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加工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99 MB
- 文档页数:135
《粮油加工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概况课程名称:粮油食品工艺学课程总学时:64学时(其中讲课24学时,实验40学时)课程分类:必修适用专业:食品先修课程:食品微生物、食品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食品加工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以植物学、化学、物理学、微生物学、作物栽培学等学科为基础,以多种机械操作和化工单元操作为手段(如原料粉碎、清选分级、干燥脱水、蒸发浓缩、物料输送、萃取等),对粮油原料进行处理和加工,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酿酒、淀粉生产与制糖、植物油提取精炼和加工、焙烤食品加工的加工工艺和操作要点,经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相关加工品的制作。
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有关粮油加工领域的技术工作,并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三、主要内容、重点及深度理论教学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粮油加工的意义、内容和任务,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一、我国粮油加工的发展概况和现状二、粮油加工的意义、性质、内容和任务三、粮油加工的特点及发展动态和趋势重点:粮油加工的意义、性质、内容和任务。
第一章淀粉生产和淀粉制糖教学目的与要求:基本掌握淀粉生产的一般工艺过程及淀粉糖化和精制工艺,了解变性淀粉的制备和应用。
第一节概述一、生产淀粉的原料二、淀粉的用途三、淀粉生产的理论依据及方法四、淀粉的性质第二节淀粉生产的一般工艺一、淀粉生产的一般工艺二、玉米淀粉生产工艺三、甘薯及甘薯干淀粉的生产工艺第三节淀粉糖的生产一、淀粉糖化的概念二、淀粉糖的种类三、淀粉酸糖化原理四、淀粉酶糖化原理五、淀粉糖化工艺六、糖化液的精制七、葡萄糖结晶及异构化第二章植物油提取、精炼教学目的与要求:基本掌握油料预处理及植物油提取工艺,了解植物油深加工的工艺过程。
第一节植物油料及预处理一、植物油料的分类和组成二、油料预处理第二节植物油的提取一、机械压榨法二、浸出法三、其它植物油料的制油特点第三节植物油的精炼一、毛油中机械杂质的去除二、脱胶三、脱酸四、脱色五、脱臭六、脱蜡第三章焙烤食品加工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生产焙烤食品用原辅材料的特性,掌握面包、饼干、糕点生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粮油加工技术课程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焙烤食品的定义;了解我国焙烤食品的生产现状、发展动态和趋势。
【重点】焙烤食品的概念;我国焙烤食品生产现状。
【难点】解决我国焙烤食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
【教学内容】一、概述1.焙烤食品:泛指用面粉及各种粮食及其半成品与多种辅料相调配,或者经过发酵,或者直接用高温烘焙,或者用油炸而成的一系列香脆可口的食品。
2.特点:(1)所有制品以谷类为基础原料(2)油、糖、蛋、乳品为主要辅助原料(3)所有焙烤制品的成熟或定型均采用焙烤工艺(4)不需调理直接可食的食品(5)所有焙烤食品均属固态食品3.分类:三大类A、面包●按加工工艺和原材料特点分主食面包:以面粉、酵母、盐、水为主料点心面包:豆沙、奶油、果酱等营养面包:大豆面包、高锌、高钙、高铁、儿童营养●按外形分圆形枕形:(长方形)异形:梭形、动物形状B、饼干●按原料配比分类:原料是指面粉、糖、油●按原料配比分类:原料是指面粉、糖、油●按成型方法可分为:冲印成型、辊印成型、辊切成型、挤花成型C、糕点●按加热成熟方法分:烤制、炸制、蒸制●按地域分(以长江为界,南北两点。
南:苏广。
北:京、天津)京式糕点:萨琪玛、京八件苏式糕点:擅用米粉、油糖较重广式糕点:馅料新颖宁式糕点:鲜滇式糕点:火腿●从糕点取料加工工艺分油酥面团:面粉100,油脂50%水油面团:大多数用于酥层面团的外层皮,也有些品种利用此皮单独包馅面糊:如蛋糕糖浆面团:如月饼酥性面团:如桃酥筋性面团:麻元、开口笑发酵面团:光头饼等米粉面团:凉糕、元宵、粽子二、面包、饼干、糕点生产的发展以及在食品工业中地位1、面包的形成和发展埃及人最早发现并采用了发酵的方法来制作面包。
这可能也与埃及是栽培种植小麦最早的国家有关。
当时,古埃及人用谷物制备各种食品,例如将捣碎的小麦粉掺水调制成面团,很可能一些面团剩余下来,以至于发生了自然发酵。
当人们用这剩余的发酵面团制作食品时,惊奇地发现得到了松软而有弹性的面包,这一方法一直流传至今。
粮油加工工艺技术粮油加工工艺技术是指将粮食和油料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处理,将其加工成成品粮食和食用油的技术方法。
粮油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不仅对食品行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粮油加工工艺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磨、脱壳、脱皮、破碎、浸泡、榨油、脱水、炒香、炒制等环节。
首先是研磨环节,将粮食和油料进行破碎,使其更容易进行后续的处理。
然后是脱壳和脱皮,将粮食和油料的外壳和皮去除,以减少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
接下来是破碎环节,将粮食和油料进行粉碎,以增加其表面积,提高出油率。
然后是浸泡环节,将粉碎后的粮食和油料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以便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
接着是榨油环节,将浸泡后的粮食和油料进行榨油,得到食用油。
然后是脱水环节,将榨油后的渣滓进行脱水处理,获得干燥的残渣。
最后是炒香和炒制,将食用油和残渣进行炒制,增加其口感和香味。
粮油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自动化技术,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是加工精度的提高,通过科学的生产工艺和精密的设备,可以使产品的质量更加稳定和可控。
再次是环保性能的改善,通过引进环保材料和清洁生产技术,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是加工工艺的创新,通过改进传统工艺和引进新的工艺方法,可以提高产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
粮油加工工艺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丰富和方便的食物选择,也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和安全的需求。
同时,发展粮油加工工艺技术也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在未来的发展中,粮油加工工艺技术将继续向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通过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推动粮油加工行业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总之,粮油加工工艺技术在食品行业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人们生活和健康的重要保障。
粮油工艺技术规范粮油工艺技术规范是制定和规定粮油加工过程中的操作规程和工艺流程,旨在保障粮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一份700字的粮油工艺技术规范的示例。
一、原料处理1. 原料采购:应选择正规渠道采购新鲜、无霉变、无异味、无虫害的优质原料。
2. 清理:对原料进行清理,去除杂质、坏粒、石子等。
3. 粉碎:将大颗粒原料经过适当粉碎,碾磨得到适合加工的粉末。
二、粮油加工1. 搅拌:在粉碎原料中加入适量水,进行充分搅拌,以达到合适的湿度。
2. 烘炒:将湿度适宜的原料进行烘炒,时间、温度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烘炒均匀。
3. 榨油:采用合适的机械设备进行榨油,确保榨得的油品质良好。
4. 过滤:将榨得的油进行过滤,去除杂质、悬浮物等。
5. 净化:对过滤后的油进行净化处理,去除油中的酸、油脂、溶解物等。
6. 脱香:对净化后的油进行脱香处理,去除油中的异味物质。
7. 分离:将脱香后的油进行沉淀、分离,得到清澈的粮油产品。
8. 贮存:将分离后的粮油产品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的环境中,以保持其品质。
三、加工设备和环境要求1. 加工设备应具备优良的加工性能,满足卫生和安全要求。
2. 加工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3. 加工场所需要保持严格的卫生,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
4. 加工过程中应避免任何可能对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如异物、细菌等。
5. 加工过程中应采取合适的温度调控措施,确保加工过程温度的合理控制。
四、质量控制1. 加工过程中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严格的品质检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 加工过程中应有完整的记录,包括原料采购、加工参数、质检结果等,以便追溯和分析。
3. 定期对原料和成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4. 发现问题产品应及时停产、排查问题并进行处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以上是一份粮油工艺技术规范的示例,制定和落实相应的规范,可以提高粮油产品加工的操作规范性和产出质量,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粮油加工的新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1. 机电一体化技术、光电控制技术、智能技术:这三项技术是世界发达国家现代米、面、油精深加工必用的高新技术,运用于粮油加工的原料储运、保鲜,产品加工、质量控制,成品储存和发放的全过程,是粮油加工达到高效、优质、低耗的重要技术手段。
2. 挤压膨化技术:挤压膨化技术是世界发达国家用于粮油加工、食品制作、纤维和淀粉降解、谷物和大豆蛋白组织化、谷物细胞壁破壁等生化反应器。
在早餐食品、休闲食品制作和粮油深加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3.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21世纪高新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之一。
4. 膜分离、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技术:这三项技术是粮油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必不可少的高新技术,油料和谷物蛋白及其功能肽的制备,谷物细胞壁多糖及粮油资源中各种功能性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制备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都必需利用超滤、钠米滤等膜分离高新技术。
5. 超细粉碎技术:超细粉碎技术是粮油深加工中的常用技术。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粮油加工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开发出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
1、粮油加工是指对原粮和油料进行工业化处理,制成粮油半成品、粮油成品、粮油食品以及其他产品的过程。
2、粮油加工业主要包括稻谷加工、小麦加工、玉米加工、大豆加工、油料加工、杂粮加工和薯类加工、粮油食品生产、粮油副产品综合利用以及相关机械装备和检测仪器的制造。
3、我国粮油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具备参与国际性竞争实力的集团化企业严重匮乏,竞争能力弱;(2)生产能力和利用率偏低,开工率不足,制约着行业的总体发展。
原料和油料等价格波动异常,原料深加工不全面,没有突出特点,在粮油加工技术和粮油加工设备等方面还要进行深入研究,国内原料短缺,依赖进口,行业盈利受全球化因素影响较大。
4、粮油产品按原料的种类划分为谷物类(稻谷、小麦)、油料类(花生、菜籽)、豆类(大豆)、薯类(甘薯、马铃薯)四种。
5、蛋白质的分类:简单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
简单蛋白质根据溶解度的不同可分为清蛋白、球蛋白、胶蛋白、谷蛋白;结合蛋白根据辅基的化学成分不同可分为核蛋白、磷蛋白、脂蛋白、糖蛋白、色蛋白。
6、面筋:将小麦面粉加水和成面团,静置一段时间后,把面团放在流动水中揉洗,面团中的淀粉粒和麸皮微粒都随水渐渐被冲洗掉。
可溶性物质也被水溶解,最后剩下来的一块柔软的有弹性的软胶物质,就是面筋。
7、面筋的形成:面团中面筋蛋白质不溶于水,其空间结构的表层和内层都存在一定的极性基团,很容易把水分子先吸附在面筋蛋白质单体表层,经一段时间,水分子便渐渐扩散渗透到分子内部,造成面筋蛋白质的体积膨胀,充分吸水膨胀后的面筋蛋白质分子彼此依靠极性基团与水分子综合交错地联结起来逐步形成面筋网络。
8、面筋特性:○1弹性:面筋的弹性是指面筋拉长或压缩后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能力;○2延伸性:延伸性是指把面筋拉到某种长度而不致断裂的性能;○3韧性:指面筋在拉长时所表现的抵抗力;○4比延伸性:指面筋每分钟被拉长的长度,以厘米表示。
9、淀粉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10、淀粉的物理性质:淀粉为白色粉末,吸湿性很强,天然淀粉粒不溶于冷水,但在热水中能吸水膨胀。
粮油加工方案一、概述粮油加工是指将原料谷物或油料,通过加工和处理制成各种成品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提高谷物和油料的附加值和使用价值,满足人民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粮油加工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技术,并提出相应的粮油加工方案。
二、流程粮油加工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粮油的清洗和筛选清洗和筛选是粮油加工的第一环节,其目的是清除谷物和油料表面的杂质和异物,提高材料的质量,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清洗和筛选的方法包括水洗法、风力清选法、磁力清选法等。
加工和压榨加工和压榨是粮油加工的核心环节,其目的是将清洗后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压榨,从而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粮油加工主要包括粮食机械加工和油料机械加工两个方面。
其中,粮食机械加工包括碾米、磨面、压面、磨粉等过程;油料机械加工则包括清洗、烘炒、压榨、提取等过程。
提纯和分离提纯和分离是粮油加工的第三环节,其目的是清除加工和压榨过程中的杂质和残渣,从而提高产品的纯度和品质。
粮油加工的提纯和分离方法包括沉淀法、过滤法、离心分离法、膜分离法等。
包装和储存包装和储存是粮油加工的最后环节,其目的是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延长产品的保质期,方便运输和销售。
包装和储存的方法包括桶装、袋装、罐头装、灌装等。
三、技术粮油加工技术的选用对于产品质量和加工成本具有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粮油加工技术:微波加热技术微波加热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加热技术,具有短时高效、温控自动化、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在粮油加工中,微波加热技术可以实现对于加工和压榨的谷物和油料的高速加热,从而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超临界流体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是介于液态和气态之间的一种介质状态,具有低温高效、环保无污染、不易引起氧化和水解等优点。
在粮油加工中,超临界流体技术可以用来提取油料中的油脂,从而提高产品的提纯度和品质。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物质分子大小和形状的分离和提纯技术,具有能耗低、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秀的特点。
粮油生产技术方案一、简介粮油是中国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粮油生产技术也不断更新和升级,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品质。
本文将介绍当前粮油生产中常用的技术方案和各种工艺的特点。
二、粮油加工技术1. 加工流程粮油包括小麦、玉米、葵花籽油、豆油等多种品种,不同品种的加工流程也不同,但都包括以下步骤:•原料清理:将杂质、石头、沙子等物质清除;•破碎或压碎:将原料破碎、压碎,以便后期加工;•榨取:将原料中的油分离出来;•沉淀:将榨出的油中杂质、水分等物质分离;•精炼:对沉淀后的油进行过滤、脱臭和脱色等处理;•包装:将精制油装入瓶子或袋子中。
榨油是粮油生产中的核心工艺之一,主要包括冷榨、热榨和浸出三种方式。
2.1 冷榨工艺冷榨是指直接榨取生油的方法,不需对原料进行热处理。
其优点是榨出的油品质好,香味浓郁,营养成分丰富,但榨油率较低。
冷榨适用于小批量或高档油的生产,如橄榄油、芝麻油等。
2.2 热榨工艺热榨是指将原料进行蒸煮或烘烤后榨取油的方式。
热榨可以有效提高油的产量,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如大豆油、花生油等。
2.3 浸出工艺浸出是指将原料放入溶剂中,让溶剂溶解油脂后进行分离的工艺。
浸出工艺可以提高油脂的提取率,适用于低油含量的原料,如芦笋子、棉籽、花生等。
3. 精炼工艺精炼工艺是对榨出的原油进行加工和处理,主要包括脱臭、脱酸、脱色等步骤。
脱臭是指将原油中的异味物质去除的工艺。
常用的脱臭方法有蒸汽脱臭、高温短时间脱臭等。
3.2 脱酸工艺脱酸是指将原油中的游离酸、过氧化氢等酸性物质去除的工艺。
常用的脱酸方法有中和、盐脱酸等。
3.3 脱色工艺脱色是指将原油中的色素和杂质去除的工艺。
常用的脱色方法有土法脱色、壳聚糖脱色、活性炭脱色等。
三、总结粮油生产技术方案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考虑原料的品种、质量、产量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本文主要介绍了粮油生产中常用的加工流程和工艺,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