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故障诊断学第一章:绪论
- 格式:pdf
- 大小:580.66 KB
- 文档页数:15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292011课程名称:机械故障诊断学开课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任课教师:刘文艺先修课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信号处理适用学科范围:机械工程学时:36 学分:2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属机械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研究以振动、噪声测量为基础、以信号处理和分析为手段的机械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故障预测的理论、方法以及技术。
该课程研究的内容为机械系统动态信号处理与分析及以上内容在典型机械零部件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分析与识别。
在本课程中,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与判断典型机械零部件运行过程中的状态的技能,并了解掌握故障诊断知识的更新及发展动向。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机械故障诊断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阐述机械动态信号数学变换的本质、物理意义和工程背景。
内容包括信号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时频域分析,基于小波变换和第二代小波变换、模型以及动力学机理的故障诊断方法,故障微弱信号的随机共振、循环平稳理论以及盲源分离诊断技术,智能诊断与状态评估、典型故障诊断系统、远程监测诊断系统以及故障诊断标准(振动与噪声)等。
通过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监测诊断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及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提高独立解决工程实际中设备运行维护与维修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机械故障诊断的课程概述、机械故障诊断的意义、机械故障诊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和关键科学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
第2章特征信号检测信号分析基础、数据采集与数字信号处理、工程信号分析基础、信号处理方法。
第3章动态系统特性的时域分析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及其数字特征,线性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及其应用,工况状态变化趋势性模型分析,时间序列的预报信号的典型时域分析方法如时域统计分析、相关分析知识介绍。
第4章动态系统特性的频谱分析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及频谱,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原理,傅里叶变换的周期性与离散性,频谱分析和FFT算法、相干分析、频谱细化分析、倒频谱分析、信号调制与解调分析、全息谱理论和方法介绍。
第1章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绪论随着现代工业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设备日趋大型化、集成化、高速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在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设备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保证一些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到一个行业发展的各个层面。
现代工业生产,一旦因故障停机,损失将十分巨大。
因此,设备诊断这一技术,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在理论和实践应用方面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1.1 机械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分类1.1.1故障的定义和分类关于机械设备故障(Fault)这一概念,目前并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定义。
基于不同的文献资料或不同的应用环境往往有不同的解释。
按照国标(GB3187-82)的规定,给定层次级上的子分系统的故障是指该子分系统“丧失规定的功能”,或者说,给定层次织上的子分系统的输出与所预期的输出不相符合。
按电子工业部部标(SJ-2166-82)的规定,所谓故障是指:(1)设备(系统)在规定条件下,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
(2)设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一个或几个性能参数不能保持在规定的上下限值之间。
(3)设备系统在规定的应力范围内工作时,导致设备(系统)不能完成其功能的机械零件、结构件或元器件的破裂、断裂、卡死等损坏状态。
另外,从设备维修的角度,故障被定义为:设备运行的功能失常,或者是设备的系统或局部的功能失效。
从诊断对象出发,故障又可以被认为是系统的观察(测)值与由系统的行为模型所得的预测值之间存在着矛盾。
依状态识别的观点,则定义设备的故障为其不正常状态。
也有的专家认为,设备故障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不能达到预定的性能要求,或者表征其工作性能的参数超过某一规定界限,有可能使设备部分或全部丧失功能的现象。
美国《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测试与诊断指南》(AD-A208917)把故障定义为“造成装置、组件或元件不能按规定方式工作的一种物理状态”。
在工程应用中,我们一般习惯于用机械设备的状态来定义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