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2
- 格式:pptx
- 大小:8.44 MB
- 文档页数:93
《康复功能评定学》第二章人体形态评定重点内容概述一、人体形态评定的发展:人体形态评定是人体测量学的一部分,最先出现于人类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术领域的相互渗透,人类对健康需求和美学要求的提高,人体测量学不断与临床医学、整形外科学、人体工程学、体育保健学、心理学等相结合,成为这些学科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康复功能评定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二、人体形态评定内容:(一)、身体姿势评定在人体形态评定中,通常用直立姿势作为人体形态评定的基本姿势。
直立姿势测量法要求被测者两足跟靠拢,两臂自然下垂,挺胸收颌,两眼平视前方,使头部保持眼眶下缘与耳屏点成水平的“耳眼平面”姿势。
耳眼平面是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平面,已被各国人体测量工作者广为采用。
采用这种方法测量的优点是,所需测量器械相对比较简单轻便,测量所需的时间也较短,适宜于大面积测量或流动性的工作。
但是,在直立状态下进行测量,被测者的稳定性较差,也难以根据测量的要求,对姿势做精确的矫正。
(二)、体格评定在一般的人体形态评定中,体格评定的内容常用身高、体重、胸围、肢体长度和围度等指标来表示。
、体型评定体型是指人体在某个阶段由于受遗传、营养、环境及疾病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身体外形特征。
通过对体型的研究,探讨体型与某些疾病的关系,了解不同体型人的性格和行为特点。
体型评定多采用定性的评定方法对人体体型进行分类,目前有几十种有关体型分类方法。
1)谢尔顿体型分类法: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谢尔顿按照个体在胚胎发育中的三个胚层,将人的体型分为三种类型:内胚型(肥胖型):这种类型的人体体型特点是身体圆胖、头大、颈短而粗、胸厚而宽,腹部隆起,腰部粗壮,四肢短粗。
中胚型(健壮型):这种类型的人体体型特点是身体魁伟高大,肌肉结实粗壮,肩宽胸厚,腰腹较小,身体有一定线条。
外胚型(瘦小型):这种类型的人体体型特点是瘦小、软弱无力,肌肉不发达,四肢细小。
2)国内常用分类:国内学者基于谢尔顿体型分类法,将成年人的体型分为以下三种。
FIM 的得分标准
感觉评定
1感觉的检查:
(1) 感觉检查必查项目:检查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区关键点。
每个关键点要检查两
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照3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
即0=缺失;1=障碍(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2=正常;NT=无法检查。
(2) 针刺觉检查用一次性安全针,轻触觉检查用棉花。
在针刺觉检查时,不能区别钝
性和锐性刺激的感觉应评为
0级。
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详见下表
感觉关键点
感觉功能评分
直肠感觉:无
评定结果:(1)患者早期评定轻触得分,左边等于右边等于12分。
中期评定左边等于右边等于34分;末期评定左边等于右边等于43分
(2)评定结果:患者早期评定针刺得分,左边等于右边等于12分。
中期评定左边等于右边
等于34分;末期评定左边等于右边等于43分
评定结果分析:是由于患者的C7受损导致患者的感觉传导通路受损、所以会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功能障碍;。
第二章康复评定技术康复评定即功能障碍评定,是对病伤残者功能障碍进行客观、准确、量化地评定和分级,通过康复评定估计功能障碍的发展、转归和预后,判定功能恢复的潜力,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康复评定是制定康复计划的前提和基础,贯穿于康复治疗的全过程。
中医康复学的康复评定是在整体、辨证、功能、预防康复观的指导下,运用四诊评定方法与现代康复医学评定方法相结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评定。
主要内容包括整体功能评定(通过四诊评定法对病伤残者的总体状态进行评定)、躯体功能评定(如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感觉、协调与平衡等功能的评定)、言语功能评定(如失语症、构音障碍等功能的评定)、精神心理功能评定(如情绪、心理、精神等状态的评定)和社会功能评定(如社会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就业能力等评定)五大方面。
通过综合评定,明确患者的残损程度,采取相应的康复措施,并在康复过程之中和其最终阶段评定康复效果。
中医康复评定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①康复评定主要是针对病伤残者的总体状态和全身或局部功能障碍(功能障碍的原因、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转归和预后)进行;②评定方法多样化、标准化、定量化;③由康复治疗小组各成员参与评定;④评定是多次进行,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评定;⑤康复治疗始于评定,止于评定。
中医康复评定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的评定:①初期评定。
对于初入院的患者,在康复治疗实施前进行。
目的是了解患者功能障碍的程度和康复潜力,确定近期康复目标和方案;②中期评定。
在康复治疗实施中进行。
目的是评定患者通过康复治疗后的功能状况,评价康复疗效,调整康复治疗计划。
中期评定可进行多次;③后期评定。
在康复治疗结束前或出院前进行。
目的是评定患者的功能状况,评价康复效果,提出返回家庭和社会后的康复治疗建议。
中医康复评定的目的包括:①明确患者的功能障碍和拟定治疗目标;②检验治疗效果并拟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③比较多种治疗方案之间的优劣;④进行投资—效益的分析;⑤进行预后评估。
康复评定模拟试题2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下列哪项不参与本体感觉传导A.脊神经节细胞B.皮质脊髓束C.薄束D.楔束E.脊髓丘脑束2.支配肱二头肌的神经是A.桡神经B.尺神经C.正中神经D.肌皮神经E.腋神经3.下列各项中不是姿势发育的一般规律的是A.总体运动到分离运动规律B.头尾发育规律C.粗大运动向精细运动发育规律D.不随意运动向随意运动发育规律E.阶段性的发育规律4.下列哪项不符合C7神经根损伤的特点A肱二头肌反射消失引起突想B.背伸肌肌力正常C.屈肘肌力正常D.中指感觉障碍E肱三头肌肌力下降5.属大内收肌群的是A半腱肌B.半膜肌C、股薄肌D.股内侧肌E,缝匠肌6.记忆是人脑对A.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B.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C.客观事物的超前反映D.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E.过去经验的反映7.脑损伤患者疼痛刺激后可睁眼,并能拨开医生的手,偶有语声,但不能理解。
该患者的Glasgow评分为A.5分B.6分C.7分D.8分E.9分8.某患者,男性,70岁,吸烟史47年,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讲话或穿衣等轻微动作时即发生气短。
该患者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评定为几级A.1级B.2级C.3级D.4级E.5级9.功能残气量测定提示:残气量占肺总量的68%,考虑该患者为A.轻度肺气肿B.中轻度肺气肿C.轻中度肺气肿D.中重度肺气肿E.严重肺气肿10.测得FEⅥ1为35%,根据此数据,考虑该患者为A.轻度肺气肿B.中轻度肺气肿C.轻中度肺气肿D.可疑肺气肿E.严重肺气肿11. ()包括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痴呆药物临床试验的疗效评价工具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B.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C.加利福尼亚痴呆行为问卷(CDBQ)D.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E.严重障碍量表( severe impairment battery,SIB)12.()是最具有影响的认知功能查工具,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具有敏感性好,易操作等优点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B.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C.加利福尼亚痴呆行为问卷(CDBQD.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 ADAS-cog)E.严重障碍量表( severe impairment battery,SB)13.()是认知障碍的最严重的表现形式A.记忆障碍B.感知障碍C.注意障碍D.昏迷E.痴呆14.能够提供患者疼痛的较为准确的位置和疼痛范围的评估方法为A.人体表面积评分法B.多因素疼痛调查评分法C.口述分级评分法宝D.数字疼痛评分法E.目测类比测痛法15.一患者的肌张力检查时,小于一半关节活动范围肌张力增加,用改良 Ashworth评定为A.1级B.1+级C.2级D.3级E.4级16.活动平板试验中 Bruce方案是A.同时增加速度和坡度来增加运动强度B.运动起始负荷低,每级负荷增量均为安静代谢量的2倍C.依靠增加坡度来增加运动负荷,速度固定D.通过增加速度或坡度来实现,不同时增加速度和坡度E.只增加速度,不增强坡度来增加运动强度17.关于肌肉的收缩形式不正确的是A.等长收缩只有张力的变化而无长度的缩短B.等长收缩时,肌肉作用的物体未发生位移,所以未对物体做功C.等张收缩只有长度的变化而无张力的改变D.等张收缩时,因有关节的运动,所以它对物体做了功E.人体骨骼肌的收缩的形式不可能为混合式收缩18.关于视感知发育,正确的是A.新生儿对弱光有瞬目动作B.1个月可凝视光源,开始有头眼协调C.2个月喜看自己的手,头眼协调较好D.5个月左右目光可随上下移动的物体垂直方向转动E.7个月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能看到小物体19.下列活动中哪项MET最小A.步行2.4km/hB.坐厕D.扫地C.交谊舞(快)E.下楼20.如果病人能够自己进食、独立地进行轮椅和床之间的转移、穿衣及洗漱;上厕所时需他人帮助脱穿裤子,偶有二便失禁,洗澡需要他人帮助,可驱动轮椅,不能上下楼梯,Barthel指数评分为A.70分B.65分C.55分D.60分E.75分21.对于不使用助听器的听力障碍者,需向其大声说话,他才清楚对方所说的内容,最可能的FIM得分是A.7分B.6分C.5分D.4分E.3分22.FM评定中,下列哪种情况不应得5分A.陪护准备好毛巾、洗脸水,自己洗脸洗手B.排尿失败次数:每月<1次C.在床与轮椅间转移时,需要陪护在一旁监护D.在陪护的监护下,行走E.在没有陪护帮助的情况下,至少上下4~5级台阶23.记忆的解释正确的是A.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B.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指以往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曾有过的情绪体验,学习过的动作行为等在人脑中留下的一些印记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在头脑中的浮现C.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地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D.不只能通过记忆把经历过的事物回想起来,而且还能想出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物E.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4.以下评定方法用于生存质量评定的是A. SF-36B. Barthel 指数C. FIMD. Ashworth 量表E. Wolf 量表25.肱二头肌反射中枢位于A.颈髓3~4节段B.颈髓5~6节段C.颈髓7~8节段D.腰髓2~4节段E.骶髓1~2节段26.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最经济和最基本的检查方法是A.心电图B.超声心动图C.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D.心脏CTE.冠脉造影27.关于注意的描述,错误的是A.心理活动或意识是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B.有指向性与集中性两个特点C.具有选择功能、保持和对活动进行调节星贡主和监督的功能D.根据注意时我们对事物目的性和所付出的意志,将注意分为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两种E.评估一个人的注意可以从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四个方面来进行28.COPD患者最主要的症状是A.胸痛B.心慌C.呼吸困难D.胸闷E.头痛头晕29.患者,女,58岁,右肩痛,右上肢上举外展受限3个月,无发热及右肩局部红、肿、热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