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一)
- 格式:ppt
- 大小:314.62 KB
- 文档页数:28
第2章比较优势法则2.1 引言本章要简要回答的问题是:⑴什么是贸易基础,以及什么是贸易收益?可以推测,一个国家如同一个人一样,只有当其能从贸易中获利时才会自愿从事贸易。
⑵什么是贸易模式?也就是说,对每个国家而言,哪些商品在国际贸易中被用来交易,各国都出口和进口哪些商品?2.2 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经济学作为一门系统化的科学可以说是始于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
而在一些国家如英国、西班牙、法国、葡萄牙及荷兰,国际贸易方面的著作要早于这个时间。
也就是17-18世纪,出现了后来被称为“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经济哲学。
简而言之,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应该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出超的结果是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
而一个国家拥有越多的金银,就会越富有、越强大。
因此,政府应该竭尽所能鼓励出口,不主张并限制商品的进口。
然而,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国同时出超,而且一个时点上金银总量是固定的,一个国家的获利是基于其它国家的损失。
因此,重商主义者鼓吹的是经济民族主义,认为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冲突的(案例2.1)。
值得注意的是,重商主义者用国家所拥有的稀有金属来衡量国家的财富(称为“重金主义(bullionism)”)。
相对而言,如今我们是以可用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人力资本、人造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多少来衡量国家财富的。
这些有用的资源越多,生产和提供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就越多,一国的生活水平也就越高。
重商主义者主张政府严格控制经济活动,鼓吹经济民族主义,因为他们认为一国只有在它国损失的前提下才能获利,即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零和博弈)(zero-sum game)。
(零和游戏:如玩扑克牌时,一人所赢得的数目恰好等于其他人所输掉的数目。
)重商主义者认为经济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制造业、农业和外国殖民地。
他们把商人看成是对经济体系顺利运行起关键作用的一个集团,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基本生产要素。
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一、劳动生产率介绍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劳动者所创造产出的数量或价值。
它是衡量经济效率和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他们所创造的价值也随之增加。
这种提高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创新和改善工作条件等方式实现。
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包括提高经济增长率、减少资源浪费、增加实际工资和改善生活质量等。
二、比较优势的概念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上相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更具有竞争优势的能力。
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理论中。
在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家或地区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自己的比较优势产品,而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其他产品。
这样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并使得各国在贸易中互利互惠。
三、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的关系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是相互关联且相互影响的。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创造比较优势。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生产率较高时,它在生产特定产品或提供特定服务方面可能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这使得该国或地区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以更低的成本出售其产品或服务,并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比较优势则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专注于生产和出口其比较优势产品时,它会集中资源和技术创新于该领域,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种集中资源和技术创新的过程可以促进劳动者技能的提升,提高生产效率,并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的应用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的概念在实际经济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1.贸易政策:国家可以通过贸易政策来促进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例如,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可以帮助国内企业更好地利用其比较优势,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2.劳动力培训: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章劳动生产率与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有两个:•首先,它们在气候、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方面存在着千差万别。
•其次,它们试图通过贸易来达到规模经济。
▪李嘉图模型以国家间的技术差别为研究基础:•这些技术差别反映在劳动生产率上。
第二节单一要素经济▪假定存在一个经济社会(我们称之为本国),在这个经济社会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只生产两种产品(葡萄酒和奶酪)。
•劳动的供给是既定的。
•每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是既定的。
•所有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各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表明了本国的技术水平,为简便起见,我们用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来表示劳动生产率。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指一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aLW表示生产一加仑葡萄酒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aLC表示生产一磅奶酪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L为本国的全部资源,即劳动供给。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二、相对价格与供给▪在单一要素模型中,产品的供给是由相对价格与机会成本共同决定的。
▪PC-为奶酪的价格,PW-为葡萄酒的价格。
▪以葡萄酒衡量的奶酪的相对价格为PC/PW。
单一要素模型中不存在利润,因此每小时工资率等于一个工人在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
第三节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模型假设:•在世界上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葡萄酒和奶酪•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在每个国家劳动的供给是既定的(L,L*)•每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固定的•劳动在两个国家之间不可流动•市场为完全竞争的•用*来表示外国的变量一、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当一个国家能够以少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生产出同样单位的商品时,那么该国在生产这种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假设–这意味着本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也就是说和外国相比,本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效率更高。
–即使本国在两种产品上均具有绝对优势,互惠贸易也是由可能发生的。
贸易模式是由比较优势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