 平均差、标准差、离散系数、标准差20. P、21. 标准差、其算术平均数22. 360023. 平方、平均差24. 412.31元、103.08%25. 相等、中位数三、单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B2 D3 C4 B5 C6 D7 C8 B9 B 10 D11 D 12 B 13 B 14 D 15 D16 C 17 A 18 B 19 B 20 B21 A 22 C 23 B 24 B 25 B26 A 27 D 28 B 29 A 30 B四、多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静态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静态测试是指在不运行程序的情况下,通过分析程序的代码来发现潜在的错误。
以下哪项不是静态测试的优点?A. 节省时间B. 节省成本C. 无需编写测试用例D. 可以发现运行时无法发现的错误2. 在进行静态测试时,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常见的静态测试技术?A. 代码审查B. 静态代码分析C. 动态调试D. 走查二、判断题1. 静态测试可以替代动态测试。
()2. 静态测试只能发现语法错误。
()三、简答题1. 请简述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的区别。
四、论述题1. 论述静态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静态测试不涉及程序的运行,因此无法发现运行时的错误,动态调试属于动态测试技术。
2. 答案:C解析:动态调试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进行的调试,属于动态测试技术。
二、判断题1. 答案:×解析: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各有优势,不能相互替代。
2. 答案:×解析:静态测试不仅可以发现语法错误,还可以发现逻辑错误、性能问题等。
三、简答题1. 答案:静态测试是在不运行程序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主要通过阅读代码、检查代码结构等方式来发现潜在的错误。
动态测试则是在程序运行时进行的测试,通过输入不同的测试数据来检查程序的实际运行情况。
四、论述题1. 答案:静态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具有重要性,它可以在早期阶段发现代码中的错误和问题,从而减少后期的修改成本和时间。
同时,静态测试不需要编写测试用例,节省了测试准备的时间。
此外,静态测试还可以发现一些动态测试难以发现的问题,如代码风格问题、潜在的性能瓶颈等。
因此,静态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四章静态分析指标一、填空1、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按反映的时间状态不同,可分为和;按其表现形式或计量单位的不同,可分为、和。
2、年内各月末职工人数属于指标,其数值相加,年内各月商品零售额属于指标,其数值相加。
3、劳动量指标是以计量的总量指标。
4、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为相对数,而相对数又具体表现为两种:一种为,另一种为。
除了相对指标可用表示外,其他都用表示。
5、结构相对指标是在基础上进行的,可以是总体各组单位数与之比,也可以是与总体标志总量之比。
6、某公司计划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10%,实际提高15%,则该公司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7、在人口总体中,男性人口数与女性人口数之比计算的是相对指标。
8、一国人口总数与国土面积之比计算的是。
9、算术平均数是除以所得的商,简单算术平均数是根据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是根据计算的。
10、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因素是,另一个因素是。
11、调和平均数是按来计算的,所以又称为平均数。
12、未分组资料中,如总体单位数是,则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就是中位数;如总体单位数是,则中间位置的两个标志量的就是中位数。
13、由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其位置公式为。
14、某日某商场出售某品牌男鞋,销售量最大的尺寸,在统计学上称。
15、平均指标反映现象的,标志变异指标反映现象的。
16、标志变异指标值的大小和平均数的呈关系。
17、只有将各个标志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取才能计算平均差。
18、在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的情况下,用来测定平均数的代表性。
19、是非标志的算术平均数是,标志差是。
二、判断题1、时点指标只能间断计数。
()2、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成正比。
()3、结构相对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其分子和分母一般也只能是时期指标。
()4、将不识字人口数与全部人口数对比,就是文盲率指标。
()5、比例相对指标是在分组的基础上计算的。
()6、比较相对指标也可以是两个相对指标对比。
前面章节及第三章综合指标答案前面章节及第三章综合指标答案一、选择题1、杭州地区每百人手机拥有量为90部,这个指标是 DA、比例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2、某组数据呈正态分布,计算出算术平均数为5,中位数为7,则该数据分布为 AA、左偏分布B、右偏分布C、对称分布D、无法判断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DA 主要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与各组次数多少无关;B 主要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C 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也与各组次数多少无关;D 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有关,也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4、已知一分配数列,最小组限为30元,最大组限为200元,不可能是平均数的为 DA、50元B、80元C、120元D、210元5、比较两个单位的资料,甲的标准差小于乙的标准差,则 DA 两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B 甲单位平均数代表性大于乙单位C 乙单位平均数代表性大于甲单位D 不能确定哪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大6、若单项数列的所有标志值都增加常数9,而次数都减少三分之一,则其算术平均数 AA、增加9B、增加6C、减少三分之一D、增加三分之二7、与变量值相同计量单位的是 ABCDFA 全距B 调和平均数C 平均差D 标准差E 离散系数F 算术平均数8、与变量值同比例变化的是 ABDEF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全距E 标准差F 平均差G 标准差系数9、人口普查中以每个常住居民为调查单位,下面属于标志的是ABA 性别B 年龄C 男性D 人口总数E 未婚10、对浙江财经学院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BDA 平均支出B 年龄C 年级D 体重E 学生总数二、计算题1、已知甲小区居民平均年龄为37岁,标准差为12岁,现对乙小区居民年龄进行抽样调查,得到资料如下(保留1位小数):年龄(岁)人数(人) 18以下 12 18-30 50 30-50 68 50以上 40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保留1位小数)(1)计算乙小区居民的平均年龄;(2)比较甲乙两小区平均年龄的代表性大小;解:年龄(岁)人数组中值 18以下18-3030-5050以上 12506840 122440120027202400 172828800108800144000 -26-14222 8112980027219360 合计 170 — 6464 283328 - 37544 (组中值计算1分)(1) (3分)(2) (3分)或甲:(1分)乙:(1分),所以甲小区的平均年龄更有代表性(1分)2、已知某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如下:工资(元)人数(人)1000以下20 1000-2000 40 2000-3000 100 3000-4000 50 4000以上 30 根据资料计算该企业职工工资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初级经济师建筑经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章节练习题试题及答案含答案第三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一、单项选择题1. 在财务评价指标中,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称为( )。
A.财务内部收益率B.财务净现值C.投资利润率D.投资利税率[答案]:A[解析]: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参见教材P502. 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任何边际变化对国家的基本社会经济目标所做贡献的价值称为( )。
A.市场价格B.均衡价格C.影子价格D.计划价格[答案]:C[解析]:影子价格是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任何边际变化对国家的基本社会经济目标所做贡献的价值。
参见教材P463. ( )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基础,是在技术上、财务上、经济上的可行性后作出投资与否的关键步骤。
A.机会研究B.初步可行性研究C.最终可行性研究D.项目评估与决策[答案]:C[解析]:最终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基础,是在技术上、财务上、经济上的可行性后作出投资与否的关键步骤。
参见教材P424. 对特定项目机会研究的目的是进行( )。
A.地区研究B.部门研究C.投资机遇研究D.以资源为基础的研究[答案]:C[解析]:机会研究分为一般机会研究和特定项目的机会研究。
地区研究、分部门研究和以资源为基础的研究属于般机会研究。
特定项目的机会研究是选择确定项目的投资机遇。
参见教材P425.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 )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
A.2B.3C.4D.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其他规定,该时间期限是5年。
参见教材P566. 下列关于偿债备付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偿债备付率应分年计算B.偿债备付率高,表明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保障程度高C.偿债备付率应小于1,并结合债权人的要求确定D.偿债备付率表示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偿还借款本息的保障程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偿债备付率的概念。
03第三章静态分析指标习题答案第三章静态分析指标习题答案⼀、名词解释⽤规范性的语⾔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总量指标:指反映在⼀定时间、空间条件下某种现象的总体范围、总体规模、总体⽔平的指标。
2. 强度相对数:指同⼀时期两个性质不同但有⼀定联系的总量指标之⽐。
3. 平均指标:指将同质总体内各单位某⼀数量标志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同类现象在具体条件下的⼀般⽔平。
4. 算术平均数:指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之⽐,它是分析社会经济现象⼀般⽔平和典型特征的最基本指标。
5. 调和平均数: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称为倒数平均数。
6. 众数:指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它能直观地说明客观现象分配中的集中趋势。
7. 中位数:指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按⼤⼩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
8. 标准差: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的平均数的算术平⽅根。
9. 标志变异指标:指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差异⼤⼩的综合指标,⼜称为标志变动度。
⼆、填空题根据下⾯提⽰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相应的空格之中。
1. 平均指标、相对指标2. 两个有联系、联系程度3. 104. 系数、成数、有名数5. 相对数、平均数6. 期中7. 102.22、660、6488. ⽔平法、累计法9. 结构相对数10. ⾼11. 不同空间12. 计划完成相对数、结构相对数13. 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14. 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15. 集中趋势、离中趋势16. 那个标志值17. 绝对数、⽐重18. 同质总体19. 平均差、标准差、离散系数、标准差20. P21. 标准差、其算术平均数22. 360023. 平⽅、平均差24. 412.31元、103.08%25. 相等、中位数三、单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个最佳答案,填⼊相应的括号中。
1 B2 D3 C4 B5 C6 D7 C8 B9 B 10 D11 D 12 B 13 B 14 D 15 D16 C 17 A 18 B 19 B 20 B21 A 22 C 23 B 24 B 25 B26 A 27 D 28 B 29 A 30 B四、多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相应的括号中。
第三章静态分析指标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1000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和.2、销售利润率指标属于相对指标,成本利润率属于相对指标.3、人均粮食生产量属于指标,人均粮食消费量属于指标。
4、比较相对指标的数值常用表示。
5、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水平。
6、总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可以派生出指标和指标。
7、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称为平均数,众位数和中数称为平均数。
8、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是与计划数之比.9、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和两大因素的影响。
10、属于同一总体中不同数量对比的相对指标有和。
1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标志总量和。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1000分)。
1、平均指标2、离散系数3、标准差4、极差5、算术平均数6、平均差7、中位数8、标志变异指标9、众数10、相对指标11、结构相对指标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1分,共100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前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A、权数不等B、权数相等C、变量值相同D、变量值不同2、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A、标准差系数B、平均差C、全距D、均方差3、已知某公司下属企业数、工人数、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要计算该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A、计划产值B、实际产值C、工人数D、企业数4、一个由许多部分组成的总体,各部分所占比重之比是( )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5、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A、同一总体不同部分对比B、总体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C、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之和与总体单位总数对比D、不同总体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6、某厂1996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199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A、5.5%B、5%C、115.5%D、15.5%7、算术平均数与众数的相对大小是()A、算术平均数大于众数B、算术平均数小于众数C、算术平均数等于众数D、无法比较8、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9、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执行结果提高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度为()A、13%B、2%C、2.25%D、2.29%10、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1、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为106:100,这是()。
A、比例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12、我国的经济单位总数指标属于( )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D、总体标志总量13、比较两个不同水平数列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必须利用()A、标准差B、离散系数C、平均差D、全距14、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相比()A、都具有平均意义B、都可用复名数表示C、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体对比D、都具有正逆指标15、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D、两个总体的离散系数应相等16、2005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A、总量指标B、变异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17、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则()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甲数列C、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D、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比较18、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19、比较不同水平的总体的标志变动度,需要计算()A、平均差B、标准差C、标准差系数D、全距20、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21、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B、相对数形式C、平均数形式D、百分比形式四、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前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A、国有制企业职工占总数的比重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D、中间投入占总产出的比重E、人均GDP2、位置平均数包括()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C、众数D、中位数 E、调和平均数3、下列指标中强度相对指标是()A、人口密度B、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E、人均GDP4、标准差()A、表明总体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反映总体单位的一般水平C、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D、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E、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5、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E、劳动生产率6、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A、各组频率或频数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C、各组组距的大小D、各组组数的多少 E、总体容量大小7、标志变异指标可以( )A、衡量平均数的代表性B、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C、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节奏性D、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E、研究社会现象的稳定性8、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工资总额B、商业网点密度C、进出口总额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E、GDP9、在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总体数值对比的指标有( )。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指标E、计划相对指标10、在下列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E、各组组距相等五、判断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1分,共10000分)。
1、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2、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3、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那个次数。
()4、2005年与2004年相比,甲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是乙企业的一倍,这是比较相对指标。
()5、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6、能计算总量指标的总体必须是有限总体。
()7、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
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8、对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9、利用变异指标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时,标准差越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标准差系数越小,则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
()10、甲地农产品总平均数高于乙地则甲地农产品组平均数也高于乙地。
()11、标准差系数小,说明平均数代表性好。
()12、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13、平均指标总能反映总体一般水平。
()14、极差可以说明总体变异程度。
()15、根据分组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当各组单位数出现的次数均相等时,按加权算数平均数计算的结果与按简单算数平均数计算的结果相同。
()16、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17、同一总体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是比较相对指标。
()18、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19、中位数与众数都是位置平均数,因此用这两个指标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缺乏代表性。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10000分)。
1、相对指标和总量指标的主要区别和联系有哪些?2、常用平均指标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3、什么是权数,有哪些形式?4、常用变异指标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5、平均指标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七、计算题3(本大题共19小题,本题型小题分不一致!详见每题给定分数,共10000分)。
1、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55件,标准差为3.0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11分)2、某企业1999年某月份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有关资料如下: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5分)3、甲、乙两班同时对《统计学原理》课程进行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9.0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11分)4、某地区商业局下属20个零售商店,某月按零售计划完成百分比资料分组如下:计算该局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5分)5、某企业甲、乙两个生产车间,甲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为65件,标准差为11件;乙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资料如下:计算乙车间工人加工零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比较甲、乙两车间哪个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11分)6、某企业1999年某月份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有关资料如下: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5分)7、有甲、乙两个品种的粮食作物,经播种实验后得知甲品种的平均产量为998斤,标准差为162.7斤;乙品种实验的资料如下:计算乙品种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比较甲、乙两品种哪个的平均产量更有代表性? (11分) 8、某企业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试分别计算企业该产品98年、99年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10分)9、1999年某月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试分别计算该商品在两个市场上的平均价格。
(10分)10、已知某局20个企业的有关统计资料如下:试计算产值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5分)11、某企业各月工人数、月产量资料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该企业人均月产量。
(5分)12、某公司50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某月对产品质量进行调查,得资料如下:计算该产品的平均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