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浆配合比设计报告(注浆)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
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千阳县海螺2、砂:温和坪头河砂(Ⅱ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河北铁源,掺量%)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m ,0);试配强度:fm ,=k*f2=*= MPa;( k取见下表1-1)f m ,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 MPa;f2——————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 MPa;k——————系数见表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c);每方水泥用量:Qc =1000(fm,-β)/(α*fce)=1000[]/*=396 kgQ c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 ) fce ———水泥的实际强度(MPa )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α=,β=-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 3表 1-1 砂浆强度标准差σ及k 值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时的堆积密度1520kg/m 3作为计算值带入,则:每方砂用量:Q s =1520kg 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 ); 每方减水剂用量:Q e =1100×1%= 5、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 ); 每方用水量: Q w =473kg6、确定初步配合比;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w/c=)7、确定基准配合比;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采用和,则配合比分别为:水泥:砂:水:减水剂=1051:1520:473:(w/c=)水泥:砂:水:减水剂=1154:1520:473:(w/c=)8、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7d、28d进行试压,其各项指标结果如下:9、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B组(水灰比)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中交二航局S217长绩段改建工程QS02标工地试验室。
欢迎共阅M7.5砂浆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2.《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4.《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T 98-2010。
5.《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
6.《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TJ/T 70-2009。
7.《平山至赞皇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二、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7.5Mpa2、稠度:30-50mm3、拟用部位:隧道截水天沟、防护工程及桥梁附属结构三、原材料组成:1、水泥: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 P.0 42.52、砂:灵寿县平邦建材有限公司,细度模数:2.75,堆积密度为:1.592g/cm33、水:饮用水四、设计步骤:(一)计算初步配合比:1、确定砂浆的试配强度f m,of m,o= kf2 式中k—系数、f2—砂浆强度等级值,按JGJ/T 98-2010查表5.1.1 σ取 1.88Mpa, k取1.20。
f m,o= kf2 =1.20×7.5=9.0Mpa2、计算水泥用量(Q c)水泥富裕系数γc取1.0 ,a,β砂浆的特征系数,a取3.03 、β取-15.09。
Q c =1000·(f m,o-β)/(α·f ce )=1000·(9.0+15.09)/(3.03×1.0×42.5)=187 Kg/m3,计算水泥用量不满足设计规程要求,依据JGJ/T 98-201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选用水泥用量260 Kg/ m3。
3、确定单位用水量:根据砂浆稠度等要求初步选定每立方米的用水量Q w为280 Kg/m3。
4、计算细集料的单位用量(Q s)(采用重量法):根据细集料堆积密度选定细集料质量为:1592Kg/m3五、确定基准配合1、对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拌,确定砂浆强度试验用基准配合比即:Q c: Q s: Q w =260:1592 :2802、根据基准配合比,水泥用量分别增加10%.在满足砂浆拌和物性能要求下。
M30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千阳县海螺P.O 42.5R2、砂:温和坪头河砂(Ⅱ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河北铁源,掺量1.2%)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试配强度:f m,0 =k*f2=1.2*30.0=36.0 MPa;( k取1.20见下表1-1)f m,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0.1 MPa;f2——————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0.1 MPa;k系数见表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每方水泥用量:Q c=1000(f m,0-β)/(α*fce)=1000[36.0-(-15.09)]/(3.03*42.5)=396 kgQ c———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fce———水泥的实际强度(MPa)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α=3.03,β=-15.09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3表 1-1 砂浆强度标准差σ及k值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时的堆积密度1520kg/m3作为计算值带入,则:每方砂用量:Q s=1520kg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每方减水剂用量:Q e=1100×1%=11.00kg5、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每方用水量: Q w=473kg6、确定初步配合比;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w/c=0.43)7、确定基准配合比;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采用0.45和0.41,则配合比分别为:水泥:砂:水:减水剂=1051:1520:473:10.51(w/c=0.45)水泥:砂:水:减水剂=1154:1520:473:11.54(w/c=0.41)8、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0.45、0.43、0.41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7d、28d进行试压,其各项指标结果如下:9、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B组(水灰比0.43)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中交二航局S217长绩段改建工程QS02标工地试验室。
1:1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J65-2000)
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3、保定至阜平(冀晋界)高速公路LJ-05合同段施工设计图纸
二、设计要求:
1、使用部位:隧道注浆
2、设计稠度:水泥净浆稠度14s-18s
三、原材料情况:
1、水泥产地:鹿泉市曲寨水泥有限公司
规格:P·O42.5(试验结果附后)
2、水:饮用水
四、净浆试配
1. 水泥= 6kg
2. 水=6kg
3、实测稠度:14s-18s
4、实测密度为1930kg/m3
五、调整配合比
1. 配合比比例:水泥:水=1:1
2. 校正后配合比为:
水泥:水=965:965=1:1
六:实验结果
配合比
水泥:水965:965
配合比
稠度(mm)
水泥:水
965:965 14s
七、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1、依据保定至阜平(冀晋界)高速公路LJ-05合同段施工图纸
设计要求,该净浆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2、确定水灰比为W/C=1的1:1净浆配合比为试验室配合比,
比例为:
水泥:水=965:965=1:1
保阜高速公路LJ-05项目经理部试验室
2007年月日
编写:复核:技术负责人。
M30 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宁国海螺P.O 42.5R2、砂:旌德三溪河砂(U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江苏博特,掺量1%)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试配强度:f m,0 = k*f2=1.2*30.0=36.0 MPa ( k 取1.20见下表1-1)f m,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0.1 MPa;f2——————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0.1 MPa;k——————系数见表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每方水泥用量:Q c=1OOO(f m,o-®/(a fce)=1000 [ 36.0-(-15.09) /(3.03*42.5) =396 kgQ c ------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fce ------- 水泥的实际强度(MPa)a、B ------- 砂浆的特征系数,a3.03,沪一15.09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3 4 5表1-1 砂浆强度标准差c及k值每方用水量:Q w=473kg5、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时的堆积密度1520kg/m3作为计算值带入,贝每方砂用量:Q s=1520kg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每方减水剂用量:Q e=1100x 1%=11.00kg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6、确定初步配合比;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 1520: 473: 11.00 (w/c=0.43)7、确定基准配合比;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米用0.45和0.41,则配合比分别为:水泥:砂:水:减水剂=1051:1520 473: 10.51 (w/c=0.45)水泥:砂:水:减水剂=1154:1520 473: 11.54(w/c=0.41 )8 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0.45 0.43 0.41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7d、28d 进行试压,其各项指标结果如下:9、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整理中交二航局S217长绩段改建工程QS02标工地试验室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B组(水灰比0.43)。
M30 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千阳县海螺P.O 42.5R2、砂:温和坪头河砂(U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河北铁源,掺量1.2%)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试配强度:f m,0 = k*f 2 =1.2*30.0=36.0 MPa;( k 取 1.20 见下表1-1)f m,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0.1 MPa;f2——————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0.1 MPa;k -------- 系数见表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每方水泥用量:Q c=1000(f m,0- B )/(a *fce)=1000 [36.0-(-15.09)] /(3.03*42.5) =396 kgQ c -----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fce ------- 水泥的实际强度(MPa)a、B ------- 砂浆的特征系数,a =3.03,B =—15.09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3 4 5 6表1-1 砂浆强度标准差及k值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 1520: 473: 11.00 (w/c=0.43)7、确定基准配合比;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时的堆积密度1520kg/m3作为计算值带入,贝每方砂用量:Q s=1520kg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每方减水剂用量:Q e=1100x 1%=11.00kg5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每方用水量:Q w=473kg6确定初步配合比;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采用0.45和0.41,则配合比分别为:水泥:砂:水:减水剂=1051:1520:473:10.51(w/c=0.45)水泥:砂:水:减水剂=1154:1520:473:11.54(w/c=0.41)8 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0.45、0.43、0.41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7d、9、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B组(水灰比0.43)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
1:1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J65-2000)
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3、保定至阜平(冀晋界)高速公路LJ-05合同段施工设计图纸
二、设计要求:
1、使用部位:隧道注浆
2、设计稠度:水泥净浆稠度14s-18s
三、原材料情况:
1、水泥产地:鹿泉市曲寨水泥有限公司
规格:P·O42.5(试验结果附后)
2、水:饮用水
四、净浆试配
1. 水泥= 6kg
2. 水=6kg
3、实测稠度:14s-18s
4、实测密度为1930kg/m3
五、调整配合比
1. 配合比比例:水泥:水=1:1
2. 校正后配合比为:
水泥:水=965:965=1:1
六:实验结果
配合比
水泥:水965:965
配合比
稠度(mm)
水泥:水
965:965 14s
七、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1、依据保定至阜平(冀晋界)高速公路LJ-05合同段施工图纸
设计要求,该净浆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2、确定水灰比为W/C=1的1:1净浆配合比为试验室配合比,
比例为:
水泥:水=965:965=1:1
保阜高速公路LJ-05项目经理部试验室
2007年月日
编写:复核:技术负责人。
M30 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千阳县海螺2、砂:温和坪头河砂(Ⅱ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河北铁源,掺量%)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试配强度 :f m, 0 = k*f 2=*= MPa;( k 取见下表1-1)f m, 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 , 精确至MPa;f 2——————砂浆强度等级值( MPa) , 精确至 MPa;k——————系数见表 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每方水泥用量 :Q c =1000(f m, 0 - β )/( α*fce)=1000[] /*=396 kgQ c———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fce ———水泥的实际强度(MPa)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α=,β =-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 ),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3表 1-1砂浆强度标准差σ及k 值强度等级强度标准差σ( MPa)k M5 M10 M15 M20 M25 M30施工水平优良一般较差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时的堆积密度 1520kg/m3作为计算值带入,则:每方砂用量 :Q s=1520kg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每方减水剂用量 :Q e=1100×1%=5、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每方用水量 : Q w=473kg6、确定初步配合比;水泥:砂:水:减水剂 =1100:1520:473:(w/c=)7、确定基准配合比;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采用和,则配合比分别为:水泥:砂:水:减水剂 =1051:1520:473:( w/c=)水泥:砂:水:减水剂 =1154:1520:473:( w/c=)8、 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 7d 、28d 进行试压,其各项指标结果如下:设试材料用量 kg计 水配稠编7d28d强 灰 强减 水度号水 泥砂水MpaMpa度比度mm剂MpaMpaA M301051 1520 473128B M30 1100 1520 473 120C M301154 15204731109、 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 B 组(水灰比)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 =1100:1520:473:中交二航局 S217 长绩段改建工程 QS02标工地试验室。
M30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千阳县海螺P.O 42.5R2、砂:温和坪头河砂(Ⅱ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河北铁源,掺量1.2%)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试配强度:f m,0 =k*f2=1.2*30.0=36.0 MPa;( k取1.20见下表1-1)页脚内容1f m,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0.1 MPa;——————f2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0.1 MPa;——————k系数见表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每方水泥用量:Q c=1000(f m,0-β)/(α*fce)=1000[36.0-(-15.09)]/(3.03*42.5)=396 kgQ c———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fce———水泥的实际强度(MPa)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α=3.03,β=-15.09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3表1-1 砂浆强度标准差σ及k值页脚内容2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时的堆积密度1520kg/m3作为计算值带入,则:每方砂用量:Q s=1520kg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每方减水剂用量:Q e=1100×1%=11.00kg5、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每方用水量: Q w=473kg6、确定初步配合比;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w/c=0.43)7、确定基准配合比;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采用0.45和0.41,则配合比分别为:水泥:砂:水:减水剂=1051:1520:473:10.51(w/c=0.45)页脚内容3水泥:砂:水:减水剂=1154:1520:473:11.54(w/c=0.41)8、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0.45、0.43、0.41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7d、28d进行试压,其各项指标结果如下:9、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B组(水灰比0.43)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页脚内容4中交二航局S217长绩段改建工程QS02标工地试验室页脚内容5。
顶管水泥砂浆注浆配合比顶管施工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工程施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地铁、隧道、管道等建设中。
在顶管施工中,水泥砂浆注浆是一项重要的工序,它能够起到加固地层、防止地层塌陷、封堵裂缝等作用。
而水泥砂浆注浆的配合比对于施工质量和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水泥砂浆注浆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砂浆。
一般情况下,水泥砂浆注浆的配合比为水泥:砂:水=1:2:0.4-0.45。
其中,水泥是水泥砂浆注浆的主要胶凝材料,起到固化和增强的作用;砂是水泥砂浆注浆的骨料,起到填充和增强的作用;水是水泥砂浆注浆的溶剂,起到调节和流动性的作用。
水泥的选择是水泥砂浆注浆配合比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在顶管施工中,一般选择抗渗透性好、早期强度高的水泥。
砂的选择也是水泥砂浆注浆配合比中的重要环节。
砂的粒径应均匀,不应夹有泥土、杂质等。
同时,砂的含水率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水泥砂浆注浆的质量。
水的控制是保证水泥砂浆注浆质量的关键。
水的用量应根据材料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水泥砂浆注浆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一般情况下,水的用量应控制在水泥质量的20%-30%之间。
在实际施工中,根据地层的具体情况和注浆的要求,可以对水泥砂浆注浆的配合比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地层,可以适当增加水泥的用量;对于需要提高注浆液流动性的地层,可以适当增加水的用量。
除了配合比的选择外,水泥砂浆注浆施工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进行充分的搅拌。
搅拌时间一般为3-5分钟,搅拌后的砂浆应均匀、无结块,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要控制注浆速度。
注浆速度应根据地层的情况进行调整,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注浆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注浆速度应控制在0.5-1.0m/min之间。
要进行充分的固化。
水泥砂浆注浆后,要给予足够的固化时间,使其充分硬化和强化。
一般情况下,固化时间为24小时以上。
M30砂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砂浆用途及说明:
此砂浆用于路基锚杆注浆,根据以往经验采用1:1的砂浆,水灰比为0.45。
一、材料:
1、水泥:丰城南方牌P.O42.5
2、细集料:丰城三鑫砂场(中砂,用时过2.36mm方孔筛)
3、水:饮用水
二、设计依据
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砼试验规程》
三、计算配合比
该砂浆采用体积法进行计算:
水泥密度假设为3.120g/cm3
砂子密度假设为2.580g/cm3
水密度假设为1.0 g/cm3
计算过程:V水泥+V砂+V水=1
m水泥/ρ水泥+ m砂/ρ砂+ m水/ρ水=1
m水泥/3.120+ m砂/2.580+m水/1.0=1
2.580m水泥+
3.120m砂+2.580×3.120×0.45m水泥=
3.120×2.580
因为水泥与砂子的比例为1:1
所以m水泥=m砂
9.322 m水泥=8.0496
m水泥=0.864 g/cm3
最后得出:水泥重量为:864 Kg/m3
砂重量为:864 Kg/m3
水重量为:389 Kg/m3
四、试拌配比:
制作7d,28d两组试件,材料所需用量(70.7×70.7×70.7mm)6L
水泥:864×0.006=5.18 Kg
砂子:864×0.006=5.18 Kg
水:389×0.006=2.33 Kg。
M30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千阳县海螺P。
O 42.5R2、砂:温和坪头河砂(Ⅱ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河北铁源,掺量1.2%)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试配强度:f m,0 =k*f2=1。
2*30。
0=36.0 MPa;(k取1。
20见下表1—1)f m,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0.1 MPa;f2————-—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0。
1 MPa;k系数见表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每方水泥用量:Q c=1000(f m,0—β)/(α*fce)=1000[36。
0—(-15。
09)]/(3。
03*42.5)=396 kgQ c--—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fce———水泥的实际强度(MPa)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α=3。
03,β=-15。
09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3表 1—1 砂浆强度标准差σ及k值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时的堆积密度1520kg/m3作为计算值带入,则:每方砂用量:Q s=1520kg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每方减水剂用量:Q e=1100×1%=11.00kg5、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每方用水量: Q w=473kg6、确定初步配合比;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
M30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宁国海螺P.O 42.5R2、砂:旌德三溪河砂(Ⅱ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江苏博特,掺量1%)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试配强度:f m,0 =k*f2=1.2*30.0=36.0 MPa;( k取1.20见下表1-1)f m,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0.1 MPa;f2——————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0.1 MPa;k——————系数见表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每方水泥用量:Q c=1000(f m,0-β)/(α*fce)=1000[36.0-(-15.09)]/(3.03*42.5)=396 kgQ c———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fce———水泥的实际强度(MPa)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α=3.03,β=-15.09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3表 1-1 砂浆强度标准差σ及k值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时的堆积密度1520kg/m3作为计算值带入,则:每方砂用量:Q s=1520kg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每方减水剂用量:Q e=1100×1%=11.00kg5、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每方用水量: Q w=473kg6、确定初步配合比;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w/c=0.43)7、确定基准配合比;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采用0.45和0.41,则配合比分别为:水泥:砂:水:减水剂=1051:1520:473:10.51(w/c=0.45)水泥:砂:水:减水剂=1154:1520:473:11.54(w/c=0.41)8、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0.45、0.43、0.41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7d、28d进行试压,其各项指标结果如下:9、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B组(水灰比0.43)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中交二航局S217长绩段改建工程QS02标工地试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