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酒文化简介 黎族酒都有啥民族特色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传统文化】黎族婚礼上的趣味习俗黎族婚俗简介【传统文化】黎族婚礼上的趣味习俗黎族婚俗简介结婚前,男方家要做三件事:一要向女家送聘礼,第二筹备婚礼物品,第三动员众亲为新郎盖新房。
女家也要办两件事:第一备好酒菜招待接亲队伍;第二组织村里妇女参加送新娘的队伍。
一年之中的秋收后至春节前夕,是黎族人结婚的旺期。
成婚场面盛大,婚礼程序有意思,但各地存有异。
成婚广泛以吊丧、送葬、尝福酒、逗娘、对歌、挑水、拜堂、收席、通报、恳请妻、媳规等程序。
接亲:举行婚礼的当天上午,男家派出三至五名男女,前往女家承担接护新娘。
男者俗称“公鸡”,是负责联络人;女者负责陪送新娘。
接亲时,女家办酒席,请来民间八音乐队吹吹打打。
新娘姐妹召集亲戚朋友和村里妇女参加送新娘队伍,人数越多新娘身份越高,少则二三十人、多则百人。
婚俗:新娘出嫁前三天要洁身,请人妆饰打扮,拔脸汗毛,修眉等。
新娘身穿艳丽衣裙,头披花巾,戴耳环,颈脖戴银项圈、玉珠圈,胸前挂银牌、银铃、珠链,腰系银链,银铃,手戴镯子、戒指,脚戴银圈。
合亩制地区的新娘,还要挂精致的小腰箩和戴闪光的云母片草笠。
新娘离开父母家时,由陪娘护送,男家接亲人员带路,行走在队伍的前头,还有乐队吹吹打打,场面十分热闹。
盛行新娘不见新郎不露面的婚俗,保亭、陵水地区的新娘,用雨伞遮脸;合亩制地区的新娘,用草笠遮脸,并佯装哭骂娘家把她送去远方。
如果不大哭不怒骂,众人可以说道她“想要老公”,不孝顺父母和亲。
白沙县南开地区的新娘,由四个陪娘各扎着白毡四角,新娘躲藏在里面。
琼中县和沿海地区的黎族新娘,披纱不露面,并且挑选陪郎和陪娘,必须与新郎、新娘同年长大,其身材和相貌与新郎、新娘大致相近的青年男女。
赛方言区黎族,由新郎率领吊丧队伍至女家把新娘接回来。
迎亲:送新娘队伍于傍晚到男家的村口,举行迎亲仪式。
奥雅(主持仪式的男性老人)身穿祭服,手持一把尖刀,在进村路口中央铺一片芭蕉叶,放上一个鸡蛋,面向送新娘队伍,念祈平安词(黎语意译):“天鬼地鬼凶魂鬼,不得阻路卡寨门;尖刀砍蛋见大红,刈叶脱销开寨门。
黎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介绍黎族尚礼的风俗习惯宴席礼仪海南省黎族招待客人有一套饮食礼仪。
用餐时,对男客先酒后饭,对女客先饭后酒。
宾主分开对坐。
请酒时,主人先双手举起酒碗向客人表示请酒,然后自己把酒一饮而尽。
接着,把米酒逐个捧给客人,客人把酒喝完后,主人还给每个嘴里送一口肉菜,表示尊敬。
通常,主人只陪客人喝酒,不陪客人吃饭,怕客人不好意思把饭吃饱。
和解礼仪在海南省黎族地区,有一种和解的礼仪,黎语称为“蕊岔”,意为“给好眼色”。
械斗双方,若想停战讲和,言归于好,就各派一名寡妇出面充当调解员。
双方同时也各出一位代表。
寡妇先把若干个铜钱投入一盆清水中,双方代表从水中取出铜钱,互相揩抹一下对方的眼睛。
然后,互相接过双方的钱往脑后抛掉。
最后,互相敬酒,以示和解。
播种礼仪海南黎族一般在农历2月春分前后种植早稻,7月立秋前后种植晚稻。
每季插秧前,都得由亩头先摘采带有绿叶的小树枝,挂在自家门口上,然后亩头的妻子身穿新衣服、新筒裙,一大早先在田角插上100株秧苗,并在旁边插上树叶与红藤叶,表示稻魂有主。
此后村里一般妇女才可下田插秧。
开始插秧第一天,亩头及妻子白天不能躺在床上休息,路上遇到别人也不能讲话。
民间认为,白天卧床休息,会使妇女们插秧的速度减慢;同外人讲话,会走漏风声,带走好运,不利于稻谷生长。
丧葬礼仪在海南黎族,当病人在弥留之际,家中人仍要喂水喂饭,表示孝敬。
亲人离世后,以鸣枪报丧,亲友们在一起商量丧葬仪式。
寨中亲邻抬猪、挑酒前来相助。
给死者洗身换上新衣服,衣服必须反着穿。
死者如果是女性,还要在其脸上抹上灶底黑灰,以示生前勤劳,到了阴间会欢迎。
黎族风俗,生前不做棺木,认为不吉利,人死后,由众兄弟上山伐木制棺木。
棺木按黎家习规分为四等,一等棺木用荔枝、黑墨、山丝等好木质制做,使用者丧事以杀牛为祭口,其余三种以杀猪为祭品。
二等是用树皮制做,三等是用竹子编制的竹棺,四等是露兜席棺。
祭礼礼仪祭祖仪式海南黎族人,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要举行民间祭祖活动。
云南各民族饮酒文化有哪些不同云南少数民族的酒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结晶,是民族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涵深厚,包含了一个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社会等诸多的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在这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那么云南各民族饮酒文化有哪些不同呢?1.彝族。
彝族习俗以妇女敬酒为贵,不论任何场合只要是妇女买的或是敬的酒,被敬者不得拒绝,饮酒后要回赠点礼物。
2.纳西族“客酒”。
“客酒”是以高粱、大麦、小麦等为原料酿制而成。
其制作方法是大麦、小麦各占60%,煮熟、焖黄,然后摊凉加酒药装箱糖化,再分装入瓦罐,加上60度大麦清酒,封存60天后过滤去糟,将汁液再分装入瓦罐密封沉淀,时间最短一年,越长越好,度数不高,富含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饮料酒。
3.独龙族竹筒酒。
云南怒江贡山一带的独龙族男女老少都喜好饮酒,每当收获季节,家家户户都酿酒。
独龙族人酿酒不用土坛而用竹筒。
酿制时他们选用最好的竹中,将竹子做成酒筒,然后将煮熟的大米、小麦、或高粱拌上药酒装进竹筒。
7天后,将竹筒盖打开,即可喝到醇香的竹筒酒了。
4.黎族山栏酒。
云南等地的黎族人民热情好客,客人临门,便以自制的山栏酒为客人接风洗尘。
他们饮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腔斧昂”,是饮酒叙情之意;第二阶段是喝醉酒,叫“痹熬”,就是按黎族风俗要喝醉才罢;第三阶段叫“吞卓丘”,即主宾对唱当地民歌。
5.水族肝胆酒。
水族人民素以肝胆酒招待客人,表示肝胆相照,苦乐与共。
他们在杀猪时,一般都把猪胆留了下来。
当客人入席,酒过三巡,主人便取出猪胆,剪开管口把胆汁注入酒壶,给在座的人各斟一杯,由客人先喝,然后才轮到主人。
喝酒高潮时,往往要喝交杯酒,即宾主联臂举杯,同时将对方递来的酒饮下,表示心诚。
以上就是对云南各民族饮酒文化有哪些不同这一旅游饮食安全知识给大家带来的介绍。
希望大家在外出旅游的时候要对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多做了解,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各个地区的饮食文化。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1月上第21卷第1期·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黎族山兰酒医学理论探析张琳琳 仲乃堂 任天爱 邵恩茜 裴海鹏 邵天晓 马天鹏 吴妹 谢毅强 李凯 杨旭△(海南医学院,海南 海口 571199)【摘要】本篇简述了海南黎族特色山兰酒文化,从中医理论与微生物角度进行分析,旨在探究山兰酒的作用机制及药用价值,分析表明山兰酒具有祛湿健脾、益气补阳、活血调经等功效,这对中医药治疗及预防相关疾病、海南黎族酒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山兰酒;黎族;米酒;健康【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01-0069-05海南黎族山兰酒是一种传统黎家自酿米酒,其独特的历史、制法、作用等深受当地黎人喜爱。
学生团队在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期间多次前往海南黎族本土文化丰富的村落;并通过查阅近年编撰的黎医药图书以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相关文章了解黎医药特色文化。
通过实地调研及整理信息得知山兰酒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1 山兰酒特色文化简述1.1 历史源流山兰酒,又称“biang”酒,相传是水神楠在劳作后机缘巧合下创造出的独特的制酒法。
楠是黎族神话中的水神,同时也是黎族人民的先祖。
一日,他带着一堆南椰嫩心(一种棕榈科植物幼嫩的树干髓心)打猎回来,准备将南椰嫩心当菜吃。
楠吃完后看还有很多南椰嫩心,于是将其切碎放入了曾装有野橘、山姜等野菜的罐子里密封。
几日后,楠发现装有南椰嫩心的坛子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喝了这种液体后感觉浑身舒畅,睡觉也格外香甜,醒来后更是精力充沛。
于是楠的子女们便沿袭这一制酒法并加以改良,以山兰稻为原料,加入不同的植物制酒,并称这种酒为山兰酒[1]。
在黎族人民生产生活中,山兰酒在喜事白事节日庆典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婴儿满月时,用筷子沾一点喂给新生儿以祝愿健康成长;男女谈婚论嫁时,男子敬酒寄托美好祝福;老人则会提前酿造山兰酒用来款待自己离世后前来吊唁的来宾。
传统酿酒工艺|传统古法酿酒技术传统酿酒工艺黎族传统酿酒工艺:醇香细腻余味绵长2021年,黎族传统酿酒技艺入选五指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酿酒需要的原料主要为山栏稻。
山栏稻又称为山兰稻,是一种旱生山栏糯稻谷,无肥无药的纯生态种植,通过自然发酵,能酿造出口味丰富的山栏酒。
山栏酒可以说是黎族人的茅台,黎族人称之为“biang(第四声)”。
山栏酒的酿造,光是拥有独特的原料还不够,没有独具匠心的酿造工艺,很难酿造出醇香细腻的山栏酒,在海南五指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美不过黎族三月三,甜不过黎家山栏酒。
山栏酒的酿造步骤主要为:将晾晒好的山栏稻谷脱壳、清洗,浸泡三个小时后进行蒸煮,蒸煮2-3个小时,煮好后将山栏米摊开晾凉,等山栏米完全晾凉后,在表面撒上酒曲,然后再把山栏米翻面,再撒一次酒曲,撒好后放置发酵两天再进行装坛,装坛时要用芭蕉叶在坛口进行密封,最后存放30天即可。
客家黄酒传统酿造技艺客家黄酒酿造是一门综合性的传统工艺,其以糯米作为主要原料,经过洗米并浸泡、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木甑蒸煮、摊饭晾冷、拌曲、前期和后期发酵(陶缸发酵)、接酿、压榨、过滤(澄清)、炙煮(灭菌)、烤酒、勾兑、装缸贮存、灌装等多道工序酿造而成。
其中,清洗干净糯米杂质后浸泡至手指捻能粉碎,把米倒入箩里用清水冲洗干净至流出的水清澈无白色米浆水。
蒸煮,水沥干后的米全部倒入锅轻轻抹平,用木棍均匀打透气孔,上汽后90分钟至熟而不糊。
蒸熟后,铲到凉饭台冷却,沥干水分均匀翻拌一遍。
均匀撒入酒曲翻拌均匀后再次撒入酒曲翻拌均匀,把饭倒入桶或缸内,用洗干净的手在熟粳糯饭中央挖一个直通桶底部u形饭窝,冬春季洞口直径约10cm,夏秋季直径15cm左右,随后用手将饭面轻轻抹平至饭粒不下塌为度。
前期发酵温度控制在31度左右为佳,后期发酵是低温长时间的发酵过程,熟酒后酒度大都在16度左右。
将成熟酒醅集中到储罐内,再到压榨设备内进行糟酒分离,酒糟满后将糟压榨4小时左右。
热情好客的黎族酒宴习俗海南岛的黎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
在那里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富有传统色彩的风俗习惯,迎客酒就是其中之一。
黎族同胞十分好客,他们把客人的光临当作全寨子值得庆贺的事,不管哪家来了客人,家家户户都很高兴。
客人一进寨,男女老少就一齐走出家门,同客人握手,热情地说:“欢迎您啊,都托(有心人)!”客人被带到家里,主人马上端出备好的槟榔。
这时,全寨子都动了起来,忙着准备酒宴。
各家各户都慷慨地献出自己家里的酒和菜,一起迎接远方的来客。
黎家待客的最高礼节是杀牛,其次是宰羊。
一般的酒宴有鸡、鸭、鹅、小猪或猎物。
碰上重要的客人,他们提前好几天就拿起猎枪,上山去猎取野味。
迎客酒一般都在下午进行。
酒是自制的,若用买来的酒待客,便被认为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这种酒,是用一种在山坡上耕种的叫做“山兰”稻的米酿制而成的,醇香可口,浓而不烈,别具一番风味。
酒和菜都准备就绪以后,主人便在堂屋中厅的地上铺上编有各种精美图案的苇席,作为“酒桌”。
先请客人入座,陪客围坐四周。
然后,主人用椰壳制的勺子从酒瓮中舀出“山兰酒”,先给客人“贡熬”(敬酒),待每人的大碗里都装满酒后,主人把碗捧到齐额处,恭敬地说:“根噢啊(好人啊),让我们一起把酒喝下去吧!”第碗酒,一定要一饮而尽,不然主人就会不高兴。
酒宴的序幕就这样拉开了。
酒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叫做“腔斧昂”,意思是借酒抒情。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野猪在山里,猎狗把它撵出来;话语在肚子里,酒把它引出来。
这个阶段,主人和客人边饮边谈,互相问候, 互相祝福。
双方如果有重大的事情须要商讨,就要在这时谈妥,否则,当酒宴进入第二阶段以后,便谈不成了。
他们的规矩是: 喝醉之前讲的话是有效的;酒醉之后讲的话是不算数的。
所以在“腔斧昂”阶段,喝酒是次要的,主要是谈话,商讨问题。
半小时以后,酒宴进人第二阶段一一“痹熬”(黎话: 喝醉酒)。
这时,主人高声宣布:“大家以最甜蜜的酒来代替最甜蜜的话,大家痛饮吧!”说完,由主人主持,指定客人依次与陪客人对饮,而且每人要连喝两碗,以示“好事成双”。
三一文库()
〔少数民族饮酒的民俗范文〕
我国少数民族喜欢饮酒,他们的饮酒方式多种多样,别
有一番风情。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少数民族饮酒的民俗范
文,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少数民族饮酒的民俗范文
山栏酒
海南等地的黎族人民热情好客,客人临门,便以自制的
山栏酒为客人接风洗尘。
他们饮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
“腔斧昂”,是饮酒叙情之意;第二阶段是喝醉酒,叫“痹熬”,
就是按黎族风俗要喝醉才罢;第三阶段叫“吞卓丘”,即主宾
第1页共3页
对唱当地民歌。
肝胆酒
水族人民素以肝胆酒招待客人,表示肝胆相照,苦乐与
共。
他们在杀猪时,一般都把猪胆留了下来。
当客人入席,
酒过三巡,主人便取出猪胆,剪开管口把胆汁注入酒壶,给
在座的人各斟一杯,由客人先喝,然后才轮到主人。
喝酒高
潮时,往往要喝交杯酒,即宾主联臂举杯,同时将对方递来
的酒饮下,表示心诚。
牛角酒
贵州东南一带苗族接待来客要敬献醇香可口的牛角酒。
苗家人都有外形美观、雕刻花纹的水牛角,客人到寨门时,
穿着华丽的苗家姑娘举起牛角酒敬客,同时还有几位姑娘在
客人胸前挂两三只紫红色彩蛋,表示吉祥如意。
如果客人懂
得苗家规矩,要双手捧住牛角,一饮而尽,就会顺利进入苗
23。
极具民族特色的黎族礼仪文化(看黎族人如何祭祀祖先)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这种礼仪是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的,所以作为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黎族也不例外,黎族对于礼仪也是非常的重视,他们有自己的民族的礼仪,在一些事情上,是大家都墨守成规的一些礼仪,而且礼仪也是在黎族民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地位,那么关于黎族的民族礼仪你都了解多少呢?黎族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礼仪,这些礼仪涉及了多个方面,并且每个方面的礼仪都不同,代表的意义也是不同,那么黎族都有哪些传统的特色礼仪呢?接下来就跟着专业人士一起来了解了解吧!在一些聚会和节日的宴席中,也有他们特有的一些礼仪,对待客人黎族有一套专门的饮食礼仪,这个时候男女是有别的,男客人需要先酒后饭,女客人则是先饭后酒,在开始吃饭前,主人一般需要先请酒。
请酒就是主人双手举起酒碗向客人表示敬酒请酒,然后自己先作为东道主将酒一饮而尽表示尊重,之后再将酒一个一个的倒给客人,客人将酒喝完之后,再由主人给客人送一口菜,这样也是表示尊敬,一般情况下,主人只是陪客人喝酒,而不陪客人吃饭,因为怕客人因为不好意思而没有吃饱。
在黎族还有一种礼仪就是播种礼仪,因为在海南,一般是农历的二月春分的前后,是种植早稻的好时候,在七月的立秋前是种植晚稻的时间,一般有这样的一个习俗礼仪,就是在每一季种植插秧前,必须先由亩头采摘带有绿叶的小树枝,然后挂在自己家的门口上,然后亩头的妻子还要穿一身新衣服和新筒裙,一大早上需要先在田地的四角插上一百株秧苗,然后在秧苗的旁边插上树叶和红藤叶,这样意思是表示稻魂有主。
黎族人的祭祀礼仪也有需要遵守的,在黎族,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日,这一天是要举行民间的祭祖活动,在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杀鸡卖肉,而且还要用五种颜色的纸,剪成纸衣祭祀祖先,在晚上的时候,一般是由自己的小孩在家门口插上几支香,这样是祭祀哪些没有人供祭的祖先。
关于黎族的民族礼仪还有很多,有很多我们没有提到的,现在依然在传承着,如果有时间有机会的话,可以亲自到当地去感受一下,跟当地的老人去交流一下,会学习到不少的礼仪知识。
浅析黎族酒文化之韵
符美明
【期刊名称】《酿酒科技》
【年(卷),期】2007(000)010
【摘要】黎族所酿制的酒有果酒和粮食酒,主要为"biang"糯米甜酒,还有以玉米、南瓜、荔枝等为原料酿制成的酒.黎族人的制酒和饮酒器具主要有圆木甑、陶甑、滴酒筐竹、竹制吸管.黎族酒文化内涵表现在待客方式、感情的表达、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等方面.黎族酒文化是了解黎族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了解黎族人的饮酒文化及习俗,有利于促进民族的团结和平等.(孙悟)
【总页数】3页(P113-115)
【作者】符美明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71;TS262.4
【相关文献】
1.海南黎族酒文化考略 [J], 周菁葆
2.诗酒同韵酒魂诗心——论“中国诗酒文化” [J], 肖向东
3.诗酒同韵酒魂诗心——论“中国诗酒文化” [J], 肖向东;
4.浅析海南黎族饮食文化,推广黎族美食 [J], 王多惠
5.黎族酒文化浅论 [J], 邢孔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黎族酒文化简介黎族酒都有啥民族特色
>一、玉米酒玉米淀粉多,酒度高。
黎族把玉米舂碎,煮成玉米干饭,盛入陶盆,撒上酒饼,盖封盆口。
酒料发酵15天后,酒汁可饮。
酒密封存一个月后,用蒸酒锅蒸馏出高浓度的玉米酒。
二、番薯酒、木薯酒把生番薯洗干净,切成小块,用锅煮熟晾干,加入酒饼拌匀,盛入大坛密封一个月,发酵成酒料,把酒料倒入蒸酒锅蒸馏成酣醇的番薯酒。
此酒有浓厚番薯味道,酒浓度不高,适合盛夏季节畅饮。
木薯酒蒸制方法与番薯酒一样,但木薯酒浓度高,适合酒量大者饮用。
三、芭蕉酒、南瓜酒芭蕉果实淀粉含量多,是制酒的好原料。
制作芭蕉酒时,把未成熟的芭蕉果实斩成小块,煮熟晾干后投入酒饼调匀,放入坛子封口一个月,发酵成芳香的酒料。
把酒料和清水调稀后盛入蒸酒锅熬煮,制出酒质清香的芭蕉酒。
南瓜淀粉多,是酿酒的好原料。
黎家把南瓜加工后,掺入糯米蒸成酒料,把发酵的酒料,酿成南瓜酒。
另一种酿制方法是从南瓜蒂上开一小洞,将酒饼放进瓜内,把洞口密封一个月,经酒曲的发酵,南瓜内盛满酒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