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寄生虫病影像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84.00 KB
- 文档页数:7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肺部感染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肺部疾病。
肺部感染包括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疾病。
肺部感染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发热,急性发热多见于细菌感染,慢性发热多见于结核感染。
2. 咳嗽,常见症状,痰多为黏稠、脓性或带血。
3. 呼吸困难,严重感染时可出现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状。
4. 胸部体征,肺部感染可出现肺部啰音、叩诊浊音等体征。
二、影像学检查。
1. X线胸片,肺部感染可表现为肺实质浸润、斑片状阴影等。
2. CT检查,对于复杂的肺部感染,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
三、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2. 痰培养,可明确病原菌类型,指导抗感染治疗。
3.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有助于判断感染程度。
四、病原学检查。
1. 病原菌培养,通过痰液、血液等标本培养明确病原菌类型。
2. PCR检测,对于病毒感染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五、其他辅助检查。
1. 支气管镜检查,对于疑难病例或需要明确病变部位时可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2. 肺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肺部感染对肺功能的影响。
六、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分析,结合病史和流行病学史,可做出肺部感染的诊断。
七、注意事项。
1. 肺部感染的诊断需要全面综合分析,不能仅凭单一检查结果作出诊断。
2. 对于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的肺部感染,诊断标准和处理方法需特别注意。
总结,肺部感染的诊断需要全面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合病史和流行病学史,以便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对肺部感染的诊断有所帮助。
寄生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定义一、寄生虫病原学诊断方法的概念寄生虫病原学诊断方法呢,就是专门用来确定一个人或者动物是不是感染了寄生虫,以及感染了哪种寄生虫的一些办法。
这就像是侦探破案一样,要从各种蛛丝马迹里找到寄生虫这个“小坏蛋”。
二、常见的寄生虫病原学诊断方法1. 粪便检查直接涂片法:这个方法超级简单,就像从一碗汤里直接捞东西看一样。
把粪便涂在玻片上,然后在显微镜下看有没有寄生虫的虫卵、幼虫或者成虫的片段。
不过这个方法有个小缺点,就是如果寄生虫数量很少,可能就不太容易发现。
饱和盐水浮聚法:这个就比较有趣啦。
利用某些虫卵比重比较轻的特点,把粪便和饱和盐水混合,虫卵就会浮到上面,这样就更容易找到那些在粪便里藏着的虫卵啦。
沉淀法:有点像把泥沙沉淀到水底一样。
把粪便加水搅拌后,让它沉淀,然后把上面的液体倒掉,反复几次,最后剩下的沉淀物里就可能有寄生虫的虫卵或者幼虫啦。
2. 血液检查涂片染色法:把血液涂在玻片上,染上颜色,然后在显微镜下看有没有寄生虫在血液里游来游去。
像疟原虫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的呢。
厚血膜法:和涂片染色法有点像,但是涂片比较厚,这样可以提高检测到寄生虫的概率,不过看的时候可能会稍微麻烦一点。
3. 组织活检这是一种比较“厉害”的方法啦。
如果怀疑寄生虫在某个器官或者组织里,就取一点组织出来,在显微镜下看有没有寄生虫。
比如说怀疑肝吸虫在肝脏里,就取一点肝脏组织来检查。
不过这个方法有点小疼,而且有一定的风险,毕竟是要取组织的嘛。
4. 其他方法痰液检查:对于一些能在呼吸道生存的寄生虫,像肺吸虫,检查痰液就很重要啦。
看看痰液里有没有肺吸虫的虫卵或者幼虫。
肛周检查:像蛲虫这种寄生虫,雌性成虫会在晚上爬到肛周产卵。
所以在肛周取一些样本检查,就有可能发现蛲虫的虫卵呢。
三、这些诊断方法的意义这些寄生虫病原学诊断方法可重要啦。
它们就像是健康的守护者,如果能准确诊断出寄生虫感染,就能及时治疗,让患者或者动物早日恢复健康。
第三章病例分析——肺炎一、概念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的炎症,病因以感染为最常见,其他尚有理化因子、免疫损伤,药物因素等。
病原体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当人体免疫力降低,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时,病原体可侵入下呼吸道,引起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水肿,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和细胞浸润。
临床上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气促、胸痛等症状,肺部可闻及固定的湿啰音,出现肺实变体征,胸片出现相应改变。
二、分类(一)按解剖学或影像学分类1.大叶性肺炎:病变起始于肺泡,经肺泡间孔(Cohn孔)蔓延至邻近肺泡,直至整个肺叶或肺段。
影像学表现为肺渗出性阴影,通常不累及细支气管。
典型的大叶性肺炎呈整叶肺实变。
由于抗菌药物广泛应用,典型大叶性肺炎已少见,而多数仅表现肺段或亚肺段的渗出和实变。
2.小叶性肺炎也称支气管肺炎。
基本病变亦为炎症渗出,但病变常起于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继而累及肺腺泡或肺泡。
影像学特征是沿肺纹理分布的小片状或斑片阴影,密度不均匀,边缘淡薄而模糊,以两下肺、内中带多见。
病灶亦可融合成片状或大片状,密度深浅不一,且不受肺叶或肺段限制,区别于大叶性肺炎。
3.间质性肺炎病变位于肺泡壁及其支持组织,影像学上表现为弥漫性不规则条索状及网织状阴影,其间可散布有密度增高的小点状阴影。
(二)按病原体分类1.细菌性肺炎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卡他莫拉菌等。
此外,分类学上不属于细菌、但某些特征类似于细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以及分类学上属于细菌的细胞内病原体军团菌常被统称作“非典型病原体”,也是肺炎的常见病原体。
2.病毒性肺炎以儿童最常见,主要有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等。
3.真菌性肺炎大多为条件致病性真菌。
引起肺炎的真菌主要有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和毛霉菌。
真菌性肺炎大多为继发性的,如免疫抑制、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以及其他重危患者。
4.寄生虫性肺炎(肺寄生虫病)阿米巴原虫、弓形体、肺吸虫和棘球绦虫、血吸虫等均可以引起或主要引起肺部感染。
病例分析病例一沈××,女,6岁,因腹泻9天,发烧腹痛及脓血便7天而于60年11月19日入院,发病前8天有跌入粪坑病史。
体检:T 38℃,BP110/70mmHg(14.7/9.33kPa),精神萎靡,全腹有轻压痛,脐中可触及肠样肿块,可以移动。
粪检:RBC少量及巨噬细胞0~3/高倍镜。
2.根据上述资料,可确诊为急性期丝虫病。
由于班氏丝虫成虫可寄生于阴囊内淋巴管中,因此可引起附睾炎,而下水游泳可能是其诱因。
睾丸鞘膜积液一般属丝虫病的慢性阻塞病变,但少数病人在急性睾丸或驸睾炎时,由于炎症反应压迫,堵塞了局部淋巴回流,也可引起轻、中度的鞘膜积液,在炎症消退后,鞘膜积液也就很快消失;由于本病是由丝虫感染引起,因此如不进一步检查微丝蚴及杀虫治疗;则今后会复发,因此在临床症状治疗后仍需进一步查明病因及杀虫,才能彻底治疗。
尸检:腹腔右侧有散在小脓肿20余处。
结肠、空肠、回肠均可见溃疡,以结肠为甚,且深;在粘膜下找到阿米巴原虫。
1.这小孩是怎样感染到阿米巴痢疾的?2.为什么粪便中找不到阿米巴滋养体?试分析有几种可能性?3.典型的阿米巴痢疾患者有何症状?粪便有何特点?4.阿米巴痢疾患者病变的原发部位多发生在何处?5.阿米巴痢疾患者肠壁溃疡的病理变化呈何特征?6.为什么会引起肠穿孔?[分析]1.根据病史,病孩沈某于8天前曾跌入粪坑,口腔和消化道可能被痢疾阿米巴包囊污染,从而获得感染。
2.该患者粪检未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有如下几种可能:①阿米巴病变已向纵深发展;有的已形成炎性肿块,尸解虽见溃疡,但因病程较短,大多为散在小脓肿,可见溃疡面不大,因而跌入肠腔的大滋样体数量不多,很有可能漏检;②标本送检时的不当处理如尿液污染,未予保温等所造成的后果;③技术上的漏检。
3.阿米巴痢疾的典型症状应有腹痛、腹泻或拉痢,便次增加,常伴以带粘液的脓血便,具恶臭,呈果酱色,有里急后重症状,全身可伴有中度发热。
4.阿米巴痢疾的原发部位以回盲部为多,其次为乙状结肠部位。
寄生虫实验指导简答题1. 肝吸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哪些?哪种检出率高1)诊断方法:①直接涂片法②集卵法③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检查2)用十二指肠引流法检出率高但少用,集卵法检出率较高。
2.血吸虫病的病原诊断方法有哪些?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用何种病原学诊断方法?为什么1)诊断方法:①粪便直接涂片法②集卵法③毛蚴孵化法④透明法⑤直肠粘膜活组织检查2)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宜采用肠粘膜活组织检查。
3)原因:由于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发病时间长,结肠肠壁的虫卵肉芽肿纤维化,使沉积在肠壁中的虫卵脱落进入肠腔的机会少,因此粪便检查难以检出虫卵。
3.肺吸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1)病原学检查:粪便或痰中查到虫卵,摘除的皮下包块中查到虫体即可确诊。
2)免疫学检查:①皮内实验:常用于普查,阳性符合率可达95%以上,但常有假阳性和假阴性。
②检测抗体:可用于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卫氏并殖吸虫抗体③检测循环抗原:可进行早期诊断,并用于疗效考核。
4.寄生虫学检验的目的是什么寄生虫学检验的目的是根据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特点、流行规律和免疫遗传特征等,对寄生虫感染进行病理诊断和辅助诊断,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5.日本血吸虫的致病虫期有哪几个?致病因素是什么?引起哪些临床表现1)日本血吸虫的致病虫期有:尾蚴、童虫、成虫、虫卵四个时期。
2)致病因素是:尾蚴、童虫、成虫、虫卵不仅对宿主造成机械性损伤,而且不同虫期释放的抗原均能诱发宿主的免疫应答。
3)临床表现:尾蚴:尾蚴性皮炎。
童虫: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局部炎性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以肺部最明显,重者可出现出血性肺炎。
成虫:可引起静脉内膜炎或静脉周围炎,并可能形成血栓,其代谢产物等可引起复合型超敏反应。
虫卵:形成虫卵肉芽肿。
6.哪些寄生虫不寄生在肠道,但可在粪便中检查到虫卵?为什么1)华支睾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均不寄生在人体肠道,但可在粪便中查到它们的虫卵。
医学影像诊断学学习指南一、学习内容与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总论、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乳腺、消化系统和腹膜腔、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骨骼肌肉系统。
本课程教学希望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达到以下的目的:1.根据各系统的特点掌握该系统的影像检查方法的评价。
2.掌握各系统的医学影像诊断要点及相应疾病的比较影像学。
3.熟悉各种影像中的脏器形态、密度和信号,掌握在不同图像中人体解剖及疾病的影像特点与辨别方法。
二、理论教学内容共分8个章节,160学时。
第一章总论一、目的和要求目的:掌握不同成像技术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要求:熟悉X线、CT、MRI、DSA等成像原理与特点并了解相关防护知识。
二、主要内容1.不同成像技术的特点和临床应用:(1)X线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2)CT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3)MRI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2.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及综合应用:(1)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2)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综合应用。
3.医学影像诊断原则与诊断步骤:(1)医学影像诊断原则;(2)医学影像诊断步骤。
4.正确书写影像诊断报告三、学习重点重点:X线、CT、MRI、DSA成像原理与X线特性。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一、目的和要求目的: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CT、MRI诊断要点。
要求:掌握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医学影像解剖和常见病的影像表现并了解其鉴别诊断。
二、主要内容1.正常影像学表现:(1)正常X线表现;(2)正常声像图表现;(3)正常CT表现;(4)正常MRI表现。
2.异常(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1)异常X线表现;(2)异常声像图表现;(3)异常CT表现;(4)异常MRI表现。
3.观察、分析和诊断。
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5.颅内肿瘤:(1)神经上皮瘤;(2)脑膜瘤;(3)垂体腺瘤;(4)颅咽管瘤;(5)松果体瘤;(6)听神经瘤;(7)脑转移瘤。
6.颅脑损伤:(1)脑挫裂伤;(2)弥漫性脑损伤;(3)颅内血肿;(4)硬膜下积液;(5)脑外伤后遗症。
1临床诊断:A病史、症状、体征 B物理诊断:X线、B超、CT、MRI2实验室检查:A病原学方法:粪便检查;血液检查;排泄物分泌物检查;其他器官组织检查B免疫学方法 C分子生物学方法(一)粪便检查:直接涂片法;厚涂片法;浓集法;毛蚴孵化法;肛门拭子检查法;钩蚴培养法;虫卵计数法;定量透明法;带绦虫孕节检查法。
粪便检查是诊断寄生虫病常用的方法。
要取得准确的结果1)粪便必须新鲜,送检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4小时; 2)盛粪便的容器要干净,并防止污染与干燥;3)粪便不可混杂尿液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取材部位:尽可能取病变部位。
直接涂片法:用以检查蠕虫卵、原虫的包囊和滋养体。
方法简便,适用范围广,但检出率相对较低。
一般要求连续作3次涂片,可提高检出率。
⑴蠕虫卵检查:方法:一般在低倍镜下检查,如用高倍镜观察,需加盖片。
应注意虫卵与粪便中异物的鉴别。
虫卵都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卵壳表面光滑整齐,具固有色泽;卵内含卵细胞或幼虫。
⑵原虫检查:1)活滋养体检查:方法同查蠕虫卵。
注意事项。
2)包囊的碘液染色检查:方法同上,以一滴碘液代替生理盐水。
若同时需检查活滋养体,可在用生理盐水涂匀的粪滴附近滴一滴碘液,再盖上盖片。
涂片染色的一半查包囊;末染色的一半查活滋养体。
3)隐孢子虫卵囊染色检查:目前较佳的方法为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
对于新鲜粪便或经10%福尔马林固定保存的含卵囊粪便都可用此法染色。
染色过程是先用金胺-酚染色,再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复染。
厚涂片透明法(改良加藤法)取约5mg粪便,置于载玻片上,覆以浸透甘油-孔雀绿溶液的玻璃纸片,轻压,使粪便铺开(20×25mm)。
待粪膜稍干,即可镜检。
玻璃纸准备:将玻璃纸浸于甘油-孔雀绿溶液中,至少浸泡24小时,至玻璃纸呈现绿色。
使用此法需掌握粪膜的合适厚度和透明的时间。
如粪膜厚,透明时间短,虫卵难以发现;如透明时间过长,则虫卵变形,也不易辨认。
沉淀法:原虫包囊和蠕虫卵的比重大可沉集于水底,有助于提高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