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检查法
- 格式:pptx
- 大小:814.50 KB
- 文档页数:66
2020我国药典1101无菌检查法1.引言2020年版的我国药典1101中的无菌检查法作为药品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药品的无菌状态进行了详细规定,是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2020我国药典1101中的无菌检查法,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介绍这一内容,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法规。
2.基本概念在开始深入探讨2020我国药典1101中的无菌检查法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无菌状态指的是物品不含有任何微生物,无菌检查法则是用来确定药品无菌状态的方法和程序。
在我国药典1101中,对无菌检查法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包括检查方法、检查设备等内容。
3.无菌检查法的基本原理无菌检查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器械和培养基的接触,判断药品是否含有微生物。
这一原理在药典中得到了详细的阐述,包括了各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如滤膜法、均板法等。
针对不同的药品和环境条件,药典中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020我国药典1101对无菌检查法的规定在2020年版的我国药典1101中,对无菌检查法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包括了检查方法的选择、操作程序的要求、结果的判定等方面。
药典中还对各种检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帮助人们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准确地进行无菌检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文章的作者,对于2020我国药典1101中的无菌检查法,我认为这一法规的出台对于药品质量的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无菌状态是药品质量的基本要求之一,而无菌检查法则是确保药品无菌状态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和理解药典中对无菌检查法的规定,我们能够更好地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6.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2020我国药典1101中的无菌检查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药典中对无菌检查法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包括了基本原理、操作程序、结果判定等各个方面。
中国药典2020无菌检查法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关于无菌药品的检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 外观检查:检查药品外包装是否完整,标签和印刷是否清晰,无异常颜色或异物等。
2. pH值测试:通过使用pH计来测定药品溶液的酸碱度,以
确认药品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3. 细菌限度检查:采用适当的培养基,通过培养和计数细菌来检测药品中的细菌污染情况。
4. 眼用制剂颗粒度检查:使用粒度分析仪来测定眼用制剂中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5. 质量控制检测:包括含量测定、稳定性检测、微生物检测等,以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
这些检查方法是为了确保无菌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保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需要根据具体药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进行不同的检验分析。
USP <71>无菌检查法本章的部分内容已与欧洲药典和/或日本药典的对应部分进行了协调。
那些不一致的部分用符号(* *)标出,以说明这一事实。
按药典规定的无菌检验本身并不能确保一批产品是无菌的或者已经灭菌。
这主要是通过对灭菌工艺或无菌处理程序的验证来实现的。
该试验适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物、制剂产品或其他物品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若产品检测结果符合要求,仅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样品中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预防微生物污染的措施无菌检查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为了达到该条件,试验环境必须达到无菌检查的要求。
防止污染采取的措施应确保不会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通过对工作区域进行适当取样并进行适当控制,来定期监控进行试验的工作条件。
培养基和培养温度用于试验的培养基可按如下所述制备,或可使用等效的商业培养基,只要它们符合需氧菌、厌氧菌和真菌的生长促进试验的要求。
以下培养基已被证实适用于无菌检查。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厌氧菌的培养。
但其也可用于需氧菌培养。
大豆-酪蛋白培养基适用于真菌和需氧菌的培养。
成分重量L-胱氨酸0.5g氯化钠 2.5g水合葡萄糖/无水 5.5/5.0g琼脂0.75g酵母提取物(水溶性) 5.0g胰酶消化酪蛋白胨15.0g硫乙醇酸钠0.5g或硫乙醇酸0.3mL新配制的刃天青钠溶液(1:1000) 1.0mL纯水1000mL注:灭菌后的pH值:7.1±0.2将L-胱氨酸、琼脂、氯化钠、葡萄糖、酵母提取物和酪蛋白的胰腺消化物与纯水混合,并加热至溶解。
将硫乙醇酸钠或硫乙醇酸溶解于该溶液,如果需要可加入1mol/L 氢氧化钠溶液,以便在灭菌后该溶液呈pH值7.1±0.2。
如需要过滤,再次加热该溶液但不得煮沸,并趁热以湿润滤纸将该溶液过滤。
加入刃天青钠溶液,混匀,并将该培养基置于适当容器中,该容器应为培养基提供特定的面积/深度比,以使在培养期结束后能明确显示氧气摄入的变色部分不超过培养基的上半部分。
无菌检查法-2015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B 级背景下的局部A 级洁净度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确认。
隔离系统应定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日常检验还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
无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技术的培训。
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厌氧菌的培养,也可用于需气菌培养;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适用于真菌和需气菌的培养。
培养基的制备及培养条件培养基可按以下处方制备,亦可使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
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2~25℃、避光的环境,若保存于非密闭容器中,一般在3周内使用;若保存于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一年内使用。
1.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酪胨(胰酶水解) 15.0g 酵母浸出粉 5.0g葡萄糖 5.0g 氯化钠 2.5gL-胱氨酸0.5g 新配制的0.1% 刃天青溶液1.0ml硫乙醇酸钠0.5g 琼脂0.75g(或硫乙醇酸) (0.3 ml) 纯化水1000ml除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pH 为弱碱性,煮沸,滤清,加入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摇匀,调节pH 值使灭菌后为7.1±0.2。
分装至适宜的容器中,其装量与容器高度的比例应符合培养结束后培2养基氧化层(粉红色)不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2。
灭菌。
在供试品接种前,培养基氧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5,否则,须经100℃水浴加热至粉红色消失(不超过20 分钟),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并防止被污染。
无菌检查法-2022版中国药典-电子版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B级背景下的局部A级洁净度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确认。
隔离系统应定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日常检验还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
无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技术的培训。
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厌氧菌的培养,也可用于需气菌培养;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适用于真菌和需气菌的培养。
培养基的制备及培养条件培养基可按以下处方制备,亦可使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
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2〜25°C、避光的环境,若保存于非密闭容器中,一般在3周内使用;若保存于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一年内使用。
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酪胨(胰酶水解)15.0g酵母浸出粉5.0g葡萄糖5.0g氯化钠2.5gL-胱氨酸0.5g新配制的0.1%刃天青溶液1.0ml硫乙醇酸钠0.5g琼脂0.75g(或硫乙醇酸)(0.3ml)纯化水1000ml除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pH为弱碱性,煮沸,滤清,加入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摇匀,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1±0.2。
分装至适宜的容器中,其装量与容器高度的比例应符合培养结束后培2养基氧化层(粉红色)不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2。
灭菌在供试品接种前,培养基氧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5,否则,须经100°C水浴加热至粉红色消失(不超过20分钟),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并防止被污染。
除另有规定外,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30〜35C培养。
2.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胰酪胨17.0g氯化钠5.0g大豆木瓜蛋白酶消化物3.0g磷酸氢二钾2.5g葡萄糖(一水合/无水)2.5g(2.3g)纯化水1000mL除葡萄糖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滤过,调节pH值使灭菌后在25C的pH值为7.3土0.2,加入葡萄糖,分装,灭菌。
无菌检查法-2015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B 级背景下的局部A 级洁净度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确认。
隔离系统应定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日常检验还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
无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技术的培训。
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厌氧菌的培养,也可用于需气菌培养;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适用于真菌和需气菌的培养。
培养基的制备及培养条件培养基可按以下处方制备,亦可使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
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2~25℃、避光的环境,若保存于非密闭容器中,一般在3周内使用;若保存于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一年内使用。
1.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酪胨 (胰酶水解) 15.0g 酵母浸出粉 5.0g葡萄糖 5.0g 氯化钠 2.5gL-胱氨酸 0.5g 新配制的 0.1% 刃天青溶液 1.0ml硫乙醇酸钠 0.5g 琼脂 0.75g(或硫乙醇酸) ( 0.3 ml) 纯化水 1000ml除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pH 为弱碱性,煮沸,滤清,加入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摇匀,调节pH 值使灭菌后为7.1±0.2。
分装至适宜的容器中,其装量与容器高度的比例应符合培养结束后培2养基氧化层(粉红色)不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2。
灭菌。
在供试品接种前,培养基氧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5,否则,须经100℃水浴加热至粉红色消失(不超过20 分钟),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并防止被污染。
无菌检查法-2015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B 级背景下的局部A 级洁净度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确认。
隔离系统应定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日常检验还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
无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技术的培训。
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厌氧菌的培养,也可用于需气菌培养;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适用于真菌和需气菌的培养。
培养基的制备及培养条件培养基可按以下处方制备,亦可使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
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2~25℃、避光的环境,若保存于非密闭容器中,一般在3周内使用;若保存于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一年内使用。
1.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酪胨(胰酶水解) 15.0g 酵母浸出粉 5.0g葡萄糖 5.0g 氯化钠 2.5gL-胱氨酸0.5g 新配制的0.1% 刃天青溶液1.0ml硫乙醇酸钠0.5g 琼脂0.75g(或硫乙醇酸) (0.3 ml) 纯化水1000ml除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pH 为弱碱性,煮沸,滤清,加入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摇匀,调节pH 值使灭菌后为7.1±0.2。
分装至适宜的容器中,其装量与容器高度的比例应符合培养结束后培2养基氧化层(粉红色)不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2。
灭菌。
在供试品接种前,培养基氧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5,否则,须经100℃水浴加热至粉红色消失(不超过20 分钟),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并防止被污染。
无菌检查法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无菌检查法:系指检查药品、无菌器具及适用于药典要求无菌检查的其它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无菌操作室应具有空气除菌过滤的层流装置,局部洁净度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别的超净工作台,室温控18℃~26℃,相对湿度45%~65%,操作室或工作台应保持空气正压。
无菌室的清洁与消毒应符合《质保部洁净室清洁消毒规程》(10-G-07404)的规定。
无菌室无菌程度的检查应符合规定:见《洁净区沉降菌监测规程》(10-G-09113)、《洁净区尘埃粒子监测规程》(10-G-09114)。
实验设备及用具:电热干燥箱、电热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电热恒温培养箱、试管、注射器、针头、试管架、刻度吸管、手术剪、手术镊、砂轮、注射器盒、搪瓷托盘、双碟、75%酒精棉球、碘酒棉、无菌工作服(衣、裤、帽、口罩等)。
微孔滤膜:直径50mm、孔径μm~μm,应符合规定。
除菌滤器所有进入无菌室的物品必须经过消毒或灭菌,应严格按照《物品进入质保部洁净室清洁消毒规程》(10-G-07403)进行操作。
稀释剂:灭菌注射用水。
培养基: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流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真菌培养基。
培养基的使用,配制、管理及灵敏度检查应按照《培养基管理规程》(10-G-07406)、《培养基灵敏度检查规程》(10-G-07408)、《培养基配制规程》(10-G-07407)进行操作。
在使用前,细菌培养基须经30~35℃培养不少于14天,真菌培养基经20~25℃培养不少于14天,证明无菌后方可使用。
本检查可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
对照用菌液: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occus sureus)菌液:取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的营养琼脂斜面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6~18小时后,用%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每1ml中含10~100个菌。
附录Ⅻ A 无菌检查法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生物制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 000 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
隔离系统应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日常检验还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
无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技术的培训。
培养基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可按以下处方制备,亦可使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
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2℃~25℃、避光的环境,若保存于非密闭容器中,一般在三周内使用;若保存于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一年内使用。
1.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酪胨(胰酶水解) 15.0g 酵母浸出粉 5.0g葡萄糖 5.0g 氯化钠 2.5gL-胱氨酸0.5g 新配制的0.1% 刃天青溶液 1.0 ml硫乙醇酸钠0.5g 琼脂0.75g(或硫乙醇酸) (0.3 ml) 水1000 ml除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pH 为弱碱性,煮沸,滤清,加入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摇匀,调节pH 值使灭菌后为7.1 ±0.2 。
分装至适宜的容器中,其装量与容器高度的比例应符合培养结束后培养基氧化层(粉红色)不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2 ,灭菌。
在供试品接种前,培养基氧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5 ,否则,须经100 ℃水浴加热至粉红色消失(不超过20 分钟),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并防止被污染。
2.改良马丁培养基胨 5.0g 磷酸氢二钾 1.0g酵母浸出粉 2.0g 硫酸镁0.5g葡萄糖20.0g 水1000 ml除葡萄糖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pH 值约为6.8 ,煮沸,加入葡萄糖溶解后,摇匀,滤清,调节pH 值使灭菌后为6.4 ±0.2 ,分装,灭菌。
附录XII A 无菌检查法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生物制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无菌检查应在洁净度万级下的局部洁净度百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
隔离系统应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日常检验还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
无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技术的培训。
培养基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按以下处方制备,亦可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
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2~25℃避光的环境,若保存于非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3周内使用;若保存于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1年内使用。
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酪胨(胰酶水解)15.0g 酵母浸出粉 5.0g葡萄糖 5.0g 氯化钠 2.5gL-胱氨酸0.5g 新配制的0.1%刃天青溶液 1.0mL硫乙醇酸钠0.5g (或硫乙醇酸0.3mL)琼脂0.75g 水1000mL 除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pH值为弱碱性,煮沸,滤清,加入水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摇匀,调pH值使灭菌后为7.1±0.2。
分装至适宜的容器中,其装量与容器高度的比例应符合培养结束后培养基氧化层(粉红色)不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2,灭菌。
在供试品接种前,培养基氧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5,否则,须经1000℃水浴加热至粉红色消失(不超过20分钟)后,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并防止被污染。
2、改良马丁培养基胨 5.0g 磷酸氢二钾 1.0g酵母浸出粉 2.0g 硫酸镁0.5g葡萄糖20.0g 水1000mL除葡萄糖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pH值约为6.8,煮沸;加入putaotang 溶解后,摇匀,滤清,调pH值使灭菌后为6.4±0.2,分装,灭菌。
无菌检查法包括:直接接种法和薄膜过滤法。
前者适用于非抗菌作用的供试品,后 者适用于有抗菌作用的或大容量的供试品。
操作时,应用适当的消毒液对供试品容器表面或外包装浸没或擦拭消毒后,以无菌 的方法取内容物。
凡无菌检查中,均应取相应溶剂和稀释剂同法操作,作阴性对照。
1. 直接接种法 (1) 供试品准备供试品如为注射液、供角膜穿通伤及手术用的滴眼剂或灭菌溶 液,按表1或表2规定量取供试品,混合。
供试品如为注射用无菌粉末或无菌冻干品或供直接分装成注射用的无菌粉末原料, 按表1或表2规定量取供试品,加入无菌水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或该药品项下规定的 溶剂用量制成一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
供试品如为外科敷料,取供试品4个包装,以无菌操作拆开包装,于不同部位分别剪 取约100mg或1cm×3cm的供试品11份;肠线、缝合线取最小包装5个,拆开包装,共取11 股,接种于足以浸没供试品的适量培养基中。
供试品如为灭菌医用器具,依样品大小、形状的不同,取供试品11个,接种于足以 浸没供试品的适量培养基中。
或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各40ml,分别冲洗内壁(输血、 输液袋)收集各冲洗液,混合,按薄膜过滤法检查。
供试品如为青霉素类药品,按表1或表3规定量取供试品,分别加入足够使青霉素灭 活的无菌青霉素酶溶液适量,摇匀,混合。
亦可按薄膜过滤法检查。
供试品如为放射性药品,取供试品1瓶(支),接种于装量为7.5ml的培养基中。
每 管接种量为0.2ml。
2.操作取上述备妥的供试品,以无菌操作将该供试品分别接种于需气菌、厌气菌 培养基6管,其中1管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照用菌液1ml,作阳性对照,另接种于真菌培 养基5管。
轻轻摇动,使供试品与培养基混合。
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管置30~35℃、真 菌培养基管置20~25℃培养7日。
在培养期间应逐日观察并记录是否有菌生长。
阳性对照 管在24小时内应有菌生长,如在加入供试品后,培养基出现浑浊,培养7天后,不能从外 观上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可取该培养液适量转种至同种新鲜培养基中或斜面培养基上 继续培养,细菌培养2日,真菌培养3日,观察是否再出现浑浊或斜面有无菌生长,或用 接种环取培养液涂片,染色,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