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医保定点医院费用控制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4
医疗保险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医疗保险及监控系统设计实现2、国际工程项目保险规划分析3、探讨医院与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4、谈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5、谈社会医疗保险异地结算问题及对策全文总字数:19349 字篇一:医疗保险及监控系统设计实现医疗保险及监控系统设计实现摘要:目的,为了响应南通市医保局的倡导,维护好基金安全,最大限度发挥基金的保障作用。
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与南通市医疗保障局积极展开合作,上线了医保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实时将处方信息上传至监控平台以及对整个医疗行为的数据进行智能化挖掘,实现了医保违规数据的自动化、智能化抓取。
结果:系统上线大大提高了医保经办部门工作效率,同时事前良好的反馈机制促进了临床与医保经办部门的沟通,有利于医保知识在临床医生中的普及,实现了医保基金使用过程的可控、可追溯的精细化管理。
结论:通过该系统的实施,证明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对医疗过程中医保基金的使用进行监管,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
关键词:医保基金;信息技术;数据挖掘;安全1引言医保基金是患者的救命钱,维护好基金安全才能有效维护患病参保人员生命保障线[1]。
因此迫切需要对医保基金报支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建设全方位全过程的智能监管体系[2],打击各类医保违规行为,最大限度发挥基金的保障作用,维护风清气正的医保环境[3]。
在南通医保局的大力倡导之下,我院与南通市医疗保障局积极展开合作,顺利完成了医疗保险分析及监控系统在我院的实施上线,实现了医保基金使用过程可控、可追溯的精细化管理,有效地维护了医保基金的安全使用。
2系统设计2.1系统建设目的为了保障医疗基金安全,需要对参保人员的违规行为进行智能辨识,并及时向医院的医保经办部门发出预警。
除了对参保人员行为进行规范外,还需要对医师临床诊治过程的不合理行为进行提醒或干预,逐步规范医师医疗行为,改善医患关系。
最后,为了保障医疗基金安全,各种统计报表必不可少,这些报表可以为医保经办部门日常考核工作、基金管理部门有效设计基金运营模型及合理决策预算基金使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第三届全国优秀MPA学位论文分类号学号MP0405144 U D C 密级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控制研究硕士生姓名李慧萍学科专业公共管理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教师王瑞副教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二○○七年五月A Research on Hunan new Cooperative MedicalExpense ControlCandidate:LihuipingAdvisor:WangruiA thesis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professional degree of MPAGraduate School of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hangsha,Hunan,P.R.China(May,2007)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控制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一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和依据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3)§1.3研究意义和价值 (6)§1.4研究方法及内容 (7)§1.5创新点 (9)第二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控制理论概述 (10)§2.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控制相关概念 (10)§2.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14)§2.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控制的相关理论 (16)第三章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控制现状 (23)§3.1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 (23)§3.2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29)§3.3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控制的成效 (32)§3.4费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9)第四章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44)§4.1政府管理方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的因素 (44)§4.2需方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的因素 (49)§4.3供方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的因素 (53)第五章国内外医疗保险费用控制借鉴 (57)§5.1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费用控制借鉴 (57)§5.2发达国家医疗保险费用控制借鉴 (59)§5.3国内外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经验的借鉴意义 (62)第六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控制的对策 (65)§6.1政府管理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控制的对策 (65)§6.2需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控制的对策 (67)§6.3供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控制的对策 (68)第七章个案分析 (73)§7.1基本情况 (73)§7.2评析 (78)结束语 (83)致谢 (84)参考文献 (85)附录 1 (87)附录 2 (94)表目录表3-1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推进情况 (24)表3-2 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住院起付线、报销比例和封顶线设置情况 (25)表3-3 2003-2006年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筹资情况 (26)表3-4 2003-2006年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基金分配情况 (28)表3-5 2003-2006年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统筹基金使用效益情况 (28)表3-6 2003-2006年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情况 (28)表3-7 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住院起付线、报销比例和封顶线设置情况 (30)表3-8 抽样县单病种付费制前后次均费用变化情况 (38)表3-9 2005-2007年省市级医院参合农民次均住院费用及可报销费用比例情况 (39)表3-10 2005-2007年省市级医院参合农民次均住院费用上涨情况 (40)表3-11 抽样县人民医院顺产病例抗生素使用排序 (41)表3-12 抽样乡镇卫生院顺产病例抗生素使用排序 (41)表3-13 同厂家同规格药品价格比较 (42)表4-1 2005年湖南省城乡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分布情况 (48)表4-2 2005年湖南省城乡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分布情况 (48)表4-3 2005年湖南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数量及拥有床位数比较 (48)表4-4 三病种县级医疗机构住院特殊比较 (52)表7-1 湘潭县05、06年合作医疗住院报销起付线、报销比例和封顶线比较 (74)表7-2 湘潭县单病种基线调查疾病谱及数量、比例 (77)表7-3 湘潭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单病种定额付费目录及标准 (77)表7-4 湘潭县单病种实际限额与基线调查比较 (77)表7-5 湘潭县2003-2006年单病种与非单病种次均费用比较 (78)表7-6 湘潭县县内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变化情况 (79)表7-7 湘潭县两病种病人分流量及定额病种对照 (80)图目录图2-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的主体关系图 (15)图2-2 医疗费用函数关系图 (21)图2-3 不同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图 (22)图3-1 调查县级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变化图 (32)图3-2 调查乡镇卫生院次均住院费用变化图 (32)图3-3 参合农民住院次均费用增长速度比较 (33)图3-4 县第一医院抽样病历例均费用图 (33)图3-5 乡镇卫生院抽样病历例均费用图 (34)图3-6 三病种抽样病历费用比较图 (34)图3-7 县级医疗机构门诊次均费用变化图 (35)图3-8 乡镇卫生院次均费用变化图 (35)图3-9 次均住院费用占农民人均收入图 (36)图4-1 调查地区人均卫生事业费 (37)图4-2 调查地区人均卫生事业费占GDP比重的变化图 (44)图4-3 乡镇卫生院补助费用占卫生事业费比重图 (45)图4-4 医疗服务需方的道德风险图 (51)图4-5 诱导需求产生的机理 (55)图7-1 单病种付费制实施前后病种人次和比例图 (75)图7-2 单病种实施前后单病种人次占实际出院人次的比例图 (75)图7-3 单病种实际限额与基线调查情况比较图 (77)摘要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实施和推进,医疗费用控制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管理中普遍关心的问题。
医保费用控制报告一、背景介绍医保费用控制是指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手段,降低医疗保险制度的支付费用,维护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障参保人员的医疗需求。
医保费用控制是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问题概述近年来,我国医保费用不断增加,加大了医保基金的负担,影响了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医疗服务价格过高:医院对于医疗服务收费过高,药品和医疗器械价格不透明。
2.虚假诊疗和骗保问题严重:一些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虚构诊疗记录,虚报医疗费用,或者以假冒伪劣药品等手段骗取医保基金。
3.药费支出占比过高:药费支出占医保费用的较大比例,药品价格高昂,用药过度等问题突出。
三、措施建议为了有效控制医保费用,改善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监管: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价格监管机制,对医院收费进行规范和监督,合理确定医疗费用标准,减少医保费用支付压力。
2.加强虚假诊疗和骗保行为打击:建立医保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与卫生监管、公安等部门的数据共享,提高对虚假诊疗和骗保行为的监测和打击力度。
3.推行药品价格谈判制度:建立国家药品价格统一谈判制度,通过集中采购和谈判,降低药品价格,减少药费支出。
4.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提高其诊疗能力,减少患者向高级医院转诊的情况,降低医疗费用支出。
5.推行按病种付费制度:探索按病种付费的医保支付方式,合理确定报销比例,避免医疗机构以高价诊疗、多次检查和用药过度等方式获得更多的医保费用。
四、风险与挑战在医保费用控制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与挑战:1.抗议和不满情绪:由于控制医保费用可能会使医疗机构的收入减少,一些医务人员可能会出现抗议和不满情绪,对医疗服务质量产生影响。
2.社会舆论的压力:医保费用控制可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和争议,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高额医疗费用的患者,可能会面临舆论压力,影响政策的推行。
医保控费制度及措施范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成本的不断上涨,医疗保障制度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医保控费制度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医保控费制度是指医疗保险部门根据医疗服务的实际情况和医疗成本的变化,通过制定相应的控费措施,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保障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医保控费制度的必要性、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医保控费制度的必要性1.面临的问题当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医保基金的支付压力日益加大,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医疗费用飞涨,医患纠纷频发等。
首先,医疗费用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单个医疗项目的收费也逐渐增加。
如果未来医疗保障制度不能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则随之而来的医保基金的支付压力将会变得更加巨大。
其次,医疗服务需求问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疾病谱不断变化,医疗服务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趋势。
这就要求医疗保障制度能够灵活应对,满足不同群体的医疗需求。
再次,医患纠纷问题。
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患纠纷频发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方面是医生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是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导致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
2.医保控费制度的必要性基于上述问题,医保控费制度的实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1)有利于维护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
医保基金是保障医疗务工作的经济基础,唯有保证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医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通过控费制度的实施,可以合理规范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和流程,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3)有利于缓解医生的工作压力。
医生是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医疗费用的飞涨也给医生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通过控费制度的实施,可以减轻医生的工作压力,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二、医保控费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1.医保控费制度的现状分析在我国,医保控费制度已经开始初步建立,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1)医保控费制度不够完善。
医疗保险的费用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保险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随着医疗保险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医疗保险费用的支出也随之增加,给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如何控制医疗保险的费用已经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医疗保险的费用控制。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当前医疗保险费用的支出情况,探讨造成费用过高的原因。
2. 研究国内外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经验和做法。
3. 了解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4. 分析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难点和问题。
5. 提出解决医疗保险费用过高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三、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为:1. 探究造成医疗保险费用过高的原因,为今后的费用控制提供依据。
2. 总结国内外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经验和做法,为我国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3. 分析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难点和问题,为今后制订政策提供参考。
4. 提出解决医疗保险费用过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为实现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统计资料和政策文件等,了解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相关知识和国内外的经验和做法。
2. 实证分析法:主要通过对医疗保险费用数据的实证分析,探讨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变化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五、研究意义本次研究对于推进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为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提供依据和参考。
2. 总结国内外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经验和做法,为我国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3. 分析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难点和问题,为今后制订政策提供参考。
4. 提出解决医疗保险费用过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为实现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六、研究计划1. 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相关知识和国内外经验和做法,预计耗时2周。
综合性医院医保费用管理探讨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综合性医院,服务范围广,就诊患者多,加强医保费用管理,妥善处理患者、医保机构、医院三者关系,对平衡医保收支,对落实医保政策和实现医院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作用。
一、医院医保费用管理中的难点分析(一)医保基金控制与医院盈利性存在矛盾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是一个盈利主体,医院行为目标不仅是救助患者,也是为了实现医院利益最大化。
为此,医院必然会诱导就医人员多做检查,想方设法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
而医保机构对医保基金的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有严格的规定。
医保局根据同类同级医院上一年度医保指标完成数据作参考,制订标准,但实际工作中,患者凭社保卡可以到不同医院就诊,流动性较大,因此各医院围绕医疗质量、服务功能、技术水平、社会声誉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得到更多市场份额已成为各医院竞争的焦点。
而医保经费是有限的,为争取第2年更多的医保经费,造成医保费用难以控制。
(二)医院均次费用容易形成医患矛盾医保机构为加强医保基金管理,对医保费用增长速度过快以及超预算指标比例高的医院采取严格控制,例如采取缓付、督查等办法。
按医保政策,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常见的慢性病,如果病情稳定可开1个月处方量,一般慢性病可开2周用量,按照这个处方量医生就很难完成指标。
因此,部分医院会常降低均次费用,人为限制药物品种与用量,分解住院时间以完成指标。
医院这种方法虽然使均次费用下降,但是复诊率却上升,容易形成医患矛盾。
(三)冒卡就医现象不易控制一方面,老年职工就医时多由家属排队代劳,包括挂号、办理手续及付费都由家属完成,因此医院很难核对社保卡照片;另一方面,医保进入共付阶段后,自负比例固定,容易形成医保卡借用现象,包括在职职工借用退休人员社保卡,甚至全家共用社保卡现象。
容易导致医保基金费用负担过重,医疗费用不合理上升。
(四)医疗技术的进步加快了医疗费用的上涨近几年医疗卫生的科技不断进步,新仪器、新特药大量应用于临床,在给患者带来健康的同时,也增加了诊疗成本。
医疗保险的医疗费用控制与管理医疗保险的医疗费用控制与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旨在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
本文将从医疗保险的角度,阐述医疗费用控制与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一、医疗费用控制的重要性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医疗资源有限,而需求不断增长,如果不加以控制,医疗费用将不可控制地膨胀,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因此,医疗费用控制是医疗保险系统的一项基本任务。
二、医疗费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1. 提供合理的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服务在医疗费用控制与管理中,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宣传以及提供预防措施,可以减少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从而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
各级医疗保险机构可以开展健康知识的普及活动,并鼓励人们进行常规体检和注重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2. 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制定是医疗费用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疗保险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种医疗服务的价格,同时加强对价格的监管,以防止价格过高或不合理。
此外,医疗保险机构还可以采取分级支付、按病种付费等方式,以控制医疗费用的支出。
3. 引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医疗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引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从而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
医疗保险机构可以通过合理的医疗技术评价机制,鼓励各级医疗机构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4. 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险支付制度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是医疗费用控制与管理的重要保障。
医疗保险机构应建立起完善的医疗保险支付制度,包括对医疗服务的支付比例、限额和报销标准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
合理的支付制度可以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5. 加强对医疗服务的监管和评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是保障患者权益的重要方面,也是控制医疗费用的关键所在。
新医改下的公立医院医保控费与精细化管理【摘要】新医改下的公立医院医保控费与精细化管理是当前医疗改革的热点话题。
本文从医改政策背景、医保控费政策、精细化管理实施情况、医院管理改革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医保控费与精细化管理效果评估的分析,可以看出政策的推行对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优化医疗服务、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望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改革,提升患者满意度,继续探索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方案,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医改政策、公立医院、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医院管理改革、患者满意度调查、效果评估、未来发展方向、医疗改革、医疗费用、管理效率、医疗服务质量、医保政策、患者体验、医疗资源配置1. 引言1.1 新医改下的公立医院医保控费与精细化管理在新医改下的公立医院医保控费与精细化管理领域,政策的出台旨在解决我国医疗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对医保控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保障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也成为公立医院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医院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实现医疗服务的精准、高效和个性化。
新医改下的公立医院医保控费与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对医院管理体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医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管理和监督,才能实现医院管理的全面提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就医体验。
2. 正文2.1 医改政策背景医改政策背景是指在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在医保控费和精细化管理方面面临的政策环境和要求。
新医改政策出台的背景包括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医疗资源不均衡、医疗费用过高等问题。
为了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减轻患者就医负担,遏制医疗资源过度消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医改政策。
浅谈乡镇医院成本费用控制及管理问题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乡镇医院是服务于农村地区居民的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着保障农民健康、缓解大城市医疗资源压力的重要任务。
由于乡镇医院的规模和条件有限,面临着各种成本费用控制及管理问题。
乡镇医院的医疗资源调配不均衡、药品成本管理不规范、人力成本控制不到位、设备设施费用过高、信息化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医院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成为乡镇医院亟需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就乡镇医院成本费用控制及管理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议和展望,重点解决措施,以期为乡镇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问题意义乡镇医院是乡镇居民就医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基层医疗保健与健康服务的重要责任。
乡镇医院在成本费用控制和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问题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乡镇医院医疗资源调配不均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一些地区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导致部分乡镇医院医疗资源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这不仅影响了群众就医体验,也阻碍了乡镇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药品成本管理在乡镇医院中也面临着挑战。
由于药品价格波动大、会计核算不规范等原因,药品成本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有待提高,需加强对药品采购、使用和库存的管理,确保药品成本的合理控制。
人力成本控制、设备设施费用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增加了乡镇医院的运营成本,也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加强乡镇医院成本费用控制及管理,对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农村居民就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字数:248】2. 正文2.1 医疗资源调配不均衡医疗资源调配不均衡是乡镇医院成本费用控制及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乡镇医院中,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往往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导致一些重要医疗资源无法充分利用,而一些次要的医疗资源却被过度使用。
这种不均衡的资源配置不仅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会增加医疗机构的成本。
城乡居民医保定点医院费用控制论文
摘要: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的费用未达到合理控制,由于国家制度的不完善、地方制度十分松散、卫生部门不能对定点机构进行权利监督等问题,会出现利用社会保险基金套现的情况发生。
而人们对自行的医疗费用没有做到很好的控制,过度治疗也加大了医疗费用的浪费情况。
所以还需要进行社会监督,合理降低医疗成本、医疗人员的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患者拒绝过度治疗等做法,能够有效提高对医疗机构费用的合理控制。
据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人群人均门诊花费为285元,住院花费9224元。
这笔昂贵的开销成为病患人员最担心的问题,同时,社会医疗保险的报销问题也加重了社会的负担。
一、医保费用控制问题
由于我国医疗费用的不断提升,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是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支持点,但不存在个别人例用医疗保险金额套取现金的情况发生。
去年的全国卫生服务调查中发现,个别地区套取医疗保险基金的现象大量存在。
医疗保险基金是国家为参保人员补助的“救命钱”,而如今,成为部分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等谋求私利的手段。
医院利用虚假报账、挂名占床、延长住院、修改病例、指定药品等手法套取医保现金,甚至有些部门机构为未参保人员进行医疗保险的报销行为。
定点医院和药店的套现行为,成为一方面做假账、假病历、挂号占床等行为,另一方面多收患者医疗费用,增加患者的经济
承担。
由于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并不是全国统一规定制度,而是由各省市以自身发展为基础进行对医疗保险基金的调整制度。
一些地区为了平衡经济发展,与定点医疗保险机构结算的方式进行定额支付,这种财务结算方式并不合理,使一些效率高、业绩好的大型医院的收入比小型医院还要低,使医院没有足够的动力进行成本控制,只有不断提高医疗费用。
针对这种情况,当地医疗保险部门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
因为目前的管理体制中,社会医疗保险部门与定点服务机构不是处在上下级关系中,仅仅凭个人力量进行监督管理。
所以,医疗保险部门并没有资格对定点服务机构进行监督。
而且,不同的定点服务机构也是大小不一,更为监督管理加大阻碍。
一般定点服务机构都属国有机构,若要撤销其定点资格就会出现大批下岗待业人员、国家资产闲置等情况,使社会压力增大,甚至还会产生社会矛盾。
因此对于一些违反条例的定点机构,相关部门未对其采取撤销资格,医疗机构处在自行管理的阶段,其责任感不强。
二、医疗费用上涨问题
影响医疗费用上涨的问题有很多,国家参保人员的不断扩大、社会老龄化严重、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先进设备的进入等等问题影响医疗费用的涨幅程度。
这些因素不是人为控制因素,但也不乏存在一些浪费医药、过度医疗等情况,这些情况是人为问题,但很难控制。
三、医疗费用的对策实施
1.社会监督。
医疗机构实质是带有一定的公益性事业,医院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就诊患者,患者成为医疗机构的受益者,但同时需要做好监督工作。
此外,医疗机构管理和工作人员需要对卫生部门的监督管理给以充分的理解,保证本职工作质量的同时也需遵守相关规定。
2.降低医疗成本。
社会医疗保险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国家、社会和个人。
医疗患者逐渐意识到治疗费用的高低与成本。
因此,医院方面应该在注重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控制成本,降低价格,医疗费用上涨的情况会得到有效控制。
3.建立监督制度。
医疗机构需要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对做假账、假病历、挂号占床等行为进行重点监督管理。
若存在相关问题一定严厉处理,给予相关人员一定的处罚,培养建立其医疗道德。
4.拒绝过度医疗。
所谓过度医疗,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的不恰当、不负责任、没有医疗道德、脱离病人病情的情况进行病人承受范围能力外的医疗行为。
过度医疗可以是患者主动要求,但院方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因为不少患者认为贵的就是好的,希望使用价格高的药进行治疗,院方需要根据病人情况查看是否符合病人身体,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不是考虑医药费用等问题。
综上所述,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的费用未达到合理控制,由于国家制度的不完善、地方制度十分松散、卫生部门不能对定点机构进行权利监督等问题,会出现利用社会保险基金套现的情况发生。
而人们对自行的医疗费用没有做到很好的控制,过度治疗也加大了医疗费用的浪费情况。
所以还需要进行社会监督,合理降低医疗成
本、医疗人员的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患者拒绝过度治疗等做法,能够有效提高对医疗机构费用的合理控制。
参考文献
[1]李伊.云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制度分析及实行病种定额付费的可行性探讨[D].云南财经大学,2012
[2]雷友云.城乡统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3]王冬.上海市嘉定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9
[4]吕静.我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分析及其完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5]马慧芬.中国耐多药结核病医防合作模式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