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15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1、彭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约8000年,这里出土了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世界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
2、城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约5500年,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
3、2002年6月在龙山里耶的一口古井中出土了3.6万余片秦简。
4、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
5、谭嗣同参与维新变法,变法失败后,他与杨深秀等六人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
6、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邵阳人蔡锷在云南发动反袁护国战争,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由于功勋卓著,蔡锷被孙中山称为“再造民国第一人”。
7、1928年1月,朱德、陈毅在湘南地区发动湘南起义,由于国民党的围剿,为保存实力,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部到达井冈山于毛泽东会师。
8、1928年4月,贺龙在桑植发动起义,开辟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9、1934年8月,中央军委派任弼时、肖克率先遣部队近万余人突围,力挺湘南,在桂东县成立红六军团。
通道转兵扭转了红军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
10、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1.7万余人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
11、日军三次进犯长沙,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薛岳组织军队进行猛烈反击。
12、1943年5月,日军包围南县厂窑,疯狂屠杀了中国军民3万多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厂窑惨案”。
13、1941年11月,日军在常德地区撒下大量的鼠疫杆菌,发动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战。
14、1945年4月9日至6月7日,湘西会战成为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转折点。
15、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蒋介石电令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派代表到芷江商谈投降事宜。
16、1949年8月4日,程潜、陈明仁率部在长沙起义,湖南和平解放。
17、1949年9月,人民解放军为打破白崇禧阻止解放军南进的企图,发起衡宝战役,歼敌4万多人,为进军大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18、1949年冬,人民解放军进入湘西剿匪,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危害湘西数百年的匪患彻底终结。
湖南省乡土地理——地方文化常识湖南省乡土地理——地方文化常识湖南地处中国中部的长江流域,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本文将介绍湖南省的乡土地理和地方文化常识,带大家领略湖南的风土人情。
一、湖南的地理环境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地形复杂多样,山脉纵横,河流交错。
湖南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湖南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为生物多样性和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湖南的地方文化1、长沙: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存。
长沙马王堆汉墓是世界著名的考古发现,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
此外,长沙的饮食文化也颇具特色,著名的“湘菜”就是源自于这里。
2、衡阳:衡阳位于湖南的中部,是湘江流域的重要城市。
衡阳南岳禅寺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衡阳八景更是风景如画。
衡阳的剪纸艺术和衡山石雕也极具地方特色。
3、岳阳:岳阳位于湖南的北部,紧邻洞庭湖。
岳阳楼是著名的古建筑,也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地方。
岳阳的民间艺术如岳州剪纸、岳州刺绣等也颇具魅力。
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州位于湖南的西部,是土家族和苗族的主要聚居区。
这里的民俗风情浓郁,如土家族的打镏子、苗族的芦笙舞等都是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和舞蹈。
此外,湘西的吊脚楼和苗绣也极具特色。
三、湖南的地方特产1、湘绣:湘绣是湖南地区优秀的民间工艺品,以其构图严谨、色彩鲜明、针法灵活而著称。
2、君山茶:君山茶产于湖南岳阳的君山岛,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名茶。
3、洞庭春茶:洞庭春茶产于湖南岳阳的洞庭山,是一种品质优良的绿茶。
四、湖南的地方风俗1、过春节:湖南人和其他中国南方人一样,最重大的节日是春节。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贴春联、吃团圆饭、放烟花等。
2、龙舟比赛:每年端午节,湖南各地都会举行龙舟比赛。
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寓意着祈求丰收和驱邪避祟。
3、赶庙会: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湖南各地的寺庙都会举行庙会。
湖南文化常识湖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部地区。
湖南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这些遗产包括历史建筑、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等。
下面将对湖南的文化常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建筑湖南有许多历史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岳阳市岳阳楼区,始建于公元三国时期的东吴时期,是中国三大名楼之一。
岳阳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吸引了众多游客。
二、传统节日湖南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是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庆祝。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庙会、舞龙舞狮等活动,还会互相拜年、赏花灯、放鞭炮等。
除了春节外,湖南还有许多其他传统节日,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
三、民间艺术湖南有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其中最著名的是湘剧。
湘剧是湖南地区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
湘剧以其细腻的表演和动人的音乐而闻名于世。
除了湘剧外,湖南还有许多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如花鼓戏、豫剧和皮影戏等。
四、美食文化湖南有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其中最著名的是湘菜。
湘菜以其辣味和鲜香而闻名于世。
代表性的湘菜有口味独特的辣椒炒肉、麻辣香锅和红烧肉等。
除了辣味之外,湖南还有许多其他美食,如臭豆腐、米粉和油茶等。
五、文学艺术湖南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出产了众多优秀作家和艺术家。
其中最著名的作家是鲁迅。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以其深刻揭示社会问题和犀利的批判精神而受到广泛赞誉。
湖南还有许多其他优秀作家和艺术家,如沈从文、杨洪基和邓丽君等。
六、传统手工艺湖南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其中最著名的是剪纸。
剪纸是一种以剪刀在纸上剪出图案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技巧。
湖南的剪纸以其精美细致而闻名于世。
除了剪纸之外,湖南还有许多其他传统手工艺,如刺绣、陶瓷和漆器等。
七、历史人物湖南出产了许多历史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毛泽东。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主席。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一.湖南境内重大考古发现(一)四大远古遗址1.玉蟾(chan)岩遗址:位于道县,距今1万年左右。
发现的稻谷颗粒为栽培稻种,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
说明了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水稻栽培最早的地区之一。
2.彭头山遗址:位于澧(li)县。
距今8000年。
出土了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
3.高庙遗址:位于洪江市。
距今8000~5500年。
出土了石斧、陶器、玉器等,发现了大型祀场所、远古部落居住遗址和生活垃圾堆放处,还发掘出一座远古部落首领夫妻墓。
4.城头山遗址:位于澧县。
距今5500年。
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还发现了6500年以前的稻田,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其中还有配套的灌溉系统。
(二)四个美丽传说:1.炎帝又称神农氏,曾带部民来湖南。
他教民农耕,为民治病,终因遍尝百草而死。
后人在炎帝县修建炎帝陵而纪念他。
2.蚩尤是九黎部落联盟首领。
与炎黄部落战于中原,兵败被杀。
后九黎部落的大部分成员南迁,成为南方苗族先民的一部分。
3.舜帝南巡湖南,死后葬于九嶷山(宁远县境内)4.禹治水走遍天下,远及衡阳。
(三)古代四大珍贵文物1.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商代青铜器的精品,是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
2.龙山县里耶一古井中发现的3.6万片秦简,数量超过此前国内出土的秦简总和。
为研究秦史提供了史料。
3.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大量随葬品,其中以“T”形帛画、素纱禅(dan)衣、彗星图、导引图等闻名于世。
更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
4.长沙走马楼出土了17万片三国吴简。
这是我国一次性出土简牍最多的地方。
对研究三国历史提供了史料。
二.古代湖南的开发与发展。
1.湖南的变迁史:春秋时属楚→战国后期,秦国设长沙郡→西汉时,首先吴芮建吴氏长沙国,后刘发建刘氏长沙国→三国时,湖南先属刘备,后属孙吴→五代十国时,马殷建马氏楚国→北宋时,在梅山蛮地区设新化、安化两县→明初有“江西填湖广”→清前期有“湖广填四川”。
1.彭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约8000年。
这里出土的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
说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水稻栽培最早的地区之一。
城头山城址,距今5500年左右。
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城址。
号称“中国第一城”。
城址东墙下发现有6500年以前的稻田及配套的灌溉设施遗存。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的水稻田。
2.宁乡是湖南出土青铜器较为集中的地方。
其中的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大铜铙都属稀世珍宝。
3.2002年6月在湖南龙山县里耶一口古井中出土了3.6万余片的秦简。
对秦始皇二十五年至秦二世二年的历史进行了较有详细的记载。
4.谭嗣同为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5.再造民国的第一人:蔡锷。
6.1928年朱德、陈毅发动湘南起义。
1928年4月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1928年4月2日桑植起义爆发,贺龙开辟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928年在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发动了平江起义。
7.1934年8月,红六军团转战湖南(任弼时、肖克、王震),与贺龙的部队胜利会师。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中央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第二、第三、第四均与湖南境内有关)1934年12月12日红军占领通道县城。
后在此召开重要会议,会上,毛泽东极力主张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
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后得到周恩来、张闻天等大多数人的赞同。
这就是长征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
通道转兵是红军长征初期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军事行动。
它扰乱了敌人的部署,把数十万敌军甩在湘西。
初步扭转了红军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使红军开始在军事上获得了主动权,在长征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红二、六军团突围长征(1935年11月19日,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
8.1943年5月,日军在湖南南县厂窖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厂窖惨案。
1941年11月,日军在常德地区撒下大量+-+的鼠疫杆菌。
发动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战。
9.三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一、重大考古发现1、位于湖南澧县的彭头山遗址,出土了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说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最早的地区之一。
2、城头山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3、2002年6月,在湖南龙山县里耶的一古井中出土了3.6万余片秦简。
4、四羊方尊发现于湖南宁乡。
5、龙山县里耶秦简的发现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长沙马王堆汉墓对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价值;长沙走马楼吴简发掘对研究三国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古代湖南的开发和发展1、春秋时期楚国逐渐控制湖南地区。
战国中期楚文化基本取代湖南境内的越文化和蛮濮文化,战国后期春国占领楚国黔中郡,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
2、西汉吴芮建立长沙国,后有刘发建立长沙国。
3、三国时期湖南地区先属刘备势力,后属孙吴。
4、五代十国时期马殷建立楚国,为发展商贸的举措:免收关税;铸造铅、铁钱便于流通。
开创“招商引资”的先河5、北宋招抚梅山蛮并在梅山地区设置两县:新化和化安化6、明初“江西填湖广”与清前期“湖广填四川”的影响: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充实了当地的人丁,补充了劳动力。
三、古代湖南的文化成就1、湖湘文化的开启者屈原和贾谊2、古代湖南本土著名文学家姓名、所处时代与籍贯刘巴(三国、衡阳人);阴铿(南唐、安化人);李群玉(隋唐时期、澧县人)胡曾(隋唐时期、邵阳人)王以宁(两宋、湘潭人)冯子振(元代、湘乡人)李东阳(明代、茶陵人)3、欧阳询:长沙人;书法特征:纤浓合度,笔力挺拔,结体险峻怀素:长沙人;以草书独步天下著称何绍基:道州人;熔铸古人真、草、隶、篆各体书法。
4、周敦颐开理学之先河王船山创立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胡安国和胡宏父子创立湖湘学派:尊奉理学,注重经世务实5蔡伦:耒阳人,发明造纸术;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期间坐堂行医;铜官陶、浏阳花炮都始创于唐代。
6、北宋时期湖南的两大著名书院:岳麓书院与石鼓书院。
7、陶澍(安化人):研经究史为致用之具。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1、地理位置:湖南位于祖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是祖国东部沿海与西部地区的过渡地带。
由于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
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
2、现行行政区区划:湖南现有13个省辖市、1个自治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洲)。
省会城市——长沙市。
与我市(永州市)相邻的有:邵阳市、衡阳市、郴州市。
3、地势特点:湖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西、南三南峰峦起伏,山岭相连。
东有幕山脉和罗霄山脉,西有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南有南岭山脉,中部是低山和丘陵,北部是以洞庭湖为中心的广阔平原,即洞庭湖平原。
全省地势恰是一个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
雪峰山是湖南东西两部分自然和经济的重要界线。
4、主要的地形区:湖南地形大致可分成四部分:①西部是湘西山地分布有东北——西南走向的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
②南部、东部分别为湘南、湘东山地。
湘南山地包括南岭的主体部分及其附近的山岭。
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③中部是湘中丘陵。
④北部是洞庭湖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
5、亚热带季风气候:湖南大致位于北纬25度—30度之间。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雨热同期。
土壤类型以红壤和黄壤为主。
6、洞庭湖位于湖南的北部,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而现在的洞庭湖面积缩小了很多,对长江的调节能力也大大减弱。
(洞庭湖较面积缩小的原因有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
治理措施:主要有退田还湖;在长江中、上游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7、湘、资、沅、澧四水:湘江发源于广西东北部的海洋山西麓,主要流经湖南东部地区,流域面积约占湖南总面积的40%,是湖南归重要的河流。
资水发另有所指于桂东北和湘西南地区。
有“滩河之称”。
沅水发源于贵州东部云雾山,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先后在干流用支流上修建了凤潍水电站和五强溪水电站。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湖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南部。
湖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
以下是有关湖南地方文化的一些常识。
1.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和最大城市。
长沙是湖南文化的中心,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长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是湖南最早的文明中心之一2.湘菜是湖南的传统菜系,以其独特的麻、辣、酸、咸的味道而闻名。
湘菜有湖南八大菜系,包括湘中菜、湘南菜、湘西菜等。
3.“楚文化”是湖南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楚文化是湖南地区在古代楚国统治时期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传统,包括楚剧、楚画、楚文等。
4.岳阳楼是湖南最著名的文化景点之一,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
岳阳楼建于明代,是中国江南地区最独特的木结构楼阁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楼”。
5.柘溪民间木雕是湖南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起源于清代。
柘溪民间木雕以其精美的雕刻技艺和细腻的工艺而闻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6.老河口的“跳龙船”是湖南的传统体育活动之一、跳龙船是一种特殊的赛龙船活动,经过长期发展,已经成为湖南的传统节日庆典活动。
7.湖南的民歌曲艺非常丰富多样,包括湖南腔、胡琴、花鼓、巫山调等多种曲艺形式。
8.湖南的茶文化非常独特,湘西地区以“花茶”而闻名。
湘西花茶是一种将茉莉花、菊花、玫瑰花等花瓣放入绿茶中进行炮制的茶艺制品。
9.湖南也是中国传统的青铜器制作中心之一、湖南的青铜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形成了独特的工艺风格和装饰特色。
10.湖南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花鼓戏、龙灯舞、花炮、蜡桃灯等。
这些民间文艺表演在湖南的特定节日和庆典活动中非常流行。
总结起来,湖南地方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传统菜系、独特的楚文化、精美的木雕艺术、传统的龙船活动以及多种曲艺和茶文化等而闻名于世。
湖南的地方文化形成于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之中,不仅在湖南地区深入人心,也向全国和世界展示了湖南的独特魅力。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班姓名:基础过关:1、湖南境内重大考古发现:①遗址:位于湖南澧县,距今8000年。
是世界水稻栽培最早的地方之一。
②地址:位于湖南澧县,距今5500年左右,是我国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还有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
③龙山里耶:湖南县乡一口古井中发现了3.6万片秦简,数量超过此前国内出土秦简的总和。
书体为篆体到隶书的过渡形态。
它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④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县,为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和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
④③②①2、抗战时发生在湖南的大事:①日军暴行:A、:1941年日本在常德撒下大量细菌,造成大量平民死亡,或是终生折磨。
B、惨案:1943年,日军在湖南南县厂窖半岛进行了3天的大屠杀,达3万多中国人。
②重大战役:会战,成为国民党正面战场由防御到反攻的转折点。
③洽降:1945年8月21——22日,日本派代表到湖南,就日军投降事宜与中国代表进行洽谈。
芷江洽降使中国人扬眉吐气,也为在南京举行受降仪式作了必要的准备。
3、湖南的解放:1949年8月5日,湖南和平解放。
长沙起义主要领导人:、,醴陵人。
4、创建共和国的湘籍元勋有:①②③④⑤⑥①:祖籍湖南宁乡。
建国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和共和国主席。
他的逝世是共和国史上的冤案。
②:祖籍湖南湘潭。
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曾任中国中央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③:祖籍湖南湘潭。
建国后被授予元师军衔,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和国防部长。
④:祖籍湖南汨罗,在中共七大上,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一起,被大会选举为领导全党的“五大书记”, 被赞为“党和人民的骆驼”⑤:祖籍湖南桑植,建国后被授予元师军衔,曾任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和国务院副总理。
⑥:祖籍湖南衡东。
建国后被授予元师军衔,曾任最高人民检查署检查长和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5、北宋时期湖南的两大书院:①书院:位于长沙。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新打(一)1、彭头山遗址(湖南澧县,现属常德市,距今8000年)出土稻谷和大米,说明长江长江中下游是世界水稻栽培最早的地区之一。
2、城头山城址也位于澧县,距今5500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
这儿还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水稻田。
,还有配套的灌溉系统。
3、炎帝南迁:发明耒耜,号称神农氏,耒水、耒阳,他死后葬于今株洲炎陵县。
蚩尤:成为南方苗族的祖先舜帝:舜帝打败三苗,死后葬于今宁远县九疑山,后人建舜陵,舜庙以纪念他。
禹帝:遍及衡湘,南岳留有金简峰、白马峰、禹王碑楚文化取代越文化是在战国中期。
4、四羊方尊(图):宁乡县出土,是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酒尊。
5、龙山县里耶的一口古井出土 3.6万片秦简,数量超过目前国内所出土秦简的总和,是研究秦朝历史的重要文献。
6、长沙马王堆汉墓:西汉墓葬,出土女尸、帛画、彗星图。
7、长沙走马楼吴简:为我国一次性出土简牍最多的地方。
对研究三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1、春秋时期,楚国控制湖南,战国中期,楚文化基本取代湖南境内的越文化和蛮濮文化;战国后期,秦国占领楚国的黔中郡,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
2、西汉初,吴芮为长沙王,建立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吴氏长沙国,后来,刘发建立刘氏长沙国3、明初,“江西填湖广”,清初“湖广填四川”(三)1、湖湘文化的开启者是屈原和贾谊(楚辞《离骚》《吊屈原赋》2、欧阳洵,长沙人,唐代书法家——欧体怀素,长沙人,唐代书法家——狂草。
与张旭合称“颠张醉素”;何绍基(清,道州人)独创悬臂回腕执笔法3、思想家周敦颐是今道县人,成为理学的创始人。
4、思想家胡安国和胡宏创立湖湘文化。
5、思想家王船山是今衡阳人,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最高峰。
6、东汉的蔡伦,今耒阳人,改进了造纸术(蔡侯纸)7、东汉的医学家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在长沙坐堂行医。
8、北宋著名的“四大书院”中,湖南有岳麓书院(长沙)、石鼓书院(衡阳)。
(四)1、魏源,隆回人,编写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发制夷”的思想。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一)◆定向:一、复习内容: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传说二、复习目标1、识记:湖南境内著名的远古遗址距今时间、所在地及重要考古发现2、湖南境内跟炎帝、蚩尤、舜、禹有关的传说3识记:四羊方尊的发现地(及图)4、识记:龙山县里耶秦简、长沙马王堆汉墓、长沙走马楼吴简发掘的意义◆互动(复习过程):生本互动、师生互动(考点聚焦、知识梳理)1、识记:湖南境内著名的远古遗址距今时间、所在地及重要考古发现(1)玉蟾岩遗址:道县,距今1万年左右。
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是探索稻作农业起源及水稻演化历史的珍贵资料。
(2)高庙遗址:洪江市,距今8000-5500年,大型祭祀场所,远古部落首领夫妻墓(3)彭头山遗址:澧县,距今约8000年,这里出土了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出土的稻谷和大米数量超过国内此前发现的总和。
(4)城头山遗址:澧县,距今5500年左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发现的稻田遗址,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还有配套的灌溉系统。
2、湖南境内跟炎帝、蚩尤、舜、禹有关的传说(1)炎帝:炎帝陵位于炎陵县(2)蚩尤:南方苗族先民的一部分(3)舜:舜陵位于宁远县(4)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3识记:四羊方尊的发现地(及图):湖南宁乡4、识记:龙山县里耶秦简、长沙马王堆汉墓、长沙走马楼吴简发掘的意义(1)龙山县里耶一口枯井出土了3.6万余片秦简,数量超过目前国内所出秦简的总和,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2)长沙马王堆汉墓,对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价值(3)长沙走马楼吴简,一次性出土简牍最多的地方,对研究三国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根据所学知识提供证据。
2、号称“中国第一城”的是湖南发现的什么遗址?3、青铜工艺是商代文化的代表,请列举两例。
◆反思: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二)◆定向:一、复习内容:古代湖南的开发与发展二、复习目标1、古代湖南的政权演变2、五代十国时期马氏楚国的建立者与发展商贸的举措3、北宋招抚梅山蛮及在梅山地区设置的两县。
4、明初“江西填湖广”与清前期“湖广填四川”的影响◆互动(复习过程):生本互动、师生互动(考点聚焦、知识梳理)1、春秋时期楚国逐渐控制湖南地区,战国中期楚文化基本取代湖南境内的越文化和蛮濮文化,战国后期秦国占领楚国黔中郡,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2、西汉吴氏长沙国与刘氏长沙国的建立者西汉初,刘邦封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建立了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吴氏长沙国;公元前157年,吴氏长沙国因绝嗣被废,公元155年,汉景帝册封儿子刘发为长沙王,刘氏长沙国建立3、三国时期湖南地区先属刘备势力,后属孙吴4、五代十国时期马氏楚国的建立者与发展商贸的举措,927年,后唐正式册封马殷为楚国王。
措施:免收关税、招徕各地商人,开创湖南“招商引资”的先河,茶叶成为南北贸易的重要商品。
铸造铅、铁钱,在境内流通,还出现纸币的雏形“契券”5、北宋招抚梅山蛮及在梅山地区设置的两县:上梅山命名为“新化”,“王化之新地”;下梅山命名为“安化”,“人安德化”。
6、明初“江西填湖广”与清前期“湖广填四川”的影响明初,外省人特别是江西一带的人口,因“从征”、“屯垦”和从事商贾等,大批涌进湖南。
明代的湖南居民中,土著已是少数,外来的移民(特别是江西的移民)成了湖南的主要组成部分,故明间有“江西填湖广”之说清朝前期湖南人口流徙的现象比较严重。
一是省内向西、向南迁徙,一是省外向四川、贵州移民。
当时四川地广人稀,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的移民纷纷西迁,充实的当地人丁。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1、湖南被称为“吴楚”之地,请用具体的历史知识说明。
2、五代十国时期马氏楚国发展商贸的举措有哪些?3、北宋是如何招抚梅山蛮的?4、明初“江西填湖广”与清前期“湖广填四川”有何影响?巩固练习:指导丛书练习题。
◆反思: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三)◆定向:一、复习内容:古代湖南的主要文化成就二、复习目标1、湖湘文化的开启者。
2、古代湖南本土著名文学家姓名、所处时代与籍贯3、书法:欧阳询、怀素、何绍基的籍贯与书法特色4、周敦颐、胡安国与胡宏父子、王船山在思想史上的地位5、古代湖南重要科技成就:6、北宋时期湖南的两大著名书院7、陶澍的籍贯及其经世致用思想。
◆互动(复习过程):生本互动、师生互动(考点聚焦、知识梳理)1、湖湘文化的开启者屈原(创造了“楚辞”,代表作有《离骚》)和贾谊(代表作有《吊屈原》)战国时期的屈原和西汉时期的贾谊先后流寓湖南。
他们写出了大量富于创造性的作品,反映出忧国忧民、不懈探究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开启了湖湘文化的源头。
2、古代湖南本土著名文学家姓名、所处时代与籍贯(1)魏晋南北朝:三国,衡阳,刘巴;(2)南朝,安乡,阴铿(3)隋唐:澧县,李群玉;邵阳,胡曾(4)两宋:湘潭,王以宁;(5)元代:湘乡,冯子振;浏阳,欧阳玄(6)明朝:茶陵人,李东阳,形成茶陵诗派。
3、书法:欧阳询、怀素、何绍基的籍贯与书法特色(1)欧阳询,唐代长沙人,书法纤浓合度,意态清遒,笔力挺拔,结体险峻,形成独具一格的“欧体”(2)怀素,唐代长沙人,草书,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3)何绍基,道县,擅长草书,强调中锋行笔,独创悬臂回腕执笔法,为清代书法最高成就者。
4、周敦颐、胡安国与胡宏父子、王船山在思想史上的地位(1)周敦颐:理学创始人(2)胡安国与胡宏父子:宋代理学的湖湘学派(3)王船山:明清之际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不断发展反对保守5、古代湖南重要科技成就:(1)蔡伦:东汉耒阳人,改进造纸术,发明植物纤维纸(蔡侯纸)(2)张仲景:东汉南阳人,任长沙太守期间坐堂行医(3)铜官陶:唐代(4)浏阳花炮:唐代6、北宋时期湖南的两大著名书院:长沙岳麓书院、衡阳石鼓书院7、陶澍的籍贯及其经世致用思想:安化,研经究史为致用之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1、湖湘文化的开启者是谁?2、理学创始人是谁?后来是谁发展了他的思想?3、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湖南人是谁?他的成就是什么?4、列举北宋时期湖南的两大著名书院。
巩固练习:指导丛书练习题。
◆反思: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四)◆定向:一、复习内容:近代前期的湖南二、复习目标1、魏源的籍贯及思想主张。
2、曾国藩创办湘军及其建军宗旨和治军原则、主要洋务活动。
3、左宗棠的主要洋务活动和率军收复新疆。
4、湖南是“全国最富有朝气”的维新省份。
5、湖南率先响应武昌起义的领导人;陈天华、黄兴、宋教仁、蔡锷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大贡献。
◆互动(复习过程):生本互动、师生互动(考点聚焦、知识梳理)1、魏源的籍贯及思想主张:隆回,师夷长技以制夷,经世致用2、曾国藩创办湘军及其建军宗旨和治军原则宗旨:勤王忠君原则:封建礼教3、曾国藩的主要洋务运动安庆内军械所,洋务派创办的第一项军事工业4、左宗棠的主要洋务运动和率军收复新疆左宗棠:福州船政局,福州船政学堂和兰州织呢局5、湖南是“全国最富有朝气”的维新省份;(1)陈宝箴是唯一支持维新变法的巡抚(2)熊希龄维新运动主要贡献:宝善成制造公司,开办湖南内河航运,湖南境内开始有了自己的轮船航行,参与筹建时务学堂,主持《湘报》,使其成为湖南维新运动重要的舆论阵地,主办南学会。
(3)浏阳人谭嗣同为变法献身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他创办了新式学堂浏阳算学馆,又以务学堂、南学会、《湘报》等为阵地,培养维新变法人才。
6、湖南率先响应武昌起义的领导人;陈天华、黄兴、宋教仁、蔡锷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大贡献(1)在湖南率先响应武昌起义:焦达峰,陈作新(2)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呼吁反清救国(3)黄兴:(民国元勋)组建华兴会;中华民国,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4)宋教仁:华兴会重要成员;同盟会司法部检事长,中华民国法制局局长,1912年成立国民党,后被杀害。
孙中山称“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5)蔡锷:“再造民国第一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1、魏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曾国藩和左宗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哪些著名企业?3、为变法献身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湖南人是谁?4、被孙中山誉为“再造民国第一人”的是谁?为什么这么説?5、列举三位为辛亥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湖南人。
巩固练习:指导丛书练习题。
◆反思: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五)◆定向:一、复习内容:近代后期的湖南二、复习目标1、新民学会和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2、北伐战争在湖南进军中的重大战役地点3、工农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4、红军长征在湖南的重大活动5、“文夕大火”的时间和地点6、日军在湖南的暴行举例7、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南的重大战役和芷江洽降8、湖南和平解放的时间和长沙起义的主要领导人9、衡宝战役和湘西剿匪。
◆互动(复习过程):生本互动、师生互动(考点聚焦、知识梳理)1、新民学会:成立时间-1918年,地点长沙湖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时间1920年,地点长沙2、北伐战争在湖南进军中的重大战役地点:衡阳、醴陵城、长沙、平江湖南农民运动的影响:支持了北伐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其它各省的农民运动;毛泽东写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意义:农民运动的重要纲领性文件3、工农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1)秋收起义:毛泽东(2)湘南起义:朱德、陈毅(3)桑植起义:贺龙(4)平江起义:彭德怀、腾代远、黄公略4、红军长征在湖南的重大活动(1)1934年8月,桂东县寨前墟成立红六军团转战湖南(任弼时、肖克、王震),与贺龙的部队胜利会师。
(2)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中央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第二、第三、第四均与湖南境内有关)(3)1934年12月12日,红军占领通道县城。
毛泽东主张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这就是长征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
(4)红二、六军团突围长征:1935年11月19日,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
5、“文夕大火”的时间和地点时间:1938年11月地点:长沙6、日军在湖南的暴行举例(1)厂窖惨案:1943年5月,日军包围益阳南县厂窖,在此逐垸、逐户、逐船进行了有计划的疯狂大屠杀3万多中国人(2)常德细菌战:1941年11月,日军在常德地区撒下大量的鼠疫杆菌,发动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战。
7、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南的重大战役(1)三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
(2)长衡战役:日军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于1944年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其中的长衡会战最为惨烈。
(3)常德会战:1943年11月,日军进攻素有“川黔咽喉”之称的常德,它是湘西北的重镇)。
(4)湘西会战:1944年4月,日军为了摧毁中美在芷江的空军基地,威逼重庆,进攻湖南西部,国军组织湘西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