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 格式:ppt
- 大小:683.50 KB
- 文档页数:47
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1. 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A. 各国间的差别,做善长的事,取长补短,获益(比较优势)B. 达到生产的规模经济,生产效率提高 2. 比较优势:本国生产一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外国,拥有比较优势(北美计算机,南美玫瑰) 3. 英国经济学家 大卫-李嘉图模型 A. 一国:国际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a L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单位劳动生产率是它的倒数生产可能性边界:斜率是横坐标的机会成本(前提是同质)(一个国家能够生产不同产品的组合)不等式:L Q a Q a LC LC LW LW ≤+劳动总是流向工资比较高的部门,产品的供给取决于劳动力的流向 奶酪的小时工资: P c /a LC当 Pc/Pw>aLc/aLw , 奶酪部门工资高,本国专门生产奶酪 关键命题:一国相对价格>机会成本时,只生产奶酪如果没有国际贸易,本国必须为自己生产两种产品,导致两种产品的价格必须等于机会成本。
即:在没有国际贸易时,产品的相对价格等于他们的相对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B. 两国*LW*LC LW LC a a a a < 比较机会成本 得出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当一个国家能够以少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生产出同样单位的商品时。
(光凭绝对优势没法确定贸易模式) 4.国际贸易发生后相对价格确定研究比较优势时必须注意两个市场,即注意两种产品的相对供求量。
RDTOT5.贸易所得两种方法体现贸易互利性: ①间接生产:用1小时生产的奶酪换取葡萄酒:(LCa 1)(Pw Pc )直接用1小时生产葡萄酒:LWa 1因为(LC a 1)(Pw Pc )> LWa 1,所以第一种方法好。
当世界市场均衡时,没有国家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就一定有PwPc>LWLCa a 。
②研究影响消费可能性:贸易前:消费可能性与生产可能性一致贸易后:都扩大了,各国居民的福利水平提高 6.相对工资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国家工资率也较低,就具有了成本优势(工资相同是在一国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