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格式:ppt
- 大小:15.82 MB
- 文档页数:80
千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作者:刘钊,代鑫来源:《江苏科技信息》 2018年第14期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水是一种有限的可再生资源,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做好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工作,有利于满足人类的多元化需求。
传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概念指的是,要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提供充足的淡水资源,并通过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由于每个国家的水资源拥有量不同,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也有所差别,以我国的国情来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强度,应以不影响后人的开发、利用为主,避免对后代的发展造成影响。
(2)在对水资源进行开发时,要坚持适度原则,防止对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同时,也要避免开发技术、手段等对水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3)在对本地区的水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时,应避免破坏他人使用水资源的权益,确保用水的公平性。
(4)水资源开发要从长远的利益进行考虑,应小于水循环的补充效率,倡导循环用水,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千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 开发利用现状千河是陕西省宝鸡市的重要河流,可为本地区提供生活用水、灌溉用水、工业用水、水库补水等。
其中,主要为段家峡水库、冯家山水库提供了入库补给,便于进行农业灌溉等。
在千河流域范围内,很多地区都修建了水利工程,如千丰渠、千惠渠,以及冯家山、段家峡等近30座水库,总库容量5亿多立方米。
同时,在该流域内,共有1 300左右个机井,对当地的饮水、灌溉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宝鸡市在开发利用千河流域水资源时,农业灌溉约占用水总量的60%,生活用水占15%,工业用水占15%。
在不同保证率下,设P=50%,75%,95%可知,千河流域水资源量分别在4.5 亿、3.3 亿、2.5 亿左右,缺水率分别为15%,37%,53%左右。
根据这些数据可知,宝鸡市对千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程度比较高,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论摘要:在当今全球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城市需水量日渐增加,水污染状况有增无减,资源型与水质型缺水城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传统的或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观念已不能保证城市流域水资源污染和区域自然水环境遭受破坏。
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新概念,目的是要建立起现代城市的给排水规划理念,为实现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打下基础。
关键词:水资源;规划;给水排水;循环利用随着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需水量日渐增加,水污染状况有增无减,水量性缺水也逐渐向资源性与水质性缺水转变。
本文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主要是基于对目前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在规划理念上一种转变的探讨。
传统的或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的基本要求是:如何满足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保证排水快速安全;而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是:除保证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安全外,是将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的供水或污水废水都把它看成是一种资源,而对这种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使之合理的进行处理与循环利用,达到本区域或本流域的水环境平衡,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1、水资源循环概念水是循环性资源,亦是可以再生的资源。
根据其客观规律和循环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
1.1自然水循环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方式存在,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范围内处于往复不停的循环运动状态中。
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水从海洋蒸发变成云(水汽),又以雨、雪等方式降落到地面,部分蒸发,部分渗入地下或汇成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归大海。
水的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称为水的自然循环。
自然水循环的特点:①自然水循环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而又错综复杂的动态系统,不论是大循环还是小循环,都和气候、土壤、地质地貌和植被条件等自然因素有关。
水文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在一些地区,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短缺和污染等问题。
因此,水文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水文学的概念和意义水文学是研究水文现象的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水的循环、水文过程、水量、水质和水资源等方面的问题。
水文学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了可以预测洪涝灾害、设计水利工程和开发利用水资源外,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冰川水等。
在水文学研究中,需要通过气象、地形、土壤和植被等条件来分析水文系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以此为基础来推导出水文过程的各个环节,如降水、蒸散发、入渗、径流等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状和挑战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的加速,水资源日益减少,水污染、水危机和水灾害等问题愈加突出。
在中国,虽然总体水资源量较多,但地域分布不均、水资源紧张的情况仍然存在。
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消耗量不断增加,人均可用水量逐渐减少,给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挑战有很多,如水量分配不合理、水质污染、水生态系统破坏、气候变化等。
这些问题既与自然因素有关,也与人类活动有关。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各据其责,在政策、科技和行动上取得积极的进展。
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路和路径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包括政策、制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思路和路径:1. 改善水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制订水资源管理政策,实现水权、水价和水资产的分离,加强流域管理和跨行业协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公平性。
2. 加强环境保护和水质治理。
黑河流域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摘要分析探讨了黑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现状及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研究的意义,并提出了该区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应对措施,以期为实现流域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现状;意义;对策;黑河流域1 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现状黑河流域作为甘肃省经济较发达、人口多、开发水资源早且其利用程度高、用水矛盾非常尖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但水资源贫乏的地区,因缺乏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与有效管理,其开发利用已接近最大承载量,导致地表水资源急剧减少而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区域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已危及绿洲生存与安全。
当前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总的发展趋势是沙漠区向农业区推进、风蚀区向耕作区推进、农业区向牧区推进、牧区向林区推进、雪线向主峰推进,同时植被覆盖度和地下水位下降,灌木林面积、冰川积雪及生物种群减少等,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不仅威胁着流域内人们的生存,也对我国北方干旱内陆河流域的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2]。
上游森林带下限逐渐退缩,水源涵养林、草日渐退化,同时生物多样性也减少。
流域祁连山地森林面积仅逾6.67万hm2,比建国初减少l6.5%,森林带下限退缩至2 300 m。
中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整个生态系统由祁连山森林草原区、走廊中部绿洲农业区、北部荒漠区组成。
区内植被稀疏,森林覆盖率为9.17%,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62%,其中风蚀面积占总面积60%以上,重点风蚀面积达92.89万hm2。
尽管人工林网有了较大发展,在局部地带有效阻止了沙漠入侵并使部分沙化土地转为人工绿洲,但土地沙化总体上仍呈发展趋势,沙化速度大于治理速度,如高台县沙化速度是治理速度的2.2倍。
同时,由于不合理的灌排方式,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局部河段水质污染加重,仅甘州、临泽、高台3个县区就有盐碱化耕地面积约1.53万hm2,正义峡河段水质已达Ⅲ类。
第11卷第1期中国水运V ol.11N o.12011年1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Janury 2011收稿日期:2010-11-15作者简介:陈辉(),女,秦皇岛市石河水库管理处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
陈耀(6),男,秦皇岛首创水务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给水排水、工程预算等方面的工作。
石河流域环境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陈辉1,陈耀2(1秦皇岛市石河水库管理处,河北秦皇岛066200;2秦皇岛首创水务公司,河北秦皇岛066200)摘要:文中根据石河水库主要污染物及水质变化情况,分析主要污染源及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
针对石河流域目前的环境状况,应加强污染源治理,实行排污总量控制,特别控制氮、磷等营养盐是水库治理的关键,只有加强石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才能使水源地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关键词:石河流域;水环境;水质变化;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措施中图分类号:X 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1-0162-03一、概述石河是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沿海的一条独流入海河流,发源于抚宁县驻操营镇长城以北的马岭根,在山海关田庄附近注入渤海。
石河全长67.5km ,流域面积625km 2,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683mm ,多年平均径流量1.68亿立方米,百年一遇洪峰流量5,140m 3/s ,千年一遇洪峰流量8,350m 3/s 。
石河水库位于石河中下游小陈庄北,距离山海关城六公里。
石河水库于1972年4月动工兴建,1975年6月竣工投入运用,工程等级为三等,主要永久建筑物为三级,水库按百年洪水设计,千年洪水校核。
水库坝址以上控制面积为560km 2,水库总库容7,000万m 3,死库容240万m 3,兴利库容5,163万m 3,是一座以城市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发电、旅游等多项功能的中型水利枢纽。
目前石河水库每年向秦皇岛市供水,占整个秦皇岛市用水量的三至四成左右,是秦皇岛市主要水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