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上杭县新城市进入性报告
- 格式:pptx
- 大小:15.10 MB
- 文档页数:25
房地产调查报告摘要(实用22篇)两港一城”建设热潮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促进了我区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
目前房地产业在我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房地产业直接税收占到总税收的15%左右,相关税收占到总税收的30%;如果加上契税收入,则占到3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地产业对税收的支柱作用会更加明显。
近期,中央和市陆续出台了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对于受外部环境影响较敏感的房地产业来说,政策的调整无疑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认清我区房地产市场现状,客观分析政策对房地产走势的影响,从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保持我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1-6月,我区房地产业实现税收5亿元,同比增长8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7.3亿元,其中住宅投资完成23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489.9万平方米,销售100万平方米。
今年以来,我区房地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1、房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我区近年的大开发大建设态势和房地产市场的走热使得房产开发商对我区房地产市场前景纷纷看好。
今年上半年我区房地产开发仍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较快增长势头,1-6月,房地产开发平均增速为42.2%,具体走势见图一。
其中,住宅建设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的地位突出,占到房地产开发全部投资的62%;商业营业用房今年开发增速也持续走高,2-6月累计增速分别为:2.6%、15.2%、84.5%、79.1%、1.9倍;办公楼开发投资也保持了10倍以上的增速。
2、房产销售势头回落明显今年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同比增速均呈逐月下降趋势,2-6月的增速走势见图二:从商品房预售情况来看,回落趋势明显。
1-6月全区预售3940套,总面积50.6万平方米;预售套数和面积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降低了15.5%和15.4%。
出于对宏观政策的观望心态,3月份我区商品房预售出现了一次明显下降,4月份仅售出474套,总面积6.5万平方米,与3月份相比均下降了44.3%。
县发展商贸物流业的情况汇报县发展商贸物流业的情况汇报(通用6篇)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认真贯彻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流通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克服困难、创新思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面开展商贸物流业体系建设,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推动全县商贸物流经济的发展。
现将我县商贸物流工作报告如下:县发展商贸物流业的情况汇报篇1一、今年商贸物流业的工作情况(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提升。
我县流通业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城乡市场体系日益完善,行业秩序更加规范,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市场总量不断增大,今年1-9月,我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比全市增速18.5%减少3.5个百分点,未达到市政府下达的18%的增长目标要求)。
(二)市场体系建设得到发展。
2017年3月完成建设城东综合农贸市场,规划占地面积2386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353平方米。
其中综合批发楼1幢(五层框架结构),地下层为家禽家畜和水产品批发市场,二至三层为农贸市场,四层为超市,五层为商务用房;露天市场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用地2000平方米;道路建设、绿地及其他占地面积2126平方米;禽类集中屠宰场建设标准摊位34个。
到6月份,又完成建设上杭紫金南路商业步行街,形成商业经营店面144间28900平方米,目前正在对外招商。
建设路商业城(紫金财富广场)主体工程已完成二层,临江市场改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农村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热情高涨,珊瑚、白砂、官庄、通贤、稔田等乡镇集贸市场正在开展改扩建,这些乡镇都要求申报乡镇集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扶持。
目前全县已形成各类交易市场31个,其中:专业批发市场2个、农贸市场29个。
市场面积12万平方米左右,年市场成交额10亿元左右。
(三)家电下乡工作顺利开展。
继续抓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实施。
已建立起覆盖全县各乡镇的家电产品销售体系,全县备案销售网点135家。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龙岩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4.03•【字号】闽政文〔2024〕117号•【施行日期】2024.04.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龙岩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龙岩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批准龙岩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龙政综〔2024〕8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省自然资源厅审查通过的《龙岩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龙岩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紧扣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重要使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积极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和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厦漳泉都市圈,用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机制、我省山海协作机制,大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智慧城市、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样板。
二、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节约用地制度,严守粮食、生态、资源安全底线。
到2035年,龙岩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70.86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56.179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6390.0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不超过省级下达的控制数;用水总量不超过省级下达的指标。
家乡发展调查报告2篇本文目录1.家乡发展调查报告2.关于家乡发展新貌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衢山镇——以前是一个被废弃的海岛,后来经过人们的改造才成为如今这样美丽的衢山岛。
它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中北部,衢山岛总面积73.6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13.8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七大岛。
全岛呈西北-东南走向,东西长约18公里,南北平均宽度4公里。
是一个镶嵌在万顷碧波之中的海岛。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几十个春秋过去了,我们可亲可爱的家乡,也就是衢山岛换下了破旧的“棉袄”,穿上了时尚的“新装”。
这几十年来家乡的变化真可谓翻天覆地,先拿我们的衣着来说吧!妈妈说,以前,在他们那一辈,他们穿的都是很粗糙的布衣,在冬天时,虽然穿得很多但刺骨的寒风还是会从衣袖,衣领还有裤脚里钻,冻得瑟瑟发抖。
如今就不一样了,穿的都是用棉、纤维、牛仔等材料做的衣服,在冬天穿上羽绒服,棉袄等保暖的衣服,在围上围巾,戴上帽子,套上手套,又怎会惧怕这冬天的寒冷呢?再说说我们食物方面的变化吧!以前,他们吃的都是米糟,虽然是杂粮,但是营养还是不够啊,有时根本就吃不饱。
那时的大麦、小麦、大米、面粉等对他们来说都是奢侈品,更别说什么鱼肉了,连自家养的鸡鸭也是拿到菜场卖掉的。
哪像我们现在,整天大鱼大肉,每餐都吃的饱饱的,有时都嫌弃起这些东西来了。
再来看看我们住的变化吧!以前,人们住的都是简陋低矮的小屋子,遮不住风,挡不住雨。
每当遇上刮风下雨天,屋内就一片潮湿,甚至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出门走的都是泥泞的小路,又滑又窄,一不小心就会摔个嘴啃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小康的生活,每月都有稳定的工资收入。
住的都是宽敞明亮的二层楼房,生病时还有医疗保障,过得别提有多美了。
最后来说说我们的出行。
家乡富有了,大街小巷的车辆自然也多了起来,几乎到处都是私家车,一辆辆五颜六色的车辆成了街上一道道靓丽的流动风景线,一辆辆崭新的公交车也驶进了小岛,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草案)一、规划编制背景1、科学发展观与城乡统筹的新思路;2、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3、厦漳龙泉城市联盟的形成;4、区域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5、龙岩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规划期限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6-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三、规划的空间层次1、市域城乡统筹规划范围龙岩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约19050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范围龙岩市城市规划区新罗区所有街道和红坊、雁石、江山、大池、小池、白沙、苏坂七个乡镇;永定县的高陂、坎市和培丰三镇;上杭县的古田和蛟洋两个乡镇,总面积1993平方公里。
3、中心城市范围北至雁石,南至坎市,东至翠屏山,西至蛟洋。
远期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32平方公里。
四、发展目标1、龙岩市城市性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西部中心城市,闽粤赣边交通枢纽,现代机械制造业基地,生态休闲文化名城。
2、龙岩市城乡发展指标表1 龙岩城乡发展指标体系表五、城乡发展战略1、区域协同战略依托厦泉漳龙城市联盟,实现统一协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扩大与福建三明市、江西赣州市、广东梅州市的合作,在产业布局方面分工协调、在交通基础设置方面统筹联通、在资源方面调控共享。
2、城乡统筹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人口分布、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环境保护、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体系架构,实现市域各功能板块优势互补,促进城乡一体化。
3、新型产业化战略把握海西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依托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促进产业升级转型,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产业化道路。
4、生态持续战略立足山水生态资源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科学谋划战略储备区域,构筑环境友好、资源集约的生态龙岩。
5、文化提升战略依托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河洛文化资源,打造特色鲜明、文化浓厚的魅力文化名城。
六、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至规划近期2015年,龙岩市域人口达到32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2%;至规划远期2030年,龙岩市域人口达到37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5%。
介绍龙岩市上杭县的作文在福建的西部,有一个美丽且独特的地方,那就是龙岩市上杭县。
上杭,这座小城,就像是一颗被岁月精心打磨的宝石,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得仿佛能洗净人的心肺。
先来说说上杭的山水吧。
上杭有着众多的山峰,其中最出名的要数紫金公园的那座山了。
沿着蜿蜒的山路往上走,一路上绿树成荫,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路边的野花五颜六色,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们随风摇曳,仿佛在向每一位路过的行人打招呼。
山路虽然有点陡峭,但每走一段路,就会有一个小亭子供人休息。
站在亭子里,往远处眺望,整个上杭城的景色尽收眼底。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山脚下的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街道像棋盘一样纵横交错。
微风拂过,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上杭的水也是一绝。
汀江河穿城而过,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河两岸种满了垂柳,长长的柳枝垂到水面上,就像一位位美丽的少女在对着镜子梳妆打扮。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人们会在河边散步、钓鱼,还有一些孩子在河边嬉戏玩耍,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除了山水,上杭的美食也让人赞不绝口。
上杭的簸箕粄绝对是当地的特色小吃之一。
每天清晨,街头巷尾的小吃店里就会飘出簸箕粄的香气。
做簸箕粄的师傅们手法娴熟,先把米浆均匀地铺在簸箕上,蒸熟后变成了薄薄的一层皮。
然后再把馅料铺在皮上,卷起来切成段。
馅料通常有肉末、香菇、豆芽等,味道十分鲜美。
一口咬下去,满满的都是家乡的味道。
还有上杭的肉圆,那也是一绝。
肉圆的外皮是用芋子和地瓜粉做的,里面包着鲜嫩多汁的肉馅。
吃起来 Q 弹有嚼劲,让人回味无穷。
上杭的民俗文化也非常丰富。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上杭都会举办盛大的花灯节。
到了那一天,大街小巷都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灯,有兔子灯、龙灯、荷花灯等等。
人们穿着新衣,扶老携幼,一起出来赏花灯。
孩子们手里拿着自己喜欢的小灯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还有那精彩的舞龙舞狮表演,锣鼓声震耳欲聋,表演者们技艺高超,把龙和狮子舞得活灵活现,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龙岩市情1、市情特点临近台湾海峡,与粤、赣接壤的龙岩市,为古汀州府与古龙岩州的部分辖地组成的行政区域。
因其地处福建西部,而福建又号称为“闽”,故龙岩市通称为“闽西”。
闽西是一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土地。
它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条大江――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
这里曾经是远古时代“古闽人”的天堂,是“闽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国”的国都所在地及其中心区域,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
客家文化、河洛文化和土著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竞放异彩,深深地吸引了张九龄、李纲、朱熹、王阳明、宋慈、文天祥、徐霞客、纪晓岚等著名历史文化名人的脚步;孕育了“岭南画派”的鼻祖上官周、“扬州八怪”的黄慎、华喦等一批名震海内外的闽西藉文化艺术的一代宗师。
他们登台临风的吟咏、泼墨挥洒的流云、忧国忧民的慨叹,使得闽西历史文化的浩卷更加璀灿辉煌。
龙岩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和著名侨区。
闽西是客家人的主要祖地和聚居地之一,全市七个县(市、区)有五个县是客家县,客家人口占全市总人口75%。
闽西客家文化、建筑、民俗、风情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汀州城,被誉为“客家首府”,汀江河被称作“客家母亲河”;始建于清道光16年的上杭稔田李氏大宗祠,被称为“东南亚李氏宗亲的大本营”。
全市在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120余万人,其中在台湾的客属同胞30多万人。
2000年11月,世界客属第16届恳亲大会在我市举行,全世界客属代表3500多人会聚龙岩。
龙岩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全国赢得“红旗不倒”光荣赞誉仅有的两个地方之一。
在这里,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事伟大革命实践的深深印记,毛泽东同志写下了《古田会议决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溪乡调查》等光辉著作,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
著名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纲领,可以说,新型人民军队从这里走来,成功从这里开始,胜利从这里开始。
龙岩市城乡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力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县域城市为支撑、广大乡村为基础,具有龙岩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立足战略引领和底线管控,坚持“多规合一”,突出生态绿色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一、完善国土空间规划。
立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方向,科学确定“三纵两横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的城镇体系、“一带一核三区六点”的农业生产、重点保护“三屏四廊”生态保护三类空间格局的适度规模和比例结构,建立市县空间规划衔接协调机制。
统筹规划全域山、水、林、田等各类要素布局,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二、落实主体功能区布局。
统筹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按照“一市两区三组团”“5+N”等重大布局,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
支持城镇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支持生态功能区的人口逐步有序转移,把发展重点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上。
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建立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自然保护体系。
三、强化空间规划监管。
因地制宜对所有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制定用途管制制度,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强化各类规划管控边界、约束性指标动态监督,形成“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的监管模式。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重要控制线,中心城区主要划定城市黄线、绿线、蓝线、紫线管控范围。
推动市域协同发展坚持市区联动发展,深化“一市两区三组团”发展格局,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发展特色县域城市,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1.29•【字号】龙政办〔2021〕9号•【施行日期】2021.0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龙政办〔2021〕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现将《龙岩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月29日(此件主动公开)龙岩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我市老旧小区改造,补齐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升住宅小区品质功能,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20〕4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能城市。
深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行动,通过小区全面改造、重要街区精准改造、片区综合提升,把老旧小区改造成基础设施完善、防灾防疫设施完备、居住环境整洁、社区服务配套、管理机制长效、文明和谐的宜居社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龙岩。
(二)基本原则1.尊重民意,排忧解难。
充分尊重居民意愿,顺应群众关切,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激发人民群众热情,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观”的原则,以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威胁居民居住安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按照“一小区一方案”的要求,合理确定改造内容,并将改造工作与海绵城市建设、建筑节能改造、垃圾分类等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小区品质。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3年农村住房灾后重建工作的通知正文:----------------------------------------------------------------------------------------------------------------------------------------------------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3年农村住房灾后重建工作的通知(龙政综〔2013〕32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古蛟新区、永丰新区、龙雁新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为做好农村住房灾后重建工作,帮助灾区群众早日重建家园,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根据《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农村住房灾后重建实施意见》(龙政综〔2010〕266号)精神,结合我市今年工作实际,现就做好2013年农村住房灾后重建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原则上在2014年春节之前完成重建,具体完成时间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
二、重建对象重建对象是指因自然灾害造成住房倒塌、严重危房和受地质灾害威胁导致房屋无法居住且无其它住房的农户。
包括以下三类:(1)因灾倒房户,指现居住房屋因灾造成两面以上(含两面)墙壁坍塌,或房屋结构濒于崩溃、倒毁,必须进行拆除重建的;(2)因灾严重危房户,指现居住房屋因灾导致危房,并经县级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为D级危房的农户;(3)因受地质灾害威胁搬迁户,是指受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户。
受灾前在本县(市、区)行政区域范围内已建新房或另购住房的,受灾前无人居住的旧房因灾倒损的,不列为农村住房灾后重建对象。
重建户分为特困户和一般户两类。
特困户是指无经济能力或经济能力较弱的五保户、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含“革命五老”人员)家庭,一般户是指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农户。
三、工作程序(一)过渡安置。
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特别是全倒房户、严重危房户过渡安置期的基本生活,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住所、有干净水喝、有伤病能及时得到救治。
红色文化社会实践心得•相关推荐红色文化社会实践心得(通用9篇)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色文化社会实践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色文化社会实践心得篇1这次社会实践是我参加的第一个社会实践,当初报名参加的目的很简单:既然班里有这个社会实践,假期里我也没什么安排,只是要留在学校里上小学期,那么这个社会实践我为什么不参加呢?就怀着参不参加无所谓,与其没事儿干还不如参加找些乐趣的心态,我报名了社会实践。
但随着我对社会实践的深入了解,我对此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在实践的初期被分到了策划组,就是根据要求提出实现社会实践的计划。
当时是在五一假期期间,我经过思考,提交了不是很成熟的策划案。
受于当时能力和学识的限制,我的策划不是很成功,但也被有选择的吸收了。
我当时反思了一下,但是由于还要上课和受于其他杂事的干扰,我没有认真细想,就自嘲自己策划实践方向错误,不再理会社会实践的事情。
到了后来,下学期学业结束,小学期开始了。
社会实践开始了新的工作,我被分配到了问题设计组。
在设计问题前,组长召开会议来说明我们要做的工作和注意事项,在会上确定了我们出题的方向和做了简单的分工。
在会议前,我细心准备,阅读资料,设想了要调查和统计的许多方面,并在会议上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自己的见解。
可是,我看的资料主要是一些南皮县的官方介绍和统计数据,我难以对南皮县有直观的感受,于是有些建议我提的不切和南皮县当地实际,略显空泛;加上组员疏于准备,参与度和积极度不高,整个会议基本上都是我和秦晋琦组长在发言,以我们两人之力来做这个关键性工作当然会有疏漏,工作一时间难以难以开展,我们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后来提交会议上安排的作业的时候,看到组员所出的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我意识到了调动大家积极性的重要作用。
后来组长有事离校,我无法看到我所在的组无法完成既定任务,我自觉出面,越俎代庖,做了组长应该做的事情。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专项督查情况的通报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专项督查情况的通报龙政办〔2016〕37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岩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根据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专项督查要求,11月22—25日市政府办组织市政府督查室、市住建局、发改委、城乡规划局、财政局、环保局、农业局等单位组成三个督查工作组,前往各县(市、区)、经开区开展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专项督查工作。
督查组采取听取各地工作汇报、查看有关文件及内业资料等方式,共实地查看了18个重点镇、29个项目建设点,召开8场座谈会。
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一、进展情况1.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2016年我市列入省级“千村整治、百村示范”项目实施共133个村(其中示范村12个),计划实施185个项目,计划投资14亿元,1~11月已开工项目185个,完成投资13.1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3.7%。
示范村计划投资5929万元,1~11月累计完成5058万元,占85.3%。
15个新型城镇化重点镇计划实施180个项目,计划投资91.8亿元,完成投资80.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7.6%。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高度重视,多次研究讨论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事宜,大多数地方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成立了项目公司,累计到位资本金16659万元。
新罗、永定、长汀等县区主要领导亲自到镇村指导,其中,新罗区采取人大和政协各1000万元负责分片挂钩美丽乡村建设,武平岩前镇不等不靠完成创业大道景观提升建设、十方镇加快富坊街道三线下地及白改黑改造、古田镇实施步云梅花山虎园道路、雁石镇实施集镇穿衣戴帽工程、永福镇加快集镇出入口整治、新泉镇实施红军路拓宽改造推进重点镇建设:新罗苏坂镇黄地村实施道路拓宽和引水工程、白沙镇官洋村引入市场团队打造古村落、雁石镇益坑村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万安镇竹贯村加快旅游慢道建设、武平中山镇城中村加大力度整治臭水塘及陈年垃圾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平安上杭,是指中国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在2024年以平安建设为目标进行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为了评价和衡量这些项目及其财政支出的绩效和效益,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供参考:一、投资效益类指标:1.经济效益指标:(1)GDP增长率:基于新建设的基础设施,评估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和带动效应。
(2)就业机会:评估基础设施建设对提供就业机会的影响,特别是对当地居民就业的促进作用。
(3)基础设施收入:评估基础设施的收入情况,包括收费道路、桥梁、停车场、公共厕所等。
2.社会效益指标:(1)公共服务水平:评估新建设的基础设施对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如水、电、通信网络等。
(2)交通流畅度:评估交通设施建设对道路拥堵状况和交通效率的改善,特别是在旅游旺季的交通疏导方面。
(3)生活质量提升:通过评估新基础设施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情况,如生活环境改善、便捷的出行方式等。
二、运行管理类指标:1.运行成本指标:(1)运行维护成本:评估基础设施的运行和维护成本,包括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
(2)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评估基础设施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情况,包括能耗、废气排放等。
2.运行效率指标:(1)设施利用率:评估基础设施的设施运行效率,包括道路、桥梁、停车场等的利用情况。
(2)故障率和维修响应时间:评估基础设施的故障率和维修响应时间,衡量设施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三、社会满意度类指标:1.公众满意度:通过市民调查、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评估公众对新建设基础设施的满意程度和意见反馈。
总结:通过以上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和分析,可以综合评估2024年平安上杭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绩效,进而为今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经验和参考。
同时,绩效评价的结果也可以为政府制定政策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