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东南智慧城规范区内道路命名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11
前言本细则基于《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2009),为实际设计、制作、安装过程中的操作细则和指南。
本细则自实施之日起,凡宁波市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道路的指路标志和车道行驶方向标志应按本细则规定实施,本细则颁布之前已设置的城市道路指路标志和车道行驶方向标志不符合本细则要求的,应在其使用期限内逐步更换。
本细则起草单位:宁波市老三区指路系统优化研究课题组,由宁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和宁波工程学院交通研究院组成。
本细则为首次发布版本为《宁波市城市道路指路标志及车道行驶方向标志设置细则》V1.41,第二次发布版本为V1。
42,本次发布版本为V1.5。
目录1 适用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基本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 字体............................................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2 颜色............................................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 材料............................................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指路标志.............................................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种类..............................................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形式.............................................. 错误!未指定书签。
鄞州东南智慧城规范区内道路命名规划参考方案根据《宁波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2007年)对下应及周边区块的道路命名导则,鄞州中心区:路名采用鄞州山水系列和鄞州古地名系列,前者如金峨路、福泉路、太白路等,后者如句章路、庆元大道、同谷路、小溪路等;下应片:以藏书文化为主题,以宁波古藏书楼名和清代藏四库全书的藏书楼名为路名;鄞州投资创业园区:采用“金”字系列路名,如金达路、金谷路、金源路等。
按照下应发展实际,对鄞州东南智慧城规划区内道路提出以下命名方案:方案一:地名系列鄞州东南智慧城处鄞州新城区80平方公里范围,建成后亦为鄞州中心区组成部分,为保持与鄞州中心区道路命名的一贯性,也为体现下应的特色性,鄞州东南智慧城规划区内道路命名采用鄞州古地名系列、下应古地名系列和现所辖村名、代表性地名或建成后标志性地名衍生系列,具体为:(一)东西走向道路。
东西走向道路以鄞州、下应古地名命名(中心城区延伸道路包括规划路,按原道路名命名),从北到南依次为:堇邑路(现宁横路、镇东路)、首南东路(其中东方湾邸小区南侧道路现名为文澜路)、堇子路(原来规划菜场支路)、贸邑路(纬一路、五桂路)、鄮谷路(纬二路,文溯路)、鄮峰路、日丽东路(纬三路,现规划路名为崇实路)、同善路(纬四路,新中心小学南侧道路,现规划路名为醉经路)、同保路(智慧产业园内道路,现规划路名为萱荫路)、泰康东路(现规划名为万卷路)、赤城路(纬五路,中海国际社区内道路)。
(二)南北走向道路。
南北走向道路以辖村名、代表性地名或建成后标志性地名衍生命名(潘火延伸道路包括规划路,按原道路名命名),从西到东依次为:天工路、下应南路、姜桃路(经二路)、姜延路(现规划名为寒松路)、金达南路、河胜路(经三路)、昇延路(经四路)、凤栖路(经五路)、昇桥路(现规划路名为墨海路)、梧生路(现在宁横东路)、应慈路(现规划名为双韭路)、启明南路、史慈路(经六路)。
(三)注释:堇邑路:鄞由“堇”和“邑”(阝)两字合成。
宁波市鄞州区首南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
宁波市鄞州区首南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
局部调整
二0一六年九月
一、规划调整背景
为加快推进鄞州中心区规划建设的步伐,落实省、市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目标,特要求对首南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应内容及相关地块规划进行调整。
综合考虑以上情况,特组织编制《宁波市鄞州区首南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
二、调整范围
调整地块主要涉及原控规中YZ08-04-a2、a3,YZ08-06-a2,YZ08-06-b9,YZ08-08-c3四个地块。
地块调整范围图
三、调整内容
1. YZ08-04- a2、a3地块合并,用地性质由商业金融业用地(C2)和加油站用地(U2a)调整为商业商务用地(B1+B2),并配置加油站一处,用地面积不小于2000㎡。
2、YZ08-06- b9地块用地性质由居住用地(R2)调整为商业商务用地(B1+B2),容积率由1.60调整为1.50。
3、YZ08-06- a2地块新增公交首末站和基层社区中心各一处。
4、YZ08-08-c3地块用地性质由商业用地(B1)调整为行政办公用地(A1),容积率由2.20调整至2.50。
四、图纸
图一、调整前用地规划图
图二、调整后用地规划图。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鄞州新城区首南地段YZ082024年通用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合同主体及定义1.1 甲方名称及地址1.2 乙方名称及地址第二条:项目概述2.1 项目名称:鄞州新城区首南地段YZ082.2 项目位置:具体地理位置2.3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第三条:合作内容3.1 甲方责任:提供项目土地、办理相关手续、确保项目合规等3.2 乙方责任: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承担项目风险等第四条:合作方式4.1 双方按照约定比例共同投资4.2 乙方负责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4.3 甲方负责协调各方关系,提供政策支持第五条:项目进度及期限5.1 项目预计开工日期5.2 项目预计竣工日期5.3 项目合作期限第六条:投资金额及支付方式6.1 双方投资金额及比例6.2 投资支付方式及时间第七条:收益分配及风险承担7.1 项目收益分配方式及比例7.2 项目风险承担方式及比例第八条: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8.1 合同变更条件8.2 合同解除条件8.3 合同终止条件第九条:违约责任9.1 双方违反合同约定的责任9.2 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时的处理第十条:争议解决10.1 双方发生争议时的解决方式10.2 争议解决的适用法律第十一条:保密条款11.1 双方对合同内容及相关信息的保密义务11.2 保密信息的范围和期限第十二条:合同的生效、修改和解除12.1 合同的生效条件12.2 合同的修改条件12.3 合同的解除条件第十三条:其他约定13.1 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第十四条:合同的附件14.1 附件一:项目详细规划图纸14.2 附件二:投资金额明细表14.3 附件三:收益分配方案14.4 附件四:风险评估报告14.5 附件五:其他相关文件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合同主体及定义1.1 甲方名称:鄞州新城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1.1 甲方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道1.2 乙方名称:X投资发展有限公司1.2 乙方地址:X省X市X区X街道第二条:项目概述2.1 项目名称:鄞州新城区首南地段YZ082.2 项目位置: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道,具体地理位置以附件一为准2.3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X平方米,建筑面积X平方米,具体规模以附件一为准第三条:合作内容3.1 甲方责任:3.1.1 提供项目土地,保证土地使用权合法、清晰,满足项目开发需要;3.1.2 办理项目所需的各种审批、许可和登记手续,确保项目合法合规;3.1.3 协调相关政府部门,为项目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3.1.4 确保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划要求,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3.1.5 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宁波市城市规划区内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0.05.26•【字号】甬政发[2000]115号•【施行日期】2000.05.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宁波市城市规划区内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的通知(甬政发〔2000〕11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为切实加强对城市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的规划管理,需对原界定的宁波市城市规划区内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甬政〔1996〕5号)作相应调整。
现将调整后的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公布如下:一、重要地段(一)城市重要道路及主要出入口:环城北路、通途路、姚隘路、中山路、药行街、百丈路、柳汀街、兴宁路、中兴路、环城西路、镇明路、解放路、开明街、灵桥路、江厦街、人民路、大庆南路、北郊路、槐树路、江东南路、规划江东北路、东外环路、彩虹路、福明路、望京路、长春路、永丰路、永丰西路、西外环路;镇海区沿江路、东站路、南大街;北仑区明州路、长江路;环城北路与329国道交叉口、北郊路与环城北路交叉口、西外环路与中山路、柳汀街交叉口;高速公路段塘出入口、大朱家出入口、潘火出入口。
(二)城市主要交通枢纽点:火车客运站、飞机场、客运码头、宁波公路主枢纽段塘客运站及附近地区。
(三)风景园林、文物保护及传统街区:镇海口海防史迹保护区、东钱湖风景名胜区、月湖历史文化景区、天童风景名胜区、天一阁建设控制地带、慈城街区、永寿街街区、郡庙天封塔街区、外马路天主教堂街区等。
(四)宁波市核心滨水区:以三江口为中心的核心滨水区域(具体界限以宁波市核心滨水区城市设计及三江六岸概念规划为准)。
(五)城市主要广场:中山广场、阳光广场、铁路南站广场、客运码头广场。
二、重要建筑(一)市级建筑:体育场(馆)、广播电视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展览馆、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电影院、会堂、国宾馆、医疗中心、政府办公楼、机场航站楼、火车客运站、长途汽车客运枢纽楼、邮电通讯枢纽大楼等市级公共建筑。
苏州道路命名规则
苏州的道路命名规则遵循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尤其在新建区域如新区、园区等,其命名规律更为明显。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命名规则:
1.在新建区,如新区、园区等,道路命名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
例如,园区的南北向道路通常以“星”
字开头,后接一个字母(如“星A街”);新区的南北向道路则常以“XX江路”命名,东西向道路则常以“XX 山路”命名。
相城区的东西向道路则常以“X元路”命名。
2.对于主要道路,其通名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技术规范。
例如,“大道”适用于红线宽度60米以上、
长度6千米以上的主干道路;“路”、“街”适用于红线宽度10~60米、长度在“大道”、“大街”和“巷”、“弄”
指称道路之间的道路。
其中较宽以通行为主的宜称“路”,较窄兼顾商业功能的宜称“街”;“大街”则适用于局部区域内处于中心地位或较重要的兼顾商业功能的道路。
3.苏州古城区的路名往往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大多数路名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
这些路名
往往与古城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紧密相关。
4.在命名新的道路时,也会考虑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例如,一些以低层或多层住宅楼
为主的住宅区附近的道路,可能会以“院”、“筑”、“居”、“庐”、“轩”、“榭”等词语来命名,以体现其优雅、宁静的居住环境。
总的来说,苏州的道路命名规则既体现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又适应了城市的发展需求和规划布局。
在命名过程中,注重规律性和整体性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文化内涵的传承。
宁波市鄞州区首南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YZ08-06
控制单元)批前公示
一、调整依据和背景
自2012年我区各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准实施以来,我区的开发建设依照控规严格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随着城区建设深入实施,专项规划深化完善,原控规中部分用地与当前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就要求对《宁波市鄞州区首南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YZ08-06控制单元)》相应内容及相关地块规划进行调整。
二、调整范围
调整地块主要为YZ08-06- a2、YZ08-06- b2、YZ08-06- b5、YZ08-06- b12地块。
三、主要调整内容
1、YZ08-06- a2地块用地性质由“商住混合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容积率由1.60调整为1.70;
2、YZ08-06- b2、YZ08-06- b5地块用地性质由“居住用地”调整为“其他服务设施用地(经营性养老机构设施)”,地块其他指标作相应调整;
3、YZ08-06- b12地块容积率由1.60调整为2.00。
宁波市鄞州区首南地段(YZ08)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文件《宁波市鄞州区首南地段(YZ08)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由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以公布。
01、总则1.1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一步深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明确本编制区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更好地协调各专业、各部门的需求和规划管理的要求,特编制本控制性详细规划。
1.2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2)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4)《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7.10.;(5)《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6)各类专项(专业)规划;(7)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的其它法律法规;(8)其他相关的标准规范及规划文件等。
1.3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南起鄞州大道,西至奉化江,北连鄞县大道,东接高教园区到钱湖南路。
规划用地面积766.71公顷。
1.4规划期限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至2020年,规划基准年为2009年。
1.5规划成果本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技术管理文件和附件三大部分。
法定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控制内容,包括法定文本和法定图件;技术管理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控制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文本、图纸和图则;附件是对规划内容和规划过程的必要补充和说明。
1.6法律效力本规划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本规划由宁波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1.7其他规定技术管理文件的所有内容应遵循法定文件的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应遵守《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暂行规定》。
02、功能定位、发展思路、控制规模和规划结构2.1功能定位根据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现状分析、因素分析,确定本区的功能定位为:宁波鄞州新城区的核心区,是以行政职能、商业商务、文化休闲、生活居住作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复合功能区块。
第一章项目概况1.宁波市鄞州区概况1.1 区位鄞州区位于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浙江省东部沿海。
疆域在东径121°08′-121°54′,北纬29°37′-29°57′之间。
版图轮廓呈蝴蝶状,从东、西、南三面紧围宁波老市区,西北与西部与余姚接壤,南部紧邻奉化,东南临象山港与象山隔水相望。
东西向最大长度74公里,南北最大宽度32.3公里。
区界周长269公里,其中有海岸线25.66公里。
全区总面积1380.5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327.04平方公里,象山港水域面积53.5平方公里。
1.2 自然概况鄞州区境内的大地构造属闽浙地盾的东北部,地层分布以中生代的火山岩居多。
境内地貌东南部与西部为丘陵与山地,中部为宽广的平原,总形势呈马鞍形。
东南部丘陵山地面积为375.48平方公里,有太白、福泉、金峨诸山,以太白山最高,主峰高程海拔656.9米。
西部丘陵山地面积353.98平方公里,属于括苍山系天台山脉的四明山,绵亘数县,从西向东插入本区西部,层峦迭嶂,诸峰雄峙,最高峰奶部山海拔高程915米。
中部位为奉化江两岸,总面积532.60平方公里,并以奉化江为界分为鄞东南平原和鄞西平原两部分。
这里平畴无垠,绿原广袤,河渠如网。
鄞州区海域分布于区域的最东端,属象山港海湾的一部分,其东北为北仑区海域,西南为奉化市海域,东南为象山县海域。
鄞州区地处低纬度带,属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区域的季风气候区,因濒临东海又带有海洋性气候特征。
本地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热量较充足,雨量丰沛,冬夏季风交替显著。
全年无霜期238天,年平均气温16.2℃。
年平均降水量1386.2毫米,总蒸发量1303.4毫米,相对湿度82%。
本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久雨、伏旱、寒潮和霜冻等。
1.3 资源概况鄞州区土壤大体可分三类:东南部沿海地区多盐碱土,宜种棉花;中部平原地区属水稻土,适合种水稻、席草等;西部山区多黄壤,缺少有机质,宜种茶叶、竹木、果树、杂粮。
宁波智慧园规划调整方案
宁波智慧园规划调整方案旨在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发展水平,推动智能科技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该调整方案将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产业布局优化:通过调整园区内不同产业的布局,进一步提升园区的整体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与智能科技相关的产业,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
同时,也会保留和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如制造业和物流业,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2.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调整中,会加强对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包括道路、交通、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以提高园区的整体运行效率和便利性。
3.创新创业支持:为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和企业,调整方案将增加创新创业支持政策。
例如,设立创业孵化器、提供创业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等,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园区的发展。
4.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调整方案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修复园区的自然生态资源。
通过加强绿化建设、推广节能环保技术等手段,提高园区的环境质量,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5.文化交流与教育培训:为促进园区内的文化交流与教育培训,调整方案将增加文化交流活动和教育培训机构的设置。
通过举办文化节、艺术展览和举办技能培训班等方式,丰富园区的文化内涵,提升人才培养和吸引力。
宁波智慧园规划调整方案旨在打造一个更加智能、宜居、生态的
园区,为智能科技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也将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文化交流与教育培训,提高园区的整体品质和竞争力。
第一章交通发展现状与分析一、交通发展现状1、公路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区投入建设资金45亿元,共新改建干线公路14条,累计完成里程62公里,重点建设了明州大道鄞江至洞桥段、沿海中线鄞州段、古林至横涨公路、鄞中至横溪公路、育王互通立交、五龙潭至溪口公路、34省道石矸段、329国道五乡段、通途路西延、联丰路二期以及甬金高速连接线、福庆路南延、机场路南延等一批干线公路;新建改建次干道和农村联网公路178条,累计里程286 公里。
配合宁波市高速公路建设总里程约65公里。
20062007200820092010图1-1 鄞州区“十一五”公路建设投资情况至2010年底,我区公路总里程达183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8.2公里,一级公路118.3公里,二级公路247.1公里,三级公路292.7公里,四级公路1079.5公里,公路网面积密度达136.4公里/百平方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铺装率为97.3%,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道及主要县道为主干线,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为支线的公路网络,全区公路密度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公路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进一步缓解,有力地支撑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图1-2 鄞州区2010年公路里程等级构成情况图1-3 鄞州区“十一五”公路网发展情况表1-1 鄞州区“十一五”公路网发展情况养护投入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公路养护投入大幅增加,共计投入资金5.6亿元。
一是加大了大中修工程投资力度,共实施大中修工程180余项,投入资金1.3亿元。
二是加大了公路安全设施投资力度,“十一五”期间共新增和完善公路钢护栏300公里,投入资金5000万元;改造病危桥65座,投入资金2500万元;整治危险边坡155处,投入资金1600万元;增设交通标志6900套,漆划标线110500平方米。
实现了国、省、县、乡、村道临水临崖危险路段安全设施到位率100%,危桥危隧改造率100%。
下应街道启明南路(崇实路一鄞县大道)工程道路保通专项方案批准:审核:校核:编制:浙江万华有限建设公司启明南路项目部年月日1 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 (3)3保通原则 (3)4建立健全安全保通体系 (3)4.1成立保通领导小组 (3)4.2保通领导小组职责 (4)5保通方案的选择与制定 (4)5.1施工路段的划分 (4)5.2保通方法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施工路段的路况信息及保通方法 (7)5.3.1商都大道~泰安街 (7)5.3.2泰安街~中兴路 (8)5.4平交路口段保通 (8)6保通具体措施 (9)7围挡及彩门施工 (9)7.1围挡 (9)7.2彩门 (10)8保通顺序 (11)9雨季保通措施 (11)10道路保通拟投入的设备、人员及材料 (12)10.1道路保通人员配置 (12)10.2道路保通机械配置 (12)10.3道路保通材料配置 (12)启明南路(崇实路一鄞县大道)工程道路保通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1、本项目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内,是宁波南部新城东南片区路网中的一条次干道,南起规划崇实路,北至鄞县大道,道路全长 1914m,其中崇实路至首南东路段道路标准路幅宽度为36米,具体横断面布置为:3米中央绿化带+2×(8米车行道+1.5米机非分隔带+4米非机动车道+3米人行道),首南东路至鄞县大道段标准路幅宽度标准路幅宽度28米,具体横断面布置为:2X(10米机非混行道+4米人行道),含一座 8+10+8 新建简支梁桥。
2、本工程内容为下应街道启明南路(崇实路一鄞县大道)工程桩号K0+49.42-K0+326、K0+381.5至K0+613.11、K0+666.22至K0+948.22、K1+070.6至K1+913.847的道路(含公交候车亭)、排水、桥梁、地基处理、路灯工程、绿化、电缆排管(其中:排水工程:CSK1 至 Y45,W1 至 W51 含横穿支管及检查井:路灯工程:LD1 至 LD48,LD1'至 LD49'含过路钢管及电缆井:电缆排管工程:新井 34 至 K1+913.847,含横穿管及工作井)等工程施工总承包及保修服务。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鄞州区村庄布局规划(修改)的批复
正文:
----------------------------------------------------------------------------------------------------------------------------------------------------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鄞州区村庄布局规划(修改)的批复
甬政发〔2018〕33号
鄞州区政府:
你区《关于要求审批<鄞州区村庄布局规划(修改)>的请示》(鄞政〔2018〕8号)收悉。
经研究,决定批准《鄞州区村庄布局规划(修改)》(以下简称《规划》)。
编制《鄞州区村庄布局规划(修改)》是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推进整体城乡生态空间环境管控、指导和适应新形势下的鄞州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指导思想明确、功能定位清晰、空间布局合理,与城市总体发展相协调,编制内容和深度达到了相关规划要求,可以作为下阶段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接文后,请按照批准的《规划》,严格依法监管,认真组织实施。
宁波市人民政府
2018年5月2日
——结束——。
宁波市鄞州区中河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一、调整依据和背景随着宁波市轨道号线、号线的方案深化调整,线形站点及轨道敷设方式的变化,需要对涉及地块做出调整;另一方面,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其对实体商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原规划商业用地面积呈现过量的趋势,需作出调整;中河街道近期建设计划的调整要求对原控规局部地块进行调整。
经研究,拟对《宁波市鄞州区中河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局部调整。
二、调整范围论证调整地块主要为、,、,,,、,、、、,、、、,、,、,,、、、,,,,,、,、,、,等地块。
三、主要调整内容、地块内的原规划住宅混合用地及现状的行政办公用地调整为中小学用地。
、地块内的原规划行政办公用地、商业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和综合用地。
. 地块内的原现状商业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
地块内的原规划居住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和绿地,配置一处菜场及社区配套商业。
、地块内的原规划行政办公用地调整为综合用地,对综合用地与绿地广场用地之间的界线作出了微调。
. 、、、地块内原规划商业用地调整为商住混合用地,与南部的商住用地统一开发。
.、、、地块内原现状供电设施用地和规划商业用地、社会公共停车场用地、商住混合用地调整为商住混合用地,打通规划堇山东路,配建社会公共停车场库一处。
、地块内原规划居住用地调整为供电用地和商业用地,结合商业用地配置一处社会公共停车场,微调了南侧商务办公用地北部的用地界线。
、地块内原规划行政办公用地和商业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
地块内原规划商业用地调整为综合用地,增设标准社区服务中心。
、、、地块内规划原二类居住用地、加油站用地、公园绿地调整为中小学用地、商业用地和防护绿地,保留部分公园绿地;延伸规划贸城东路。
. 保留现状下应加油站,地块内部分原规划公园绿地调整为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加油站)。
地块内原规划商业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
地块内原规划商业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
地块内的原规划中小学用地(初中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
宁波市智慧城管县(市)区建设导则(征求意见稿)主管部门:宁波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编制单位:宁波市智慧城管中心编制时间:二○一二年五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二章机构、制度建设 (2)2.1成立领导小组 (2)2.2确立实施机构 (2)2.3成立智慧城管中心 (3)2。
4健全网络单位 (5)2.5组建信息采集员队伍 (5)2。
6建设制度体系 (7)第三章项目建设前期准备 (8)3。
1编制项目建议书 (8)3.2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9)3。
3编制实施方案 (9)3.4编制项目建设技术方案 (10)3。
5确定承建单位 (10)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 (11)4.1系统架构 (11)4.2业务流程 (13)4.3运行模式 (16)4。
4地理信息数据建设 (16)4。
4。
1 数据内容 (16)4。
4.2网格数据 (17)4.4。
3部件数据 (18)4.4。
4地理编码数据 (19)4.4。
5基础地形图 (20)4。
5软硬件运行环境建设 (22)4.5。
1集中建设模式 (22)4.5。
2独立建设模式 (31)4.696310(12319)热线呼叫中心系统 (47)4.7中心场地建设 (47)4.8选择建设内容 (49)第五章人员培训 (53)第六章验收评价 (54)第七章附录 (56)基础硬件 (56)系统软件 (57)项目进度计划参考 (58)其他参考文档 (60)第一章概述智慧城管是在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框架下,依托现代技术,运用数字基础资源、多维信息采集、协同工作处置、智能督查考评、预警决策分析等手段,量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建设城管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智慧城管的建设是数字城管建设的深化和演进,是以利用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高速光纤宽带网路、视频智能分析、GIS等信息和通信技术建设智慧型的“高共享、大城管/大市政”为建设目标,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基础。
道路命名方案摘要:道路命名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有序发展以及市民的生活便利性。
本文将探讨道路命名的重要性,介绍不同地区道路命名的常见方案,并分析其优劣势,最后提出一种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道路命名方案。
一、引言道路命名是指给城市道路赋予特定的名称,以便市民和交通参与者更好地识别和定位。
良好的道路命名方案能够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运作效率,便于紧急救援和导航,也为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提供了基础。
因此,制定合理的道路命名方案对城市规划和管理至关重要。
二、常见的道路命名方案1. 数字命名方案数字命名方案是最常见的命名方式之一。
该方案将道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编号,例如主干道以1、2、3等编号,支路以100、200、300等编号。
这种方案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识别,而且不易混淆。
但是,数字命名方案缺乏个性和历史文化元素,难以展示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2. 行政区划命名方案行政区划命名方案是以城市的行政区划为基础进行命名的方案。
例如,将道路按照所属的行政区划进行命名,如XX区1号路、XX区2号路等。
这种方案便于行政管理和区域划分,但对于市民和外来人员来说,辨识度较低,不利于导航和定位。
3. 地理、历史或文化命名方案地理、历史或文化命名方案是以地理位置、历史事件或文化特色为基础进行命名的方案。
例如,将道路命名为某个重要的地标或历史事件的名称,或者根据所处地区的文化特色进行命名。
这种方案能够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加市民的归属感,但需考虑地名规范和历史文化的保护。
4. 名人命名方案名人命名方案是以名人的名字进行命名的方案。
例如,将道路命名为历史人物、文化名人或杰出科学家的名字。
这种方案可以激发市民的学习兴趣,弘扬名人精神,但需考虑对名人形象的尊重和权益的保护。
三、综合考虑的道路命名方案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一种理想的道路命名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 顺序编号与特色命名结合在道路命名方案中,可以采用顺序编号和特色命名结合的方式。
鄞州东南智慧城规范区内道路命名规划参考方案根据《宁波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2007年)对下应及周边区块的道路命名导则,鄞州中心区:路名采用鄞州山水系列和鄞州古地名系列,前者如金峨路、福泉路、太白路等,后者如句章路、庆元大道、同谷路、小溪路等;下应片:以藏书文化为主题,以宁波古藏书楼名和清代藏四库全书的藏书楼名为路名;鄞州投资创业园区:采用“金”字系列路名,如金达路、金谷路、金源路等。
按照下应发展实际,对鄞州东南智慧城规划区内道路提出以下命名方案:方案一:地名系列鄞州东南智慧城处鄞州新城区80平方公里范围,建成后亦为鄞州中心区组成部分,为保持与鄞州中心区道路命名的一贯性,也为体现下应的特色性,鄞州东南智慧城规划区内道路命名采用鄞州古地名系列、下应古地名系列和现所辖村名、代表性地名或建成后标志性地名衍生系列,具体为:(一)东西走向道路。
东西走向道路以鄞州、下应古地名命名(中心城区延伸道路包括规划路,按原道路名命名),从北到南依次为:堇邑路(现宁横路、镇东路)、首南东路(其中东方湾邸小区南侧道路现名为文澜路)、堇子路(原来规划菜场支路)、贸邑路(纬一路、五桂路)、鄮谷路(纬二路,文溯路)、鄮峰路、日丽东路(纬三路,现规划路名为崇实路)、同善路(纬四路,新中心小学南侧道路,现规划路名为醉经路)、同保路(智慧产业园内道路,现规划路名为萱荫路)、泰康东路(现规划名为万卷路)、赤城路(纬五路,中海国际社区内道路)。
(二)南北走向道路。
南北走向道路以辖村名、代表性地名或建成后标志性地名衍生命名(潘火延伸道路包括规划路,按原道路名命名),从西到东依次为:天工路、下应南路、姜桃路(经二路)、姜延路(现规划名为寒松路)、金达南路、河胜路(经三路)、昇延路(经四路)、凤栖路(经五路)、昇桥路(现规划路名为墨海路)、梧生路(现在宁横东路)、应慈路(现规划名为双韭路)、启明南路、史慈路(经六路)。
(三)注释:堇邑路:鄞由“堇”和“邑”(阝)两字合成。
堇子路:《读史方舆论纪要》称,“夏时有堇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加邑为鄞”。
贸邑、鄮谷、鄮峰路:唐时改为鄮县。
据传,当时海外人民到宁波来集货贸易的很多,所以把附近的山叫鄮山(今阿育王寺附近),也有叫鄮谷、鄮峰,并在此设立鄮县。
鄮即“贸邑”两字的合写,意即贸易的地方。
这三条道路穿过规划的步行街区和城市工业社区,为辖区内商贸集中的地方,取“贸易”之意。
同善路:清后期,下应为同善乡。
同保路:民国时,下应为同保乡。
赤城路:清早期,下应为手界乡赤城里一部分。
姜桃路:该路地处现姜村、桃江两村辖区。
姜延路:该路地处现姜村辖区,为“姜村延续”之意。
凤栖路、梧生路:因规划凤凰湖命名,取意“凤栖梧桐,梧生而凤栖”,也谐意“筑巢引凤”,体现智慧城繁荣发展的美好愿望。
河胜路:该路地处现河西、胜利两村辖区。
昇延路:该路地处现东升村辖区,为“东升延续”之意。
昇桥路:昇桥为古桥名,连接河东、河西两村。
应慈路:规划路经应氏宗祠,路经河东、河西、胜利三村多以姓“应”,谐音“应祠”,谐意“祖宗慈佑”。
史慈路:规划路经史氏宗祠,地处史家码村辖区,谐音“史祠”,谐意“祖宗慈佑”。
方案二:“兴城”系列贴近鄞州东南智慧城开发建设,体现“兴城”的美好愿景,东西走向道路以“兴”字系列命名,南北走向道路以“城”字系列命名。
具体为:(一)东西走向道路。
东西走向道路从北到南依次为:瑞兴(现宁横路、镇东路)、首南东路(其中东方湾邸小区南侧道路现名为文澜路)、贸兴(原来规划菜场支路)、业兴路(纬一路、五桂路)、科兴路(纬二路,文溯路)、技兴路、日丽东路(纬三路,现规划路名为崇实路)、慧兴路(纬四路,新中心小学南侧道路,现规划名为醉经路)、智兴路(智慧产业园内道路)、泰康东路(现规划名为万卷路)、福兴路(纬五路,中海国际社区内道路)。
(二)南北走向道路。
南北走向道路从西到东依次为:天工路、下应南路、创城路(经二路)、育城路、金达南路、逸城路(经三路)、绿城路(经四路)、锦城路(经五路)、华城路、绣城路(现在宁横东路)、盛城路、启明南路、产城路(经六路)。
方案三:藏书文化系列按照《宁波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2007年),下应片:以藏书文化为主题,以宁波古藏书楼名和清代藏四库全书的藏书楼名为路名。
具体如下:(一)东西走向道路。
东西走向道路从北到南依次为:文渊路(现宁横路、镇东路)、首南东路(其中东方湾邸小区南侧道路现名为文澜路)、文澜路(原来规划菜场支路)、文溯路(纬一路、五桂路)、文津路(纬二路,文溯路)、崇实路、日丽东路(纬三路,现规划路名为崇实路)、万卷路(纬四路,新中心小学南侧道路,现规划名为醉经路)、萱荫路(智慧产业园内道路)、泰康东路(现规划名为万卷路)、南轩路(纬五路,中海国际社区内道路)。
(二)南北走向道路。
南北走向道路从西到东依次为:天工路、下应南路、烟屿路(经二路)、寒松路、金达南路、醉经路(经三路)、五桂路(经四路)、卧云路(经五路)、墨海路、碧沚路(现在宁横东路)、双韭路、启明南路、藜照路(经六路)。
(三)注释:文渊、文澜、文溯、文津为四库全书藏书楼。
其他均为宁波古藏书楼名。
方案四:山水系列东西走向道路以历史文化名山命名,南北走向道路以水系名命名。
(一)东西走向道路。
东西走向道路从北到南依次为:岱岳(现宁横路、镇东路)、首南东路(其中东方湾邸小区南侧道路现名为文澜路)、九华路(原来规划菜场支路)、普陀路(纬一路、五桂路)、峨眉路(纬二路,文溯路)、寿岳路、日丽东路(纬三路,现规划路名为崇实路)、五台路(纬四路,新中心小学南侧道路,现规划名为醉经路)、中岳路(智慧产业园内道路)、泰康东路(现规划名为万卷路)、元岳路(纬五路,中海国际社区内道路)。
(二)南北走向道路。
南北走向道路从西到东依次为:天工路、下应南路、富春路(经二路)、新安路、金达南路、笠泽路(经三路)、广通路(经四路)、通济路(经五路)、澎泽路、永济路(现在宁横东路)、洪泽路、启明南路、梦泽路(经六路)。
(三)注释:岱岳:泰山。
寿岳:衡山。
中岳:嵩山。
元岳:恒山。
广通、通济、永济:为京杭大运河的主要河渠。
笠泽:太湖。
彭泽:鄱阳湖。
梦泽:洞庭湖古时为云梦泽一部分。
方案五:藏书文化系列和村名系列鄞州东南智慧城规划区内东西走向道路按照《宁波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对下应片道路命名导则,以藏书文化为主题,以宁波古藏书楼名和清代藏四库全书的藏书楼名为路名。
南北走向道路以现下应行政村、社名为路名(一)东西走向道路。
东西走向道路从北到南依次为:文渊路(现宁横路、镇东路)、首南东路(其中东方湾邸小区南侧道路现名为文澜路)、续钞路(原来规划菜场支路)、五岳路(纬一路、五桂路)、十洲路(纬二路,文溯路)、墨海路、文澜(纬三路,接中心区日丽路,现规划路名为崇实路)、万卷路(纬四路,新中心小学南侧道路,现规划名为醉经路)、崇实路(智慧产业园内道路)、文溯路(接中心区泰康东路,现规划名为万卷路)、文津路(纬五路,中海国际社区内道路)。
(二)南北走向道路。
南北走向道路从西到东依次为:天工路、下应南路、柴家路(经一路)、姜村路(经二路)、湾底路(现规划名寒松路)、金达南路、河西路(经三路)、东升路(经四路)、胜利路(经五路)、河东路(现规划名墨海路)、黎明路(现在宁横东路)、江六路(现规划名双韭路)、启明南路、史家码路(经六路)。
(三)注释:文渊、文澜、文溯、文津为四库全书藏书楼。
续钞堂为明代黄宗羲藏书楼。
五岳轩为明代朱勋藏书楼。
十洲阁为宋代刘纯父藏书楼。
墨海楼为清代蔡鸿鉴藏书楼。
万卷楼为明代丰房藏书楼。
崇实楼为清代吴引荪藏书楼。
方案六:藏书文化和国学文化系列鄞州东南智慧城规划区道路以“文明”系列命名。
东西走向道路以“文”系列命名,同时按照《宁波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对下应片道路命名导则,以藏书文化为主题,以清代藏四库全书的藏书楼名为路名。
南北走向道路以“明”系列命名,以国学文化为主题。
(一)东西走向道路。
东西走向道路从北到南依次为:文渊路(现宁横路、镇东路)、文澜路(其中东方湾邸小区南侧道路现名为文澜路)、文涵路(原来规划菜场支路)、文渲路(纬一路、五桂路)、文溯路(纬二路,文溯路)、文泽路、文源(纬三路,接中心区日丽路,现规划路名为崇实路)、文汇路(纬四路,新中心小学南侧道路,现规划名为醉经路)、文淙路(智慧产业园内道路)、文津路(接中心区泰康东路,现规划名为万卷路)、文济路(纬五路,中海国际社区内道路)。
(二)南北走向道路。
南北走向道路从西到东依次为:天工路、下应南路、明通路(经一路)、明达路(经二路)、明理路(现规划名寒松路)、金达南路、明哲路(经三路)、明诚路(经四路)、明德路(经五路)、明智路(现规划名墨海路)、明善路(现在宁横东路)、明惠路(现规划名双韭路)、启明南路、明信路(经六路)。
(三)注释:文渊、文源、文溯、文津、文淙、文汇、文澜:为四库全书七大藏楼。
明德:美德。
取《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通:明白通达。
取《荀子〃哀公》:“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明通而辞不争,故犹然如将可及者,君子也。
”明达:对事理有明确透彻的认识。
取《旧唐书〃方伎传〃崔善为》:“善为好学,兼善天文算历,明达时务。
”明理:取“读书明理”之意。
明哲:洞察事理。
取《书〃说命上》:“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
明诚: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
取《中庸》:“自明诚,谓之教。
”明智:指通达事理,有远见。
取《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明善:至善,毫无欠缺的本善。
取朱熹《论语集注》:“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
”明惠:取《孟子》:“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
”明信:诚心敬意。
取《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
”方案七:《望海潮》系列以“东南智慧”四字为引,取柳永词《望海潮--东南形胜》上下阕中文字为名,寓意繁荣、壮丽之景象。
道路命名为双字组合。
东西走向主干道路三条、南北走向主干道路四条(主干道路指贯穿东西、南北的道路),取名方式为:东西走向取上阕“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句;南北走向取下阕“重湖叠巘清嘉”及词牌名“望海潮”;东西走向次要道路八条,南北走向次要道路十一条,取名方式为:1、东西走向命名取字智慧的“智”(谐音“知”),南北走向命名取字智慧的“慧”(谐音“会”)。
2、东西走向取《望海潮》上阕诸字,南北走向取《望海潮》下阕诸字。
(一)东西走向道路。
从北到南依次为:形胜路(现宁横路、镇东路)、都会路(其中东方湾邸小区南侧道路现名为文澜路)、知画路(原来规划菜场支路)、知风路(纬一路、五桂路)、知人路(纬二路,文溯路)、知树路、繁古(钱塘)路(纬三路,现规划路名为崇实路)、知涛路(纬四路,新中心小学南侧道路,现规划路名为醉经路)、知涯(智慧产业园内道路,现规划路名为萱荫路)、知市路(现规划名为万卷路)、知豪路(纬五路,中海国际社区内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