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路设计原则与道路规划

园路设计原则与道路规划

园路设计原则与道路规划
园路设计原则与道路规划

园路设计原则园路要主次分明要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地形、地貌、风景点的分布和园内活动的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须因地制宜,主次分明,有明确的方向性。因此,好养护园林绿化在园林中一般考虑:

⑴主路:主路要能贯穿园内的各个景区、主要风景点和活动设施,形成全园的骨

架和回环,因此主路最宽,一般为4?6m.结构上必须能适应管理车辆承载的要求.路面结构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黑色碎石加沥青砂封面、水泥混凝土铺筑或预制混凝土块

(500×500×10m00m )等。主路图案的拼装全园应尽量统一、协调。

⑵支路:园中支路是各个分景区内部的骨架,联系着各个景点,对主路起辅助作用并与附近的景区相联系,路宽依公园游人容量、流量、功能及活动内容等因素而定。一般而言,单人行的园路宽度为08?10 m,双人行为12?18m ,三人行为18?22m。次路自然曲度大于主路,以优美舒展富于弹性的曲线构成有层次的景观。

⑶小径:园林中的小径是园路系统的末梢,是联系园景的捷径,最能体现艺术性的部分。它以优美婉转的曲线构图成景,与周围的景物相互渗透、吻合,极尽自然变化之妙。小径宽度一般为08?10m ,甚至更窄.材料多选用简洁、粗犷、质朴的自然石材(片岩、条石、卵石等)。

园路布局要萦迂回环西方园林追求形式美、建筑美,园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成为“规则式”景园。而中国园林多以山水为中心,园林也多采用具含蓄、自然的布局;但在寺庙园林或纪念性园林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所以园路的布局要做到萦迂回环,曲径通幽,以“自然式”景园为特点.

园路要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现,“路因景曲,境因曲深”,造成“山重

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以丰富景观,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景深,活跃空间气氛. 也就是园路的曲折要有一定的目的,随“意”而曲,曲得其所,如:在自然式水池岸布路与宜随池而曲,略有凹凸变化; 山坡路宜盘旋环绕而上;两土丘之间沿丘脚的相接线弯曲布置;为逾越石山、花丛等障景而曲;符合传统“曲径通幽”的要求而曲。最忌弯曲时角度相同,在短距离内曲得太多以及走投无路的曲。

园路要多样性园林中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在人流集聚的地方或在庭院内,路可以转化为场地;在林地或草坪中,路可以转化为步石或休息岛;遇到建筑,路可以转化为“廊";遇山地,路可以转化为盘山道、蹬道、石级、岩洞;遇水,路可以转化为桥、堤、汀步等。路又可以它丰富的体态和情趣来装点园林,使园林又因路而引人入胜。

园路铺地材料:我国古典园林中园路铺地常用的材料有:石块、方砖、卵石、石板及砖石碎片等.在现代园林中还有水泥、沥青、彩色卵石、文化石等材料.

浅谈园林绿地中的道路规划

1、园路的类型

园路的基本类型有: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

①主要园路:联系全园,是罗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6m。

②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m.

③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行走1。2-1.5m,单人0.6-1m,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④变态路: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很多变态的路,步石、订步、休息岛、礓、礤、踏级、磴道等。

2、功能与特点

2.1组织空间,引导游览在公园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其中浏览程序的安排, 对中国园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 中国园林不仅是“形”的创作,而且由“形"到“神”的一个转化过程。园林不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境界",而是创作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游人所获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积累, 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带来的感染力。这正是中国园林的魅力所在。园路正是能担负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自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2.2组织交通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过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2.3构成园景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除以之外,园路还可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和改善园林小气候。

3、园路规划原则

3.1园路在园林中的尺度与密度园路的尺度、分布密度, 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路是走出来的 ",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

口大门等) 尺度和密度应该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相反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

此外,现代园林绿地中还应增加相应的活动场地. 另园林过去多以参加游览为主.游园的方式、注意自我感受,人们以思索、追溯领悟艺术中的哲理情感为主要欣赏方式,追求所谓“神游”。而现代人的旅游方式有一种要求与参与的趋势。人们不仅要求环境优美,而且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文娱、体育活动, 甚至进行某些学术活动,获取知识,因此,还要理解相当数量的活动场地。

园路广场的占地比例:在儿童公园、专卖公园、居住区公园一般可占10%-20%,在带状绿地,小游园可占10%—15%,其它专卖公园可占10%-15%。详见下表

园路广场的占地比例

3。2 园路的布局

3。2。1 平面成形布局

风景园林的道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统,它具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点. 自然式园林绿地常见的园路系统布局形成多为套环式、带带式和树枝式三种。

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 园路多表现为迂回曲折, 流畅自然的曲线性,中国古典园林所讲的峰回路转,曲折迂回,步移景异,即是如此.园路的自然曲折,可以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观, 在私家园林中,由于所占面积有限,园路的曲折更使其小中见大,延长景深,扩大空间。

除了这些自由曲线的形式外,也有规划的几何形和混合形式, 由此形成不同的园林风格。西欧的古典园林中(如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当然采用一种形式为主,另一种形式补充的混合式布局方式,在现代园林绿地中也比较常见。

3.2。2 立面成形布局

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收放宽度尺寸,采用变断面的形式进行立面上的布局.例如:北京香山、沿蹬道攀登可以发现,不同转折处有不同的宽狭,而且在中途还没有过路亭。另外在许多园中, 设置坐登、椅子园路外延边界,除此之外, 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样宽狭木,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3.3 园路路口规划

园路路口的规划是园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规划式园路系统和自然式园路系统的相互比较情况看来,自然式园路系统中则以三岔路口为主,而在规划式园路系统中则以十安路口比较多,但从加强寻游性来考虑, 路口设置也应少一些十字路口,多一点三岔路口。

道路相交时,除山地陟坡地形之外, 一般场尽量保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时斜交角度如呈锐角,其角度也尽量不小于60°.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绿地。锐角部份还应采用足够的转弯半径,设为园形的转角。路口处形成的道路转角,如属于阴角,可保持直角状态,如属于阳角,应设计为斜边或改成圆角。

要有景点和特点. 在三叉路口中央可设计花坛、花舌等,要注意各条道路都要以其中心线与花坛的轴心相对,不要与花坛边线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状, 应与中心花坛的形状相似或相适应,具有中央花坛的路口,都应按照规划式的地形进行设计。

3.4 园路与建筑

在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处, 常常能形成路口。从园路与建筑相互交接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都是在建筑近旁设置一块较小的缓冲场地,园路则通过这块场地与建设交接。多数情装饰品下都应这样处理,但一些都过道作用的建筑, 游廊等,也常常不设缓冲小场地,根据对园路和建筑相互关系的处理和实际工程设计中的经验,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处理二者之间的交换

关系。

能上能下就是我们常见的平行交接和正对交接,是指建筑物的长轴与园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还有一种侧对交接, 是指建筑长轴与园咱中心线相垂直,并从建筑正同的一侧相交接;或者园路从建筑物的侧面与其交接。

实际处理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关系时, 一般都避免斜路交接,特别是正对建筑某一角的斜角, 冲突感很强。对不得不斜交的园路,要在交接处设一般短的直路作为过渡,或者将交接处形成的路角改成园角,应避免建筑与园路斜交。

3.4.2 园路与水体

中国园林常常以水平为中心,则主干道环绕水面,联系各景区,是较理想的处理手法。当主路临水面布置时,路不应该是始终与水面平行,这样因缺少变化而显得平淡乏味。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的景色和功能景色,使主路和水面若即若离.落水面的道路可用桥,堤或汀步相接.

另外,还应注意滨河路的规划。滨河路是城市中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道路.滨河路在城市中往往是交通繁忙而景观要求又较高的城市干道. 因此临近水面的步道的布置有一定的要求。游步宽度最好不小于5m ,并尽量接近水面。如

滨河路比较宽时,最好布置两条游步道,一条临近道路人行道,便于行人来往,而临近水面的一条游步道要宽些,供游人漫步或驻足眺望。

3。4.3 园路与山石

在园林中,经常在园林两侧布置一些山石,组成夹景构成景色, 要有一种幽静的氛围。在园路的交叉路口,转弯处也常设置假山,而能疏导交通,又有起到美观的作用。

3.4.4 园路与种植

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与两旁绿化种植相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 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 就是好养护绿化养护所说的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 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在园路的转弯处,可以利用植物叙强调,比如种植大量五颜六色的花卉,即有引导游人的功能,又极其美观.

园路的交叉路口处,常常可以设置中心绿岛,回车岛,花钵,花树坛等,同样具有美观和疏导游人的作用。

还应注意园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设计好的园路, 常是浅理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山麓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 极不美观,所以要求路比“绿”低,但一定是比“土”低.

[企业制度设计具体内容和原则]安全三原则具体内容

[企业制度设计具体内容和原则]安全三原则具体内容 企业制度设计内容和范围包括组织结构、部门设计、信息沟通设计、岗位规范设计、反馈及修正系统设计等。下面告诉你企业制度设计具体内容和原则。 企业是一个由各种生产要素构成的经营主体,企业依靠制度将各种生产要素组合起来。企业制度的设计目标是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寻求最佳的资源内部配置格局,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企业制度是一个系统,无论企业拥有何种产权结构,在进行制度设计时都应从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手,且必须要考虑制度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这是保证企业稳健发展的关键,也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保证。任何企业订制度都不可逾越企业核心价值观。制度是企业文化最直接的体现。企业制度宣导企业价值主张、引导员工行为、培养员工习惯。违反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必然造成员工思想紊乱、行为错乱。企业整体制度设计与人力资源制度设计在相互互动、渗透、融合的交流过程中,各自对企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建设在完善企业管理水平、保障企业高效有序运转、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快速提升企业总体实力方面的作用尤为凸显。好的制度发挥着助推器的作用,不好的制度则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企业制度设计要保证其合理性可行性,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系统原则 企业制度是一个完整体系,虽然在设计制度时是逐一进行的,但是每个设计者参与者在起草或讨论制度时,必须通盘考虑,明了某个具体制度在整个制度体系中的位置,防止出现制度交叉、内容重叠、甚至前后矛盾现象。 效益原则 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价值最大化。所有制度出台的目的都是为了确保经营顺畅、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业绩。 风险可控原则 是制度就会有授权。如何授权、授权幅度多大,因企业而异。一方面要防止管理者滥用权力,另一方面又要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平衡的尺度就是风险可控原则。管理的前提是充分信任员工,但一旦有人辜负企业信任,滥用权力,则给予加倍甚至十倍的惩罚,以确保企业利益不被随意破坏或侵占。 权责利对等原则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第三篇路基路面 一、设计依据 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3 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1-2008 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37-2012 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169-2012 5、《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F40-2004; 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034-2000; 8、《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E42-2005; 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F80/1-2004; 10、《天府新区2015年第二批项目新兴28、新兴33、新兴34路初步设计》; 11、《成都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2011年版); 12、《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市政基础设施设计技术导则之城市道路路基路面设计导则》 (2014年试行版); 13、其它国家、行业、地方现行执行规范、规程、标准。 二、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F40-2004); 2、《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4-91); 3、《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50092-96); 4、《城镇道路与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2008); 5、《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50642-2011); 三、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1、建议膨胀土边坡为永临结合性质,在坡脚或土石交界处应考虑隐形挡土墙、埋置式抗滑小桩等加固措施。 回复:本项目周边为工业区,后期将进行场平挖除处理,为避免工程浪费,现设计的所有边坡不采用永久性圬工加固措施。 2、软弱地基路段建议采取盲沟或强夯进行方案比较。 回复:本项目软土分布于地表局部段落,一般厚度为1~1.5m左右,个别段落最大厚度不超过2.5m,故仍采用清除换填处理。 3、核查地勘报告,路槽至地下水位高差不应小于1.5m,否则应加深盲沟排水。 回复:经核查地勘报告,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与地下常水位高差小于1.5m的地段路床换填砂卵石。 4、补充道路交通等级,核实车行道路面结构是否满足交通需求。 回复:根据《成都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2011年版)支路交通等级为轻、中交通,结合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及交通量分析,考虑今后重车的作用,三条道路的路面按中交通设计,路面结构组合及厚度满足以上的导则要求。 四、设计范围 1、本文件为新兴28路、33路、34路施工图设计,设计里程范围新兴28路: 28K0+042.683~28K0+928.910;新兴33路:33K0+023.109~33K0+650.414;新兴34路: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1. 概述 本次设计的道路位于安徽界首任寨乡内,起点为千牛汽车服务中心,终点至跨河桥桥头,南北走向,现状为X107县道,道路设计全长792.555米,为改造提升项目。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时速30km/h。本道路作为任寨乡的一条示范街道,它的提升改造,是界首市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设计条件 2.1 设计依据 ?本项目中标通知书; ?项目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我方提供的带状地形图(电子版); ?项目建设方提供的相交道路等资料。 3. 道路建设条件 3.1 沿线场地现状 沿线主要为民房、农田并伴有少量沟塘。 本道路现状为9.0m宽的沥青混凝土道路,是穿越集镇的公路。本次结合实际情况,并经过与建设单位、街道充分对接,对现状机动车道不作改造,仅在其两侧新建机非分隔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3.2 现状及规划相交道路 道路沿线相交道路均为现状出入口。 3.3 现状及规划河道与沟渠 本项目终点处有一现状沟渠,且有一现状桥梁,该沟渠及桥梁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本次设计维持现状。 3.4 现状杆、管线 根据现场初步调查,场地内有多处电力架空杆线位于拟建的人行道上,且有一道给水管线位于拟建的人行道边。 4. 采用规范及标准 4.1 规范及图集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 );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 );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 );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 );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 );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D40- );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09);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 ); 项目施工时,若有相关新的规范、规程等颁布,则应按照新的规范、规程实施。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关于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2008-08-02 19:32:1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交公路发[1995」 1141号 现批准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编号JTJO13-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编号JTJ 033-95)作为行业标准,自 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分别由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负责解释,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1986年发布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同时废止。希望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分别函告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1995年 11月 30日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施工前的准备 3.1 施工准备 3.2 施工测量 3.3 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 3.4 场地清理 3.5 试验路段。 4 路基施工的一般规定 4.1 基本要求 4.2 路基施工排水 4.3 路基施工取土和弃土 4.4 土方机械化施工 5 填方路堤的施工 5.1 一般规定 5.2 土方路堤的填筑 5.3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的填筑 5.4 填石路堤 5.5 土石路堤 5.6 高填方路堤 6 挖方路堑的施工 6.1 一般规定 6.2 土方路堑的开挖 6.3 石方的开挖 6.4 深挖路堑的施工 7 路基压实 7.1 一般规定 7.2 填方地段基底的压实 7.3 压实机械的要求与选择

7.4 填方路堤的压实 7.5 路堑路基的压实 7.6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填土的压实 7.7 填石路堤的压实 7.8 土石路堤的压实 7.9 高填方路堤的压实 8 路基排水 8.1 一般规定 8.2 地面水的排除 8.3 地下水的排除 8.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基排水 9 特殊地区的路基施工 9.1 水稻田地区路基施工 9.2 河、塘、湖、海地区路基施工 9.3 软土、沼泽地区路基施工 9.4 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 9.5 风沙地区路基施工 9.6 黄土地区路基施工 9.7 多雨潮湿地区路基施工 9.8 季节性冻融翻浆地区路基施工 9.9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 9.10 岩溶地区路基施工 9.11 滑坡地段路基施工 9.12 崩坍岩堆地段路基施工 9.13 膨胀土地区路基施工 10 季节性路基施工 10.1 路基的冬季施工 10.2 路基的雨季施工 11 路基防护与加固 11.1 一般规定 11.2 坡面防护 11.3 路基冲刷防护 11.4 其他加固工程 12 公路绿化工程与环境保护 12.1 公路绿化工程 12.2 空气污染的防治 12.3 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 13 路基整修、检查验收及维修 13.1 路基整修 13.2 检查及验收 13.3 路基维修 13.4 质量标准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管理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81 《商场现代化》2006年12月(中旬刊)总第488期 经营管理 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进入科学管理以来,制度管理已成为管理者的共识和常用工具。各个企业都有内容不一繁简不同的各种管理制度。按管理制度的规范对象分类,有以管物为主的管理制度、管人为主的管理制度、管事为主的管理制度;按管理制度的规范程度分类,有以强制性规范为主的管理制度、以任意性规范为主的管理制度;按管理制度重要程度分类,有主要管理制度、辅助管理制度;按管理制度涉及的内容范围分类,有综合管理制度、专项管理制度。尽管已有的管理制度多种多样,而且人们还在根据新的主客观环境创设新的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是否都取得了好的效果了呢?有些制度受到员工的赞赏,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企业发展,取得了好的效果;有些制度受到员工的责难,导致员工穷于应付,工作质量下降,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应该怎样审视已有的管理制度,怎样设计新的管理制度呢? 所有的管理制度,归根到底,都是用来指导和规范人的行为的。多数情况下,制度是由管理者制定的。管理者持有什么理念则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就体现出什么理念。总结企业制度管理的经验,考虑企业员工文化素质的进步,以及时代的发展,管理制度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规范性原则 制定管理制度就是在制定规范,但并不意味着管理制度就自然而然地体现着规范性原则。管理制度的规范性体现在面对管理对象群体时,要求个体遵循程序的一致性,体现结果的一致性,表现行为的一致性。规范性原则要求压缩个体的自由空间,要求可以明确规定的内容就不给管理对象自由选择权,只有不能够或者不宜明确规定的内容,才允许管理对象个体出现不一致性。 二、合理性原则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强制要求管理对象按制度规定去做,而管理对象的大多数能不能心悦诚服的接受,则取决于所制定制度的合理性。规范性建立在合理性之上。不合理的规范,使企业员工积极性受挫,他们或抱怨,或应付,或准备离职,导致企业凝聚力下降,工作质量下降,管理工作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合理的规范,会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他们会自觉遵守制度规定,心情愉快,干劲充足,努力工作,使企业管理取得好的效果。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体现在对物的管理符合自然规律;对事的管理符合政策、法律、文化取向;对人的管理符合行为科学的规律。 三、系统性原则制度管理作为有效的常用管理手段,应当覆盖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尽可能减少制度空白。制度的系统性可以使各种管理活动都会有制度为依据,保障管理的规范性。制度的系 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企业管理制度应当是一个体系,相互配套,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应当制定相应的制度,制度的覆盖是全面的。二是企业管理制度在管理工作的深度层次上,针对不同的管理层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工作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纵向链条,这个链条是若干个环节构成的,每个环节的管理工作都应当制定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这样,就可以管理工作规范化,减少任意性。 四、灵活性原则 管理制度强调规范性,在强制性规范的框架下保留任意性规范的空间是十分必要的。一般的说,制度的规定应当是明确的,可操作的,钢性的,执行的结果应当是惟一的。但是,由于人们对管理活动的预见性是有限的,不可能事先制定十分完善的制度,如果将所有的制度条款都制定成导致惟一结果的规定,就会导致管理活动的僵化与不合理。在管理实践上,通常强调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就是为了克服制度僵化的弊端。因此,进行制度设计时,应当适当预留任意性制度空间,以增强制度的灵活性。 五、人本主义原则 管理制度是用来指导和规范管理活动的,管理在终极的意义上是对人的管理。管理制度除规定行为的标准之外,还会设定鼓励或惩罚的条款,以引导和保障制度的执行。人本主义原则要求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员工在企业工作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管理制度的设计在设定工作标准时,这个标准应该是绝大多数成员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达到的,少数人可以超出的,很少的人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达到工作要求的员工应该得到正常的报酬,做出超额贡献的员工应当得到奖励,对于应当可以做到而没有做到的员工,才给予必要的惩罚。制度的设计以鼓励为主,尽可能少用惩罚的手段。如果一项制度的设计使多数人都达不到它的要求,进而带来报酬的减少,生活质量下降;或者多数人经过努力也只能达到它的一般标准,或者说尽管努力工作,却也只得到一般的报酬,那么,这样的设计指导思想是背离人本主义价值观的,把人看成了完成任务的工具,也不可能对员工起激励作用。 六、简明化原则管理制度在范围上会覆盖各个方面,在深度上会覆盖各个层次,内容丰富而系统,信息量很大,这是必要的。简明化原则并不是要削减必要的内容,也不是要削减制度覆盖的空间与环节,而是要求管理制度的规定易于理解,易于掌握,易于应用,使管理对象根据制度的规定很容易了解自己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了解工作行为与报酬奖惩之间的关系。这种了解不需要工作人员的解释,不需要进行相关文件的连环查阅,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推演计算。简明的制度,可以让不同文化水平的职员都能迅速准确地理解它,可以使每个人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中,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这也使制度发挥了它应有的效力。 企业的管理制度很多,范围很广,内容各异,认真研究制度的内在精神,科学的卓有成效的制定管理制度,仍是企业管理界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王立许:管理制度规范化系统 [M].江苏:立信出版社, 2005[2]戴文华:中国著名企业管理制度全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6 管理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魏建军 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摘 要] 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文件,修订或制定管理制度,既有条款细则的技术问题,更有指导原则的理念问题。本文从制度文明与制度效率方面探索了管理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管理制度 原则 人本主义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分析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分析 路基路面的排水对于道路的运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排水系统设计的不够科学,那么在路面上就会淤积大量的水,渗漏到路面后,会对道路产生严重的破损。良好的路基排水系统,可以保证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的状态,保证路基的湿度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在强度以及稳定性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保证道路的使用质量,为行车安全提供基础的条件。 标签:排水;排水设备;强度;稳定 在路基路面的结构构成中,路基是整个道路的基础,承载着所有的荷载,不仅要经受来自路面的车辆荷载,同时还要经受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危害路基路面质量的因素中,路基中的含水量是关键的一项。如果路基含水量过大的话,将会影响到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致使承载能力下降。在经过路面的车辆荷载,就会发生损毁。在路基中,如果含水量过大,就会因为压实度不够而发生沉陷,因为水分含量过大,所以土粒间的间隙过大,密度小,所以受到荷载后,就会沉陷。对于这种现象,要做好排水工作,在施工与后期养护中,将排水工作严格重视起来,将含水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减少对路基的危害。 在近些年来,我国的道路工程建设的速度非常快,覆盖的范围有所增加,加速了我国的经济贸易往来。由于公路属于是线性的构筑物,所以在和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地质条件的不同,对于道路的质量影响也不相同。如果路基含水量过大,在长期的浸泡下,路基会受到侵蚀,从而发生沉陷和坍塌等现象,严重的威胁到路道的质量。所以对于施工公路的沿线地质情况应该做好全面的勘察,充分的了解地质水文状况,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运用科学的手段,处理好排水工作,保证路基施工的正常进行。 对路基的含水性有所影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道路的两侧,会因为地形地貌,植物覆盖等发生含水量的变化。在对路基施工期间,施工水平的高低,质量监督是否到位,养护工作是否能够有效的开展等,都会影响到路基的含水量。除此之外,在道路沿线修建的水利工程等也会影响到路基的含水量。所以在施工之前,要做的准备工作很多,然后采用相应的调节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理,保证道路的强度和稳定性。 1 排水的目的与要求 对道路进行排水工程,主要是降低路基路面的湿度,使其保持在干燥的状态,维持道路的强度和稳定性。根据水源的不同,排水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针对于来自地表水的水源,可以在路面上采取一定的排水设施。在路面上设置排水通道和路界,以保证淤积在路面的地表水可以畅通的流出路面,并且防止路界外的地表水涌入到路面上,减少对路面的浸泡时间,防止发生沉陷,对行车造成安全隐患。在路面排水系统中,还会分为路面的表面排水,中央的分隔带排水以及坡面排水三个部分。针对于来自地下水的水源,对路基的危害非常大,严重的情况下会发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6 路基 6.1一般规定 6.1.1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6.1.2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 年。 6.1.3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6.1.4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6.1.5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6.1.6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6.1.7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6.1.9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道路设计说明书模板

说明书一、概述 1.1 项目概况 务川县大坪镇电厂至官学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是电厂至官学之间重要的通村公路。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沿线居民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条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务川县公路网结构,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该公路路路线平、纵标准按农村公路,路基宽度4.5米(路基横断面布置为:左侧0.5米土路肩+3.5米(路面铺筑宽度)+右侧0.5米土路肩)。本次测量起点里程K0+000,位于务川县大坪镇黄洋村,起点电厂,经陈家山,终点至官学,里程为K7+840.761,共计7.840公里。 1.2 设计依据 1.我公司与务川县交通运输局签订的《务川县大坪镇“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设计设计合同》; 2.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行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的意见及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交公路发【2015】73号;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等; 5. 有关规划、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和意见。 6. 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7.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件《贵州省通村油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黔交建设【2011】49号; 8.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件《关于落实农村公路建设六个同步实施要求的通知》黔交建设【2014】69号; 9.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 10. 贵州省公路局文件《贵州省“十三五”农村公路前期工作及设计要求》(征求意见稿); 11.遵义市交通运输局文件《关于遵义市“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简化设计标准格式的通知》(遵义市发交【2015】141号)。 1.3 设计采用的技术规范 1)道路部分 (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 17 D13-02-2013);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5)《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86-2009); (6)《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2)桥梁工程 (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 B02-01-2008)。 1.4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1)《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2)《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6年第3号); (3)《贵州省公路条列》和《贵州省通村油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黔交建设〔2011〕49号); (4)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 (5)遵义市交通运输局文件《关于遵义市“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简化设计标准格式的通知》(遵义市发交【2015】141号)。 1.5测设经过 铁二院成都分院公司承接勘察设计任务之后,立即成立了项目处,制定了施工图测设《勘察设计作业指导书》,同时按规范、合同要求进行各项测设工作。本项目为务川县大坪镇电厂至官学撤并建制村硬化路,全长7.840Km。于2016年3月上旬完成外业测量工作,同时对施工图

铁路路基设计学习资料

铁路路基设计学习资料 一、基本规范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 《铁路路基支档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 《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铁建设[2005]140号 《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铁建设[2007]47号 《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2-87 二、规范适用范围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适用范围:客货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60km/h、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20km/h的Ⅰ、Ⅱ级标准铁路。 《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 适用范围:铁路网中客货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200km/h、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20km/h的Ⅰ、Ⅱ级标准轨距铁路铁路特殊路基的设计。 《铁路路基支档结构设计规范》

适用范围:铁路网中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了此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200km/h、货物列车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20km/h的标准轨距铁路路基支档结构的设计。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 适用范围:新建客货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200km/h、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20km/h铁路的设计。《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 适用范围:新建时速200~250km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有碴轨道)。《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铁建设[2007]47号 适用范围:新建时速300~350km客运专线铁路设计。 《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2-87 适用范围:新建、改建和扩建工业企业铁路设计。 三、荷载 200km以下(含200km客货共线)采用中-活载; 特种荷载 250kN 普通荷载220kN

道路设计原则概述

5、路面结构设计 (1).设计原则 a)根据道路等级与使用要求,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先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的原则,结合本地条件与实践经验,对路基路面进行综合设计,以适到技术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目的。 b)柔性路面结构应按土基和垫层稳定、基层有足够强度、面层有较高抗疲劳、抗变形和抗滑能力等要求进行设计。结构设计以双圆均布垂直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三层弹性体系理论为基础,采用路表容许回弹弯沉、容许弯拉应力及容许剪应力三项指标。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布的连续性。 c)刚性路面混凝土板的厚度,按行车产生的荷载应力不超过水泥混凝土在设计年限末期的疲劳强度并验算温度翘曲应力后确定。板长应使最大行车荷载应力和最大翘曲应力迭加值不超过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强度。 d)路面在设计满足项目区域交通量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和交通情况,在设计年限内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耐久性、舒适性、安全性的要求,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本着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节约投资的原则,遵循道路工程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开展路面综合设计,选择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并适合该地区情况的路面结构方案。 5.1.车行道路面结构

路面类型比较 沥青路面和水泥砼路面的使用性能的优缺点比较 沥青路面尽管造价较高,但能满足对行车舒适性和有景观要求的道路。且各区域内已建道路采用沥青砼路面,本工程建议采用沥青路面。 7、道路横断面设计 (1).设计原则 在遵循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道路在区域道路网中的功能定位,优化断面布置,满足交通需求,实行人车分流,近、远期结合,以达到提供道路通行能力的目的。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填料部分)

5填料 5.1 一般规定 5.1.1 路基填料应通过地质调绘和足够的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其性质和分布,并开展填料设计工作。 5.1.2 填料设计的内容应包括:填料的来源选择、分布、运距、土石特性、名称、分组、改良措施、施工工艺、无侧限抗压强度、压实标准及检测要求等,取料场的生态恢复。 5.2 普通填料 5.2.1路基普通填料按颗粒粒径大小分为三大类别:巨粒土、粗粒土和细粒土。 5.2.2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应根据颗粒组成、颗粒形状、细粒含量、颗粒级配、抗风化能力等,按表5.2.2分为A、B、C、D组。

注: 1 颗粒级配分为:良好(C u ≥5,并且C c =1~3),不良(C u <5,或C c ≠1~3)。 式中:不均匀系数1060d d C u =;曲率系数60 1030 2d d d C c ?=; d 10、d 30、d 60分别为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10%、30%、60%含量的粒径。 2 硬块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 >30MPa,软块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c ≤30Mpa 。 3 细粒含量指细粒(d ≤0.075mm )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5.2.3 细粒土填料应按表5.2.3分为粉土类、黏土类和有机土。粉土类、黏土类应采用 液限含水量ωL 进行填料分组:当ωL <40%时,为C 组;当ωL ≥40%时,为D 组;有机质土为E 组。 注:1 液限含水率试验采用圆锥仪法,圆锥仪总质量为76g ,入土深度10mm 。 2 A 线方程中的w L 按去掉%后的数值进行计算。 5.2.4 填料根据土质类型和渗水性可分为渗水土、非渗水土。A 、B 组填料中,细粒土 含量小于10%、渗透系数大于10-3cm/s 的巨粒土、粗粒土(细砂除外)为渗水土,其余为非渗水土。

现代企业制度设计八原则

■用“制度设计”代替“执行力” 恰恰是“执行力”的误导,反而让申通快递的管理工作走了一段弯路。 申通的“快件分拨中心”,防火工作是重中之重,是以公司颁布“严禁吸烟”的禁令:违者罚款200元,奖励给举报者。但禁令没起作用,总有一些瘾君子在操作场地抽烟,却没有举报者挺身而出,最终酿成踊起火灾。 事后,在一位资深“执行力专家”的建议下,公司建立巡查制度,加大惩戒力度,管理成本大幅增加,可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快件分拨是在夜间进行,管理层夜夜巡查、白天无精打采,日常管理全被搅乱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带头违规抽烟的,是一些班组长。 员工不愿意出面举报,是担心县官不如现管,被现管领导记恨,在未来工作中遭到报复。由此形成“上级管不到、同级不好管、下级管不了”的局面。上行自然下效,抽烟屡禁不止。

显然,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奖惩力度,如果不对举报者和被举报者的“博弈地位”进行调整,或者设置一种地位转换机制,单靠提高举报奖金是无济于事的。重赏之下,未必有勇夫。 根据这一分析结果,申通公司很快出台一项新规定:员工对班组长违规抽烟举报属实者,经济上予以重奖,职务上取而代之,成为新的班组长。 规定出台至今,并无班组长被取代,但操作场地违规抽烟的现象再也没有了。 ■科学管理,从制度设计开始 在“执行力”理论红极一时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制度和执行,到底孰在前,孰在后? 没有科学合理的制度,哪来科学合理的执行? 执行是以制度湿前提的,比执行更重要的是其缘起—制度,比制度更重要的是其源头—事物发展的自身机理。 一套经过科学化设计、符合客观实际、顺应民心民意的良好制度,可釉让执行事半功倍,甚至会得到自动执行;反之,一套仅凭拍脑门、脱离客观实际、违背当事人意愿的庸劣制度,即使执行力再强悍,推行起来也会磕磕绊绊,甚至走向反面。

公路路基设计的要点分析

公路路基设计的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12T15:24:23.2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0期作者:牛宝宏 [导读] 随着我国公路工程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其路基设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山西诚达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晋中分公司山西省 030600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工程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其路基设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本文首先介绍了公路路基设计的原则,探讨了公路路基路面基本性能的要求,并从分结合相关标准与要求,就公路路基设计的要点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公路;路基;设计;要点 一、前言 公路路基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涉及诸多方面,影响因素较多,倘若设计过程不够严谨或注意要点不够全面,很容易引起路基质量问题,进而威胁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因此探讨与研究公路路基设计的要点势在必行。 二、公路路基设计原则概述 从总体设计看,公路路基设计是公路项目的基础设计,需要严格与现实环境相结合。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形地貌各有不同,因此在做公路路基设计前,一定要严格做实地考察,结合项目地域的环境气候、植被水利等条件,分析其对路基设计的影响。在做路基设计时还要考虑工程项目涉及的土壤结构、地下水情况等地质条件,将情况了解的越透彻,越有助于做出安全可靠的设计。除此之外还要检测公路的高度、宽度、坡度等,做合理科学的选择与控制,做好不同地段的防护设计,从根本上避免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从环保角度看,做好公路建设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环境的代价来换。公路路基设计涉及到一定领域的改变,很可能破坏部分植被,影响当地动物的繁衍生息,更有可能产生一定的污染,这在我们设计时都要格外注意,认真考察当地环境,力争做到保护当地资源,减少污染因素,使公路与环境相融合,力争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 从安全角度看,路基是公路荷载能力的基础,公路的耐久性与稳定性都与路基的稳固与否有关,因此在做设计时要考虑到舒适性与安全性。在设计中公路要严格把关转弯地带与狭窄路段的设计,在材料的对比选择上也要做出精确的计算,保证不同坡度都适合车辆行驶,控制好车辆震动与自然因素的关系,提高公路安全性。 三、公路路基路面基本性能的要求分析 1.平整度 公路的平整,直接与驾驶员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有着分不开的关系。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若想更好的控制好公路的平整度,那就要从公路一开始设计与施工阶段阶段进行控制,如果施工阶段,工作人员及监管人员不付责任玩忽职守,对公路的平整度检查不重视,公路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将会给公路通车后的车辆带来极大的阻力与震动冲击,最终给驾驶带来安全隐患。 2.稳定性 公路的稳定性,也是在公路建设阶段时所变动的,在公路建设阶段必然会出现人为改变自然地表平衡的行为,有一些行为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会给公路整体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影响。人为改变自然地表平衡的行为并不是影响公路稳定性的唯一因素。笔者从多方调研认为造成公路路面路基整体稳定性下降的因素比较多,例如:地方工作路段的温度变化及湿度变化、雨水、土地沉降等多方因素。 3.耐久性 一条公路建成投入使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及财力。因此,这就要求公路一定要具有耐久性。国家对公路的使用都有明确规定,我国一般归定的公路工程使用年限为二十年以上,这二十年以上还包括路基路面的车辆碾压与承重部分。因此,我们要使公路使用年限达到标准,就要对公路进行严格的耐久性检查,保证其寿命达到国家标准。 4.承载能力 公路建设完工,交付使后,车辆行驶带来的荷载会通过轮胎传递到路面与路基,车辆的压力会对公路内部的结构带来变化,如果公路施工时质量不过关,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车辙,最终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年限。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最初的设计与安全性检查时,充分考虑公路整体的承载能力。 四、公路路基设计的要点探讨 1.路基排水系统设计 公路路基的使用周期和稳定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地表水与地下水,这主要是因为它们不会因地域差异而发生巨大改变,所以地表水与地下水可以直接破坏于侵蚀公路路基。由此可见路基排水工作非常的重要,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这样在施工的过程中就会大大地降低麻烦,减少施工的工期,如果排水系统做的好那么会大大的延长我们公路的使用的寿命。 (一)路基边坡排水设计 把处于隔离带与路面的雨水及时运输至距离路基较远的区域,以免雨水直接侵蚀路基,对其使用周期与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好相应的调研工作,像是我们平均的雨量以及我们设计中最大的承受能力,对于雨季需要的最大承受能力,洪水来临如何应急这些方面我们都要考虑的充分,并且要很好的联系实际。 (二)临近河流排水设计 公路临近河流会直接冲刷公路路基,导致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无法得到良好保障。而河流按照一年四季大多会分为干旱期与汛期,且具有较大水流量,所以水体与日光会反复侵蚀河堤,使得河堤使用寿命严重缩短。对于河流的具体的信息了解与调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我们把各个时期流量进行很好的记录汇总,这样对于雨季能够很好的做出应对方案。 2.路基边坡骨架植物防护设计 路基有很多的存在,在我们实际的情况中也是各不相同,对于其影响的因素也是非常的多,很多的时候会出现泥石流的现象,对于道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哈家咀段路基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依据本工程队的设计文件、招、投标文件的技术要求。 2)至中川机场线路施工设计图。 3)《铁路路基设计规》TB10001—200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TB10108—201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4)现场踏勘、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所了解的情况和收集的信息。 5)国家法律、法规及省有关规定和当地民众的民俗风情。二编制原则 1)遵守国家和省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文件要求。 2)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环保、水保等保护工作。 3)认真做好施工调查研究,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和施工条件,进行施工方案比选,因地制宜的制定施工方案。 4)努力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以求先进的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的统一。 5)先重点后一般,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强调施工组织设计

的科学性、实施性、可操作性、严密性和可靠性。 三编制围 新建至中川机场铁路项目哈家咀段路基DK40+500~DK41+801.23、DK42+471.60~DK42+753.30段围的路基工程。 四工程概况 本段路基工点位于市永登县树坪镇,线路与机场高速及201 省道并行。DK40+500~DK41+801.23段位于碱沟河谷阶地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河谷切割较深,工程与河床平行,行走于碱沟一级阶地上。DK42+471.60~DK42+753.30段位于麻沙沟阶地区,该段谷地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较深,河谷宽约100~400m,高程1681~1796m。工程与沟床近平行,行走于麻沙沟一阶级地上。 工点处涉及地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质黄土,黏质黄土、细沙、中砂、砾砂、细圆砾土,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冲击细圆砾土,下伏基岩为上第三系中新统泥岩夹砂岩。 本工点围路基施工分两段完成: 第一段起讫里程为DK40+500~DK41+801.23,长1606.5m。线路主要以路堤通过,局部为挖方,最大填方高度12m,最大挖方深10m。 第二段起讫里程为DK42+471.60~DK42+753.30,长281.70m,本段路基路堤最大边坡高度14.13m,路堑最大边坡高度13.22m。路基小里程端为哈家咀特大桥,路基大里程端为哈家咀碱沟特大桥。

公路路基设计原则

公路路基设计原则 【摘要】公路路基的设计主要有一般路基设计原则和特殊路基设计原则两种,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设计标准原则。本论文就一般路基的几个指标的设计原则和特殊路基中的软土路基类型、湿地路基类型以及多年冻土路基类型,这几种典型类型做了具体的介绍和说明。 【关键词】公路;路基;设计原则 前言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经济得到高速的发展,现代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对于基础设施的力度要求也逐渐加强,特别是在交通运输方面。公路是交通运输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它们覆盖面非常广泛;因此公路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的施工质量也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公路主要由路基、路面以及路面标识以及路旁环境等组成,这每一部分的有机结合共同构建了方便人类社会交通运输的路径。本文就对公路的路基部分的设计原则做具体的论述。 1公路一般路基设计原则 公路作为一种长距离的并且和自然界广泛接触的一种线状结构工程,它的设计条件很多程度上取决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具体的根据公路建设原则以及公路技术标准,确定公路的等级以及应用要求然后再结合实地考察比如对当地的文物古迹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勘测,这样结合综合因素而获得的设计方案才是最佳也是最可靠的设计方案。 公路路基的一般设计要求便是最有合适的稳定性、耐用性以及强度。此外还要符合当地的环保以及人文地理方面的要求和符合经济效益等要求。首先需要确定路基的断面形式以及宽度和高度。其中对于路基的宽度设计原则是必须考虑生态平衡以及占用土地的面积,尽量少占用农田,尽量保持填挖平衡,注意预防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对于路基的高度设计原则是需结合排水和临界高度,公路的纵断面,需使路肩边高于地面,并需考虑地下地面水、冰冻力等对路基稳定性影响;深路堑和高路堤以边坡高为依据,然后再选择路基填料要考虑到经济性、环保性以及强度粘性等物理特性;压实标准原则,一般需要分层填料压实来保证其均匀性和密实性。对于边坡的坡度要求则是由边坡土质等自然因素和边坡高度决定的,可根据计算以及实践经验和设计规范推荐值等设计,总之需要保证边坡设计可以符合路基整体稳定性和施工难易程度。另外就是路基的排水系统设计和坡的加固防护和附属设施的设计。总的来说这些设计原则都是在确保路基稳定性以及强度和持久度的基本原则下设计的。 2公路特殊路基设计原则及举例

铁路路基设计原则概要

路基设计原则 1 路基设计原则 1.1基床结构、厚度及填料 路基基床由表层和底层组成,不同设计速度目标值的各层厚度及填料见表1。 基床厚度及填料表表1 速度标准部位厚度填料要求 250km/h 路堤 基床表层0.7m 级配碎石 基床底层 2.3m A、B组填料或者0.1m中粗砂 夹一层复合土工膜+弱风化泥 岩夹山岩或者改良土 路堑 基床表层0.7m 级配碎石 基床底层0.5~1.0m 换填0.5~1.0m就地改良土 =160km/h 路堤 基床表层0.6m A组填料 基床底层 1.9m A、B组填料或者0.1m中粗砂 夹一层复合土工膜+弱风化泥 岩夹山岩或者改良土 路堑 基床表层0.6m A组填料 基床底层0.5m 膨胀土地段换填0.5m就地改良 土 级配碎石、A组填料的材质、粒径等性能指标应分别满足《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碎石技术条件》、《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的要求。压实标准满足下表2要求。 基床表层填料压实标准表表2 填料类型轨道类型 压实标准 地基系数K30 (MPa/m) 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 压实系数 级配碎石 有碴轨道 (250km/h) ≥190≥55=0.95

A组填料(砾石、碎石类) 有碴轨道 (=160km/h) ≥150/ =0.95 中粗砂≥130=0.95 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或弱风化泥岩夹砂岩或改良土填筑。压实标准满足表3~4要求。 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标准(250km/h)表3 填料类型压实标准改良细粒土砂类土及细砾 土 碎石类及粗砾 土 A、B组填料或弱风化泥岩夹砂岩或改良土地基系数K30 (MPa/m) =110 =130 =150 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 =40 =40 =40 压实系数K =0.95 注:压实系数K为重型击实标准;改良土压实标准:当采用化学方法改良时,除符合本表规定外,还需要满足设计提出的技术要求。 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标准(=160km/h)表4 填料类型压实标准改良土砂类土(粉砂 除外) 砾石类碎石类块石类 A、B组填料或弱风 化压实系数K =0.93 地基系数 K30 (MPa/m) =100 =100 =120 =130 =150 1.2 低矮路堤 1)250km/h地段 填土高度H=0.7m时,采用路堤式路堑结构,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满足相关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