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九年级下学期物理二模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533.00 KB
- 文档页数:12
第 1 页 共 12 页 抚顺市九年级下学期物理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
1. (2分) (2019·长春模拟) 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 镊子
B . 食品夹
C . 瓶盖起子
D .
筷子
2.
(2分) (2017·无锡模拟) 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s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 4.4m,像的大小不变
B . 3.6m,像的大小不变
C . 2.2m,像变小
D . 1.5m,像变大
3. (2分) (2017八上·巨野期中) 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120cm
B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 . 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D .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cm
4. (2分) (2016八上·平南月考)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一定是( )
A . 正立的像
B . 缩小的像 第 2 页 共 12 页 C .
放大的像
D .
倒立的像
5.
(2分)
(2017·苏州模拟)
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核电站利用原子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
B .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 . 随着科技发展,将来可以制造出不消耗能量而不停对外做功的机器
D . 因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6. (2分) (2016·德州) 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不仅词句优美,而且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睹”,“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
C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
D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水”具有重力势能
7. (2分) (2013·钦州) 今年3月9日在世锦赛中,我国选手梁文豪夺得500米短道速滑金牌,他冲过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他( )
A . 受到阻力
B . 受到重力
C . 受到压力
D . 具有惯性
8. (2分) (2016九上·昆山期末) 如图是学生设计的模拟调光灯电路.闭合开关灯泡发光后,无论如何移动回形针,发现灯泡亮度几乎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 灯泡被短路
B . 电源断路
C . 灯泡的阻值远大于金属丝电阻
D . 金属丝的总阻值远大于灯泡电阻
9. (2分)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过程中( ) 第 3 页 共 12 页
A .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B .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C .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D .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不变
10.
(2分) (2019·河池模拟)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光是一种电磁波
B .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 . 电磁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D . 电热水壶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11. (2分) (2017·扬州模拟) 如图所示电路中,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在某两点之间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5~1.5A,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3~6V.小丽通过推算,得出四个结论:
①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范围为2~12Ω.
②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3Ω.
③实验中R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为2V~4.5V.
④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约为3.75W~11.25W.
请你对小丽的结论进行评估,结论是( )
A . 只有①正确
B . 只有①②正确
C . 只有①②③正确
D . ①②④都正确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0分)
12. (2分) (2019八上·德庆期中) “蝉燥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是声音的________不同;茂密的森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是在________减少噪声。
13. (1分) 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它们会相互吸引,这说明________ 。 第 4 页 共 12 页 14.
(2分)
如图所示,把一张半卷着的硬纸片摆放在桌子上如果使劲吹一下它的下面,可以发现硬纸片不会翻转过去.这是因为流体的压强与流体流动的
________有关,吹出的气使硬纸片下面空气的压强
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
(3分) (2018八上·永定期末) 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得到的信息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________关系,A、B两种物质中,________物质的密度较大.其中B物质可能是________.
16. (2分) 如图所示,当S闭合时,电压表 的示数为3V,电流表 的示数为0.4A.电流表 的示数为0.1A,则R的阻值为________Ω,灯泡L所消耗的功率为________W.
三、 实验题 (共8题;共47分)
17. (5分) (2018九上·长春月考) 如图所示,将一个试管放入适量的水,塞紧胶塞,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过一段时间看到塞子突然冲出试管,同时试管口出现“白雾”,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问题:塞子冲出试管后为什么继续向前运动?
回答:是由于塞子具有________;
(2) 问题:塞子被推出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 第 5 页 共 12 页 回答:有水蒸气的________转化为塞子的________
;
(3)
问题:塞子被推出后,试管口为何产生“白雾”?
回答:水蒸气对瓶塞________,自身内能变________,发生液化形成“白雾”.
18. (3分) (2017·龙岩模拟) 小宇利用气球做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1) 图甲中,要使两个气球靠近,应用吸管对准________点(选填“A”“B”或“C”)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
(2) 图乙中,用一个毛皮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细水流,发现水流朝气球方向弯曲了,这是因为带电体能够________.
(3) 图丙中,松开封气球口的夹子,气球向右运动,此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
19. (7分) (2018·广东模拟) 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如图所示。
(1) 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 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请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 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_。
(4) 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①________;②________。
20. (10分) 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1) 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
(2)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第 6 页 共 12 页 (3)
计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公式为:η=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中:如图所示,物体重G=50N,拉力F=24N,物体上升10cm,拉力移动s=________cm,则η=________.
21. (7分) (2018八下·乐平月考)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什么因素的关系”:
(1) 实验时,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____运动,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 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________图所示实验,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3) 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在________相同时,接触面越________,摩擦力越大。
(4) 评估此实验方案或操作上不足之处是:________(只答一点)
(5) 小明想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在甲图中实验时,将木块切掉一半,用弹簧测力计按图甲方式重复实验,发现两次测力计示数不相等。由此得出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有关,他的结论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
22. (4分) (2016八下·深圳期末) 在“浮力的研究”实验中,如图所示
(1) 取一铁块,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甲所示.当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缓慢增大时,铁块受到浮力大小的变化是________.
(2) 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关系”的实验过程:①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为F1;②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的重力为F2;③如图丁,把石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杯中,用该烧杯承接从溢杯里被排出的水,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④如图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该烧杯和排出的水的总重力为F4.用F1、F2、F3、F4表示,实验中测得石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排出水的重力为________.根据该实验的测量数据,可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的定量关系是________.
23. (3分) (2015九上·高密期末) 在“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的实验中,小颖同学的四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