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离心泵(检修)
- 格式:ppt
- 大小:6.96 MB
- 文档页数:46
多级离心泵检修方案编制:一审:二审:三审:四审:2010年1月12日一、编制说明本方案适用于以下多级泵的检修合成界区:P2101A/B、P2102A/B、P8411A/B、104JA/B、P2204A/B公用工程界区:消防稳压泵1#、2#、消防增压泵1#、2#、3#、2206Ja\b、二、检修内容1、小修(1)更换填料或检修机械密封;(2)检查轴承、调整各部间隙及校正联轴器;(3)紧固各部位螺栓,消除运行中发生的缺陷和渗漏,更换零件;(4)检查转子轴向窜动量;(5)清扫并修理冷却水,油封和润滑系统,更换润滑油(脂);2、大修:(1)包括小修内容;(2)检查、调整各部位间隙及转子的径向跳动端面跳动,泵轴弯曲;(3)检查修理平衡盘与平衡环的端面接触,及各段间隙、叶轮轮壳、轴套、平衡盘轮壳、轴肩,紧固螺母的端面接触情况;(4)检查修理轴套;(5)清理、检修进口滤网,逆止阀和运行系统阀门;(6)检查和调整泵体的水平度;(7)联轴器找正;三、检修及质量标准:1、检修前准备(1)掌握运行情况,了解近期机械状况,做出检修内容的确定。
(2)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数据。
(3)备齐检修工具、量具、配件及材料。
(4)切断电源,关闭进出口阀门,排净泵内介质,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2、拆卸与检查(1)拆除保温并打扫干净。
(2)拆除联轴节护罩及短节,并进行对中复查。
(3)拆除拆除联轴节。
(4)拆下联轴节端轴承室上盖和上轴瓦。
(5)拆下主润滑油泵组件及油箱。
(6)拆开排出端轴承室端盖和上盖。
(7)拆卸止推轴承组件及上轴瓦。
(8)拆下主油泵传动蜗杆、外防护板、止推盘、间隔套以及内防护板。
(9)拆除排出端下轴瓦、挡油环和轴承座。
(10)拆下机械密封组件及水夹套壳体。
(11)拆下端盖螺栓,然后吊出端盖。
(12)拆除联轴节下轴瓦、挡油环和轴承座。
(13)拆下联轴节端机械密封组件和水夹套壳体。
(14)从缸体内抽出内缸组件。
(15)拆卸内缸组件:A、用专用工具拆卸平衡盘锁紧螺母,并取出平衡盘。
一般多级离心泵的维修分为小修,中修,大修三种,那么三昌泵将为您详细讲述,这三种修理模式包括哪些内容:
多级离心泵小修内容:
(1)机械密封:更换、清洗。
(2)检查与调整联轴器的同轴度及轴向间隙,更换联轴器的易损件。
(3)检查轴承及油路,更换润滑油(脂)
(4)检查冷却系统及清除水垢。
(5)清除在运行中所发现的缺陷及渗漏,检查及坚固各部螺栓。
(6)清扫及检修所属阀门。
多级离心泵中修内容:
(1)中修内容包括小修内容。
(2)检查机械密封,修理及更换零件。
(3)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程度,予以修复或更换。
(4)检查轴的磨损、腐蚀和直线度,进行修复。
(5)测定叶轮的静平衡及检查转子的动平衡。
(6)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刮研轴瓦,调整间隙,以及更换轴承。
(7)检查与调整叶轮密封环、轴套、压盖、轴封等各部间隙。
(8)检查或校验压力表。
(9)检查、清扫以及修理电机。
多级离心泵大修内容:
(1)包括中修内容。
(2)更换叶轮。
(3)更换泵轴。
(4)泵体测厚、鉴定,做必要的修理。
(5)测量及调整泵体的水平度。
(6)除锈防腐。
以上是我公司通过日常的经验积累的一些关于多级离心泵维修的内容。
仅供参考。
多级离心泵大修方案编制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年×月×日××公司目录一、编制依据二、方案概况三、施工前准备工作四、进度计划安排五、施工程序六、质量技术措施七、安全环保措施八、完工、验收1.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1.1有关设备的维护检修规程:SHS01013-2004《离心泵维护检修规范》GB/T5657-1995 《离心泵技术要求》1.1.2离心泵设备装配图纸。
2. 工程概况2.1根据要求对离心泵进行解体大修检查,测量相关数据3.施工准备工作3.1人员准备钳工一名3.2工具准备钳工常用工具一套常用量具一套3.3物料准备检查更换备件,滑油、轴承、机封或填料、垫片、叶轮等库存量是否充足。
3.4资料准备设备制造厂家的图纸一份4进度计划安排准备工作0.5H解体检查、清洗0.5H数据测量:1小时回装:0.5小时对中试运行:1H5施工程序6.1作业前进行断电、隔离、泄压、排空液体。
6.2拆卸前的准备工作拆除泵的地脚螺栓,和进出口管线法兰,将泵搬至检修工作台6.3泵解体、检修1,进行泵的外观检查,画记号线,按顺序编号2,拆除平衡管3,拆除非驱动端轴承压盖,拆卸轴承锁紧螺母,拆除轴承座螺丝,用拉马拉出非驱动端轴承及轴承座,取出轴承,拆开填料压盖和填料函段4,拉出联轴器,拆卸驱动端轴承端盖,拆卸轴承锁套,拆除轴承座螺丝,用拉马拉出驱动端轴承及轴承座,取出轴承,拆开填料压盖。
5,取出非驱动端轴套,取出平衡盘及密封O圈。
6,拆开泵壳拉紧螺栓,依次取出出水段,三级叶轮,中段,二级叶轮,中段,一级叶轮,进水段,取出键,依次做好编号。
7,取出驱动端轴套,主轴6.4清洗,检查清洗所有零部件,检查腐蚀磨损情况,轴承转动看有无卡阻,键及键槽磨损情况,轴无腐蚀磨损,叶轮、泵壳均无腐蚀磨损。
6.5数据测量轴承游隙,轴承内、外径,配合的轴颈的外径,轴承箱的内径;叶轮口环和泵壳口环间隙,叶轮内径与之配合的轴外径;平衡盘内径及配合的轴外径;轴的弯曲度;6.6修复、更换更换修复损坏零部件,视情况更换垫片。
多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1、设备的日常维护1.1日常维护内容(1)严格按泵的操作规程启动、运行与停车,并做好运行统计。
(2)每班检查润滑部位的润滑油与否符合规定。
(3)新换轴承后,工作 100 小时应清洗换油,油脂每运行~2400 小时换油。
(4)经常检查轴承温度,应不高于环境温度35℃,滚动轴承的最高温度不得超出75℃,经常检查电机温升。
(5)每班检查轴封处滴漏状况,填料密封保持每分钟 10~20 滴为宜,对于机械密封,要达成完好原则。
(6)经常观察泵的压力和电机电流与否正常和稳定,注意泵有无噪音等异常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经常保持泵及周边场地整洁,及时解决跑、冒、滴、漏。
(8)维修人员应定时上岗,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并及时解决所发现的问题。
1.2常见的故障解决办法吸入阀堵塞清扫吸入阀吸入管道阻力太大或吸水高度太高清扫吸入管路或减少吸水高度泵不打水或流量局限性出水管路阻力太大检查及清扫出水管路或改善出水管泵或吸入管内有空气,有漏气排除空气,消除漏气处处电流过大泵振动大叶轮堵塞清扫叶轮密封环磨损严重更换叶轮密封环填料压得太紧放松填料压盖转子部分固定部分磨擦检查、调节供水量过大调小出口阀,减少流量电机轴与泵同轴度超出规定找正联轴器泵轴弯曲或转子不平衡校直轴、转子做平衡叶轮中有异物或叶轮磨损清扫叶轮或更换叶轮转子与壳体产生摩擦调节转子与壳体间隙轴承间隙大调节间隙或更换轴承底座螺栓松动紧固底座螺栓中段导叶密封超出 3 倍值更换或修复油量局限性或油不干净加油或清洗轴承换油轴承温度高轴承间隙太小刮研轴瓦,调节间隙故障现象可能产生的因素检修办法及方法泵内部声音反常,泵不上水电机轴与泵轴同轴度超出规定找正联轴器流量太小增大流量吸入管阻力太大清扫吸入管或减少吸入高度在吸入管部分有空气渗入检查吸入管部分及阀,消除漏气处所吸送液体温度过高减少所吸送液体温度填料磨损更换填料轴或轴套磨损修复或更换磨损件泵轴弯曲校正或更换泵轴密封漏损大动、静密封环端面腐蚀、磨损或划伤修复或更换动、静密封环静环装配歪斜重装配静环弹簧压力局限性调节弹簧压缩量或更换弹簧1.3 紧急状况停车:发生下列状况之一时,应紧急停车:(1)忽然发生激烈振动;(2)泵内发出异常声响;(3)电流超出额定值持续不降经解决无效;(4)泵忽然不出水。
矿用耐磨多级离心泵的日常检修和注意事项日常使用矿用耐磨多级离心泵应当怎么进行维护的一些要注意的方面:外界的大气压强下,低处的水推开进水阀门,沿进水管进入泵壳,又被叶轮甩进出水管。
这样低处的水可被不时地抽往高处。
矿用耐磨多级离心泵在使用过程要注意日常的维护来延长他使用寿命。
1、开机前得准备为确保矿用耐磨多级离心泵的平安运行,开机前应作必需的检查。
首先用手慢转联轴器或皮带轮,察看水泵转向是否正确,转动是否快捷、平稳,泵内有无杂质,轴承运转是否正常,皮带松紧是否合适,检查全部螺钉是否坚固;检查机组旁有无拦阻运转的杂物;检查吸水管深度是否充分;有出水阀门的要关闭,以减少启动负荷,并注意启动后及时打开阀门。
2、运行中的检查开机后,应检查各种仪表是否正常工作、平稳,电流不应逾越额定值。
压力表指针应当在设计范围内;检查水泵出水量是否正常,检查机组各部分是否漏水;检查填料压紧程度,通常情况下填料处宜有少量的泄露(每分钟不超出10—20滴)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宜大于10ml/h每分钟约3滴)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高于75度;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高于70度。
并注意有无异响、异常震动,注意出水量减少情况;及时调整进水口淹没深度;常常清理拦污栅上面的漂流物;通过皮带传动的还要注意皮带是否打滑。
3、停机和停机后注意的事项停机前应先关闭出水阀门再停机,以防发生水倒流,损坏机件;每次停机后,应及时擦净泵体及管路的油渍,坚持机组外表清洁,及时发现隐患;冬季停机后,应赶忙将水放尽,以防冻裂泵体及内部零件;使用季节结束后,要进行必需的维护。
4、矿用耐磨多级离心泵的周期性检查矿用耐磨多级离心泵的周期性检查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日常检查。
如上所述;月检查,及使用中的检查。
不装配零部件的情况下,对设备外表进行清洗和小修,包含对轴承温度、轴封泄露原因及电机绝缘情况等方面的检查;定期修检,包含轴封润滑油,检查泵和电机对中情况,检查轴套磨损情况,检查联轴器橡胶圈损坏情况。
多级离心泵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多级离心泵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21泵房MD280-43*523采区供水站D85-45×7主井底供水站MD155-30*921采区供水站MD155-30*91、多级离心泵结构特点常用的多级离心泵基本结构有节段式或多级串联式两种形式。
节段式的结构特点是每一级由一个位于扩压器壳体内的叶轮组成,用螺栓将扩压器和连杆连在一起,各级以串联方式由固定杆固定,其优点是耐压高,不易泄漏。
但维修时必须拆卸进口管道,拆卸装配难度较大。
节段式多级泵吸入室结构大都为圆环形。
而每级叶轮的压出室,由于蜗壳制造方便,将液体动能转换为压能的效率较高。
多级泵的首级叶轮一般设计为双吸式叶轮,其余各级叶轮设计为单吸式叶轮,对温度较高、流量较大、易于产生汽蚀的介质更应如此。
对于压力非常高的泵,采用单层泵壳体难以承受其压力,常采用双层泵壳体,把泵体制作成筒体式。
筒体式泵体承受较高压力,筒体内安装水平中开式或节段式的转子。
2、常见机械故障分析与维护2.1 叶轮与口环水泵叶轮的叶片大多因为气蚀或吸入固体物、金属杂质等使之受损。
口环(又称密封环)的磨损一般因为安装过程中的穿量不当造成,也可能因叶轮的背帽松动造成口环的磨损。
若口环磨损严重,则应该更换叶轮;若口环磨损较轻,则可进行修复。
2.2 平衡装置平衡盘与平衡环磨损过多(一般超过2mm)或凸凹不平时,先补焊或研磨泵壳上的凹槽,并在平衡环与泵壳结合面处加1块3mm厚的聚四氟乙烯垫片。
这样,既消除了补焊后手工研磨造成的平面板凹凸不平,垫片材料又软硬适中。
磨损过多时应更换新的平衡环和平衡盘。
2.3 机械密封机械密封有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该端面在流体压力及补偿机械外弹力的作用下,依赖辅助密封的配合与另一端保持贴合,并相对滑动,从而防止流体泄漏。
机械密封渗漏的比例占全部维修泵渗漏的50%以上,机械密封的运行好坏直接影响到泵的正常运行。
机械密封渗漏会导致泵转子轴向窜动量大,辅助密封与轴的过盈量增大,动环不能在轴上灵活移动。
多级离心泵检修步骤
当多级离心泵不能正常运转出现故障需要拆卸检修时,请由专业人员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查阅制造厂的说明书,看看有哪些特殊的地方需要注意。
一、多级离心泵解体
1、拆止推轴承前应利用百分表测量出平衡盘间隙,并做好记录;
2、多级泵解体时必须将各零件按原装配顺序做好记号,以免回装时混乱、装错;
3、不便于做记号的小件(比如键)可与同级的叶轮或导叶(中段)等放在一起。
4、解体时可直观感觉一下是否有不正常的零件,比如配合松动等。
二、多级离心泵零件检修
1、目测各零件表面是否正常,各配合面必须无磕碰划伤、无锈蚀等;
2、用量具实测关键配合部位公差是否合格;
3、量叶轮密封环、壳体密封环、导叶密封环、级间轴套等处的间隙是否在允差范围内,磨损过大的需要更换;
4、检查轴承是否完好;
5、所有密封圈、密封垫最好都换新的。
三、多级离心泵回装
1、先将转子装好,重新进行动平衡试验;
2、按拆泵的相反顺序回装各零件,回装时注意再次量各密封环处间隙值,确保无误;
3、装平衡盘之前应测量转子总串量;
4、装上平衡盘后,测量转子半串量。
5、与制造厂总装配图上要求的总串量及半串量对照,应基本符合图纸要求。
一般情况下半串量大约是总串量的一半左右。
6、均匀地紧好各主螺栓,注意应对角进行;
7、在轴上吸一块百分表,旋转轴对平衡盘进行打表,允差按图纸要求,一般不得超过0.06;
8、装止推轴承时应注意调整平衡盘的间隙,应利用轴承前的调整环将平衡盘间隙调整至图纸要求。
多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锅炉给水泵一、合用范围1.本规程合用于DG型多级离心泵旳检修及维护保养, 现配有DG85-67×8型两台, DG13-35×10型三台。
2.设备性能及技术参数DG85-67×8型多级离心泵性能参数:流量: Q=70m³/h扬程: H=550m转速: n=2950r/min效率: η=65%汽蚀余量: NPSH=3.0m水温: t≤160℃电机功率: 220kwDG13-35×10型多级离心泵性能参数:流量: Q= 13m³/h扬程: H=350m转速: n=2950r/min效率: η=65%汽蚀余量: NPSH=3.0m水温: t≤160℃二、电机功率: 37kw三、设备完好旳原则规定: 多级离心泵各连接部位无跑冒滴漏, , 联轴器间隙符合规定, 泵运行要平稳, 无异常振动, 噪音等状况。
泵运行中旳电流、压力、流量符合设计规定。
四、设备维护a.1.平常维护内容b.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严禁超负荷运行;c.检查泵运转状况, 地脚螺栓及联接螺栓与否结实, 发现松动及时调整结实;d.打扫泵及周围环境, 并常常保持整洁;e.检查泵防护、安全装置, 常常保持良好;f.备用泵准时盘车;g.检查压力表旳敏捷、精确度;h.检查变频调速器状态与否正常。
i.安排专人对轴承定期进行加油保养。
2.平常巡回检查内容a.每小时巡回检查一次泵旳压力、流量, 并作好记录;b.每班检查两次联接部位、密封部位, 及时消除跑、冒、滴、漏;c.每班检查两次管道、阀门及其联接部位, 及时清除泄漏;d.每班检查两次泵、电机有无振动,电流与否正常;e.每班检查两次轴承润滑状况与否良好。
3 、定期检查内容1 每周检查一次润滑油质量与否符合规定;2 每月检查一次地脚螺栓, 并及时紧固;3 设备部门每月进行两次完好设备检查、并做好记录。
5.紧急状况停车a.发生下列状况之一时, 应紧急停车:b.泵忽然发生严重振动或异常响声时;c.电机、电气发生冒烟时;d.泵受到严重损坏, 大量泄漏时;e.发生其他危及人身安全或生产安全状况时。
多级离心泵检修规程一.检修前准备工作:工具、量具(150mm游标卡尺)、专用梅花扳手、木块、300mm三爪拉马、150mm三爪拉马、机封取出专用工具二.轴承、机械密封、密封腔、出口尾座、叶轮、泵壳拆卸方法:1. 轴承1.1将联轴器用300mm三爪拉马取出,分别拆卸进、排端轴承油盖、轴承托架;1.2拆卸轴承锁紧螺母,电机端为左旋,出口端为右旋,用150mm三爪拉马拆卸滚动轴承。
拆卸电机端轴承时可用加长三爪拉马进行拆卸。
在装入三爪拉马时,应将三爪调平使轴承受力均匀。
拆卸同时,可用蒸汽加热和用铜棒轻轻振动,加速轴承拆卸;2. 机械密封2.1分别将衬套取出(J0304还先将轴套锁紧螺毋拆卸,电机端左旋、出口端右旋),拆卸机械密封静环盖,取出轴套O形密封胶圈、轴套。
在取轴套时,轴套不易取出,则利用专用取出夹具完成;2.2专用机械密封取出夹具原理是,加工一个厚度为12mm、直径等于轴套非密封部位尺寸一样,然后将任意一边锯开,再在锯开除焊紧固螺钉以便使夹具牢固固定在轴套上,然后用三爪拉马将其取出;2.3机封取出后,应仔细检查动、静环磨擦副磨损情况,密封面上决不能有划痕。
弹簧弹性是否变形、断裂。
O形环是否变形、老化、断裂,一般情况O形胶圈一次性使用。
检查机封定位螺钉是否松动,推环是否变形,推环在动环座中上、下移动是否运行顺畅。
动环座止动口是否有损坏或变形。
如有以上问题应将更换成套机封;2.4轴套的检查,关键是动环密封O形圈密封部位、轴套O形圈密封部位,不能有划痕、毛剌、变形,不能敲打、更改该部位的尺寸。
如有损坏、变形、尺寸改变应更换合格的轴套;3. 密封腔、平衡盘、平衡环3.1机械密环拆卸完后即可将密封腔拆卸,在取出密封腔同时应注意该处有密封垫,通常该密封垫采用高压石棉垫,厚度s=1.00mm;3.2平衡盘拆卸时,如不能顺利将其取出,则利用原平衡盘上两个螺丝孔进行拆卸,方法是:将两根丝杆装入丝孔内拧紧,在轴末端装顶丝进行顶;3.3平衡盘的检查,平衡盘属易损件,通常使用7200小时(正常情况)可作报废,不作连续使用;3.4平衡环拆卸是出口尾座拆卸后放置平,再拆卸。
多级离心泵及检修1概述1.1 学习范围1、泵的分类◆叶片式泵(透平式泵):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旋涡泵◆容积式泵往复泵:活塞泵柱塞泵隔膜泵回转泵:齿轮泵螺杆泵滑片泵其他类型泵:喷射泵水锤泵真空泵2、主要讨论单级离心泵的维护和检修,对于其他泵,可作为参考。
轴向剖分式多级两端支承泵径向剖分式多级两端支承单壳泵径向剖分式多级两端支承双层壳体泵双壳立式悬吊导流泵1.2 结构简述泵的固定部分由进液段、中段、出液段、导叶、轴承和密封组成,转动部分由泵轴、叶轮、轴套、平衡盘、联轴器组成。
2完好标准2.1 零、部件2.1.1 泵本体及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 各部连接螺栓齐全,连接紧固,无锈蚀。
2.1.3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
2.1.4 压力表、电流表、压差表等仪表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
2.1.5 进、出口阀门及润滑、冷却系统管线安装齐整,标志明显,油标,油杯等齐全好用。
2.1.6 各部安装符合规定。
2.1.7泵体、泵座及附属管线、管件油漆完整。
2.1.8 基础、底座完整,坚固。
2.2 运行性能2.2.1 油路畅通,润滑良好,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 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3 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
2.2.4 能力可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 技术资料2.3.1 有泵的总装配或结构图,有易损配件图。
2.3.2 有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2.3.3 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3.4 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包括:a.安装及试车验收资料;b.设备运行记录;c.历次检修及验收记录;d.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
2.4 设备及环境2.4.1 设备清洁,外表无灰尘、油垢。
2.4.2 基础整洁,表面无积水、杂物,环境整齐清洁。
2.4.3 进出口阀门、法兰接口及泵体各段结合处均无泄露。
2.4.4 轴封处泄露不大于:a.填料密封,初期每分钟不多于20滴,末期每分钟不多于40滴;b.机械密封,初期应无泄露,末期每分钟不多于5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