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的基本分析方法—状态价格定价法
- 格式:ppt
- 大小:520.00 KB
- 文档页数:65
无套利均衡定价法、状态定价法、风险中性定价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一、无套利均衡定价法无套利均衡定价法的思想是:中金融市场中任选一项金融商品,如果可以找到另外一些金融商品,按适当的比重把它们组合起来,得到的组合在未来任何情况下产生的现金流都于原来商品现金流一致,则这个组合就成为原来那个金融商品的复制品。
复制品的价格与原金融商品价格应该一致,否则就会产生套利行为。
二、状态定价法所谓状态价格是指在特定的状态发生时的回报为1,否则回报为0的资产在当前的价格。
如果未来时刻有N种状态,而这N种状态的价格都是已知的,那么我们只要知道某种资产在未来各种状态下的回报状况以及市场无风险利率水平,就可以对资产进行定价,这种定价方法就是状态定价法。
三、风险中性定价法这种定价方法假设所有投资者都是风险中性的。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现金流都可以通过无风险利率进行贴现求得现值。
四、三种定价方法的区别(1)无套利均衡定价法和状态定价法的区别:状态定价法侧重于考虑资产未来不同状态发生的概率以及在各种状态下的回报,而无套利均衡定价就没有考虑资产未来的各种状态,(2)无套利均衡定价法和风险中性定价法的区别:◆风险中性定价法在无套利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做出了所有投资者都是风险中性的假设。
◆两种定价方法思路不同●无套利定价法的思路:首先构造一个由△股股票和一个期权空头组成的证券组合,并计算出该组合为无风险时的△值3002果无风险利率用r表示,那么在没有套利机会的条件下该无风险组合的现值和该组合的成本一定相等,从而求出金融资产价格。
●风险中性定价法的基本思路:假定风险中性世界中股票的上升概率为P,由于股票未来期望值按无风险利率贴现的现值必须与股票目前的价格相等,因此可以求出概率P。
然后通过概率P计算股票价格(3)在应用无套利定价方法进行定价时,必须假设市场是完备的。
如果金融市场是不完备的,则要定价的金融资产或资产组合不能利用市场上的可交易资产复制出。
什么是状态价格定价法状态价格指的是在特定的状态发生时回报为1,否则回报为0的资产在当前的价格。
如果未来时刻有N种状态,而这N种状态的价格我们都知道,那么我们只要知道某种资产在未来各种状态下的回报状况以及市场无风险利率水平,我们就可以对该资产进行定价,这就是状态价格定价技术。
状态价格定价法的举例A是有风险证券,其目前的价格是P A,一年后其价格要么上升到uP A,要么下降到dP A。
这就是市场的两种状态:上升状态(概率是q)和下降状态(概率是1-q)。
基本证券1在证券市场上升时价值为1,下跌时价值为0;基本证券2恰好相反,在市场上升时价值为0,在下跌时价值为1。
基本证券1现在的市场价格是πu,基本证券2的价格是πd。
购买uP A份基本证券1和dP A份基本证券2组成一个假想的证券组合。
该组合在T时刻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能够产生和证券A一样的现金流P A= πu uP A+ πd dP A或1 = πu u+ πd d分析及证明过程:证券A状态分析投资组合状态分析(uP A份证券1和dP A份证券2复制证券A)可见,证券A和投资组合在t时刻的现金流价值完全相同,根据无风险套利原理,0时刻他们的现金流必然相等,因此有下面等式成立:P A= πu uP A+ πd dP A或1 = πu u+ πd d反证法(解释无套利分析的具体过程)证明过程:假如P A > πu uP A+ πd dP A ,则将会产生如下(无风险)套利行为:(1)0时刻(即现在时刻)操作如下:做空(即卖出)头寸为1份的证券A,获得现金流收入为+P A;用获得的现金流入+P A,买入投资组合(uP A份证券1和dP A份证券2),现金流支出为-(πu uP A+ πd dP A),此时现金流净流入为M=P A -(πu uP A+ πd dP A),根据假设得M>0,即0时刻现金流净收入为正(获得了利润或无风险收益)。
(2)t时刻(一年后)进行平仓操作,即将0时刻做空的证券A进行平仓,操作如下:由于t时刻手中持有的投资组合(uP A份证券1和dP A份证券2)的市值和证券A的市值完全相等,因此可以用投资组合对证券A 进行平仓,即卖出手中的投资组合,获得现金流入为+uP A(或+dP A)【价格上升时是uP A,价格下跌则是dP A】,然后再买入一份证券A,【此时证券A的价格正好为uP A(或dP A)】,现金支出为-uP A(或-dP A),因此t时刻现金流收入净额为0.由于(1)产生了正的无风险收入M,(2)产生了收入为0,因此整个套利行为产生了收入为M的正收益,成功获得了无风险套利。
2022-2023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60题)1、为规避信贷规模控制、存贷比等监管要求,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表外化”趋势明显。
从金融创新的角度看,我国商业银行的这一趋势属于()。
A.金融工具创新B.金融制度创新C.金融业务创新D.金融政策创新【答案】 C2、材料题A.主要B.重要C.次要D.核心【答案】 D3、商业银行衡量汇率变动对全行财务状况影响的方法是()。
A.缺口分析B.久期分析C.外汇敞口与敏感性分析D.情景模拟【答案】 C4、利润分配的时候,按照税后利润的()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A.5%B.8%C.10%D.15%【答案】 C5、为逐步尝试性能更好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我国在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社会融资总规模”概念。
此概念是指一定时期内()。
A.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新增全部资金总额B.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信贷总额C.金融体系从实体经济获得的全部存款总额D.金融体系从实体经济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答案】 A6、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最主要的实现机制是()。
A.中央银行调控机制B.货币供给机制C.自动恢复机制D.利率机制【答案】 D7、关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A.恒常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反比B.财富结构与货币需求呈反比C.货币需求量与货币的预期收益率呈正比D.随机因素与货币需求呈反比【答案】 C8、(四)因业务发展需要,我国的A公司总部以融资租赁的方式购置一批市场设备。
目前,有甲、乙两家金融租赁公司向A提供了融资租赁方案,具体操作分别为:甲租赁公司向A公司指定的设备供应商购买设备,租赁给A公司使用,租赁期限3年。
在租赁期内,A 公司按季向甲租赁公司支付租金。
租金期满后,A公司向甲租赁公司支付约定的名义货价,甲租赁公司将该批设备的所有权转移给A 公司。
A.15%B.20%C.30%D.40%【答案】 C9、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是()。
状态价格定价法、风险中性定价法与无套利定价法的区别与联系作者:刘奕渲来源:《商情》2015年第28期【摘要】金融工具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技术创新是目前金融工程学科中的主要内容,而金融市场中的各类金融工具的定价问题,则是整个金融工程学的核心技术与基本前提。
目前最为通用的状态价格定价法、风险中性定价法与无套利定价法是目前对金融产品的定价中的最常用的三种方法,本文对三者的定价原理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到无套利定价原理作为基本准则在金融工具定价中互相渗透,相辅相成。
【关键词】无风险套利风险中性定价原理一、无套利定价法首先说明的无套利定价法,是目前整个金融工程操作过程中最基本的分析方法。
套利简单来说,就是买进或卖出某种资产以获取无风险利润的行为。
套利者利用“买进低估、卖出高估”的原则进行套利交易所获得的利润,来自于资产间不合理的价差。
根据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供求关系原理,金融市场中相应资产或者金融工具的价格即会发生变化。
价格相对偏低,即价值被低估的资产的价格会上升,而价格相对较高价值被高估的资产的价格则会逐渐降低,无套利定价法认为从长期来看,由于套利者存在所导致的价格的调整过程会一直持续到市场不再存在套利的可能性。
当然,无套利定价法存在一些前提假设,即市场是有效的。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市场参与者完全理性的假设前提,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的有效市场,因此无套利原则下的金融资产的定价方法所设法找到的金融资产的不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的合理价格,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虽然并不存在理想的无套利均衡价格,但是无套利定价法所遵循的一价定律,以及利用某一金融资产进行套利的机会不复存在的指导思想,确实是金融市场运行的客观潜在规律。
因此无套利定价法是所有金融工具进行定价的基础原则。
无套利定价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复制技术,将某些金融工具与其他金融资产与交易策略组合起来,复制出一个拥有相同的现金流的等价资产集合,根据已知的资产集合的价格,来推算出金融资产的均衡价格。
金融工程考试重点总结第一章:金融工程导论一、有效市场1、弱式有效市场:包括以往价格的所有信息.2、半强式有效市场:除了以往的价格信息之外,还包括公开披露的信息。
3、强式有效市场:除了以往信息和公开信息之外,还包括内部信息。
二、对金融工程的认识及其特点1、认识:金融工程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金融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融合了金融学、经济学、投资学和工程学的相关理论,同时又吸收了数学、运筹学、物理学等学科的精髓部分,是一门以现代金融理论为支撑、以实务操作为导向、结合工程技术管理和信息加工处理的交叉性学科。
金融工程被正式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以1991年美国“国际金融工程师学会”(IAFE)的成立作为标志,表明了金融工程正式被国际社会所确认。
2、特点:实用化的特点:实践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综合化的特点:跨学科、交叉性和互补性最优化的特点:目的性、赢利性和抗风险性数量化的特点:严密性、准确性和可计算性创造性的特点:发散性、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三、金融工程与金融创新1、金融工程基本功能:套利(获得利润)&套期保值(规避风险)2、金融创新方法:a、基本衍生工具的创新b、基本要素改变型的金融创新方法c、静态和动态复制型金融产品创新方法d、基本要素分解型的金融产品创新方法e、条款增加(组合)型金融产品创新方法f、技术发展型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方法第二章:金融工程技术的应用一、金融衍生工具1、含义及特点:含义:衍生金融工具是给予交易对手的一方,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对某种基础资产拥有一定债权和相应义务的合约。
特点:从基础金融工具派生出来的;金融衍生工具是对未来的交易。
金融衍生工具是现在对基础工具未来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交易。
交易结果在未来时刻才能确定盈亏。
二、套期保值1、基本原理: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对冲组合,当产生风险的一些因素发生变化时,对冲组合的净价值保持不变。
一般来说,若保值工具与保值对象的价格正相关,我们就可利用相反的头寸(如多头对空头,或空头对多头)来建立对冲组合进行套期保值;若保值工具与保值对象的价格呈负相关,我们就可利用相同的头寸(如多头对多头,空头对空头)来建立对冲组合进行套期保值。
金融四大定价法金融工程用工程技术来解决金融业的实际问题,这种工程技术包括理论,工具和工艺方法。
工艺方法是结合相关理论和工具来构造和实施一项操作的过程中的布置和过程本身。
支持金融工程的工艺方法有组合和成,新创,剥离(本金和利息),分割(风险和收益)等,本章介绍了金融工程的4种基本分析方法:无套利定价法,风险中性定价法,状态价格定价法和积木分析法。
一、无套利定价法其基本思路为:构建两种投资组合让其终值相等,则其现值一定相等;否则的话,就可以进行套利,即卖出现值较高的投资组合,买入现值较低的投资组合,并持有到期末,套利者就可赚取无风险收益。
二、风险中性定价法风险中性理论(又称风险中性定价方法Risk Neutral Pricing Theory )表达了资本市场中的这样的一个结论:即在市场不存在任何套利可能性的条件下,如果衍生证券的价格依然依赖于可交易的基础证券,那么这个衍生证券的价格是与投资者的风险态度无关的。
这个结论在数学上表现为衍生证券定价的微分方程中并不包含有受投资者风险态度的变量,尤其是期望收益率。
三、状态价格定价法状态价格指的是在特定的状态发生时回报为1,否则回报为0的资产在当前的价格。
如果未来时刻有N种状态,而这N种状态的价格我们都知道,那么我们只要知道某种资产在未来各种状态下的回报状况,我们就可以对该资产进行定价,这就是状态价格定价技术。
四、积木分析法积木分析法也叫模块分析法,指的是将各种金融工具进行分解或组合,以解决各种金融和财务问题。
积木分析法是金融工程中的一种常用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将金融产品如同积木一般的分解组合,辅助金融问题的解决。
金融工程产品和方案本来就是由股票、债券等基础性证券和4种衍生证券构造组合形成的,积木分析法非常适合金融工程。
积木分析法的重要工具是金融产品回报图或是损益图。
状态价格定价法什么是状态价格定价法状态价格指的是在特定的状态发生时回报为1,否则回报为0的资产在当前的价格。
如果未来时刻有N种状态,而这N种状态的价格我们都知道,那么我们只要知道某种资产在未来各种状态下的回报状况以及市场无风险利率水平,我们就可以对该资产进行定价,这就是状态价格定价技术。
状态价格定价法的举例A是有风险证券,其目前的价格是P A,一年后其价格要么上升到uP A,要么下降到dP A。
这就是市场的两种状态:上升状态(概率是q)和下降状态(概率是1-q)。
基本证券1在证券市场上升时价值为1,下跌时价值为0;基本证券2恰好相反,在市场上升时价值为0,在下跌时价值为1。
基本证券1现在的市场价格是πu,基本证券2的价格是πd。
购买uP A份基本证券1和dP A份基本证券2组成一个假想的证券组合。
该组合在T时刻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能够产生和证券A一样的现金流P A= πu uP A+ πd dP A或1 = πu u+ πd d分析及证明过程:证券A状态分析可见,证券A和投资组合在t时刻的现金流价值完全相同,根据无风险套利原理,0时刻他们的现金流必然相等,因此有下面等式成立:P A= πu uP A+ πd dP A或1 = πu u+ πd d反证法(解释无套利分析的具体过程)证明过程:假如P A> πu uP A+ πd dP A,则将会产生如下(无风险)套利行为:(1)0时刻(即现在时刻)操作如下:做空(即卖出)头寸为1份的证券A,获得现金流收入为+P A;用获得的现金流入+P A,买入投资组合(uP A份证券1和dP A份证券2),现金流支出为-(πu uP A+ πd dP A),此时现金流净流入为M=P A-(πu uP A+ πd dP A),根据假设得M>0,即0时刻现金流净收入为正(获得了利润或无风险收益)。
(2)t时刻(一年后)进行平仓操作,即将0时刻做空的证券A进行平仓,操作如下:由于t时刻手中持有的投资组合(uP A份证券1和dP A份证券2)的市值和证券A的市值完全相等,因此可以用投资组合对证券A 进行平仓,即卖出手中的投资组合,获得现金流入为+uP A(或+dP A)【价格上升时是uP A,价格下跌则是dP A】,然后再买入一份证券A,【此时证券A的价格正好为uP A(或dP A)】,现金支出为-uP A(或-dP A),因此t时刻现金流收入净额为0.由于(1)产生了正的无风险收入M,(2)产生了收入为0,因此整个套利行为产生了收入为M的正收益,成功获得了无风险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