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激素调节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6.50 KB
- 文档页数:20
第二章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课下提能一、选择题1.(2018·南昌一模)下列关于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所分泌激素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B.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D.性激素可促进性器官的形成解析:选D性激素的功能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和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生殖器官是在胎儿期形成的。
2.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1 mg甲状腺激素能使人体产热增加4 200 kJ,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高效B.一些糖尿病人常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含量,他们需要在饭前口服少量胰岛素C.激素分子虽然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但绝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D.短时期食物中缺碘,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出现减少、增加、稳定的变化过程解析:选B胰岛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口服会在消化道中被相应的消化酶分解,失去功效,应通过注射法给药。
3.如图是人体内部分激素的产生部位和生理作用,下列连线和叙述内容全部正确的一组是()解析:选B图示4种腺体分泌的激素种类全部正确,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雌性激素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和维持雌性正常的性周期;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4.同学们在篮球场上打篮球,运动过程中体内不会发生的是()A.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下维持血糖平衡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增加水分的重吸收C.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瞄准篮筐并投篮D.视神经末梢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双向传递解析:选D同学们在篮球场上打篮球,运动过程中不断消耗能量,导致血糖浓度下降,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下维持血糖平衡;运动过程中丢失了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所以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以增加水分的重吸收;瞄准篮筐并投篮,需要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由于反射弧中突触处兴奋是单向传递的,所以运动过程中视神经末梢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高中生物对于人的激素调理的练习题和答案高中生物对于人的激素调理的练习题1.以下对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理,合理的一项为哪一项()A.促甲状腺激素开释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B.胰岛分泌拥有拮抗作用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对血糖含量进行调理C.人体的反应调理中,神经调理与激素调理是完整独立的D.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升,会克制呼吸中枢的活动2.8 岁的小明因一次不测不幸使得他的下丘脑遇到损伤,可能会致使他的()①睾丸的生长发育遇到影响②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③体温调理遇到影响④血糖调理遇到影响⑤水均衡的调理遇到影响⑥语言活动功能阻碍A.①②③④⑤⑥B. ②③⑤⑥C.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达的一种方式。
以下描绘错误的选项是 ()A.该调理方式的信息传达速度迟缓、作用范围较宽泛B.体温调理可能波及这类调理方式C.若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靶细胞必定是肾小管、会合管细胞D.该调理方式的信息传达需经过体液运送,并存在反应调理4.假如饮用水被一种雌性激素近似物污染,可能会致使以下哪一种结果()A.雌性个体的促性腺激素含量上涨B.雌性个体的促性腺激素开释激素的含量上涨C.雌性个体分泌雌性激素含量上涨D.对雌性个体的卵泡刺激加强5.某同学看到一篇专题报导:“女冠军落病不可以生孩子还得拔胡须”,主要报导曾是全国举重冠军的×××可能因长久吃药致使一些不正常的生理变化。
以下有关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出现上述生理变化的可能原由是服用了雄激素近似物B.人为服用激素类药物可能致令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C.服用性激素类药物能够致令人体发生性逆转D.这一事实说明运动员服用喜悦剂不单有违比赛的公正性,也对自己的身体不利6.以下对于高等动物神经调理和体液调理的表达,正确的是()A.严寒环境中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增添,将惹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喜悦部位细胞膜双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负、膜外为正C.垂体经过下丘脑分泌的有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D.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喜悦,沿轴突传达给下一个细胞只好是单向的7.某动物园中,一只猩猩忽然烦躁不安,攻击其余猩猩。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Ⅱ)[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图2-11,构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模型,进一步理解反馈调节的内容。
2.举例说明激素调节的特点。
[重难点击]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课堂导入方式一:右图是一对亲兄弟:哥哥21岁,却像个长不大的孩子,米的个子,嗓音稚嫩;弟弟19岁,身高已经达米,还在不断增高,被人称作“小姚明”,兄弟俩身高差距庞大是生长激素分泌不正常引发的。
看来体内激素的含量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那么正常人体是如何保证体内激素的分泌水平的?激素调节有哪些特点呢?方式二:温习导入:温习:(1)什么是激素调节?(2)激素是如何调节生命活动的?(3)人体是如何调节血糖平衡的?通过对血糖平衡调节的学习,咱们已感受到激素对生命活动调节所起的重要作用。
请同窗们思考:当你站在寒风中瑟瑟战栗时,你的机体为了抵御酷寒会作出哪些反映?这些反映是通过如何的调节机制实现的?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图中有三级腺体,别离为: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
(2) 图中有三级激素,依次为: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3) 图中“+”、“-”别离表示增进和抑制。
2.分级调节:下丘脑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的方式,咱们称为分级调节。
3.反馈调节:下丘脑、垂体的调节结果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增高到必然程度,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减少,这称为反馈调节。
合作探讨1.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请结合上述分级调节模型思考缺碘为何会引发大脖子病。
答案缺碘使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由于负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代偿性分泌增加,使甲状腺增生肿大。
2.激素分子既然是高效能物质,机体为何还需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呢?答案激素虽然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但由于激素分子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故机体只有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方可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一、选择题1.对体温调整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胰岛素分泌缺乏产热也将缺乏B.醛固酮通过影响盐的排泄调整体温C.胰高血糖素分泌缺乏时,血糖不能保证正常产热所需D.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产热上是拮抗的2.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3.下图能正确反映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甲状腺激素(TH)含量改变的是 ( )4.右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整过程的示意图。
据图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整或神经调整的过程B.假如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C.假如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抗体不肯定是蛋白质,但吞噬细胞肯定是免疫细胞②抗原不肯定必需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才传递给B细胞,但肯定须要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才传递给T细胞③含有致病基因不肯定会患遗传病,但遗传病患者肯定含有致病基因④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肯定一样,但形态大小一样的肯定是同源染色体(不考虑变异)⑤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含等位基因,但一个染色体组内肯定不含等位基因(不考虑变异)⑥常染色体上的某种遗传病在雌雄群体中的发病率肯定相等;但在一对亲本的杂交试验中,某种遗传病在雌雄群体中的发病率相等,此病不肯定是常染色体遗传病。
(群体够大,无致死)A.②④⑤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⑤⑥6.关于人体免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B细胞缺陷,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器官移植产生免疫排挤反响B.一个白细胞可吞噬几个细菌,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C.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都须要巨噬细胞D.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中,第二、第三道防线都属于特异性免疫7.结扎小狗的胰管,正常进食,小狗出现的病症是()A.生长发育马上停顿B.血糖浓度明显上升C.消化不良D.尿量削减,体温偏高8.下列四组中,对血糖的稳定起作用的一组是A.胰岛、肝、消化腺 B.胰岛、唾液腺、垂体、肝C.胰岛、门静脉、肝 D.胰岛、肝、肾小管9.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干脆联络的活动是( )A.边看电视边吃零食B.运发动长跑竞赛中,听到“加油”声,加速冲刺C.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挚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名字10.由细胞分泌的只能作用于特定靶细胞的化合物是( )A.消化酶 B.抗体C.抗利尿激素 D.神经递质11.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 处赐予相宜刺激,测得电位改变如图乙所示。
第二课时人体的激素调节一、体液调节1.概念:某些化学物质,如______、______、H+等,通过______的传送,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二、激素调节2.请将人体主要内分泌器官、激素及其作用用线连接起来3.甲状腺功能调节:4.激素调节的特性:______、传递信息、________、协同或____作用。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5.内分泌腺的活动受神经系统的______,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反过来可能____神经系统。
思考讨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一定是糖尿病吗?答案:1.激素CO2体液激素调节2.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4.特异性放大作用拮抗5.支配影响思考讨论:不一定;有可能是健康人一次吃糖过多,还有可能是肾小管肾炎导致重吸收能力下降。
1.给发育迟缓的小白鼠注射生长激素后,发育情况并没有改变,该小鼠体内发生病变的腺体和缺乏的激素是()A.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B.性腺和性激素C.胰岛和胰岛素D.肾上腺和肾上腺素2.切除法是研究内分泌腺生理功能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切除某动物垂体后,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增加B.切除某动物垂体后,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C.切除子宫的妇女,不能排卵,第二性征正常D.切除子宫的妇女,正常排卵,第二性征正常3.激素调节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同于神经调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激素一般随血液运输到全身,传递信息B.激素只能被运输给特定的靶细胞C.激素不能重复利用,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或分解了D.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4.到了春天,家鸡的生殖腺就发达起来,这是由于白天变长通过中枢神经作用于() A.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的结果B.甲状腺,分泌刺激生殖腺的激素的结果C.脑垂体,分泌刺激甲状腺的激素的结果D.脑垂体,分泌刺激生殖腺的激素的结果5.如图表示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与维持体温恒定有关的激素调节过程,下列各项说明中不正确的是()A.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当丙增多时会抑制甲的分泌B.乙为促甲状腺激素,当丙增多时乙的分泌量会随之增加C.丙为甲状腺激素,它能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D.人体内激素含量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6.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激素调节的发现1.促胰液素的发现假设:由斯他林和贝利斯提出,在________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进胰液分泌的________。
2.激素调节:由______分泌的______进行的调节。
思考讨论:盐酸是如何促进胰液分泌的?二、激素调节的实例1.血糖平衡及调节(1)血糖平衡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三、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________;通过________运输;作用于________。
答案:一、1.盐酸化学物质(促胰液素)2.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化学物质思考讨论: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使之产生促胰液素,促胰液素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胰腺,促进胰液的分泌。
二、1.(1)2.三、高效体液靶器官、靶细胞1.给小鼠注射一定量的某种激素溶液后,该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现象,所注射的激素是()A.胰高血糖素B.胰岛素C.抗利尿激素D.胸腺激素2.(2009宁夏高考理综)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3.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4.下图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激素①只作用于垂体B.激素③只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C.寒冷情况下,激素①分泌量增加,导致激素②与激素③分泌量增加D.摄入碘不足时,激素③分泌量减少,导致激素①与激素②分泌量增加5.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a、b、c代表人体内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________。
(2)在人体内激素a分泌过多时,会引起下丘脑和垂体分泌减少,这是一种________调节机制。
1.下列有关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激素都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B.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大分子有机物C.激素都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D.激素都是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解析:有的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如胰岛素,有的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小分子有机物,如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B错误。
答案:B2.下列关于人甲状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缺碘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C.甲状腺通过管道将甲状腺激素分泌到血液中D.甲状腺能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解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长期缺乏碘往往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A正确;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在胎儿期至婴儿期,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导致脑缓、智力受损,B正确;甲状腺属于内分泌腺,其分泌的甲状腺直接进入血液中,通过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C错误;甲状腺是泌腺,能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D 正确。
答案:C3. 运动过程中血糖浓度先降后升,其升高主要是由于胰高血糖素等明显增加,从而促进( )①糖的消化吸收②肝糖原的分解③肌糖原的分解④甘油三酯的转换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解析: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B正确。
答案:B4.如图是人体有关甲状腺分泌及其相关调控关系模式图,图中X、Y表示相应内分泌器官,数字表示相应激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垂体,Y是下丘脑B.寒冷刺激引起①减少、④增多C.③对X、Y的作用依次是正反馈和负反馈D.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④可代表抗利尿激素解析:根据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可知,图中X表示下丘脑,Y表示垂体,A错误;图中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寒冷条件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B错误;③对X、Y的作用都是负反馈,C错误;图中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④可代表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D正确。
经过激素的调治[ 拓宽教材 ]1.( 必修 3 P29 图 2-13 改编 ) 以下列图表示正常哺乳动物体内多种分泌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以下对该图中相关内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激素 A 和 B 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B.图中激素 C 在血液中的含量能起到反响调治的作用C.手术摘除成年小白鼠分泌图中激素C的腺体,一段时间后,该小白鼠表现为细胞氧化分解代谢增强D.图中激素 C 作用的靶细胞是肝脏和骨骼肌细胞分析:选 B。
图中激素 A 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 C 为甲状腺激素。
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高时,会经过反响调治控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从而调治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
手术摘除成年小白鼠的甲状腺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细胞氧化分解代谢减弱。
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几乎为全身所有的细胞。
2.( 必修 3 P23“资料分析”改编)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相关的四个实验。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③稀盐酸→小肠肠腔( 去除神经 ) →胰腺分泌胰液研磨注入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 制成提取液― ―→ 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1)①与②、②与④比较说明胰液分泌不是________________ 的结果。
(2) ①与③比较不能够说明胰液分泌不受________的调治。
( 3) ①②③④比较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__________( 由血液运输 ) 的调治。
答案: (1) 稀盐酸直接作用(2) 神经(3) 产生的物质[ 精练好题 ]3.以下哪一组激素是由同一个腺体分泌、且不能够口服的()A.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B.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析:选 D。
肾上腺素是肾上腺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是胰岛 A 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垂体分泌的,胰岛素是胰岛 B 细胞分泌的。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激素调节(含答案) 1 / 20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知识点一 素调节的发现 1.法国学者沃泰默的实验 (1)实验假设:胰液分泌是一种神经调节。 (2)实验方法:单变量对照法。 (3)实验步骤及现象 ①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腔内――→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②直接把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没有引起胰液分泌。 ③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保留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引起胰液分泌。 (4)实验结果分析: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 2.斯他林和贝利斯对沃泰默实验现象的分析及验证实验 (1)斯他林和贝利斯对沃泰默实验现象的分析 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①实验方法:单变量对照法。 ②实验步骤及现象 剪下狗的一段小肠,刮下黏膜,将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的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血液――→引起胰液分泌(本实验是和沃泰默的实验②作对照)。 ③实验结果分析:小肠黏膜能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促进胰液分泌的作用。他们把这种物质称为促胰液素。 (3)促胰液素发现的意义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激素调节(含答案) 2 / 20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这一重要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一些化学物质的调节。
知识点二 动物体内的主要激素 1.激素调节的概念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2.人体内主要的激素及其作用(如下表) 激素名称 产生激素的内 分泌腺名称 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生长激素 垂体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性激素
雄性激素 主要是睾丸
雌性激素 主要是卵巢 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雌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雌性正常的性周期
孕激素 卵巢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促激素 促甲状
腺激素 垂体 维持甲状腺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 垂体 维持肾上腺皮质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性腺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激素调节(含答案) 3 / 20 激素 垂体 维持性腺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浓度,控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使一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 肾上腺皮质激素 盐皮质
激素 肾上腺皮质 主要调节水分和无机盐的代谢,促进肾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以及对K+的排泄 糖皮质
激素 肾上腺皮质 主要是调节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并促使蛋白质、脂肪在肝脏内转变成糖原和葡萄糖;还能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力
知识点三 激素调节的实例——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1)“三来”——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2)“三去”——氧化分解(主要)、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2.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 (1)胰高血糖素 ①内分泌细胞:胰岛A细胞。 ②作用:作用于肝脏,主要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 ③这是升高血糖最重要的激素。 (2)胰岛素 ①内分泌细胞:胰岛B细胞。 ②作用:促进细胞对血糖的摄取、氧化分解、合成和转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总之是通过促进血糖去向,抑制血糖来源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③这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3)肾上腺素 由肾上腺分泌的一种氨基酸衍生物,也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激素调节(含答案) 4 / 20 3.调节过程 (1)用下列模型表示调节过程
①血糖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②神经中枢: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 ③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 概念: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起到 增强效应的结果 实例:人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侏儒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呆小症 共同调控机体的生长和发育
拮抗作用 概念: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实例:血糖浓度0.8~1.2 g/L胰岛素――→降血糖作用胰高血糖素――→升血糖作用 共同调节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4.血糖的基本调节方式——反馈调节 (1)概念: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工作的调节方式。如A作用的结果是B,B又反过来影响A。 (2)分类: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①正反馈:指的是作用效果反过来作为促进信号的调节,造成的结果就是使活动完成,如人的排尿反射、血液的凝固、分娩过程等,再如某同学刻苦学习,受到表扬后学习更加刻苦这些都是正反馈的例子。 ②负反馈:指的是作用效果反过来作为抑制信号的调节,如血糖的调节。血糖浓度升高则促使胰岛B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作用于全身细胞,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浓度的降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激素调节(含答案) 5 / 20 低作为胰岛素升高的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使胰岛素分泌减少。 (3)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5.与血糖浓度有关的疾病——糖尿病 (1)定义:临床上把空腹时血糖含量超过1.3 g/L时的情况称为高血糖,若血糖含量超过1.6~1.8 g/L,一部分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称为糖尿病。 (2)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3)症状:三多一少。 ①多食: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葡萄糖进入细胞及在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供能不足,此时肝脏释放和由非糖物质转化来的葡萄糖增多,因而出现高血糖,由于细胞供能不足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多食。 ②多饮多尿:多食会导致血糖来源增多,使血糖持续性升高,当血糖超过1.6~1.8 g/L时就会出现糖尿。糖尿病人在排出糖的同时渗透性地带走一部分水分,于是出现尿多,口渴多饮的现象。 ③由于糖氧化分解障碍,使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患者消瘦和体重减轻。 (4)检查:通过检查空腹时血糖的含量。 (5)治疗和预防:病情轻者可以口服降糖药物结合控制饮食,病情较重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 知识点四 激素调节的实例——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分泌器官:甲状腺。 2.化学本质:氨基酸类衍生物,合成甲状腺激素需要碘。 3.下图是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示意图。
(1)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直接调节,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实现。 (2)下丘脑可以通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量,实现对甲状腺的间接调节。 (3)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活动受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影响。甲状腺激素浓度高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少,垂体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少;反之则多。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激素调节(含答案) 6 / 20 知识点五 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任何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都非常少,但其效率都非常高,这是因为激素有逐级放大作用的结果,如甲状腺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只有3×10-5~14×10-5mg/mL,但1 mg 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 200 kJ。 2.通过体液运输 内分泌器官(或细胞)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系统运输到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传递各种信息。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1)靶器官、靶细胞:能够识别特定的激素,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称为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 (2)不同的激素的靶器官的范围不同,如甲状腺激素几乎对所有的细胞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 (3)作用机制: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代谢速率发生改变,从而起调节作用。 (4)作用特点: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激素在不断产生和不断灭活中维持动态平衡。
【例1】 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答案 A 解析 沃泰默实验中第②步是为了排除盐酸通过小肠细胞吸收运送于胰腺,引起胰液分泌;斯他林、贝利斯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大胆质疑,勇于向权威挑战,所以B、C选项正确。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所以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