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城东环湾片区控规与重点地段城市设计AECOM
- 格式:pdf
- 大小:19.40 MB
- 文档页数:89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晋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修编的批复正文:----------------------------------------------------------------------------------------------------------------------------------------------------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晋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修编的批复(闽政文〔2014〕162号)泉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恳请批准实施〈晋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修编〉的请示》(泉政文〔2014〕21号)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晋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修编》(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我省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部署,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统筹做好晋江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要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把晋江建设成为中国品牌之都、海西地区现代产业中心、滨海生态城市。
三、形成有序协调的城镇空间布局。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市域649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内,逐步形成“全市一城、一主两辅、城乡一体”的城镇空间结构。
到2030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规模达到158万人左右,建设用地控制在174平方公里以内,形成“一带、两轴、七心、多片”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要对接环泉州湾一体化发展的区域空间战略,通过积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城市滨江、环湾地区丰富的土地与生态资源,推进中心城区的空间拓展与产业结构转型。
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要促进交通一体化,形成多层次、多方式交通良好衔接的综合运输体系,注重区域交通设施与区域发展的协调,预留和控制与厦门翔安新机场联系通道及厦漳泉大都市区城际轨道交通通道,加快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建设。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晋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批复正文:----------------------------------------------------------------------------------------------------------------------------------------------------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晋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批复(闽政文〔2010〕440号)泉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提请审批晋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请示》(泉政文〔2010〕147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晋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晋江市地处我省东南沿海,位于晋江下游南岸,境内以丘陵、台地、平原为主,规划期间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强化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要严格执行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量等规划指标。
三、要切实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
《规划》是指导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城乡建设、土地开发等各项土地利用活动都必须符合《规划》要求。
确需修改《规划》的,应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四、晋江市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尽快完成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要强化责任意识,政府主要责任人要对县域内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要加大规划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依法依规用地的意识,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实现。
晋江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暂行规定为加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晋江实际,制定本规定.一、用地适建范围建设用地性质的确定必须符合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在符合土地使用相容性原则下,允许对土地使用性质作适当调整.土地使用相容性按附表(一)规定执行.二、建筑容量控制(一)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其建筑容量应按已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确定的指标执行。
尚未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片区,其建筑容量应按附表(二)规定的指标执行。
工业、仓库项目按照附表(三)规定的指标执行,教育用地按照《福建省教育用地控制指标(试行)》执行,旧城改造项目按照旧城改造区域规划执行.(二)用地内原有建筑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达到或超出规定值的,原则上不得在原有建筑用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
用地内原有建筑容量控制指标虽未超出其规定值,但其扩建、加层对原有空间布局有不良影响的,亦不得建设。
(三)建筑底层架空(不得封闭),作为公共活动场所或停车位的,可不计入容积率。
1、地下室建筑面积不计容积率,若作为商业开发用途,地下- 1 -室商业建筑面积应在经济技术指标中单独列出来,但仍不计入容积率。
2、依坡地建造的半地下室(层高≥2.20米),有一侧至两侧露出室外地平面(或能够自然采光、通风),除作为设备用房不计容积率,其余按建筑面积的一半计入容积率。
层高小于2.20m 的半地下室,可不计算容积率。
3、利用地势高差,形成人工地坪,其标高不超过最高规划道路标高1米,并与规划道路有便捷联系,进行场地绿化,便于居民活动的,人工地坪以下部分建筑认定为地下建筑,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屋顶绿化面积计入绿地率.三、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成片综合开发项目和居住建设项目应按以下标准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七类:(1)教育设施;(2)医疗卫生设施;(3)文化设施;(4)体育设施;(5)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6)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7)市政公用设施。
晋江市城市总体规戈I」晋江市陈埭镇总体规划目录、/. —前言......................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战略...............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城市性质与规模...............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给排水工程规划...............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电力电信工程规划..............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燃气工程规划................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章远景发展规划 ..............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十六章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十七章附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图纸目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陈埭的发展与建设迎来了诸多的机遇与挑战, 新的发展环境与形势也对陈埭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反观97版总规,一方面其未能很好预测陈埭产业和城镇发展的客观需求,在实施中差距较大, 许多方面没有得到执行, 使得近几年来城镇的规划建设处于相对缺乏规划指导、管理落后的状态; 另一方面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陈埭城镇发展规模迅猛,远远突破了97总规的预测, 规划相对滞后, 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经典案例目录一、概述 (3)1.1 项目背景与意义 (4)1.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核心理念 (4)1.3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6)二、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要素 (7)2.1 选址与规划 (9)2.2 建筑设计 (10)2.3 道路与交通 (11)2.4 绿地与景观 (12)2.5 环境与生态 (13)2.6 综合服务设施 (14)三、经典案例分析 (15)3.1 北京万科金域蓝湾 (17)3.1.1 项目概述 (18)3.1.2 规划设计理念 (19)3.1.3 建筑设计特点 (20)3.1.4 绿地与景观设计 (22)3.1.5 社区文化与活动 (23)3.1.6 总结与启示 (24)3.2 上海世博滨江公园 (25)3.2.1 项目概述 (26)3.2.2 规划设计理念 (27)3.2.3 建筑设计特点 (29)3.2.4 景观设计特色 (30)3.2.5 绿地与生态保护 (31)3.2.6 总结与启示 (33)3.3 广州保利花园 (34)3.3.1 项目概述 (35)3.3.2 规划设计理念 (36)3.3.3 建筑设计特点 (37)3.3.4 道路与交通系统 (38)3.3.5 绿地与休闲空间 (40)3.3.6 社区管理与服务体系 (41)3.3.7 总结与启示 (43)3.4 深圳万科城 (44)3.4.1 项目概述 (45)3.4.2 规划设计理念 (46)3.4.3 建筑设计特点 (47)3.4.4 社区文化与活动 (49)3.4.5 绿地与景观设计 (50)3.4.6 综合服务设施布局 (51)3.4.7 总结与启示 (52)四、结论与展望 (53)4.1 结论总结 (54)4.2 发展前景与挑战 (55)4.3 对未来居住小区规划的启示与建议 (57)一、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个优秀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还要兼顾环境友好、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等多方面因素。
晋江市安海镇总体规划修编(2012—2030)公示《晋江市安海镇总体规划修编(2012-2030)》是安海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按照程序,现将规划成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30日),如您有何建议或意见,可拨打电话82282216,或发送电子邮件至381504447@。
《晋江市安海镇总体规划修编(2012—2030)》重点阐述如下:一、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考虑到安海现状城镇建设已经呈现镇村全面扩张、产业遍地开花的局面,为了更好的统筹安排镇域空间资源,协调镇、村发展格局,按照城乡规划法要求,落实上位规划,确定本次安海规划范围为全镇域55.72平方公里,即全镇域覆盖,城乡一体化规划发展。
二、城镇性质安海的城镇性质为:泉州南翼核心,晋西工贸中心,文化宜居新城。
三、城市规模2030年安海总人口约36.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34.0万人,城市化水平约95%。
四、镇村等级规模结构规划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安海将形成以中心城区—农村社区的等级结构序列。
(1)中心城区1个—安海中心城区(兴胜、复兴、鸿塔、海东、东鲤社区5个社区和外曾、曾埭、庄头、后蔡、后林、社坛、西畲等26个行政村)。
预计到2030年,安海城镇人口将达到34.0万人左右。
大量的农业人口将就近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区将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农村社区10个—菌柄(未来后蔡村西部快速路以东的部分土地合并入菌柄村)、坑边村、坝头、前林、赤店、下山后、上垵(未来后林村大深公路以南的部分土地合并入上垵村)、瑶前、新店、前湖村。
人口规模2.0万左右。
农村社区是城乡一体化保障体系的重要节点。
以发展食品加工、陶瓷、瓷砖、旅游、养殖业、生态农业为主。
五、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安海的布局结构可描述为:“一带、一轴、一城、两翼”。
(1)一带大盈溪滨水景观带:大盈溪及其两侧绿地形成的滨溪生态休闲带。
充分利用秀丽的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人的亲水空间,形成生态休闲、亲水娱乐的发展地带。
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晋江经济开发区(五里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设计方案的批复你单位《关于请求批准晋江经济开发区(五里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的请示》(晋开委〔2021〕9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晋江经济开发区(五里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设计方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福建省有关城乡规划技术规范要求,能够与《晋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修编》相衔接,片区功能定位比较科学,用地布局合理、社会服务设施完善,道路交通组织清晰、路网骨架主次清楚,市政工程规划可行,对片区改造建设能起到良好控制及指导作用,原则同意按照该规划组织实施。
二、规划范围:东临社马路,西至灵源山,南到大深公路,北抵围头湾疏港公路,总面积2451.73公顷。
三、同意功能定位为: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强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逐步完善现代服务业,构建产业结构优化、用地集约高效、设施配套齐全、形象鲜明的产业新城。
四、方案的道路交通体系规划,形成“六横五纵”的主干道路网骨架,基本能够满足区域各类型交通的出行需求。
五、规划方案能够按照要求配套文化活动中心、体育中心、足球公园、中学、小学、幼儿园、医院、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敬老院、变电站、公交站、停车场、厕所、垃圾收集站等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半径及布点基本合理。
六、在市政工程规划方面,各项专业规划能够注意结合现状,按规范要求进行布置,比较切实可行。
七、经批准的规划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严格遵守,不得擅自改变,如确需调整或修改,应按法定程序呈报审批。
此复。
晋江市人民政府2021年1月21日抄送:市委办、人大办,发展和改革局、教育局、民政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林业和园林绿化局、水利局、卫生健康局、城市管理局、泉州市晋江生态环境局、交警大队、供电公司、自来水公司、广电网络晋江分公司、电信分公司、新奥燃气公司,灵源街道办事处,安海、永和镇人民政府,市有关领导。
晋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晋江市城乡规划局编印二〇一七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用地管理 (2)第一节.城市用地分类和适建范围 (2)第二节.建筑容量控制 (3)第三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5)第四节.城市绿地 (13)第五节.用地交通组织 (15)第六节.用地竖向 (17)第三章建筑管理 (18)第一节.建筑工程日照分析 (18)第二节.建筑间距控制 (19)第三节.建筑退让控制 (20)第四节.建筑高度与层高控制 (25)第五节.停车设施及物业管理用房配建 (27)第四章建筑环境景观规划管理 (29)第一节.景观廊道、界面控制 (29)第二节.建筑形体与空间尺度控制 (30)第三节.建筑高度与面宽控制 (30)第四节.建筑风格与建筑环境控制 (31)第五节.建筑节能和雨水收集 (35)第五章道路交通 (35)第一节.城市道路系统 (35)第二节.公共交通 (37)第三节.慢行交通系统 (38)第六章公用设施 (39)第一节.供水工程 (39)第二节.排水工程 (40)第三节.供电工程 (42)第四节.通讯工程 (45)第五节.燃气工程、加油加气站 (46)第六节.城市工程管线综合及综合管廊建设 (48)第七节.建筑工程公用设施配套 (52)第七章城市防灾 (54)第一节.城市抗震防灾 (54)第二节.城市消防人防 (55)第三节.城市防洪排涝 (57)第八章城市空域保护与地下空间开发 (59)第一节.城市空域保护 (59)第二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要求 (60)第三节.地下空间使用功能控制 (60)第四节.地下空间竖向分层规定 (61)第九章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条件核实 (63)第十章特别地区补充规定 (67)第十一章附则 (69)附录一标准用词说明 (70)附录二名词解释 (70)附录三计算规则 (73)一、建筑高度计算 (73)二、建筑间距计算及控制要求 (74)三、建筑容积率计算 (75)四、建筑基底面积计算 (84)五、绿地面积计算 (85)六、建筑层数计算 (86)附图A 建筑布置形式示意图 (87)附图B 建筑间距示意图 (88)附图C 坡地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界定示意图 (90)附图D 阳台样式及容积率计算方法 (91)附图E 阳台样式及容积率计算方法 (9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强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参照《泉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要求,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结合晋江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晋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晋江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通知正文:----------------------------------------------------------------------------------------------------------------------------------------------------晋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晋江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通知晋政办〔2019〕1号有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泉州出口加工区管理局,市有关单位:现将《晋江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晋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1月9日晋江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强化城市环境噪声管理,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改造,促进晋江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对晋江市中心城区的声环境功能区进行划分。
一、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5 年 1 月 1 日);(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 年 10 月 29 日);(三)《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 );(四)《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22337-2008 );(五)《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348-2008 );(六)《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 GB/T 15190-2014 );(七)《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 GB9660—1988 );(八)《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通知》(泉政文〔 2016 〕 117 号);(九)《晋江市“多规合一”一张图工作》;(十)晋江市卫星遥感图;(十一)晋江市功能区噪声监测资料;(十二)《晋江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30 )》;(十三)《福建省集成电路产业园(科学园)控规》(修编);(十四)《福厦高铁晋江站综合经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十五)《湖光西路石鼓路片区改造规划》;(十六)《晋江·海峡西岸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十七)《晋江博览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十八)《晋江经济开发区拓展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永和罗山片》;(十九)《晋江经济开发区拓展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新塘片》;(二十)《晋江人工湖修建性详细规划》;(二十一)《晋江市陈村片区改造规划》;(二十二)《晋江市城西北片区控制性规划》;(二十三)《晋江市和平路片区改造规划》;(二十四)《晋江市经济开发区新塘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二十五)《晋江市科技工业园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二十六)《晋江市莲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二十七)《晋江市内坑柑市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二十八)《晋江市世纪大道南拓控制性详细规划》;(二十九)《晋江市鞋都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十)《晋江市新塘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十一)《晋江市中心城区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十二)《晋江市世纪大道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十三)《内坑品牌工业城及镇中心商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福建晋江经济开发区五里园总体规划12020年4月19日福建晋江经济开发区(五里园)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华侨大学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二○○八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规划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和制约性因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规划的协调性和环境可行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规划方案优化和调整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新项目准入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公众参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020年4月19日第十二章困难与不确定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评价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章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十四五”泉州城市空间布局与发展战略(思路)(一)完善市域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布局1.交通引领,构建市域一体、城乡融合的综合交通体系。
加速构建大中运量快速公交系统,引领市域一体化发展。
引入市域快轨理念,强化城市轨道交通对市域城镇格局的引导和支撑作用。
多渠道推进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审批,尽快突破城市轨道政策壁垒。
大力推进中运量快速公交系统规划建设,有效提升地面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创建“公交都市。
实现公路与城镇密集区域的融合发展。
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完善路网布局,引导过境交通避开环湾城镇密集区;强化交通与城镇融合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城镇密集区域公路的市政化,使之融入城市,并引导城市高质量发展。
加快环湾中心区、外围组团高快一体化快速通道建设。
环湾中心区内部构建“两环湾、中环城”快速通道网络,与高速公路出入口顺畅衔接,促进环湾区互联互通。
中心区与南翼、北翼及安溪、南安等外围组团通过千线公路及快速路建立快速放射线连接。
2.生态优先,明确国土空间开发底线。
维护山水城湾海的自然生态本底,凸显市域两脉通海、南北协同的大山大水空同布局,构建规划区范围一屏一环,蓝绿成网的蓝绿交织生态格局。
推进泉州陆海统筹发展,建立健全陆海自然生态空问用途管制制度体系,实现陆海资源严格保护、有效修复和集约利用。
以流域治理为龙头,统筹山、水、林、田、湖等系统治理,打造各具特色、清新自然。
富有野的流域环境生态样板。
开展规划区生态格局骨架构建,落实生态廊道建设突出生态空间结构性。
4.搭建平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体系。
优化“一湾两翼双廊”的市域产业空间格局,为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空间支撑。
规划区重点打造“一湾两翼两带”产业功能片区,提升集群效率。
环湾打造都市产业核心片区,重点发展高端商务、文创文旅、时尚文体、国际经贸、智能科技、先进制造等都市产业功能南翼推进科创产业示范,依据临空经济产业空间规律分圈层培育临空创新产业和商贸物流等产业;北翼促进石化产业集约高效发展,强化临港重化和港口工贸产业;推动“双廊”产业发展带建设,以泉厦科创走廊对接区域,提升沿海科创产业实力,以先进制造业集聚带串联城市外围地区,以交通联系为纽带,整合园区空间,优化产城发展模式。
泉州东部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摘要:一、引言1.项目背景2.重要性二、项目概述1.地理位置2.设计目标3.规划范围三、设计理念1.创新性2.可持续性3.人文关怀四、规划设计策略1.空间布局2.功能分区3.交通组织4.绿化景观五、重点设施规划1.商务区核心区域2.公共设施配套3.文化特色体现六、可持续发展措施1.节能环保2.智能科技3.人文关怀七、项目实施与预期效果1.实施步骤2.时间安排3.效果评估八、结论1.项目价值2.对城市发展的意义正文:泉州东部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项目,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旨在打造一个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人文关怀的新型商务区。
该项目位于泉州市东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泉州市城市空间布局逐渐向东拓展。
东部中央商务区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优化产业结构,还将对周边区域产生强大的经济辐射效应,推动城市整体发展。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立足于打造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中央商务区。
规划设计目标为:构建一个集聚高端商务、金融服务、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务区。
规划范围涵盖城市建设用地约XX平方公里。
三、设计理念1.创新性: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引入创新产业,提升商务区竞争力。
2.可持续性:注重节能环保,实现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人文关怀:关注人性化设计,满足居民和商务人士的需求,提升城市品质。
四、规划设计策略1.空间布局:采用“一心、两轴、多片区”的空间结构,实现商务区内部的有机联系。
2.功能分区:明确各片区功能定位,实现产业互补和协同发展。
3.交通组织:优化交通网络,提高商务区内外交通便捷性。
4.绿化景观:加强绿化建设,提高商务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五、重点设施规划1.商务区核心区域:打造高品质的商务办公、酒店、会议等功能设施。
2.公共设施配套: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居民需求。
未来泉州的中心城市要这样建(组图)搜狐10-27 17:01 大未来泉州的中心城市要这样建(组图)大泉州城市经济圈不断扩大昨天召开的市委九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我们的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革命性的要求。
近年尤其是近段时间以来,我市贯彻落实省里关于发展壮大三大中心城市以及建设泉州湾城市经济圈、城镇密集带等部署,逐步形成并推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筑泉州湾滨海城市”的工作思路。
总体想法测测你的手机号能领多牛的股广告继续坚持“打开大门、治理两江、保护古城、建设新区”城建方针和“东进、南下、西拓”发展方向,按照“两期三步”思路,北承福州,南接厦门,淡出闽东南,建设大泉州。
坚持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山区县城、重点小城镇四层联动,加快推进晋江、洛阳江两岸城市建设步伐,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城镇滨海沿江带状连接为拱卫的泉州湾都市圈。
从发展格局讲,要往中心城市靠,使中心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实平台,凸显工贸旅游港口城市这一经济功能定位;从发展态势讲,要往海上逼,通过城市中心外迁、城市单元调整、港口规划建设、临海产业发展,凸显泉州湾滨海城市这一特色优势和形态定位;从发展目标讲,要往第一层面上挤,实现“城市版本升级”,全面发挥作为全省第一层面、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带动、先导作用,凸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城市这一区位、层级定位。
城市定位泉州中心城市立足省域中心城市、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城市、泉州湾滨海城市的城市定位,市域政治、文化、科教、商贸中心和市域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工业基地、旅游服务基地的城市职能,跨江、面海的发展方向,框定泉州湾滨海城市基本形态。
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上,改变以原有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拓展的思路,采用区域资源整合模式和基础设施共建、生态共保、产业共聚、利益共享的方式,通过统一规划,分期分步整合、扩容,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实现建设泉州湾滨海城市的目标。
区划调整适时调整行政区划,发展壮大中心城市。
晋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产业与区域协调发展专题研究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录0 引言 (1)1 晋江市区域发展分析 (3)1.1 从海西经济区的层面看泉晋发展 (3)1.2 从城际战略产业链的角度看泉晋发展 (3)1.3 福建沿海经济带分析 (5)1.3.1 城镇总人口与GDP产值势力圈分析 (5)1.3.2 城镇体系结构分析 (5)1.3.3 联系强度分析 (6)1.3.4 区域分工指数与结构相似系数 (7)1.4 泉晋关系分析与区域发展设想 (7)2 晋江市产业发展分析 (10)2.1产业发展与结构分析 (10)2.2产业发展阶段与特征分析 (11)2.2.1 晋江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11)2.2.2 晋江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12)2.3 企业经济成分与规模类型分析 (13)2.3.1 企业的经济成分类型分析 (13)2.3.2 企业的规模类型分析 (14)2.4 晋江产业发展的总体评价 (15)3 未来晋江市产业发展目标、产业选择及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17)3.1 晋江市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17)3.2 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取向 (18)3.3 产业选择方法概述与EBP三维矩阵的理论基础 (19)3.3.1产业发展禀赋分析 (21)3.3.2产业发展基础分析 (22)3.3.3产业发展远景分析 (24)3.4 EBP三维矩阵下的晋江市产业选择 (26)3.5 晋江市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26)3.5.1 基于价值链与产业链的行业细分 (26)3.5.2 晋江现代产业体系的六大产业群 (30)4 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31)4.1 第三产业:便捷化,丰富化 (31)4.2 第二产业:规模与能级的升级,结构的适度重型化,特色化 (32)4.2.1 传统优势型轻工产业的规模与能级升级 (32)(1)纺织、鞋衣类产业 (33)(2)陶瓷材料 (34)(3)食品 (36)4.2.2 结构适度重型化要求发展装备制造产业 (38)4.2.3 特色化要凸显滨海区位优势与体育品牌经济 (39)(1)海水淡化 (40)(2)潮汐发电 (41)4.2.4 第二产业发展两个重点问题之一——陈埭鞋业的搬迁问题 (42)(1)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与市场政府双力模型 (42)(2)市场力与政府力的关系——市场为主,政府为辅 (43)(3)晋江市制鞋产业集群阶段判断——成长向成熟阶段过渡 (44)(4)晋江市鞋业集群政策选择 (44)4.2.5 第二产业发展两个重点问题之二——重化工业的筛选 (45)4.3 第一产业:休闲化、生态化 (48)5 晋江市产业布局 (51)5.1 现阶段晋江市产业布局存在问题与优化设想 (51)5.1.1 现阶段晋江市产业布局存在问题 (51)5.1.2 晋江市产业布局优化设想 (52)5.2产业战略性外拓空间:打造“金三角” (53)5.3产业战略性内优空间:打造“三大圈层七大载体” (56)5.3.1 “一区九园”:晋江市当前主要制造业布局 (56)5.3.2 “三大圈层”与“七大载体”的内涵 (56)5.3.3 产业布局优化:由“三圈层七载体”整合统领“一区九园”发展 (58)5.4产业战略性内优空间:打造“CTEE四区” (61)6晋江市产业发展政策保障建议 (62)6.1“晋江模式”内涵与特征 (62)6.2 晋江产业政策发展目标 (63)6.3 晋江产业政策两大突破重点:“造脑与造翼” (64)6.3.1造脑:以工业设计为突破核心,搭建七大平台,提升晋江产业核心竞争力 (64)(1)信息平台 (64)(2)融资平台 (65)(3)技术平台 (65)(4)人才平台 (65)(5)商务平台 (65)(6)交流平台 (65)(7)研究平台 (65)6.3.2造翼:完善产业链配套体系,形成良好产业生态系统 (65)6.4推进晋江产业发展的12项举措设想 (67)附录1海西经济区介绍 (70)F1.1 海西经济区战略定位 (71)F1.2 海西经济区发展目标 (72)F1.3 海西经济区具体领域 (72)F1.3.1 基础设施方面 (72)F1.3.2 产业投资 (72)F1.3.3 产业合作转移 (72)F1.3.4 文化交流保护 (73)F1.3.5 产业领域 (73)F1.3.6 金融 (73)附录2晋江市经济发展的详细分析 (74)F2.1 经济实力分析 (74)F2.2 产业结构分析 (75)F2.2.1 三次产业比例分析 (75)F2.2.2 三次产业区位熵分析 (76)F2.2.3 三次产业贡献率比较分析 (77)F2.2.4 三次产业吸纳就业人口 (78)F2.2.5 三次产业一阶滞后自回归 (79)F2.2.6 三次产业发展对GDP作用的响应模型分析 (80)附录3 产业发展禀赋详细分析 (80)附录4 产业发展基础详细分析 (83)F4.1 国家基准和泉州基准下晋江一位数产业区位熵分析 (83)F4.1 国家基准与泉州基准下晋江二位数产业区位熵对比 (85)F4.2 2004-2007国家基准晋江二位数产业区位熵 (85)F4.2 国家基准下晋江一位数服务业区位熵分析 (85)F4.3 2007全国基准和福建基准工业3位数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区位熵比较 (86)F4.3 以国家基准和福建基准计算的工业细分产业区位熵分析 (86)附录5 EBP三维矩阵下的晋江市产业选择结果及行业细分 (88)F5.1 EBP三维矩阵下的晋江市产业选择 (88)F5.2 晋江市明星型、保持型产业选择大类、行业细分及产业类型 (89)F5.3 晋江市提升型产业选择大类、行业细分及产业类型 (90)F5.4 晋江市过渡型、远期型产业选择大类、行业细分及产业类型 (92)附录6上位文件与规划梳理 (92)F6.1规划定位分析 (92)附录7主要产业政策概览 (94)F7.1 国家层面 (94)F7.2 省级层面 (98)F7.3 晋江层面 (100)F7.4 政策梳理 (101)F7.5 与政策轨迹相吻合的晋江三次产业变化 (102)表目录表0.1 专题拟解决四大问题与四大核心研究支撑 (1)表1.1 各县市的主导产业 (4)表1.2 晋江与石狮、厦门、泉州市区区域分工指数与结构相似系数 (7)表1.3 推动力增强方法与阻碍力克服方法 (9)表2.1 产业发展阶段判定指标体系 (12)表2.2 晋江产业发展特征对比 (13)表3.1 产业禀赋考虑的禀赋条件大类及细分 (19)表3.2 EBP三维矩阵下的产业分类 (20)表3.3 EBP三维矩阵的各维包含基准 (21)表3.4 晋江市产业发展禀赋前10位的产业及禀赋分析得分 (22)表3.5 2007年国家基准晋江产业区位熵 (22)表3.6 制造业二位数分类 (23)表3.7 产业选择分类及结果 (26)表3.8 上游产业,下游产业,补链产业,静脉产业 (27)表4.1 工业生态三级进化系统及改进后的三级系统 (31)表5.1 七大载体定位、发展重点产业与“一区九园”的关系 (58)表5.2 晋江市七大载体重点产业分工 (60)图目录图1.1 USAP分析出的城镇总人口与GDP产值势力圈 (5)图1.2 USAP分析出的福建沿海经济带城镇体系结构 (6)图1.3 USAP分析出的福建沿海经济带联系强度 (6)图1.4 环泉州湾城市群双核结构 (8)图1.5 泉晋合作的立场分析 (9)图2.1 近十年晋江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10)图2.2晋江市在福建省县级城市经济实力排名 (10)图2.3 晋江各类企业工业产值分布 (14)图2.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率 (14)图2.5 2007年各类型企业工业总产值比重 (15)图3.1 城市现代化动力机制示意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