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 格式:ppt
- 大小:8.85 MB
- 文档页数:49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办法。
(1)砝码受腐蚀;(2)天平的两臂不等长;(3)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4)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5)试剂含被测组分;(6)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湿;(7)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8)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9)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10)在HPLC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
答:(1)系统误差;校准砝码。
(2)系统误差;校准仪器。
(3)系统误差;校准仪器。
(4)系统误差;控制条件扣除共沉淀。
(5)系统误差;扣除试剂空白或将试剂进一步提纯。
(6)系统误差;在110℃左右干燥后称重。
(7)系统误差;重新选择指示剂。
(8)偶然误差;最后一位是估计值,因而估计不准产生偶然误差。
(9)系统误差;校准仪器。
(10)系统误差;重新选择分析条件。
2.表示样本精密度的统计量有哪些? 与平均偏差相比,标准偏差能更好地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为什么?3.说明误差与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区别和联系。
4.什么叫误差传递?为什么在测量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大误差环节?5.何谓t分布?它与正态分布有何关系?6.在进行有限量实验数据的统计检验时,如何正确选择置信水平?7.为什么统计检验的正确顺序是:先进行可疑数据的取舍,再进行F检验,在F检验通过后,才能进行t检验?8.说明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的区别,什么情况用前者或后者?9.何谓线性回归?相关系数的意义是什么?10.进行下述运算,并给出适当位数的有效数字。
(1)41016.614.1510.452.2⨯⨯⨯ (2)0001120.010.514.2101.3⨯⨯ (3)002034.0512.21003.40.514⨯⨯⨯- (4)050.11012.21.80324.02⨯⨯⨯(5)5462.31050.78940.142.551.22856.23-⨯⨯-+⨯(6) pH = 2.10 , 求[H +] = ?(2.54×10?3;2.98×106;4.02;53.0;3.144;7.9×10?3mol/L ) 11.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 (1)0.3 -0.2 -0.4 0.2 0.1 0.4 0.0 -0.3 0.2 -0.3 (2)0.10.1-0.60.2-0.1-0.20.5-0.20.30.1① 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①1d =0.24,2d =0.24,S l =0.28,S 2=0.31。
色谱分析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齐齐哈尔大学第一章测试1.色谱的分离的核心部分是色谱柱。
参考答案:对2.色谱分析法只能测定有色物质。
参考答案:错3.吸附色谱是利用吸附剂对样品的吸附性能不同达到分离。
参考答案:对4.气固色谱和液固色谱都是吸附色谱。
参考答案:对5.基于组份在两项之间溶解或吸附能力的不同,经过反复多次的平衡,使性质有微小差别的组份分离。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
参考答案:相对保留值2.衡量色谱柱柱效的指标是()。
参考答案:理论塔板数3.下列途径()不能提高柱效。
参考答案:将试样进行预分离4.在一定柱长条件下,某一组分色谱峰的宽窄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参考答案:扩散速率5.色谱柱温升高的结果是()。
参考答案:组分的保留体积减小6.组分的分配系数越大,表示其保留时间越长。
()参考答案:对7.在载气流速比较高时,分子扩散成为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错8.分离温度越高,保留时间缩短,峰面积不变。
()参考答案:对9.某试样的色谱图上出现三个色谱峰,该试样中最多有三个组分。
()参考答案:错10.色谱柱理论塔板数n与保留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组分的保留时间越长,色谱柱理论塔板数越大,分离效率越高。
()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根据色谱峰的面积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 )参考答案:错2.采用内标法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时,需知校正因子。
参考答案:对3.用色谱法进行定量时,要求混合物中每—个组分都能出峰的方法是( )。
参考答案:归一化法4.色谱分析中,某试样中有不出峰组分,不能采用下列哪种定量方法? ( )参考答案:归一化法5.色谱外标法的准确性较高,无需仪器稳定性高。
()参考答案:错第四章测试1.检测器性能好坏将对组分分离产生直接影响()参考答案:错2.对所有物质均有响应的气相色谱检测器是( )。
参考答案:热导检测器3.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质量型检测器()参考答案:错4.为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的微量水分,宜选用的检测器是()。
分析化学实验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第一章测试1.为使天平读数从0.000g切换为0.0000g,应采取下列哪个步骤()A:长按cal/1/10键 B:长按ON/OFF键 C:短按cal/1/10键 D:短按ON/OFF键答案:短按cal/1/10键2.称量在空气中性质不稳定的试样时,应采用下列哪种称量方法()A:选项均可 B:差减法 C:直接法 D:定量法答案:差减法3.电子天平的水平泡如果偏向右边,说明右边低了,要升高右边的脚或降低左边的脚。
()A:错 B:对答案:错4.用容量瓶准确配制溶液时,最后的定容应该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完成。
()A:对 B:错答案:错5.分析天平平衡读数时,必须关好天平的左右两侧边门。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移液管在取液前需要用待取液润洗两到三次。
()A:对 B:错答案:对2.在用移液管移取液体时,当液面升高到刻度线以上时,立即用食指按住移液管上口,将移液管提起离开液面,先用滤纸擦掉移液管外壁上的液膜,然后将移液管的末端靠在容器内壁上,调好液面高度。
()A:错 B:对答案:对3.使用吸量管分别移取不同体积的同一溶液时,应尽量使用同一支吸量管。
()A:对 B:错答案:对4.在平行实验中,第一份样品滴定完成后,如果滴定管中的标准溶液还留下一半以上,可以继续用来滴定第二份样品,以免浪费试剂。
()A:对 B:错答案:错5.盐酸滴定氢氧化钠,到终点时消耗的滴定剂的体积,记录正确的是()A:24.00 mL B:24 mL C:24.0 mL D:24.0000 mL答案:24.00 mL第三章测试1.紫外分光光度计不需要经常鉴定的项目是()A:杂散光 B:波长的准确度 C:pH对测定的影响 D:吸收度准确性答案:pH对测定的影响2.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定量原理()A:摩尔吸收系数表示 B:透射光比率 C:与入射光强度、吸收介质厚度与浓度成正比 D:透射光除以入射光答案:与入射光强度、吸收介质厚度与浓度成正比3.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时,取吸收池,手指应拿毛玻璃面的两侧,使用挥发性溶液时应加盖,透光面要用擦镜纸由上而下擦拭干净。
第17章HPLC法17.1 内容提要17.1.1 基本概念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GC)的理论,在技术上采用了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使之发展成为高分离速率、高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易称为现代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了高压输液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等装置的液相色谱仪称为高效液相色谱仪。
梯度洗脱──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极性的溶剂,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定程序连续的改变流动相的浓度、配比和极性,使样品中各组分能在最佳的分配比下出峰的操作技术。
也称为梯度淋洗。
低压梯度──又称外梯度,特点是先混合后加压。
它是采用在常压下预先按一定的程序将溶剂混合后再用泵输入色谱柱系统,易称为泵前混合。
高压梯度──又称内梯度,特点是先加压后混合。
它有两台高压输液泵、梯度程序器(或计算机及接口板控制)、混合器等部件组成。
两台泵分别将两种极性不同的溶剂输入混合器,经充分混合后进入色谱柱系统,是一种泵后高压混合形式。
柱外效应──由色谱柱以外的因素引起的色谱峰形扩展的效应。
柱外因素常指从进样口到检测器之间,除色谱柱以外的所有死时间,如进样器、连接管、检测器等的死体积,都会导致色谱峰形加宽、柱效下降。
液固吸附色谱法──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吸附剂表面的活性中心具有吸附能力,样品分子被流动相带入柱内,它将与流动相溶剂分子在吸附剂表面发生竞争吸附性。
K值大的强极性组分易被吸附,K值小的弱极性组分难被吸附,样品组分因此被分离。
液液分配色谱法──根据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有不同的分配,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
分配系数较大的组分保留值也较大。
正相分配色谱法──流动相极性低而固定相极性高的称为正相分配色谱法。
反相分配色谱法──流动相极性高而固定相极性低的称为反相分配色谱法。
化学键合相──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机分子键合到载体表面上,形成均一、牢固的单分子薄层而形成的各种性能的固定相。
第十五章思考题1.色谱法具有同时能进行分离和分析的特点而区别于其它方法,特别对复杂样品和多组份混合物的分离,色谱法的优势更为明显。
2.按固定相外形不同色谱法是如何分类的?是按色谱柱分类:①平面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纸色谱法②柱色谱法:填充柱法、毛细管柱色谱法3.什么是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称为气相色谱。
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称为液相色谱。
4.保留时间(tr)、死时间(t0)及调整保留时间(t’r)的关系是怎样的?t’r = tr - t05.从色谱流出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息?①根据色谱峰的个数可以判断样品中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②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分析;③根据色谱峰的面积或峰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④色谱峰的保留值及其区域宽度是评价色谱柱分离效能的依据;⑤色谱峰两峰间的距离是评价固定相(或流动相)选择是否合适的依据。
6.分配系数在色谱分析中的意义是什么?①K值大的组分,在柱内移动的速度慢,滞留在固定相中的时间长,后流出柱子;②分配系数是色谱分离的依据;③柱温是影响分配系数的一个重要参数。
7.什么是选择因子?它表征的意义是什么?是A,B两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的比值α= t’r(B)/t’r(A)>1意义:表示两组分在给定柱子上的选择性,值越大说明柱子的选择性越好。
8.什么是分配比(即容量因子)?它表征的意义是什么?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两相分配达到平衡时,分配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质量比。
K=ms/mm意义:是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重要参数;9. 理论塔板数是衡量柱效的指标,色谱柱的柱效随理论塔板数的增加而增加,随板高的增大而减小。
10.板高(理论塔板高度H/cm)、柱效(理论塔板数n)及柱长(L/cm)三者的关系(公式)?H=L / n11.利用色谱图如何计算理论塔板数和有效理论塔板数(公式)?12.同一色谱柱对不同物质的柱效能是否一样?同一色谱柱对不同物质的柱效能是不一样的13.塔板理论对色谱理论的主要贡献是怎样的?(1)塔板理论推导出的计算柱效率的公式用来评价色谱柱是成功的;(2)塔板理论指出理论塔板高度H 对色谱峰区域宽度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药物分析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中国药科大学第一章测试1.在《中国药典》中,通用的测定方法收载在()。
参考答案:附录部分2.根据药品质量标准规定,评价一个药物的质量采用()。
参考答案:鉴别、检查、质量测定3.美国国家处方集收载的内容为()。
参考答案:药用辅料的标准4.药品质量标准的性状项下主要记叙药物的()。
参考答案:物理常数;溶解度;外观、臭、味5.可以在药物分析工作中参阅的国外药典有()。
参考答案:EP;JP;USP;BP第二章测试1.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顺序为()。
参考答案:取样→检验→留样→报告2.《中国药典》中的“精密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
参考答案:千分之一3.药品贮藏条件的凉暗处是指()。
参考答案:避光并不超过20℃4.取样的要求是()。
参考答案:;代表性;真实性5.关于恒重的定义及有关规定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应在继续炽灼30分钟后进行;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第三章测试1.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物的熔点,《中国药典》2010年版采用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第一法2.旋光度是()。
参考答案:偏振光旋转的角度3.光的吸收定律公式A = E∙C∙L中,E 为()。
参考答案:4.影响药物旋光度的因素有()。
参考答案:溶液浓度;化学结构;测定温度;光路长度;光源5.测定吸收系数时,采用的溶剂应()。
参考答案:测定波长附近无干扰吸收峰;化学惰性第四章测试1.硫色素反应可以用于鉴别()。
参考答案:维生素B12.紫外光谱的纵坐标范围一般是()。
参考答案:0~13.下面关于中国药典所收载标准红外光谱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以分辨率为1 cm-1条件绘制4.中药定性鉴别中使用较多的色谱法是()。
参考答案: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5.关于薄层色谱法,叙述正确的是()。
第二十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思考题和习题1.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主要异同点。
相同点:均为高效、高速、高选择性的色谱方法,兼具分离和分析功能,均可以在线检测不同点:2.何谓化学键合相?常用的化学键合相有哪几种类型?分别用于哪些液相色谱法中?采用化学反应的方法将固定液键合在载体表面上,所形成的填料称为化学键合相。
优点是使用过程不流失,化学性能稳定,热稳定性好,适于作梯度淋洗。
目前常用的Si-O-Si-C 型键合相,按极性分为非极性,中等极性与极性三类。
①非极性键合相:常见如ODS 键合相,既有分配又有吸附作用,用途非常广泛,用于分析非极性或弱极性化合物;②中等圾性键合相:常见的有醚基键合相,这种键合相可作正相或反相色谱的固定相,视流动相的极性而定:③极性键合相:常用氨基、氰基键合相,用作正相色谱的固定相,氨基键合相还是分离糖类最常用的固定相。
3.什么叫正相色谱?什么叫反相色谱?各适用于分离哪些化合物?正相色谱法: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的色谱法。
用于分离溶于有机溶剂的极性及中等极性的分子型物质,用于含有不同官能团物质的分离。
反相色谱法: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色谱法。
用于分离非极性至中等极性的分子型化合物。
4.简述反相键合相色谱法的分离机制。
典型的反相键合色谱法是用非极性固定相和极性流动相组成的色谱体系。
固定相,常用十八烷基(ODS 或C18)键合相;流动相常用甲醇-水或乙腈-水。
非典型反相色谱系统,用弱极性或中等极性的键合相和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流动相组成。
反相键合相表面具有非极性烷基官能团,及未被取代的硅醇基。
硅醇基具有吸附性能,剩余硅醇基的多寡,视覆盖率而定。
对于反相色谱的分离机制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属于分配色谱,另一种认为属于吸附色谱。
分配色谱的作用机制是假设混合溶剂(水十有机溶剂)中极性弱的有机溶剂吸附于非极性烷基配合基表面,组分分子在流动相中与被非极性烷基配合基所吸附的液相中进行分配。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定量技术,可
以用于分离和测定复杂的混合物。
它基于物质在流动相(溶剂)和固定相(色谱柱上的填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差异,利用流动相的流动将待测样品分离成不同的组分。
通过分析组分的保留时间和色谱峰的峰面积或峰高,可以定量不同组分的含量或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因此在许多分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可以应用于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用于分析和监测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药物、天然产物、食品成分等。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的基本步骤包括:样品预处理、制备流动相、样品进样、流动相流动、色谱柱分离、检测器检测、结果处理等。
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检测器,如紫外检测器(UV)、荧光检测器、质谱检测器等。
需要注意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样品制备和仪器条件的优化,以提高分离效果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也需要注意流动相成分的选择、色谱柱的使用寿命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仪器分析(天津大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第一章测试1.现代分析仪器基本组成包括信号发生器、检测器、信号处理器和读出装置四大部分。
参考答案:对2.溶液理论中四大平衡是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络合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
参考答案:对3.与化学分析相比,仪器分析具有灵敏度(),检出限()等优点,操作(),容易实现自动化;但相对误差(),价格昂贵,维护成本高。
参考答案:高,低,简便,较高4.仪器分析一般都有独立的方法原理和理论基础参考答案:对5.按分析任务,分析化学可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参考答案:对6.按数量级分类,分析化学可分为常量分析、微量分析、痕量分析、单分子分析等。
参考答案:对7.电分析方法包括电导分析、电位分析、电解分析、库伦分析、电泳分析和伏安分析等。
参考答案:错8.色谱分析法是指根据混合物的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吸附、分配或其它亲和作用的差异而建立的分离分析方法。
参考答案:对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化学分析是基础,仪器分析是发展方向10.下列表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与核磁共振技术相关的诺贝尔奖共有四次第二章测试1.线光谱是物质受外界能量作用后,由于( )能级跃迁产生的。
参考答案:原子外层电子2.下列哪种因素会引起对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参考答案:溶质发生解离;杂散光进入检测器3.某种溶液在254 nm处的透射比T% =10%,则其吸光度为0.1。
参考答案:错4.某金属离子X与R试剂形成一有色络合物,若溶液中X的浓度为用1 cm比色皿在525 nm处测得吸光度为0.400,则此络合物在525 nm处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参考答案:5.为减小吸光度的测量误差,一般要求吸光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改变光程,或改变被测物的浓度来实现。
参考答案:对6.吸收光谱可分为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两大类。
参考答案:对7.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能量。
波长越长,光的能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