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头颅超声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51
胎儿颅内异常的彩色超声诊断价值分析作者:陈凤珍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25期【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彩色超声诊断对胎儿颅内异常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门诊4800例怀孕18~24周的孕妇,所有孕妇进行胎儿颅内超声扫查,对胎儿脑部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检查出颅内异常50例。
结论:产前彩色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颅内异常比较方便、直观、可靠、安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为临床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关键词】胎儿;颅内异常;彩色超声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5-0060-02产前颅内彩色超声检查是胎儿颅内异常缺陷干预的有效手段。
随着彩色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胎儿脑部缺陷筛查已成为重要的产前检查项目[1]。
本文旨在回顾性分析彩色超声诊断胎儿颅内异常的效果,为进一步采取处理干预措施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门诊4800例孕妇,孕龄18~24周,年龄21~36岁,平均26.7岁,全部为单胎妊娠,其中3600例为初产,1200例为经产,均行胎儿颅内超声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1.2.1 仪器采用GE-73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
1.2.2 方法孕妇检查前8 h禁食,空腹进行检查,孕妇采取仰卧位,根据需要可变换体位。
先确定胎位和胎儿头部位置,行以胎儿头部横切面为主的全面扫查,在第三脑室平面、标准丘脑平面、小脑平面上进行观察和测量,对可疑部位进行重点探查。
重点观察头颅形态和大小、第三脑室、大脑半球、侧脑室及其内的脉络丛、胼胝体、透明隔、小脑半球、四脑室、颅后窝池等。
测量头围(HC)、双顶径、小脑横径、双侧脑室后角宽度、后颅窝池深度和颈后软组织层厚度等。
2 结果彩色超声检测出50例发生颅内异常的胎儿,详见表1。
3 讨论3.1 脑室扩张和脑积水单纯轻度的脑室扩张一般不伴有脑积水,但是也有少数病例有脑发育异常和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在妊娠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出生缺陷是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做好产前超声诊断,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或死亡率,对于产前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近7年来,胎儿医学的飞速发展使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重心已由中孕期转到了早孕期。
胎儿颈项透明层(NT)增厚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先天性心脏病、自然流产等不良临床结局密切相关,孕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已成为妊娠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
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就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在妊娠早期筛查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作系统回顾。
NT的测量测量时间:在孕11~13+6周及胎儿头臀长45~84mm时进行。
选择孕11周作为最早测量NT的时间有两个原因。
首先,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需与多种检测手段联合。
如孕早期的绒毛取样。
但孕11周前进行绒毛取样与胎儿患有横向截肢缺陷、小下颌、舌头过小有关及出现流产风险较高。
其次,很多严重畸形都不易在孕11周前超声检查进行诊断。
例如颅盖缺失及无脑儿,由于孕11周前超声无法可靠地评估胎儿头颅的骨化,故诊断困难。
如心脏四个房室及主动脉只能孕10周后观察得到。
又如,在孕8~10周,所有胎儿都会出现中肠疝(可观察到脐带底部出现高回声带)。
测量方法:①标准测量平面为胎儿正中矢状切面,包括显示胎儿前额、鼻骨、鼻尖及下颌。
②超声仪器需要有回放功能及局部放大功能,测量的最小测距为01mm。
要求尽可能将图像放大,并在胎儿自然姿势时测量,因胎儿颈部角度位置对测量有显著影响,伸展测量会较厚,屈曲测量会较薄。
③由于同一测量者及不同测量之间重复性存在差异,现GE E6、GE E8超声仪已具备SonoNT功能,操作者选取一段图像较好的区域,仪器便可自动测量,大大减少了人为误差,获得更精确的数据。
④NT测量可采用经腹部或经阴道途径,经腹部的NT测量值较经阴道途径的NT测量值略大。
⑤一般反复测量3次,并记录测量所得的最大数值。
NT增厚的判定标准NT正常值随胎儿孕周或头臀径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在判定NT是否增厚时必须考虑胎儿的胎龄。
胎儿头颅超声标准切面胎儿头颅超声是孕妇产前检查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超声技术可以对胎儿的头颅结构和发育情况进行全面的观测和评估。
而在进行胎儿头颅超声检查时,医生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切面来进行观察,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胎儿头颅超声标准切面。
1. 矢状位切面。
矢状位切面是胎儿头颅超声检查中常用的一种切面,通过这个切面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胎儿的中线结构,包括大脑、脑室、脑沟等。
医生可以通过这个切面来评估胎儿的脑部发育情况,检查是否存在脑积水、脑囊肿等异常情况。
2. 横断位切面。
横断位切面是指将超声探头垂直于胎儿头颅的横向方向进行扫描,这个切面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胎儿头颅的横断面结构,包括颅骨、脑组织、脑室等。
医生可以通过这个切面来评估胎儿的颅内结构是否正常,排除颅内出血、颅内占位等情况。
3. 冠状位切面。
冠状位切面是将超声探头平行于胎儿头颅的冠状面进行扫描,这个切面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胎儿头颅的前后方向结构,包括额叶、颞叶、枕叶等。
医生可以通过这个切面来评估胎儿的大脑皮层发育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大脑发育异常、脑裂畸形等情况。
4. 斜冠状位切面。
斜冠状位切面是将超声探头略微倾斜于胎儿头颅的冠状面进行扫描,这个切面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胎儿颅骨的结构和脑组织的分布情况。
医生可以通过这个切面来评估胎儿的颅骨发育是否正常,排除颅骨畸形、颅内损伤等情况。
总结。
胎儿头颅超声标准切面是产前检查中的重要内容,医生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切面进行观察和评估。
通过对胎儿头颅超声的标准切面观察,可以及时发现胎儿头颅发育异常、颅内畸形等情况,为产前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医生在进行胎儿头颅超声检查时,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标准切面的操作技巧,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4周胎儿bpd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胎儿bpd(双顶径)是指胎儿的脑颅正中线到双顶的长度,是评估胎儿生长和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14周胎儿的bpd标准中,bpd的平均值为约27毫米,范围在24.7毫米至29.3毫米之间。
因为在14周时,胎儿的发育仍处于初期阶段,所以bpd的标准值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医生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
胎儿bpd的测量通常是通过B超检查来完成的,医生根据胎儿颅骨的超声图像,测量出双顶径的长度。
而14周胎儿的bpd标准值是根据大量胎儿超声检查数据得出的平均值和范围,结合了正常发育的趋势和变异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经常会根据14周胎儿bpd标准值来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如果胎儿的bpd明显偏离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存在某种异常情况,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处理。
如果14周胎儿的bpd值偏大,可能意味着胎儿的头部过大,常见于糖尿病妈妈所生的胎儿;而如果bpd值偏小,可能提示存在发育迟缓或其他问题。
14周胎儿bpd标准值还可以辅助医生评估孕妇的孕产情况。
母体血糖水平、体重增长和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都会对胎儿bpd的数值产生影响。
监测胎儿bpd的变化趋势,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障母婴的安全。
在进行胎儿bpd测量时,医生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合适的超声技术和仪器,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还要结合其他脑部结构的超声指标,如脑室、小脑等的大小和形态,综合评估胎儿的脑部发育情况。
只有全面考虑胎儿各项指标的变化,才能更准确地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水平。
14周胎儿bpd标准值对于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可以根据这一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保障母婴的健康。
孕妇在孕期进行定期产检,配合医生进行超声检查和监测,也是确保胎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
双顶径标准切面:测量双顶径、头围的标准切面,也称丘脑平面。
国内外文献,包括超声教材、专着,对于双顶径的测量标准,多是这样规定的:在头颅横向切面,从近场颅骨外缘至远场颅骨内缘的距离。
吴乃森、接连立、范斯萍主编的《胎儿畸形超声诊断图谱》中双顶径的测量标准:“测量颅骨外缘到对侧颅骨外缘的距离即为双顶径,胎头软组织不包括在内”。
测量双顶径,尽量避免颅内中线结构与探头声束平行(入盆后),容易因侧壁声影影响测量结果。
该切面通过侧脑室前角、测脑室后角、透明隔、丘脑。
从前到后的结构:侧脑室前角靠近中线,成八字形无回声区;透明隔成长条状无回声区,边缘在中线两侧成平行条状高回声;丘脑靠近中线,成放倒的“吊钟”样或“蘑菇”低回声;后角远离中线分开,可看到脉络丛高回声。
两侧透明隔之间的腔隙即为透明隔腔,正常时不超过10mm。
有必要把脑室率这个概念在这里阐述一下,因为这个测量有重要意义,并且可能容易发生测量错误(参考):脑室率是在双顶径切面略向上平行移动的切面(测量侧脑室的标准平面),脑中线至侧脑室侧壁距离/脑中线至颅骨内缘距离。
妊20周以后,脑室率大于1/3区可考虑脑积水。
但这个标准诊断脑积水容易有假阳性,可以“提示”或“注意”但不应该“诊断”脑积水。
还应该参考胎头双顶径明显大于胎龄、脑中线移位及漂浮、头围明显大于腹围等情况。
个人认为,采用脑室率大于50%比较可靠,被多数的超声医生沿用。
可以简单地用目测估计:两侧侧脑室外缘的距离超过双顶径的一半就应该考虑有脑积水了。
胎儿小脑切面:在双顶径测量切面基础上,略旋转探头并向颅底移动,显示小脑及颅后窝,使切面经过侧脑室前角、透明隔、小脑、小脑延髓池。
小脑横径在20-24周时,其数值(mm)与妊娠周数数值相当,以后逐渐大于妊娠周数。
小脑延髓池的深度是测量小脑蚓部至颅骨内缘的最大距离,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称为颅后窝池更合适。
小脑延髓池的深度其正常测值为5±3mm,最大不超过10mm。
正常胎儿各孕周超声测值4周:胎儿只有0.2厘米。
受精卵刚完成着床,羊膜腔才形成,体积很小。
超声还看不清妊娠 迹象。
5周:胎儿长到0.4厘米,进入了胚胎期,羊膜腔扩大,原始心血管出现,可有搏动。
B超可 看见小胎囊,胎囊约占宫腔不到1/4,或可见胎芽。
6周:胎儿长到0.85厘米,胎儿头部、脑泡、额面器官、呼吸、消化、神经等器官分化,B 超胎囊清晰可见,并见胎芽及胎心跳。
7周:胎儿长到1.33厘米,胚胎已具有人雏形,体节已全部分化,四肢分出,各系统进一步 发育。
B超清楚看到胎芽及胎心跳,胎囊约占宫腔的l/3。
8周:胎儿长到1.66厘米,胎形已定,可分出胎头、体及四肢,胎头大于躯干。
B超可见胎 囊约占官腔1/2,胎儿形态及胎动清楚可见,并可看见卵黄囊。
9周:胎儿长到2.15厘米,胎儿头大于胎体,各部表现更清晰,头颅开始钙化、胎盘开始发 育。
B超可见胎囊几乎占满宫腔,胎儿轮廓更清晰,胎盘开始出现。
10周:胎儿长到2.83厘米,胎儿各器官均已形成,胎盘雏形形成。
B超可见胎囊开始消失, 月芽形胎盘可见,胎儿活跃在羊水中。
11周:胎儿长到3.62厘米,胎儿各器官进一步发育,胎盘发育。
B超可见胎囊完全消失,胎 盘清晰可见。
12周:胎儿长到4.58厘米,外生殖器初步发育,如有畸形可以表现,头颅钙化更趋完善。
颅 骨光环清楚,可测双顶径,明显的畸形可以诊断,此后各脏器趋向完善。
孕13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2.52士0.25'腹围的平均值为6.90士l.65'股骨长为1.17士0.31.孕14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2.83士0.57'腹围的平均值为7.77士1.82'股骨长为1.38士0.48.孕15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3.23士0.51'腹围的平均值为9.13士1.56'股骨长为1.74士0.58.孕16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3.62士0.58'腹围的平均值为10.32士1.92'股骨长为 2.10士 0.51.孕17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3.97士0.44'腹围的平均值为11.49士1.62'股骨长为 2.52士0.44.孕18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4.25士0.53'腹围的平均值为12.41士l.89'股骨长为2.71士0.46.孕19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4.52士0.53'腹围的平均值为13.59士2.30'股骨长为3.03士0.50.孕20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4.88士0.58'腹围的平均值为14.80士l.89'股骨长为3.35士O.47.孕21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5.22士0.42'腹围的平均值为15.62士1.84'股骨长为3.64士0.40.孕22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5.45士0.57'腹围的平均值为16.70士2.23'股骨长为3.82士0.47.孕23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5.80士0.44'腹围的平均值为17.90士1.85'股骨长为4.21士0.41.孕24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6.05士0.50'腹围的平均值为18.74士2.23'股骨长为4.36士0.51.孕25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6.39士0.70'腹围的平均值为19.64士2.20'股骨长为4.65士0.42.孕26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6.68士0.61'腹围的平均值为21.62士2.30'股骨长为4.87士O.41.孕27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6.98士0.57'腹围的平均值为21.81士2.12'股骨长为5.10士0.41.孕28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7.24士O.65'腹围的平均值为22.86士2.41'股骨长为5.35士0.55.孕29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7.50士0.65,腹围的平均值为:23.71士1.50'股骨长的平均值为 5.61士0.44.7.5cm 5.8cm孕30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7.83士0.62'腹围的平均值为:24.88士2.03'股骨长的平均值为 5.77士0.47.孕31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8.06士0.60'腹围的平均值为:25.78士2.32'股骨长的平均值为 6.03士0.38.孕32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8.17士0.65'腹围的平均值为:26.20士2.33'股骨长的平均值为 6.43士0.49.孕33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8.50士0.47'腹围的平均值为27.78:士2.30'股骨长的平均值为 6.52士0.46.孕34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8.61士0.63'腹围的平均值为:27.99士2.55'股骨长的平均值为 6.62士0.43.孕35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8.70士0.55'腹围的平均值为:28.74士2.88'股骨长的平均值为 6.71士0.45.孕36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8.81士0.57'腹围的平均值为:29.44士2.83'股骨长的平均值为 6.95士0.47.孕37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9.00士0.63'腹围的平均值为:30.14士2017'股骨长的平均值为 7.10士0.52.孕38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9.08士0.59'腹围的平均值为:30.63士2.83'股骨长的平均值为 7.20士0.43.孕39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9.21士0.59'腹围的平均值为:31.34士3.12'股骨长的平均值为 7.34士0.53.孕40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9.28士0.50'腹围的平均值为:31.49士2.79'股骨长的平均值为7.4 士0.53.。
胎儿大脑中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适应症:1、高血压、子痫前期、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慢性缺氧的宫内监测。
2、胎儿宫内溶血、贫血的诊断与宫内治疗的评价手段。
超声特点:1、正常情况下,自妊娠中期,大脑中动脉的PI就一直保持相对恒定,直至妊娠晚期34周起,PI值明显下降。
PI的改变可能与脑部的新陈代谢率增加、脑需氧量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也能适应分娩时宫缩引发的一过性的脑缺血。
2、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峰值流速(PSV)随孕周的增加,呈不断上升的抛物线形,供应大脑发育所需的养分。
3、由于胎位、胎儿呼吸样运动、探头压力的影响,有假阳性的可能,可疑患者需要动态监测。
病理生理改变:1、在胎儿发生宫内缺氧时,由于pH值、二氧化碳分压的增高,使脑血流相对于体循环的比例比例明显增加、阻力下降,称之为“脑保护效应”。
2、当脑缺氧失代偿激发脑水肿时,压力的缘故会使大脑中动脉的PI反而会上升,类似正常改变,因此与胎儿脐动脉共同监测、动态评价大脑中动脉PI有助于评价胎儿宫内缺氧的程度。
3、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胎儿宫内溶血、贫血的情况下,大脑中动脉的PSV也会有明显的上升,对于地中海贫血、Rh宫内溶血、微小病毒B19所导致的宫内溶血都有较敏感的预测价值,一般以PSV大于1.5MOM为诊断依据,为临床的产前宫内介入治疗提供了依据。
临床特点:1、IUGR、子痫前期时,胎儿发生缺氧,伴随脐动脉血流的改变,大脑中动脉阻力下降、PI降低,因此,对于脐动脉异常的患者,需要同时评价大脑中动脉。
2、胎儿大脑中动脉的峰值血流速度与胎儿贫血程度呈负相关,大脑中动脉PSV大于1.5MOM被认为有贫血。
妊娠29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患者,胎儿大脑中动脉PSV明显大于1.5MOM。
3、在妊娠晚期发生的单绒毛双羊膜囊双胎羊水量的不一致,可以通过比较双胎大脑中动脉的动态变化,目前以一个胎儿的PSV大于1.5MOM,而同时另一胎儿的PSV小于0.8MOM作为产前超声诊断“双胎贫血与红细胞增多症序列(TAPS)”的依据。
孕期胎儿颅脑超声检查的意义与方法胎儿颅脑超声检查是孕期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旨在评估胎儿发育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和预防颅脑畸形和疾病。
本文将探讨孕期胎儿颅脑超声检查的意义以及常用的检查方法。
一、意义1. 评估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胎儿颅脑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胎儿大脑、脑室、脑回、脑血管和脑干等部位的发育情况。
通过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胎儿神经系统异常,如脑积水、颅内占位性病变等,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 诊断胎儿颅内畸形:胎儿颅脑超声检查可发现颅骨结构异常、大脑发育不良、颅内占位性病变和脑出血等问题。
对于颅内畸形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有助于及时纠正或干预,提高胎儿出生后的预后。
3. 确认胎儿疾病风险:通过胎儿颅脑超声检查,医生可以评估染色体异常、某些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的风险。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以提前制定治疗方案,提高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性。
4. 指导产前管理:胎儿颅脑超声检查可以为孕妇和胎儿的产前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以评估胎儿是否需要特殊照护,制定合理的分娩计划,降低产前并发症的发生率。
二、方法1. 经腹超声检查:这是常见的胎儿颅脑超声检查方法。
孕妇躺在床上,医生用超声探头通过孕妇的腹壁进行检查。
这种检查方法简单、无创伤,并且可以多次重复检查。
在早期孕期(12-14周)和中期孕期(18-22周)进行经腹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胎儿头颅发育情况、脑室的大小、脑血流情况等。
2. 经阴道超声检查:这是一种更为详细的胎儿颅脑超声检查方法。
适用于孕妇盆腔情况较好、胎盘位置正常的情况下。
孕妇需要取侧卧位,医生将超声探头插入阴道进行检查。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更准确地评估胎儿颅脑结构和血流情况。
3. 三维超声检查:三维超声检查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超声技术,可以提供胎儿头颅更为真实的三维图像。
通过此方法,医生能够更全面地评估胎儿的颅脑结构和发育情况。
尽管这种方法仍在发展中,但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解读】胎儿超声测量正常值(二)1.脑室宽度:正常值:侧脑室各部、后颅窝池、透明隔腔(第五脑室)宽均<10mm;10~15mm: 脑室轻度扩张;>15mm: 脑室重度扩张或脑积水;LVW(脑中线至侧脑室外侧壁距离)/HW (脑中线至颅骨内缘距离)<1/3;第三脑室宽<3.5mm,一般宽为1mm左右。
2.小脑横径:孕24周前:小脑横径约等于孕周;孕20~38周:增长速度1~2mm/周;孕38周后:增长速度0.7mm/周。
3.双顶径增长速度:31周前:3mm/周;31~36周:1.5mm/周;36周后:1mm/周。
4.头径指数CI=双顶径(BPD)/枕额径(OFD)×100%正常值:70%~86%异常值:>85%诊为短头畸形,<70%或>86%应改用头围来评估孕周。
5.脉络丛:孕13周前几乎充满整个侧脑室,13~15周始侧脑室前角出现无回声。
6.胼胝体:按照膝体部--压部--嘴部顺序发育,18~20周发育完全,应20周之后检查。
7.颅后窝结构:20~22周前检查,颅后窝内的小脑半球、小脑蚓部、第四脑室、颅后窝池等难以分辨,可能显示出第四脑室与颅后窝池相通,应在20~22周后再检查。
8.脊髓圆锥:脊髓末端呈圆锥状,其最低位置随孕周增大,逐渐升高,中晚孕位于L2~L3之间。
一般相当于肾脏最下缘水平,过低时应注意探查是否存在脊柱裂。
9.大脑中动脉(MCA)意义: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CA-PI)值降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MCA- PSV)升高是一些不良妊娠预后不好的指标。
但是单独使用MCA血流指标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并不高,应当脐动脉UA的指标综合评估。
①MCA-PI/ UA-PI<1.08,提示缺氧,发生脑保护效应②MCA-PSV超过1.5倍MOM值,以下情况不同孕周时PSV升高提示贫血风险提高:20周PSV >38cm/s;24周PSV >44cm/s;24周PSV>56cm/s;32周 PSV>66cm/s;36周PSV >80cm/s;40周PSV>95cm/s。
bpd指标BPD是胎儿超声检查指标之一,BPD全称为“双顶径”,是指两侧颅骨双顶突之间的最大距离,通常用来评估胎儿的头部大小、成长发育情况。
BPD也是评估胎龄的重要指标之一。
下面将对BPD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一、BPD指标的测量方法测量BPD首先需要确定胎儿头部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超声技师会在荧光屏上找到胎儿头部,并将测量线放置在羊水中位于颅骨双顶突之间的最大距离上。
由于胎儿头部的形态是不规则的,因此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量BPD,测量线应该横跨于头颅正中的最亮部位,并且线条应该为水平状。
BPD指标可以帮助医生来评估胎儿的头部大小、及发育情况。
正常的胎儿BPD值随着孕龄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孕周的BPD值范围是不同的。
如果BPD值和孕周相差过大,则往往表明胎儿头部的正常发育存在问题。
此外,BPD指标还可以作为预测胎龄的标志。
通过测量胎儿的BPD值,医生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胎儿的孕龄,并进一步评估胎儿的生长情况。
三、BPD指标的参考范围BPD值的参考范围随着孕周的增加而不断变化。
在孕早期,BPD值随着孕周的增长而快速增加,而在孕后期,BPD值的变化幅度较小。
在现代医学中,常用的BPD值参考范围如下:孕周 BPD值范围(毫米)12周 19-2513周 21-2714周 22-2915周 24-3116周 25-3317周 27-3518周 28-3719周 30-3920周 31-4121周 32-4322周 33-4523周 34-4724周 35-49需要注意的是,BPD值参考范围仅供参考,实际胎儿的BPD值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存在变化。
因此,在测量BPD值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来全面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四、BPD指标的临床应用(1)用于预测胎龄通过测量胎儿BPD值,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胎儿的孕龄,在臨床應用中對於確定胎兒的新生兒齡、矯正分娩時機等都有重要意义。
(2)用于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状况胎儿的生长发育状态是医生评估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及临床意义(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产前超声诊断准确性充满无限期待。
近年来,我国产前超声诊断水平不断提高,临床对产前超声诊断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超声医师之间,产前超声检查方法、诊断以及留取图像等无统一标准,缺乏规范化,直接影响了产前超声检查质量和学科的发展。
同时,由产前超声诊断漏检畸形引发的医患矛盾日益突出,有时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如何规避产前超声诊断风险?如何尽可能多检出胎儿畸形?如何使医患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以和谐友善的关系处理纠纷、化解误会?这是中国产前超声医师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产前超声检查的分类及时机一、产前超声检查的分类1、早孕期超声检查(孕13+6周以内):①早孕期普通超声检查②11-13+6周NT超声检查2、中晚孕期超声检查:① 一般产前超声检查(I级产前超声检查)②常规产前超声检查(II级产前超声检查)③系统产前超声检查(III级产前超声检查)④针对性产前超声检查(IV级产前超声检查)3、有限产前超声检查二、产前超声检查的时机中国医师协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推荐产前超声检查的3个重要时间段为11-13+6周、孕20-24周、28-34周。
中孕期(系统产前超声检查)标准切面的制定和规范是产前超声质量控制和产前超声规范培训的基础,也是最大限度减少胎儿严重畸形漏诊的保证。
系统产前超声检查(III级)1.适应证适合所有孕妇,尤其适合有以下适应证的孕妇:一般产前超声检查(I级)或常规产前超声检查(II级)发现或疑诊胎儿畸形、有胎儿畸形高危因素者。
2.检查内容①胎儿数目②胎方位③观察并测量胎心率④胎儿生物学测量:双顶径、头围、小脑横径、股骨长度、腹围⑤胎儿解剖结构检查胎儿头颅:观察颅骨强回声环。
观察颅内重要结构:大脑半球、脑中线、侧脑室、丘脑、小脑半球、小脑蚓部、颅后窝池。
胎儿颜面部:观察上唇皮肤的连续性。
胎儿颈部:观察胎儿颈部有无包块、皮肤水肿。
胎儿侧脑室测量标准切面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胎儿侧脑室测量标准切面方法胎儿侧脑室是胎儿大脑中最大的脑室,其大小与形态对胎儿的神经发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胎儿超声检查中,侧脑室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将介绍关于胎儿侧脑室测量的标准切面方法,帮助临床医生准确地评估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
胎儿侧脑室测量的标准切面通常包括横断面和矢状面两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切面的测量方法:1. 横断面:横断面是通过在胎儿颅骨水平切面上测量侧脑室的大小。
用超声探头在胎儿头部正中线位置横向扫描,直到得到清晰的侧脑室横断面图像。
然后,测量侧脑室的横向径和前后径,计算出侧脑室横断面积。
正常情况下,胎儿侧脑室横断面积应该在一定范围内,超出这一范围则可能说明侧脑室扩张。
在进行胎儿侧脑室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良好的检查姿势和充分的饮水,可以提高超声图像的清晰度,有助于测量的准确性。
2.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排除头部姿势不正、设备参数设置不当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3. 侧脑室的正常测量值会随着胎儿的孕龄而不同,因此在进行测量时需要参考相应的胎龄标准值。
4. 如果发现侧脑室扩张或其他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患者,并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或咨询专科医生,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胎儿侧脑室测量是胎儿超声检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评估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保障胎儿的健康。
希望本文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胎儿侧脑室测量是孕期彩超检查中的常规项目之一,它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胎儿大脑发育情况,发现任何可能存在的异常。
侧脑室测量是通过测量胎儿侧脑室的大小来评估大脑发育的一种技术。
在进行侧脑室测量时,医生需要采用一定的标准切面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侧脑室测量标准切面方法,希望能帮助广大孕妇和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
26周胎儿超声测值标准
26周胎儿超声测值标准是参考胎儿头部、腹部和四肢的尺寸进行评估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超声测值标准:
1. 头部测量:
- 头围(BPD):约为22-25厘米
- 大脑室宽度(室间孔直径):约为4-6毫米
- 颅骨宽度(BWT):约为5-7厘米
- 颞骨厚度:约为6-8毫米
2. 腹部测量:
- 腹围(AC):约为21-24厘米
- 腹壁厚度:约为4-6毫米
- 胃泡直径:约为4-6毫米
- 肾上腺腺体长度:约为4-6毫米
3. 四肢测量:
- 大腿骨长(FL):约为4.2-5.6厘米
- 上臂骨长(HL):约为3.2-4.2厘米
- 前臂骨长(UL):约为2.7-3.5厘米
- 胫骨长(TL):约为2-3.5厘米
这些测量值标准仅供参考,实际数值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只有医生才能准确评估超声测值结果,并与其他指标综合考虑进行胎儿发育评估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