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及其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19.39 MB
- 文档页数:71
都市区空间范围的划分方法都市区空间范围的划分方法是基于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需要,以及对城市功能和空间利用的要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都市区空间范围划分方法。
一种常见的划分方法是根据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来划分。
根据这种方法,大城市的都市区被划分为核心城市区和郊区两部分。
核心城市区通常是城市的中心商业区和行政区,人口密度较高,交通发达,各类服务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
郊区则是核心城市区的外围,通常人口密度较低,有着更多的居住区、工业区和农业区。
另一种常见的划分方法是根据功能来进行划分。
根据这种方法,都市区被划分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农业区等不同功能的区域。
商业区通常是城市的中心商业地段,集中了大量的商业机构、购物中心和办公楼。
住宅区则是人们的居住地,通常会根据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家庭状况来划分成高档住宅区、中等住宅区和低档住宅区等不同居住水平的区域。
工业区则是城市的工业园区或工业集聚区,集中了大量的工厂和生产设施。
农业区则是城市周边的农田和农业生产区。
还有一种划分方法是根据交通网络和交通廊道来划分。
根据这种方法,城市的都市区被划分为交通干线和交通节点两个层次。
交通干线是连接城市核心区和周边地区的主要交通道路和轨道交通线路,沿着交通干线分布着众多的交通节点,如公交站、地铁站和火车站等。
交通节点是城市的交通枢纽,集中了大量的交通设施和交通换乘功能。
综上所述,都市区空间范围的划分方法可以根据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功能以及交通网络和交通廊道等方面来进行。
这些方法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合理利用城市资源、提高城市功能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关于“大都市区”理论与区域发展关于“大都市区”理论与区域发展谢让志“大都市区”一词的出现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有着密切关系。
20世纪末叶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各国为了生存与发展,都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知识经济水平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的一种不可替代的力量。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大大提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独立于世界经济潮流之外,都必须进行实质上和有成效的联合,这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本文仅就“大都市区”理论问题进行如下讨论。
一、“大都市区”理论溯源18世纪末期,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遂对国家土地开发、城市建设及区域规划产生了浓厚兴趣。
1809年德国经济学家苗勒研究了某一区域内城市的空间结构、作用和等级问题,认为“六角形”是城市空间分布的最佳结构形态。
德国经济学家寇尔和施吕特尔等人也先后研究过地表城市分布形态问题。
1933年德国著名经济家、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集前人研究成果之大成,出版了《南德的中心地》一书,系统介绍了他对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附近地区城市分布、功能、结构和等级问题的研究成果,编制了南德中心地体系结构表(见附表)表中左侧第一行为城市类型和级别,第7级(L)是地区首府慕尼黑,中心地数和市场区数各1个,为最高级的中心地,区域半径108公里,区域面积32400平方公里,总人口350万人,其中慕尼黑人口50万人;提供货物和服务2000种。
以下级别依次降低,到最低的1(M)级,服务半径、区域面积、总人口、中心地人口和服务内容均减到最少,但是中心地数量和市场区数量却最多,把整个巴伐利亚州全部覆盖起来。
在此基础上,克里斯泰勒还提出城市空间扩展的三个重要原则,即①市场原则:按此原则,由小的区域向大的区域发展,是按照K=3的系列发展,即中心地和市场区是按“3”的倍数增加的,低一级市场区数量总是高一级市场区数量的三倍;高一级中心地通过六条放射状交通线与次一级中心地相连接。
中国的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的城市,并且这些城市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城市地理和城市发展彼此紧密相连,互相影响着。
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国的城市地理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城市发展。
第一部分:中国的城市地理特点中国地大物博,地理条件多样,因此其城市地理特点也非常丰富多样。
首先,中国的城市分布广泛,涵盖了各个地区和地域类型。
从东部沿海的大都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到内陆的中心城市如成都、重庆,再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如乌鲁木齐、拉萨等。
这种广泛的城市分布使得中国的城市体系更加完整和鲜明。
其次,中国的城市地理特点还包括多样的地貌类型。
中国山川纵横,有丰富的山脉、平原、丘陵、盆地等地貌类型。
例如,华北平原、江南水乡、四川盆地等都是中国城市分布的重要地貌类型,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中国的气候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地理的特点。
北方的寒冷干燥气候对城市规划和建设产生了一定的挑战,而南方的湿润气候则影响了城市的绿化和水资源管理。
第二部分:中国的城市发展中国的城市发展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和快速的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首先,中国的城市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
沿海地区的城市发展相对较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内陆地区的城市则相对滞后。
这种区域差异导致了中国城市发展的不平衡,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来促进内陆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其次,中国的城市发展还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紧密相连。
大城市往往是经济中心和产业集聚区,吸引了大量人口和资金流入,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
此外,中国的城市发展还受到政府政策的引导和影响。
政府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引导城市的有序发展。
例如,限制大城市人口增长、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等。
文章编号:1000-8462(2009)10-1585-03大都市区的发展及其规划陆大道(中国科学院中国北京100010)1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推动了全球城市和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19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经济体系中的传统制造业部分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以跨国投资为基础的复杂的全球生产网络,并深化了国际劳动地域分工;同时,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机构(如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作用增强,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全球资本主义规则,为资本的全球扩张提供了制度保障。
投资和贸易自由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和核心。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经济全球化直接定义为“在货物和劳务贸易、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和扩散基础上,不同国家市场和生产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动态过程。
”经济全球化至少包含以下几个因素:金融资本地位的上升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流动,生产技术与技巧迅速的跨国扩散,市场的全球化,在新的信息技术支撑下知识与信息的全球性迅速流动,跨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跨国公司垄断势力的强化、以及各国国家战略的全球化导向。
经济全球化过程不仅仅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的空间变化,而且也在促成社会经济新的空间表现形式。
其中,城市体系、空间组织和空间形态的变化最为明显。
经济全球化正在引起城市之间的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的重组,形成全球城市体系(global urban system)、世界城市(world city)和大都市经济区。
信息化促进知识的扩散、应用和创新。
由此可导致经济和社会要素的空间重组。
信息技术驱动下企业管理模式的三种主要变化:其一,管理理念从以生产为核心到以消费者为核心。
这种变化的一个信号就是定制生产的广泛采用。
其二,管理框架从垂直分层(金字塔型)变为扁平化(流的管理)。
流的管理使企业决策者能更直接地把握市场变化的脉搏。
其三,管理范畴从内部管理变为供应链控制。
这将导致整装厂与零部件厂之间关系的变化,特别是两者之间B2B电子商务将更加普遍。
认识中国的主要城市与城市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其地域辽阔,涵盖了许多主要城市。
这些城市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各具特色,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文化和社会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中国的主要城市以及它们的城市发展进行介绍。
一、北京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不仅有着重要的政治地位,而且也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
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拥有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例如紫禁城、天坛和长城等。
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在城市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建设了现代化的交通枢纽和一系列高楼大厦。
此外,北京连续举办了多届奥运会、亚运会和国际文化艺术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
二、上海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
该城市位于中国东海沿岸,拥有独特的沿海风光和风土人情。
上海以其高楼大厦、现代化的都市风貌和繁华的商业街区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上海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的投资,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广州广州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该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中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岭南文化。
广州的城市发展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贸易和物流方面,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之一。
此外,该城市还注重生态保护和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努力打造宜居城市。
四、深圳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这座城市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以其快速的城市发展和高科技产业而闻名于世。
深圳在短短几十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吸引了许多国际企业的投资和人才的流入。
深圳的成功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典范,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成都成都是中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川菜的发源地。
该城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宜人的气候而受到游客和投资者的喜爱。
成都在城市发展方面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倡导可持续发展。
此外,成都还发展了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大中小城市划分方法在城市划分中,通常会使用大中小三个分类划分来描述城市的规模和重要性。
这种划分方法主要是根据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水平等多个指标综合考量的结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大中小城市的划分方法。
1.大城市大城市是指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善、文化教育水平较高的城市。
一般来说,大城市具有以下特点:(1)人口规模较大:大城市的人口通常在几百万以上,甚至超过千万。
人口数量众多使大城市具有较高的经济活力和市场潜力。
(2)经济发展水平高:大城市通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具有发达的工商业和金融服务业,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较高。
(3)基础设施完善:大城市的交通、通信、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先进,并且具有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城市管理水平。
(4)文化教育水平较高:大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高水平的教育机构,对于科技、艺术、教育等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2.中等城市中等城市是指人口规模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文化教育水平一般的城市。
中等城市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人口规模较大:中等城市的人口数量通常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具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活力。
(2)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中等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通常比较中庸,既不像大城市那样发达,也不像小城市那样薄弱。
(3)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中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比较完善,交通、通信、水利、电力等方面的条件相对较好。
(4)文化教育水平一般:中等城市虽然文化教育资源相对不及大城市,但也会有一些高水平的教育机构和文化设施,可以满足当地居民的基本需求。
3.小城市小城市是指人口规模较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相对简单、文化教育水平较低的城市。
小城市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人口规模较小:小城市的人口数量通常在几万到几十万之间,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经济活力一般较低。
(2)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较低,工商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较弱,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相对较低。
中国最新十五大城市圈的划分及实力分析⑴北京城市圈:主体线(北京→廊坊→天津→塘沽→唐山→秦皇岛);辐射带动(承德、张家口、保定、石家庄、沧州)--北京城市圈又称为京津唐城市圈--港口:天津(塘沽港)、唐山(京唐港)、秦皇岛港、沧州(黄骅港)市区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北京、天津、唐山、石家庄市区人口大于50万的城市:塘沽、秦皇岛、张家口、保定经济发达城市:北京、天津、塘沽(滨海新区)、唐山、石家庄未来明星城市:塘沽经济落后需要带动的城市:张家口、承德旅游业发达城市:北京、秦皇岛、承德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天津、承德、保定、正定(属于石家庄)本圈内世界遗产: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周口店猿人遗址、明十三陵、八达岭长城、黄崖关长城、清东陵、山海关长城、避暑山庄及外八庙、清西陵特点: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城市圈,天津滨海新区是未来国家重点的投资发展区域⑵沈阳城市圈:主体线(抚顺→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辐射带动(本溪、丹东、铁岭、阜新、盘锦、锦州、葫芦岛)--沈阳城市圈又称为辽沈城市圈--港口: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锦州港、葫芦岛港市区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沈阳、抚顺、鞍山、大连市区人口大于50万的城市:辽阳、营口、本溪、丹东、阜新、锦州经济发达城市:沈阳、大连未来明星城市:丹东经济落后需要带动的城市:铁岭、抚顺、阜新资源型城市:抚顺、鞍山、本溪、阜新、盘锦旅游业发达城市:大连历史文化名城:沈阳、辽阳(非国家重点)本圈内世界遗产:沈阳故宫、盛京三陵特点:重工业城市最集中的城市圈,沈阳城市圈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最关键区域,关系到未来整个东北经济发展的兴衰成败⑶哈尔滨城市圈:主体线(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牡丹江→鸡西);辐射带动(长春、吉林、松原、绥化、佳木斯、鹤岗、伊春、七台河、双鸭山)--哈尔滨城市圈又称为松嫩城市圈--市区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吉林市区人口大于50万的城市:大庆、牡丹江、鸡西、佳木斯、鹤岗、伊春经济发达城市:哈尔滨、长春未来明星城市:绥芬河经济落后需要带动的城市:齐齐哈尔、绥化、鹤岗、七台河、双鸭山资源型城市:大庆、鸡西、松原、鹤岗、伊春、七台河、双鸭山旅游业发达城市:哈尔滨、吉林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吉林本圈内世界遗产:暂时无〈渤海龙泉府遗址在申请中〉特点:以石油工业、煤炭工业、机械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圈,哈尔滨城市圈也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区域⑷郑州城市圈:主体线(三门峡→洛阳→焦作→新乡→郑州→开封→商丘);辐射带动(许昌、漯河、平顶山、南阳、周口、驻马店、鹤壁、安阳、濮阳、邯郸)--郑州城市圈又称为中原城市圈--市区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郑州、洛阳、邯郸市区人口大于50万的城市:焦作、新乡、开封、商丘、平顶山、南阳、安阳经济发达城市:郑州未来明星城市:漯河经济落后需要带动的城市:三门峡、周口、驻马店、濮阳资源型城市:焦作、平顶山、濮阳旅游业发达城市:郑州、洛阳、开封历史文化名城:郑州、洛阳、开封、商丘、濮阳、安阳、浚县(属于鹤壁)、南阳、邯郸本圈内世界遗产:龙门石窟、殷墟特点:历史文化名城最集中的城市圈,洛阳、开封、安阳三大古都均在郑州城市圈内,郑州城市圈居民生活和收入水平在中部处于偏低水平⑸济南城市圈:主体线(济南→泰安→莱芜→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威海);辐射带动(东营、滨州、德州、聊城、济宁、临沂、日照)--济南城市圈又称为齐鲁城市圈--港口:东营港、烟台港、龙口港、威海港、青岛港、日照港市区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济南、青岛、淄博市区人口大于50万的城市:泰安、潍坊、烟台、东营、济宁、临沂经济发达城市: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未来明星城市:威海经济落后需要带动的城市:滨州、德州、聊城、临沂资源型城市:莱芜、东营旅游业发达城市:泰安、曲阜、青岛、蓬莱、威海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泰安、临淄(属于淄博)、青岛、曲阜(属于济宁)、邹城(属于济宁)、聊城本圈内世界遗产:泰山、曲阜三孔特点:以国有大型企业经济为主导的城市圈,但现阶段济南城市圈居民生活和收入水平在沿海地区处于偏低水平⑹徐州城市圈:主体线(连云港→徐州→淮北→宿州→蚌埠→淮南);辐射带动(宿迁、淮安、枣庄、亳州、阜阳)--徐州城市圈又称为淮海城市圈--港口:连云港市区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徐州市区人口大于50万的城市:连云港、淮北、蚌埠、淮南、枣庄经济发达城市:徐州未来明星城市:连云港经济落后需要带动的城市:宿州、宿迁、阜阳资源型城市:淮北、淮南、枣庄旅游业发达城市:连云港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楚州(属于淮安)、亳州本圈内世界遗产:暂时无特点:沿海地区经济整合难度最大的城市圈,徐州城市圈目前以重工业为主导⑺上海城市圈:主体线(芜湖→马鞍山→南京→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昆山→上海→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辐射带动(南通、泰州、滁州、巢湖、合肥、宣城、湖州、舟山、台州、金华、义乌)--上海城市圈又称为长三角城市圈--港口:上海港、南通港、宁波(北仑港)、舟山港、台州港市区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上海、苏州、无锡、南京、杭州、宁波、合肥市区人口大于50万的城市:常州、南通、镇江、扬州、芜湖经济发达城市:上海(浦东新区)、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扬州、南通、合肥、嘉兴、湖州、杭州、金华、绍兴、宁波、台州未来明星城市:义乌经济落后需要带动的城市:滁州、巢湖、宣城资源型城市:马鞍山旅游业发达城市:上海、苏州、无锡、南京、扬州、湖州、杭州、东阳、绍兴、宁波、舟山历史文化名城:上海、苏州、常熟(属于苏州)、镇江、南京、扬州、杭州、湖州(非国家重点)、绍兴、宁波、临海(属于台州)本圈内世界遗产:明孝陵、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在申请中〉特点:中国最发达、最成熟的城市圈,上海城市圈的生产总值居全国十五大城市圈首位,上海浦东新区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和中国的金融中心⑻福州城市圈:主体线(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汕头→潮州);辐射带动(宁德、南平、武夷山、三明、龙岩、梅州、揭阳)--福州城市圈又称为海峡西岸城市圈--港口:福州(马尾港)、莆田(秀屿港)、泉州(后渚港)、厦门港、汕头港市区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福州、厦门、汕头市区人口大于50万的城市:泉州经济发达城市:福州、莆田、泉州、厦门(经济特区)、汕头(经济特区)未来明星城市:晋江经济落后需要带动的城市:宁德、龙岩、梅州资源型城市:三明旅游业发达城市:武夷山、厦门、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泉州、漳州、长汀(属于龙岩)、潮州、梅州本圈内世界遗产:武夷山〈湄洲岛在申请中〉特点:中国侨汇收益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圈,福州城市圈毗邻台湾,是一个机会与矛盾并存的区域,现阶段以轻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⑼武汉城市圈:主体线(黄石→鄂州→武汉→仙桃→潜江→荆州→宜昌);辐射带动(黄冈、咸宁、孝感、天门、荆门、襄樊、随州、十堰)--武汉城市圈又称为江汉城市圈--市区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武汉市区人口大于50万的城市:黄石、荆州、宜昌、襄樊经济发达城市:武汉未来明星城市:宜昌经济落后需要带动的城市:黄冈、咸宁、随州旅游业发达城市:武汉、宜昌历史文化名城:武汉、荆州、钟祥(属于荆门)、襄樊、随州本圈内世界遗产:明显陵、武当山特点:武汉城市圈是中部崛起的最关键区域,关系到未来中部经济发展的兴衰成败⑽长沙城市圈:主体线(岳阳→长沙→湘潭→株洲→衡阳→郴州);辐射带动(益阳、常德、张家界、娄底、邵阳、萍乡、永州)--长沙城市圈又称为潇湘城市圈--市区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长沙市区人口大于50万的城市:岳阳、湘潭、株洲、衡阳经济发达城市:长沙未来明星城市:郴州经济落后需要带动的城市:邵阳、永州资源型城市:湘潭、萍乡旅游业发达城市:长沙、韶山、岳阳、张家界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岳阳本圈内世界遗产:武陵源特点:中部地区居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最高的城市圈⑾香港城市圈:主体线(香港→深圳→惠州→东莞→广州→佛山→顺德→江门→中山→珠海→澳门);辐射带动(河源、清远、韶关、肇庆、云浮、阳江)--香港城市圈又称为珠三角城市圈--港口:香港、深圳(蛇口港)、广州(黄埔港)、中山港市区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香港、深圳、广州市区人口大于50万的城市:东莞、佛山、中山、珠海经济发达城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深圳(经济特区)、惠州、东莞、广州、佛山、江门、中山、珠海(经济特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未来明星城市:江门经济落后需要带动的城市:河源、清远、云浮旅游业发达城市:香港、深圳、惠州、广州、珠海、澳门、肇庆、韶关历史文化名城:广州、佛山、肇庆、澳门本圈内世界遗产:澳门殖民老城特点:中国居民收入最高的城市圈,香港城市圈外向型加工工业高度发达⑿南宁城市圈:主体线(桂林→柳州→来宾→南宁→钦州→北海);辐射带动(贵港、玉林、梧州、贺州、百色、崇左、防城港)--南宁城市圈又称为桂邕城市圈--港口:北海港、钦州港、防城港市区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南宁市区人口大于50万的城市:柳州、桂林经济发达城市:南宁、北海未来明星城市:防城港经济落后需要带动的城市:来宾、百色、崇左、贺州旅游业发达城市:桂林、北海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柳州本圈内世界遗产:暂时无〈桂林漓江两岸在申请中〉特点: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商贸最密切的城市圈⒀重庆城市圈:主体线(重庆→内江→资阳→成都→德阳→绵阳);辐射带动(广安、南充、遂宁、达州、泸州、宜宾、自贡、眉山、乐山、雅安)--重庆城市圈又称为成渝城市圈--市区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重庆、成都市区人口大于50万的城市:自贡、绵阳经济发达城市:重庆、成都未来明星城市:都江堰经济落后需要带动的城市:资阳、广安、遂宁、达州、眉山、雅安资源型城市:自贡、南充旅游业发达城市:重庆、成都、都江堰、乐山历史文化名城:重庆、成都、都江堰(属于成都)、乐山、泸州、阆中(属于南充)、宜宾、自贡本圈内世界遗产:大足石刻、都江堰及青城山、乐山大佛、峨眉山特点:西部地区最发达的城市圈,重庆城市圈具有极强的旅游竞争力,现阶段重庆直辖市为西部经济发展的龙头⒁西安城市圈:主体线(渭南→西安→咸阳→宝鸡→天水→定西→兰州);辐射带动(商洛、铜川、延安、庆阳、平凉、白银)--西安城市圈又称为秦陇城市圈--市区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西安、兰州市区人口大于50万的城市:咸阳、宝鸡经济发达城市:西安未来明星城市:延安经济落后需要带动的城市:商洛、定西、平凉资源型城市:铜川、庆阳、白银旅游业发达城市:西安、咸阳、延安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咸阳、延安、韩城(属于渭南)、天水本圈内世界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麦积山石窟在申请中〉特点:西安城市圈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现阶段西安城市圈具有较强的文化竞争力⒂乌鲁木齐城市圈:主体线(吐鲁番→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奎屯→克拉玛依);辐射带动(哈密、伊宁、博乐、塔城)--乌鲁木齐城市圈又称为北疆城市圈--市区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乌鲁木齐经济发达城市:乌鲁木齐未来明星城市:阜康经济落后需要带动的城市:吐鲁番、哈密、博乐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旅游业发达城市:乌鲁木齐、吐鲁番历史文化名城:吐鲁番(非国家重点)、伊宁(非国家重点)本圈内世界遗产:暂时无〈高昌故城在申请中〉特点:中国与中亚各国商贸最密切的城市圈,乌鲁木齐城市圈目前总体经济实力是十五大城市圈中最薄弱的,但具有很强的资源竞争力已投稿到:排行榜圈子。
成都大都市区的界定及其特征分析内容摘要:大都市区是以某一特大城市为中心,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相互关联,有一定空间层次、地域分工和景观特征的巨型地域综合体。
成都正处于由个体城市向大都市区演进的重要转型期。
本文提出界定成都大都市区的指标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界定成都大都市区的确切范围,并研究其基本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大都市区空间范围成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
在近域推进和广域扩展过程中,城市建成区与城市边缘区共同构成了成都中心城区。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集聚形成的规模经济开始转向规模不经济时,成都城市空间扩张到周边城镇及中远郊区。
事实上,成都城市空间结构也正处于从单一的向心集聚转至向心集聚与离心扩散同时并存的转型进程中,逐渐形成由核心城市和外围地区共同组成的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大都市区。
成都大都市区的界定大都市区是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
界定成都大都市区范围的原则,一是以行政区划界限为基础,充分考虑城镇建设和管理的连续性;二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充分考虑城镇建设发展的长远利益;三是在构建指标体系时,既要体现指标的代表性,又要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获性。
本文以成都市域行政范围为基础,通过构建界定成都大都市区的指标体系,分析统计数据,旨在勾勒出成都大都市区现阶段真正的实体范围。
(一)成都大都市区的判断标准关于大都市区中心区域的人口规模,以市区非农业人口在100万以上为宜。
因为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密度高,大中城市数量多。
20-50万之间的中等城市更表现为强烈的向心集聚,城市形态多为集中块状结构,城市边缘组团和卫星城发育不明显。
中心城市人口在50 -100万之间的称为都市区,中心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称大都市区。
关于外围地区边界的确定,采用适当的非农化水平指标和城市化指标较为可行。
借鉴国内外经验,根据成都实际情况,本文认为GDP非农产值比重确定在75%以上为宜。
中国⼤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密集区1.都市区概念:它是⼀个⼤的⼈⼝核⼼以及与这个核⼼具有⾼度的社会经济⼀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北京都市区、长三⾓都市区、上海都市区、杭州都市区、⾦华-义乌都市区、宁波都市区、温州都市区等。
2.⼤都市带概念:⼤都市带在⼀个较⼤的区域范围内,有若⼲个彼此分离的⼤都市区在⼈⼝和经济活动等⽅⾯逐渐紧密连成⼀体所形成的⼀种空间结构形态,是⼀种新的城市区域空间组织形式和城市区域发展的现象。
世界⼤都市带⽬前世界上有6个⼤都市带:美国东北部⼤西洋沿岸⼤都市带;⽇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都市带、欧洲西北部⼤都市带、美国五⼤湖沿岸⼤都市带、英格兰⼤都市带以及中国长江三⾓洲⼤都市带等。
其中⼜以第⼀、第⼆个⼤都市带最为典型:美国东北部⼤西洋沿岸⼤都市带该⼤都市带简称波⼠华希(Boswash),是世界上第⼀个也是世界上最⼤的⼤都市连绵带,沿着⼤西洋,北起马萨诸塞州、新罕布什尔州,南到弗吉尼亚州,共涉及美国10个州。
北端城市为波⼠顿,南端是华盛顿,中间以纽约为中⼼,依次排列着普罗维登斯、哈特福德、纽⿊⽂、费城、巴尔的摩等⼀系列⼤城市和特⼤城市,延伸970km,宽50-160km,⾯积约为13.9万平⽅公⾥。
据美国《幸福》杂志1977年的统计,美国50家最⼤商业银⾏中的28%,50家最⼤⼈寿保险公司的42%,500家最⼤的⼯业公司的33%,50家最⼤零售公司的42%,50家最⼤运输公司的28%都将总部设在这个⼤都市带内。
另外,华盛顿是美国的⾸都,纽约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这个⼤都市带不仅是美国政治中⼼,也是世界政治活动的中⼼地。
⽇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都市带⽇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都市带以东京、名古屋、⼤阪为核⼼,包括横滨、京都和神户等特⼤城市,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北九江地区所形成的⽇本最⼤的⼤都市带。
这个⼤都市带⾯积约为10万平⽅公⾥,占⽇本国⼟⾯积的20%,居住⼈⼝达6000余万,集中了⽇本50%以上的⼈⼝,远远超过美国东北海岸的⼤都市带,⼈⼝密度也⽐后者⾼出3-4倍。
中国大城市划分标准中国大城市的划分标准是根据城市的人口、经济、面积和行政管理等因素来划分的。
一般来说,中国的大城市主要分为四个等级: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
超大城市是指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目前中国有4个超大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
这些城市不仅人口众多,而且经济实力强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此外,这些城市还拥有很高的文化、科技和教育水平,是中国的国际化大都市。
特大城市是指人口在500万到1000万之间的城市,目前中国有7个特大城市,分别是天津、重庆、成都、武汉、南京、杭州和苏州。
这些城市在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方面都有较强的实力,是中国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一线城市是指人口在100万到500万之间的城市,目前中国有15个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成都、武汉、南京、杭州、苏州、沈阳、大连、青岛和宁波。
这些城市不仅拥有较高的经济实力和文化水平,而且在国内外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中国的重要中心城市。
二线城市是指人口在50万到100万之间的城市,目前中国有超过100个二线城市。
这些城市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一定的实力,是中国地区性中心城市。
除了以上四个等级的城市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城市,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和五线城市等。
这些城市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相对于以上四个等级的城市,它们的发展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总之,中国大城市的划分标准是根据多种因素来综合评估的。
这些大城市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且也是中国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重要中心。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这些大城市在未来还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都市的内涵和概念
大都市或称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
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的发展模式与发展速度迅速变化。
一方面城市工业和接掌技术高度发展,使人口、资金和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向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集聚;另一方面,城乡之间交通高度发达,城市由长期的向心集聚向相对分散的郊区发展。
城市高收入阶层从中心区外迁,随之工业、服务业也出现郊区化趋向,城市空间不断向外拓展,大城市边缘新城镇大量涌现。
这种城市集聚和扩散的双向推动使大城市地域迅速扩张,从而形成以大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地区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化地区
大都市区。
可以说,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21世纪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大都市区已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美国早在1910年就提出大都市的概念,并于1949年正式建立具体的统计标准用于国情普查,命名为大都市区(简称SMA);以后又分别改称为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MSA)和大都市统计区(MSA )。
类似都市区的概念在加拿大称为“国情调查大都市区”(CMA),在英国称为“标准大都市劳动市场区”(SMLA),在澳大利亚则称“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CEMD )。
世界各国甚至一国在不同时期对大都市区中心城规模都有不同的标准。
美国191 0年规定中心城人口只要达到5万以上。
日本政府规定大都市中心城区人口必须在50万以上,我国尚未建立官方的大都市区中心城规模标准,学术界对此亦未形成定论,但比较倾向性的意见认为中心城规模应在50万人口以上。
大都市区名词解释大都市一般指在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化发展方面处于比较重要地位的城市。
它是联系各个地区,以及国家或地区间贸易,经济,金融等行业的重要城市,通常这些城市也拥有比较发达的物流、交通系统以及部分国家的政府机构。
城市的等级可以根据国家的不同标准来确定,主要有四级:特大型城市,大型城市,中型城市和小型城市。
特大型城市是指拥有非常高的人口密度,总体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它们有着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如交通,商业,教育,医疗等服务,有大量现代建筑,以及完善的政府机构,吸引着大量专业人才。
一般来说,这些城市具有非常多样的文化,现在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中心不可缺少。
常见的特大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
大型城市指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发展程度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高,它们有着完善的交通和物流系统,各种商业网络,完善的现代化建筑,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
常见的大型城市有天津、重庆、武汉、西安等。
中型城市指拥有较低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城市,它们有着相对较发达的物流和交通系统,以及部分政府机构,同时有少量的现代建筑,文化内涵也比较丰富。
常见的中型城市有青岛、大连、南京、杭州、郑州、济南等。
小型城市指拥有较低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城市,它们在物流和交通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上不太完善,文化内涵也比较单一。
常见的小型城市有温州、洛阳、上饶、徐州、常州等。
大都市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它可以为更多地区提供技术支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文化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展示国家的强大。
同时,城市的发展也有利于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可谓是一种“双赢”的场景。
综上所述,大都市是联系各个地区,以及国家或地区间贸易,经济,金融等行业的重要城市,不仅拥有比较发达的物流与交通系统,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而且文化内涵丰富,对国家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期待未来大都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